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D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67029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D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D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D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D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35题;共70分)1. (2分) (2016七上安岳期中)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半坡人D . 河姆渡人2. (2分) 韩非子上载:“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应该是( )A . 元谋人B . 蓝田人C . 北京人D . 山顶洞人3. (2分) (2019七上襄汾月考)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与下列“云南、两颗门齿类化石、一些粗糙的石器、炭屑和烧骨”这些描述吻合的原始人类是( ) A . 山顶洞人B . 元谋人C . 丁村人D . 大汶口人4. (2分) 穿越时空,如果你访问河姆渡原始居民,他们招待你的场所是( )A . B . C . D . 5. (2分) (2017七上东台月考) 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体现了我们先祖的创造力和智慧。据神话传说,以下搭配错误的是( ) A . 嫘祖发明舟车B . 仓颉造字C . 隶首发明算盘D . 伶伦编制乐谱6. (2分) (2016齐齐哈尔)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他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东周7. (2分) (2018七上高要月考)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私天下”始于( )A . 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B . 禹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C . 启利用家族权势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D . 商汤灭夏以后8. (2分) 下列各项中有可能被我们发现的甲骨文记载的事件是( )A . 西周分封B . 葵丘会盟C . 尧舜禅让D . 盘庚迁殷9. (2分) (2019七上潜山期中) 下图是2016年5月中国邮政发行“二十四节气”(中国文明的独特贡献)特种邮票中的两张,这两张邮票最能直接体现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 A . 刀耕火种B . 铁犁牛耕C . 耕织结合D . 农商皆本10. (2分)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大思想家是( )A . 孔子B . 老子C . 孟子D . 庄子11. (2分) 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A . 加强文化控制B . 加强经济管理C . 加速国家统一进程D . 巩固国家统一12. (2分)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灭六国,完成统一。这个年代用世纪纪年法表示是( )A . 公元前2世纪早期B . 公元前2世纪晚期C . 公元前3世纪早期D . 公元前3世纪晚期13. (2分) (2016七上相城期中) 两汉文化看徐州。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在( )A . 公元前2世纪初B . 公元前2世纪末C . 公元前3世纪初D . 公元前3世纪末14. (2分) (2017七上临西月考)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 )陈胜 项羽 吴广 刘邦A . B . C . D . 15. (2分) (2019漳州模拟) “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纪中这段文字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 A . 禅让制B . 郡县制C . 行省制D . 分封制16. (2分) (2017七上郑州月考) 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以夏朝的建立为标志。那是因为夏朝( ) A . 进行了变法B . 组建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C . 实行了分封制D . 产生了封建制度17. (2分) (2017七上泗阳月考) 春秋战国时期,哪种材料工具的使用是农业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 ) A . 石制工具B . 木制工具C . 青铜工具D . 铁制工具18. (2分) (2016七上徐州期末) 最早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家是( )A . 老子B . 孔子C . 孟子D . 墨子19. (2分) 秦始皇统治时期,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的事件是( )A . 统一文字B . 焚书坑儒C . 统一度量衡D . 修建长城20. (2分) 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管仲改革城濮之战勾践灭吴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A . B . C . D . 21. (2分) (2017七上长春期中)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西楚霸王项羽曾亲率大军以少胜多,消灭秦军主力,此战役是( ) A . 城濮之战B . 巨鹿之战C . 垓下之战D . 长平之战22. (2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格言出自( )A . 道德经B . 论语C . 孙子兵法D . 孟子23. (2分) (2017九上江苏月考) 下列诸侯国中,既属于春秋五霸,又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齐 楚 燕 晋 秦A . B . C . D . 24. (2分) (2019七上大庆期末) 下列有关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人的措施,何者叙述正确?( ) A . 两人都实施分封制度B . 两人都采用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C . 两人都使用年号纪元D . 两人都以焚书坑儒的方式控制思想25. (2分)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本质上体现了( )A . 法家的衰落B . 中央集权的强化C . 加强思想控制D . 注重儒家学说26. (2分) (2017滨州模拟) 能够通过下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文景之治 蔡伦改进造纸术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A . B . C . D . 27. (2分) (2017七上武威月考) 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一局面的形成始于( ) A . 炎黄部落联盟的组成B . 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传说C . 儒家思想的影响D . 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28. (2分) (2018九下兴化月考) 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汉武帝采取的下列措施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 A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 设置“十三州部”C . 颁布“推恩令”D . 反击匈奴29. (2分) (2017七上霞浦月考) 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汉武帝采取的下列措施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 A . 派张骞出使西域B . 设置“十三州部”C . 颁布“推恩令”D . 反击匈奴30. (2分) (2016七上富顺期末) 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州部。当时的“州部”是( )A . 行政区B . 军事区C . 监察区D . 经济区31. (2分) (2018九下长沙月考) “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文中的“推恩之令”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 ) A . 削弱了王国的权力B . 促成了“文景之治”C . 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D . 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32. (2分) (2017七上滨州月考)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这里所说的“秦皇汉武”指的是( ) A . 秦始皇和汉高祖B . 秦始皇和汉文帝C . 秦始皇和汉景帝D . 秦始皇和汉武帝33. (2分) (2017深圳模拟) 下面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 )A . 郡县制B . 分封制C . 世袭制D . 禅让制34. (2分) 由秦朝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体制,对此后近两千年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秦朝中央政府分管监察的是( ) A . 丞相B . 御史大夫C . 太尉D . 军机大臣35. (2分) (2016七上长泰期中)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A . 甲骨文B . 金文C . 小篆D . 隶书二、 综合题 (共3题;共45分)36. (15分) (2014天津) 1988年著名学者费孝通在香港中文大学发表讲演的时候说:“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 列举反映汉朝、唐朝与少数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件各两例。(2) 说一说汉、唐时期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几种方式。(3) 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重视民族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施的基本国策是什么?意义何在?37. (15分) (2017七上崇仁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材料二:废除井田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在全国设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材料三:材料四:西汉建立后,沿用和承袭了秦朝的政治体制。汉武帝时,西汉出现大一统局面。(1) 材料一诗句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秦王扫六合”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内容中,除改革土地制度、鼓励耕织、奖励军功、严明法度之外,还有哪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 (3) 根据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38. (15分) (2017七上崇仁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1)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社会大变革,中华文化开始勃兴,古圣先贤纷纷著书立说,在思想领域出现了怎样的繁荣局面? (2) 材料中史学家郭沫若的这句话指的是哪一事件? (3) 秦始皇是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影响?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5题;共7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30、答案:略31、答案:略32、答案:略33、答案:略34、答案:略35、答案:略二、 综合题 (共3题;共45分)36、答案:略37、答案:略38、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