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检测)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297450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B提倡节俭,减轻刑罚C兴修水利,奖励耕织D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2 . 暑假历史兴趣小组在历史老师的带领下参观考察华夏族发源地的古迹,他们最应该到的地方不包括 ( )A云南B陕西C山西D河北3 . 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出现了一个繁荣的局面,史称( )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C贞观之治D大唐盛世4 .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文字是( )A刻画符号B楔形文字C甲骨文D纸形文字5 . 早在六七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先民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A刀耕火种B游牧渔猎C农耕定居D铁犁牛耕6 . 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北京人生活地区丛林茂密B当时的野兽凶猛C农业不发达D生产力水平低下7 . 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在A渔阳B函谷关C荥阳D大泽乡8 . 公元是世界通用的纪年方法。公元前771年属于( )A公元前8世纪70年代B公元前8世纪80年代C公元前7世纪70年代D公元前7世纪80年代9 . “明君兴国,昏君误国。”下列有关夏、商、周君王的叙述对应正确的是A周文王牧野之战,灭商建周B夏桀荒淫无度,暴政亡夏C周幽王专断横行,国人暴动D商纣任用贤臣,建立商朝10 . 象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之一,深受大众的喜爱,其棋盘中间是“楚河、汉界”。汉的建立者是( )A项羽B屈原C刘邦D陈胜11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农业方面的成就的主要表现是( )A铁器牛耕的出现B冶铁业的发展C青铜兵器锋利D曲辕犁普遍使用12 . 改革会遇到重重阻力。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触犯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是( )A奖励军功B鼓励耕织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D推行县制13 . 市某校七年级(1)班举行了一次“如何管理班级”的主题班会,赵明同学主张“法治”。请你判断一下,这一主张符合我国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观点(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14 . 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曾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还在!”。属于他思想的是A仁政B无为C兼爱D法治15 . 2018年新设立的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为我国反腐败斗争打造了一半利剑。秦始皇为监察官员而设立的官职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16 . 下列图片所体现的制度或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ABCD17 . 文景时期,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史称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盘古开天D大一统18 . 传说用10多年时间成功治理了黄河泛滥的是A黄帝B尧C舜D禹19 . 下列事件不可能被写进史记里的是( )秦赵长平之战 官渡之战 汉武帝派兵征战匈奴蔡伦改进造纸术北魏孝文帝改革ABCD20 . 都江堰工程不仅是水利工程的杰出典范,还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分析都江堰示意图,推测鱼嘴部分的主要作用是( )A航运B蓄水C减淤D分水二、综合题21 . 国家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王朝更替我知道】材料一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商周政权的更迭如同夏商政权的更迭一样,也是通过大规模战争实现的。(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夏商周更迭的表格。国家建立时间建立者暴君(昏君)灭亡时间夏桀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纣公元前1046年西周周武王厉王、幽王公元前771年(2)哪一次战争导致了“商周政权的更迭”? 材料二(3)根据图一,指出分封制的分封对象。观察图二,指出位于第一层(最顶层)的人。(4)根据上述图片,指出分封制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它的特点是什么? 【治乱兴衰我感悟】(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感悟。22 .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探索任务:(共9分)步骤一:走进历史,欣赏“和谐”篇章。(1)列举一个中国唐朝出现的“太平盛世”局面。 (1分) (2)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精髓。写出著名思想家孔子的政治主张。 (1分) (3)“人和自然”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核心基础。诗句“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中的“李太守”是指李冰,他修建的_是“人与自然”结合最好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1分)步骤二:体验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4)战争是影响世界和谐发展的最大障碍。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空前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一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如何?(3分)(5)任选上述一幅图片说明其反映的问题,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如何有效地解决该问题?(2分)步骤三:感悟历史,描绘“和谐”人生。(6)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但人类仍面临着许多不和谐问题。对此应该如何做才能使世界变得更和谐,谈谈你的设想。(1分)23 . 以下材料均据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一:商君曰:治世不一道,则国不法古材料二: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材料三:(变法)行之十年,秦民高兴,道无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1)材料一中“商君”是谁?(2)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商君有怎样的思想主张?(3)材料二体现了他的什么变法措施?其它还有哪些变法措施?(至少写出一条)(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次变法的意义?(5)这场变法给我们什么启示?2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2)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是什么?(3)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起止时间?有何意义?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综合题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