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70563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D卷一、 单项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这则材料说明隋朝大运河( )A .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B . 促进我国南北经济交流C .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D . 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2. (2分)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A . 她是我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B . 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C . 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D . 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3. (2分)古人说人生有四大喜事,是指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有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A . 隋文帝B . 隋炀帝C . 唐太宗D . 唐玄宗4. (2分)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都是唐朝的僧人都是为了向所到国家传播佛学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都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A . B . C . D . 5. (2分)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的景象最突出的原因是两位统治者( )A . 善于用人,重视纳谏B . 具有雄才大略治国安邦C . 善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D . 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的意愿6. (2分)请问以下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A . 河北曲阳B . 河南汝州C . 江西景德镇D . 河南开封7. (2分)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沙糖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材料反映了宋代( )A . 统一国家建立B . 江南地区开发C . 商品经济繁荣D . 民族政权并立8. (2分)下列城市中,不曾设有市舶司的是( )A . 广州B . 泉州C . 扬州D . 临安9. (2分)中国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 A . 唐朝B . 北宋C . 元朝D . 清朝10. (2分)在元军向南推进的过程中,遭到了以谁为代表的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 )A . 岳飞B . 文天祥C . 戚继光D . 郑成功11. (2分)下列朝代曾经结束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是( )秦朝 西晋 隋朝 北宋 元朝A . B . C . D . 12. (2分)元朝时,来扬州且在此为官三年的意大利著名旅行家是( )A . 玄奘B . 鉴真C . 崔致远D . 马可波罗13. (2分)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A . 蔡伦改进造纸术B . 唐玄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C . 戚继光-抗击倭寇D . 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14. (2分)“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首诗称赞的是( )A . 岳飞B . 戚继光C . 郑成功D . 郑和15. (2分)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二十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他给予铁木真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 A . 统一蒙古B . 统一全国C . 建立元朝D . 创立行省制度16. (2分)新全球史中写道:“尽管此项工程耗资巨大,但是隋炀帝的投资千年来一直都有回报。它将中国南部与北部的经济融为一体,由此为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建立了经济基础。”“此项工程”指的是( )A . B . C . D . 17. (2分)据统计,两宋时期有11万多人的进士及第,在宋代登科总录中就有4万余人的档案资料,这充分显示了宋代对科举制度的重视,这种重视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促进了重文轻武政策的形成 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和人才辈出的局面 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A . B . C . D . 18. (2分)毛泽东有诗词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A . 灭亡西夏B . 统一蒙古C . 建立元朝D . 定都大都19. (2分)清朝一秀才晨读,见风吹翻书页,作诗曰“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结果因此被杀。这件事反映了清朝( )A . 闭关锁国政策B . 设特务机构C . 大兴文字狱D . 八股取士20. (2分)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 . 九章算术B . 金刚经C . 齐民要术D . 伤寒杂病论21. (2分)万里长城自秦始皇修建后,许多朝代不断整修,明朝又大规模修筑,达到完善的地步。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 . 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B .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C . 西起玉门关,东到山海关D .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22. (2分)茶陵诗派的主要特征是“出于宋元,溯源唐代”,着眼于体制法度和音节声调。其创立者是( )A . 屈原B . 贾谊C . 刘巴D . 李东阳23. (2分)诗仙太白系列酒独具“窖香浓郁、醇和绵软、甘冽净爽、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该系列酒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呢?( )A . 李白B . 杜甫C . 白居易D . 柳公权24. (2分)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A . 社会动乱,战争频烦B . 中外交流日益增多C . 城市发展,商业繁荣D . 环境优美,风光迤逦25. (2分)唐朝时,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勾画庐山瀑布壮丽图景的诗人是被人们称为 “诗仙”的( )A . 李白B . 白居易C . 柳宗元D . 韩愈二、 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71分)26. (19分)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关于经济重心形成的标志,史学界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所谓经济重心,其农业生产条件、运输设施以及提供的谷物,应比其他地区优越得多,哪一个集团占领了它,就有可能征服和统一全国。另一种意见认为,判断一个地区是否成为经济重心,应着眼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水平以及该地区赋税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1)你认为教材中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的观点采用的是哪种意见?(2)请依据提示把相关的事例填在下列横线上。宋代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_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宋代南方的手工业特别是制瓷业兴旺:主要名窑有_、_和哥窑。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_地区。(3)我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原因是什么?(4)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7. (15分)历史上世界科技中心发生了多次转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1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1975 年版)材料二:曾国屏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转移材料三: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 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节选自习近平在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内容(1)根据上表分析16世纪前后中国的科技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国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源。 (2)请写出图中A 处国家的名称。试根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特点。 (3)请结合所学的知识,谈一谈一个国家如何成为新的世界科学中心? 28. (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金奔巴瓶(金瓶)材料三:材料四: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拉萨314暴力事件(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_朝与少数民族政权_之间的友好关系。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时期中央政府与哪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当时中央政府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3)材料三反映的史实有什么重大意义? (4)针对材料四谈谈你的认识。 29.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以后,采用“皇帝”称号,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建立起一整套官僚机构。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此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材料二:朱元璋夺取政权以后,对功臣严加防范,不就就打开杀戒,胡惟庸较早投靠朱元璋,后来做了丞相。朱元璋害怕丞相的权力过大,威胁皇权,就借口他谋反,把他杀掉,(之后)废除实行了1500多年的宰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材料三:清朝皇帝继承明朝制度,继续加强皇权。雍正时期,中央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参与内政外交、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并带皇帝拟写谕旨、发布政令。但他们品位不高,不得私自交接官员,日夜轮流在乾清宫旁低矮简陋的平房值班,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受笔录。以上均摘自初中历史教材(北师大版)(1)材料一体现出的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本质特征分别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 (3)有人认为清朝的军机大臣相当于丞相,请依据材料三判断该说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 三、 综合探究题 (共1题;共15分)30. (15分)中国古代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着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金、南宋对峙形势图观察此图,可以看出中国历史此时期是什么阶段特征。(2)材料二:朝代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西汉19.8%80.2%唐代43.2%56.8%北宋62.9%37.1%“苏湖熟,天下足” 宋代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这种现象在什么时候最终完成?依据材料二说明这种经济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3)材料三“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材料三中的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材料中的“工匠”与“匠主”之间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71分)26-1、26-2、26-3、26-4、27-1、27-2、27-3、28-1、28-2、28-3、28-4、29-1、29-2、29-3、29-4、三、 综合探究题 (共1题;共15分)30-1、30-2、3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