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B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2973335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共25题;共73分)1. (3分) (2019黔南模拟) 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禁烟日,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位民族英雄毅然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他是( ) A . 琦善B . 李鸿章C . 林则徐D . 关天培2. (3分) (2018八上泰兴期末) 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中国一步步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下列四个不平等条约中,最早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是( ) A . 南京条约B . 瑷珲条约C . 马关条约D . 辛丑条约3. (3分) (2019江都模拟) “它曾经是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城市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后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它”是( ) A . 上海B . 宁波C . 厦门D . 深圳4. (3分) (2015八上鄂州期末) 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即( )A . 内部变乱导致分裂B . 中央与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C .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D . 满汉地主阶级勾结镇压5. (3分) 近代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攻占过北京的是( )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 . B . C . D . 6. (2分) (2016八上宜兴期中) 成龙主演的电影十二生肖,其故事情节是围绕生肖铜首的争夺与保护展开的与生肖铜首的遗失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 鸦片战争B . 第二次鸦片战争C . 甲午中日战争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 (3分) (2015汕尾) 根据1858年瑷珲条约规定,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约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被迫割让给( )A . 俄国B . 法国C . 日本D . 英国8. (3分) (2016八上临河期中)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深剧创痛,空前的民族危机,把中国人民惊醒了。”以下善于“中国人民惊醒了”的表述,错误的是( )A . 台湾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B . 地主阶级开始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C . 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D . 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9. (3分) (2019八上綦江期中)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 A . 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B . 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C . 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D .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10. (3分) (2016八上泰兴期末) 如图为歼15“飞鲨”战机在“辽宁”舰航母上成功着舰,这对于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中国海军最早兴建于什么时期呢?( )A . 戊戌变法B . 鸦片战争C . 甲午中日战争D . 洋务运动11. (3分) (2018八上兴化期末) 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内容。下列中国近代著名人物中主张“实业救国”的是( ) A . 康有为B . 鲁迅C . 陈独秀D . 张謇12. (3分) (2017九上东莞开学考) 大汉同学在假期里观看了以下五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末代皇帝 火烧圆明园 甲午风云A . B . C . D . 13. (3分)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争议颇多的风云人物。某班历史课堂中同学们收集到以下材料能够反映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的开拓者的史实是( )1865年创办江南制造总局1866年创办福州船政局1872年创办轮船招商局1895年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A . B . C . D . 14. (3分) (2018八上云安期中) 有人将1895年春一群举人的行动当作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这次行动是( ) A . 强学会成立B . 万国公报创办C . 公车上书D . 百日维新15. (3分) (2019八上云安期末) 李克强总理在参观严复故居时赞誉他“放眼世界又葆有纯正中国心”,严复译著的哪本书在当时影响最大?( ) A . 海国图志B . 物种起源C . 四洲志D . 天演论16. (2分) (2017八上富顺月考) 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为了解决火器落后的问题,李鸿章等人( ) A .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 . 兴办新式学堂C .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 . 设立海军衙门17. (3分) (2018八上沙洋期中)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B .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C .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 .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18. (3分) (2017八上宁津月考) 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在东方卫视热播,该剧女主角周颖在19世纪80年代可能经历或看到的事件是( )A . 和陕西巡抚赵白石合开陕西织布局B . 沈星移在重庆同英商进行生丝贸易C . 传教士约瑟夫在陕西传教,遭到了义和团的追杀D . 古月洋布庄的胡永梅在销售日本在苏州工厂生产的洋布19. (3分) (2019八上涡阳月考) 1902年伦敦泰晤士报报道说,慈禧太后在接见驻华公使和公使夫人时“抽涕哽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早在1901年初,慈禧就曾借光绪之名下昭,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因此,时人激愤地指责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下列能说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主要依据是( ) A . 开放沿海通商口岸B . 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C . 允许列强开设工厂D .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20. (3分) (2017八上南宁月考) 太平天国、义和团的失败,和以往农民起义最大的不同在于( ) A . 清军的残酷镇压B .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C . 列强的疯狂进攻D . 农民军内部分裂21. (3分) 报纸是反映社会动态、传递民间呼声的重要工具。1901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与此评论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A . 南京条约的签订B . 台湾割让给日本C . 辛丑条约的签订D . 百日维新的失败22. (3分) (2017八上罗湖期中) 19世纪90年代列强对华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有利于其进行经济侵略的条款是( ) A . 开放广州、厦门为通商口岸B . 中英协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C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 . 以海关税作为战败赔款担保23. (3分) (2019八上景县期中)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由此可见义和团运动斗争的对象是( ) A . 帝国主义B . 封建主义C . 北洋军阀政府D . 清政府24. (3分) (2019九下信阳月考)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 . 兴中会B . 中国同盟会C . 华兴会D . 强学会25. (3分) (2019泰安)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成为末代皇帝。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意义在于中国( ) A . 宣告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B . 开启了近代化探索C . 改变了社会性质D . 摆脱了殖民统治二、 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共25分) (共2题;共25分)26. (13.0分) (2019八上青山月考)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二:“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梁启超材料三:(1) 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割台湾、偿二百兆”出自哪一条约?该条约哪些内容有利于资本主义资本输出? (3) 材料三中三幅图片见证或刻画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程。图一的“废墟”是哪次侵华战争造成的?哪一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的“扯线木偶”?图三“缠满绷带的病躯”所反映的信息,表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最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中国遭到如此劫难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27. (12分) (2018八上垦利期中) “强国梦”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自主践行的目标。在近代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在寻求救国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持续了30多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摘自中国近代史纲要材料二:“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在开学校、在变科举、在变官制。”摘自梁启超变法通义材料三: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在湖北武昌发生了一场注定被载入史册的战役18个省市相继宣布独立,清政府顷刻分崩离析。(1) 材料一中“这场持续了30多年的运动”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指向西方学习了什么?这场运动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2) 材料二中“变法”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 材料三中“注定被载入史册的战役”指什么?这场“战役”及之后爆发的革命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共25题;共73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共25分) (共2题;共25分)26-1、26-2、26-3、26-4、27-1、27-2、2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