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68130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C卷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6八上玉溪期中) 在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的条款是( )A .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B .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 . 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 . 划定北京东交巷为使馆界2. (2分) (2018九下山西模拟) 揭示历史事件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因果A南昌起义爆发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封建帝制被推翻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C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中国东北三省完全沦陷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民族工业处于崩溃边缘A . AB . BC . CD . D3. (2分) (2017八上宁津月考) 影视作品是反映历史的按重要手段,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作品( )虎门销烟甲午风云火烧圆明园末代皇帝A . B . C . D . 4. (2分)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是多方面协商的结果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有利于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到来A . B . C . D . 5. (2分) (2017八上运河月考) 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联手,共御外侮。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 . 八路军、新四军改编的完成C . 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D . 淞沪会战的爆发6. (2分) (2018潍坊) 1945年4月,中国同美国、英国、苏联共商建立联合国,并随后成为联合国安现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表明抗日战争( ) A . 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B . 捍卫了国家领士完整C . 促进了国共政治和解D . 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7. (2分) (2018八上柳州期末) “人类的一个大奇迹,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式的仙境”雨果笔下的奇迹,在一场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了(如下图)。这场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B . 第二次鸦片战争C . 甲午战争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 (2分) 在长征中,红军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 A . 四渡赤水河B . 巧渡金沙江C . 飞夺泸定桥D . 强渡大渡河9. (2分) (2017泰安) 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带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 )A . 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B . 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C .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D . 参加井冈山会师10. (2分) (2017八上孟村月考)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是( ) A . 北伐战争B . 秋收起义C . 红军长征D . 南昌起义11. (2分) 如果将“印度民族大起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归结为一个学习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 )A .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抗争B . 资产阶级革命C . 社会主义运动D . 改革与革命12. (2分) (2018八上彝良期末) 有学者这样评述:“戊戌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新生的资产阶级的首次登台表演,虽然结局惨烈,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具有堪称划时代的意义。”这里的“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指( ) A . 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 . 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条件C .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 . 中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13. (2分) (2017八上六盘水月考)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随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这一内容出自( ) A . 中英南京条约B . 中俄瑷珲条约C . 中日马关条约D . 中外辛丑条约14. (2分) (2017八上钦州月考) 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两次讨袁的不同结果,主要取决于( ) A . 孙中山是否直接参与领导工作B . 帝国主义是否直接支持袁世凯C . 革命党人是否采取武装斗争形式D . 反袁斗争的群众基础是否广泛15. (2分) (2017八上六盘水月考) 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朝政府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的是( ) A . 允许外国驻兵北京B .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C . 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16. (2分) (2016七上自贡期末)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说明孔子是教育家的依据有( )编订多种教材 讲究教学方法 提出“仁”“礼” 创办私学A . B . C . D . 17. (2分) (2018九下平谷模拟) 某同学围绕以下历史人物制作了一张手抄报。这张手抄报的主题应是( )A . 洋务运动B . 戊戌变法C . 辛亥革命D . 新文化运动18. (2分) (2018八上莆田期末) 孙中山领导创建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 . 兴中会B . 华兴会C . 光复会D . 中国同盟会19. (2分) (2019八上景县期中)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抱憾而逝,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但孙中山为进步定了基础,其追随者得以在此基础之上继其遗业。材料中的“痛苦与失序”不包括( ) A . 武昌起义B . 袁世凯独裁统治C . 尊孔复古的逆流D . 北洋军阀混战20. (2分) 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过不同的变化,下列事件促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是( )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A . B . C . D . 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60分)21. (7分) (2017八上灌云月考) 这是一段红军歌谣:“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农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请回答:(1) “讲起八一历史长”,到2017年,“八一”的历史有多长? (2) 这段红军歌谣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3) “建四军”指的是哪支队伍? 22. (12分) (2017八上东台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方消息)4月17日是日清战争后签订下关条约的日子,中方认为,1895年签订的这一条约使尖阁诸岛被让与日本。材料二: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材料三: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前方守土之将士奋勇杀敌,后方之外交当局仍力谋妥协张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保其安全,促其反省张学良、杨虎城叩文(十二日)材料四:(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摒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光明日报(1) 材料一中的“日清战争”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次侵华战争?下关条约中中国被迫割让的领土有哪些?这次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2) 材料二电令中所说“沈阳日军行动”和电令产生的后果分别是什么?材料中“沈阳日军行动”的影响是什么? (3) 材料三中张学良、杨虎城发表该文的时间和“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事变有什么重要影响? (4) 据材料四,指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 23. (14分) (2016八上长春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从1840年到1919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探寻着希望之路摘编自历史政治文明历程请回答:(1) 在材料提及的历史阶段中,把中国推向“深渊”的侵略战争有哪些?(2) 志士仁人一次次地“奋起”,包括了哪四次重要的近代化探索活动?(3) 今天我们在感念先贤的同时,还应传承他们的哪些精神?24. (11分) (2018潍坊) 和平、合作是历史永恒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个主要阶段阶段时间概况第一阶段1939年至1942年末先是德国人、后是日本人获得胜利和扩张第二阶段1942年末至1943年同盟国开始反攻第三阶段1944年至1945年同盟国于1945年8月取得最后胜利摘编自阿德勒等的世界文明史(下册)材料二:杜鲁门宣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冷战结束后,沃尔弗斯称:“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因为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摘编自威廉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材料三:让不同制度的国家互相敞开大门,以此增进彼此间的尊重与了解。彼此相信一种制度会吸收另一种制度的长处,在相互的合作与和平中共存。也许我们每个国家,在持有适当的自卫能力的同时能够与其他国家签订互不侵略与互不颠覆的公约,重建世界秩序,在其中的每个国家都会保持主权独立。摘编自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战争由第一阶段向第二、三阶段转化的原因。(2) 据材料二,归纳杜鲁门和袄尔弗斯的共同主张。此类主张给世界和平带来了哪些威胁?(3) 据材料三,作者认为不同制度的国家间应该如何相处?25. (16分) (2017八上江津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材料二:6月3日,北平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中国历史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使命。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新文化运动在前期和后期分别“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6月3日”前后,该运动发生了什么变化?它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有怎样的地位? (3) 材料三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何时?它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60分)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