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模拟)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296728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人问,微笑到底价值多少?这个我无法回答。但当你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无论_的还是重大的,平淡无奇的还是_的,_都能面带着微笑,你_会体会到,它不仅会带给你也会带给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以无尽的价值。A繁琐惊心动魄因为所以B琐碎津津有味如果就C繁琐津津有味因为所以D琐碎惊心动魄如果就2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网站平台对于出售身份证、银行卡信息的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完全没有起到应该承担的监管。(在“监管”后加上“责任”)B国产大片湄公河行动赢得票房口碑双丰收后,导演林超贤表示,会不会拍摄续集,关键看合适的题材。(在“合适”前加上“有没有”)C在期末法制教育会议上,戒毒所的专家再三强调同学们切忌不要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饮料和香烟,因为其中很可能藏有毒品。(删去“切忌”)D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成败,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删去 “和成败”)3 . 下列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据法国媒体报道,在塔尖坍塌后,巴黎圣母院的所有木质框架都在燃烧。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巴黎圣母院燃烧”。B随着新料迭出,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持续发酵。解说:这句话没有语病。C十分可爱景物描写盛满酒酿风口浪尖解说:这几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D“桃花春欲尽,谷雨夜来收”谷雨临近,植物用生长的规律来提示人们节气的变化。解说: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4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无垠(yn)秀颀(q)街坊( fng)潜滋暗长(qin)B蹒跚(pnshn)田畴(shu)绢(jun)本恹恹欲睡(yn)C舳舻( zh l)倔强(ju)洗涤(d)筋疲力尽(jn)D憎恶(zng)炽热(zh)苔痕(hn)不辍劳作(zhu)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人生是一场场目送还记得人生的第一场有记忆的目送,那年六岁,是暖意融融的春日,母亲坐在从邻居那里借来的小毛驴车上,围着家里那床大红花的被子,毛驴车驶过院外的桃花树,一阵风来,母亲齐肩灰白的头发,鬓边有几丝飘到脸上,粉红的桃花瓣纷纷落,落在她灰白头顶和新穿的淡青色碎花衬衫,她只是挥着手,脸因为瘦削而越发觉得笑得如此夸张,可她就那样笑着离开我们视线,再也没有回来。目送者站在自家院子的土墙旁,看着母亲渐行渐远,无奈的抽泣,一个六岁的孩子无法主宰自己,更无须说别人的命运。第二次的目送,是作为被送者,十七岁,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开,离开小镇,离开县城,到省城求学。清晨赶火车,夏末秋初的凉风,乌瓦红砖的小站在晨曦中朦胧,长长的铁轨从远方来,延伸到远方去,站台上稀稀落落的人。我拖着行李挤上车,站在过道上向窗外看去时,看见父亲寻找的目光,孤单的身影。垂下头时眼泪已滴在行李箱上,列车启动,哐当哐当声中,越来越远的是故乡和父亲,还有曾十二万分盼着离开的家,如今都因离别而蒙上了暖色调,就像渐起的朝阳,暖橘。人生最大意义的那次目送,发生在六年后。我要嫁到远方去,独自一人出发。行李已先行托运,只随身携带一个小包。早春二月,天还蒙蒙亮,我赶早车,父亲早起送我,他站在简陋的门楼下,黑漆的大门半掩在他身后,启明星在遥远的天际寂寞闪烁。我摇摇手,“爸爸,回去吧。”爸爸嗯了一声,我回头看不清他的表情。于是我转过头来一直走去。(A)街上空寂无人,父亲的目光在孤单中无限地拉长。心里稍稍有了心酸,又觉无聊。多年的独立让我知道,我从来不是那个有点事儿就可以哭哭啼啼耍情绪的孩子,我的情绪给谁看呢?那天早晨,我坐上车,车在晨曦微明中驶出小城,我不知父亲站在门口目送了我多久。那是意义重大却简约的目送。生命里最无法忘怀的目送,发生在去年。父亲走了。幼年时目送母亲,她笑着在桃花纷落的春日。这一次目送父亲在深冷的浓秋。父亲躺在玻璃棺里,似乎在一个梦境中微皱着眉,慢慢沉落下去。只剩下无声不知所措的白色百合。(B)痛苦像铅海,又重又黑,深不见底,压制了撕心裂肺的哭喊。我只有沉默,似乎才能表达一切。我目送了生我养我的两个人的离开。目送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孑然一身的到来。目送便是离别,即使有时它也意味着出发,可对另一方仍是离别。人生自古伤离别。但真正理解目送,却因为龙应台人生三书里的目送,关于华安和“我”的故事。小学,16岁,21岁。一个孩子在母亲的目送中长大了,每一段目送似乎也引领着各种酸甜苦辣。龙应台也在目送中永别了自己最亲爱的父亲。沉痛在理智中熨平。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人生不过是一场场目送,成长或衰败。你是目送者,或者被目送。5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深情地叙述我的四次目送经历,我因龙应台的目送而真正理解目送的含义。B第段化用柳永的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增添语言的趣味性,揭示文章的主旨。C选文采用对比手法,将我与龙应台的目送经历对比描写,突出父母的难忘印象。D文末作者认为人生会经历一场场目送,作为目送者抑或是被目送,情绪消极无奈。6 . 在我的四次目送经历中,我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7 .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1)“街上空寂无人,父亲的目光在孤单中无限地拉长。”句子中,加点词用得精妙,请说说理由。(_)(2)“痛苦像铅海,又重又黑,深不见底,压制了撕心裂肺的哭喊。”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_)8 . 文中第段写龙应台的这番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9 . 文章以“人生是一场场目送”为题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中国古代密码术中国的密码术究竟始于何时?据文字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使用秘密通信的方法。如战国中后期成书的军事著作六韬中的阴符和阴书就记载了当时秘密通信的具体形式与方法。所谓“阴符”就是一种符节,双方事先约定好长短不一的符节各代表什么意思。所谓“阴书”就是一封竖写的完整的秘密信件或情报,拦腰截成3段,派3个人各持一段,于不同的时间、路线分别出发送给收信人。收信者收齐3段信,即可知晓全部内容。万一途中某一个送信人被截获,对方也难以解读信的全部内容。秦汉以后,在秘通中,出现了各种暗语、暗号、密诗、符号等形式,不易被外人破解;还有的将密信用蜡封或用火漆、封泥密封,以防泄密,一旦暴,即可立即察觉,采取补救措施,或成将计就计,改更策。到了宋代,密码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北宋庆历年间由枢密使曾公亮、枢密副使丁度奉诏主编的武经总要记载,宋代使用的一种叫作“字验”的传递情报的密码术,就是将各种情报,如请添兵、请固守、被敌围、将士叛、将领病等40项内容,用一首不含重复的字的40字诗来表示,把诗的每个字与这些情报的内容依次相对并具体搭配,编上相应的数字代号,从1至40,形成密码本。密码本只由军中主将掌握,每次使用时,可根据所需要传递情报的内容,在信中写上情报所对应的诗歌中的字。对方收到这封信后,查对密码本就能译出情报内容。这种信即使落入敌手,也不会被敌人知晓,即使送信人投降叛变,一般也无法帮助敌人破译出所传递的情报。例如通信双方选定一首五言诗。共40个字,作为解码密钥。诗文如下: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俗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统兵将领根据战场形势可随时与主帅取得联络。如果敌军占据优势,无法实施进攻,统兵将领请求固守阵地时,先查出“请固守”是密码中的第19个术语,而诗中的第19个字是“阳”,然后在一封信上写上“阳”字,并在该字上盖上印章。主帅接到信后,马上可以获悉来函的意图。如果他同意下属的意见,就重新写下这个字加盖自己的官印;如果不同意,印章就不盖在那个字上。这种通信方式既可保证随时保持联系,同时又具有极强的保密性。在13世纪初,“密写”也是广泛应用于情报传递的手段之一。1216年,蒙古军队围攻攻太原府,金宣抚史兼左副元帅乌古伦里派遣间谍,将用明矾水书写的密信,抄小路星夜兼程送到金国京城汴京告急,金宣宗诏发援兵,不久太原府的围困被解除,乌占伦里遂官升两级。直至近代中国,“密写”还是传递情报的常用方法之一。10 . 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我国古代密码术的发展历程。_暗语、暗号、密诗、符号等_11 . 第6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2 . 本文使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并且说说为什么采用这种说明顺序。13 .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即使送信人投降叛变,一般也无法帮助敌人破译出所传递的情报。三、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小题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4 . 解释下列划横线的字词。(1)俄而雪骤_(2)未若柳絮因风起_(3)相委而去_(4)下车引之_15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1)撒盐空中差可拟。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16 . 下面将谢道韫的话和谢朗的话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B“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C“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诗歌意蕴,以春景喻冬景非常巧妙。D“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情感更饱满,表现出了诗人对大雪的喜爱。17 . 元方对父亲朋友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如果父母不在,家中来了客人,你该如何接待?四、诗歌鉴赏春夜洛城闻笛作者:李白 【唐代】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8 . 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19 .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五、名著阅读20 .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1)在散文集朝花夕拾的狗猫鼠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清算了猫的罪行,表现对猫的厌恶,试用简要的语言举出两点原因: _;_。(2)在写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时,作者_已经双面失明,全身瘫痪。小说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其后,他又开始了另一部小说_的创作,但只完成了第一部,便与世长辞了,年仅32岁。六、综合性学习在“举办中外戏剧竞赛”综合性学习中,九(3)班拟于2019年3月21日在教室开展一次“戏剧知识竞赛”活动。请你根据这次活动完成下列题目。21 . 我国戏剧(曲)种类有哪些?(至少写出三种)22 . 请就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3 . 九(3)班班长李诗雨决定邀请学校王老师来参加此次活动,请你于3月19日代写一封邀请信。七、作文2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让我感受到自然的美好;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让我懂得了光阴的可贵;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学会了奉献;跌倒了再爬起来,我变得更加坚强作为中学生的你,现已走过十几个春秋,你一定有许多难忘的经历,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种收获。请以“经历,让我收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把题目补全,作文内容完整、具体,描写生动、细致,有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书写清晰规范,卷面整洁,600字以上。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现代文阅读1、2、三、课内阅读1、四、诗歌鉴赏1、五、名著阅读1、六、综合性学习1、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