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模拟)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296673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删除“否”)B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果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能避免减轻不良反应。(去掉“避免”)C“中国梦”不是乌托邦式的“桃源梦”,就是惠及民生的幸福梦,民族振兴的强国梦,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梦之队”不可或缺的一员。(把“就是”改为“而是”)D在这次慈善捐款活动中,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应把“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改成“学校许多老师和同学”)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人情世故:人的感情和人世上的故事。)B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斡旋:调停,调解。)C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惘。(怅惘: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D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张灯结彩: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二、字词书写3 .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敬畏经典,我们以丰厚的素养zrn灵魂;敬畏传统,我们以独特的文化y l东方;敬畏科技,我们以创新的姿态拥抱未来;敬畏自然,我们以深刻的感悟j din人生通过心怀敬畏,智慧的品质得以提升。心怀敬畏,不能只是高谈阔论;心怀敬畏,梦想才能飞得更加高远。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经典短文,完成后面小题目。自信何来人要自尊,自尊来自自信,自信来自自我评估。有十分货色,就是十分货色,不降低成色,不矮化自己。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讲红楼梦,开宗明义:“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他潜心研究庄子,有人问他古今研究庄子者的高低。他口出狂言:“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萧伯纳当年游历上海,一日天气晴好,餐后接待方派几位文化名人陪同他到花园中散步,阳光下萧伯纳白发苍髯别具风采。有人不禁赞叹:“萧伯纳先生,你福气真大,能在上海见到太阳。”这位爱尔兰人回答说:“不,这是太阳的福气,能在上海见到萧伯纳。”这两位名人可谓。刘文典的狂言,有他出版的十卷本庄子补正为据,这是他沉潜多年的心血结晶,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再看萧伯纳,这位戏剧家一生创作五十二个剧本,还写了多部长篇小说和大量评论,是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九十四岁辞世前夕,他还在写作,声言“我甚至不想就此告别,因为我身上还有足够的劲儿”。这个劲儿,就是足够的自信。这让他赢得世人久远的尊敬。自信不存,自尊也就无从谈起。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次次政治运动摧毁了大批知识分子的自信,学术造诣很高的人,忽然间都变得没有知识了,甚至宣告从前的著述可以一把火烧掉。能够抵挡这股反动潮流的人十分罕见,不说一句“我错了”过得了关吗?一时间,有学问的人只能噤若寒蝉,集体失语。如今情况有了改变,自信满满、以国家级权威自居、唯我独大独尊的人多了,几乎到了批量生产的地步。他们不用担心被打棍子了,甚至就怕没人打棍子,因为打棍子、拍砖头可以引起轰动效应。某教授由于胡言乱语触犯众怒,名声大噪,他则得其所哉。前面两位名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坚实的学术基础上,经过历史检验自然形成的权威,依仗的是货真价实的学术和创作成果;而眼下一些口出狂言以大师自居者,心浮气躁,热衷于自我炒作,豪气建在沙滩上,经不起检验,还不时曝出抄袭造假的丑闻。不但未赢得尊严,还让人嗤之以鼻。狂不要紧,自我炒作狂,就是一种病态了。它对学术环境的腐蚀,对学风的毒化,对文化事业的损害与破坏,害莫大焉!4 . 在文中划线处填上一句话,使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5 .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针对“自信”,本文主要提出了自信来自对自己实力的正确评估的观点。B第段主要采用了刘文典在红楼梦和庄子的研究这方面极为自信,见解独到;萧伯纳游历上海,认为是太阳有幸见到了他两个事例论据来论证观点。第段中的刘文典和第段中萧伯纳的话是道理论据。C第段“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一句中的“推崇备至” 主要是体现了陈寅恪对刘文典研究庄子的高度评价,可见刘文典的狂并非信口开河,而是对自己实力的正确评估。D每个人都具有不可替代的自我价值,应认识自我获得自信。“我”只有一个,“我”和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如果你的自尊和自信建立在这个基础上,那么这样的自尊和自信才是坚实的精神基础。(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各题。远行李森祥一走进大溪滩,就能望见我家的屋,望见那扇开启着的门。门像掉光了牙齿的老人之口,像是要说什么,又像是什么也不想说。有时,我觉得门总是在等。我去县城参加征兵体检,合格了。该怎么向父亲母亲说呢?他们愿意儿子离开那么长久吗?母亲坐在门槛上,两手抵在下巴上,目光恍惚。听我叫她一声,眼睛就有些红了,扯起围裙揩眼角,叹了一口气说:你一定验上了。母亲说完就离开门槛去烧夜饭。我就坐在母亲坐过的地方,屁股下面热烘烘的。父亲声音很低地说:你娘等你半天了。第二天起,我就发觉,芋艿、薯丝炒辣椒、大白菜,这些平日里最爱吃的菜,几乎每顿都有。我对母亲说:你不用搞这搞那了,我又不是客人,我是你儿子。母亲说:儿子出门就是客。娘对不住你。人家儿子上大学出远门,都要办一桌酒肉饭的。娘办不起,你别怪。母亲杀了一只鸡,这是我们家唯一的鸡。这鸡过年要派大用,母亲却将它杀了。她像是早有准备,把弟弟妹妹都支开,才端出鸡让我吃。我怎么咽得下?我坚持全家人一起吃,不然,我一口也不吃。母亲只好让步。吃的时候,弟弟妹妹们却都不肯往鸡肉里动筷子。后来我发现母亲的眼睛都在往弟弟们妹的脸上瞟。我离家的日子快到了,母亲愈发忙,门槛上跨进跨出的,忙得她平日里最喜欢坐的门槛也不坐了。终于到了这天。早晨,我睁开眼时,看到我脑袋旁摆着一套崭新的蓝咔叽布中山装。这是母亲的习惯。每年过年时,母亲总是在年夜里悄悄放上一套新衣在我枕头旁,让我能穿着新衣去和村里的小伙伴们比谁的衣服做得好。比过了,就疯玩。常常是,新衣服穿一天就弄得很脏或把扣子绷掉了。晚上,母亲一边给我钉扣子,一边埋怨我:你这孩子,娘给你做套衣服不容易,你怎么一点都不爱惜今天,我又穿上新衣服了。我知道该怎么爱惜,却要走了。村子里的人知道我要走,都来看。屋子里,屋门口,有不少人。房里只有母亲。母亲坐在一只旧的箱柜前,箱柜上翻开一只梳妆盒。梳妆盒是母亲的陪嫁,这几年不大见到她用,梳妆盒很旧了,镜子已经氧化得斑斑点点。母亲的脸映在镜子里,我看到母亲的脸也斑斑点点。母亲很耐心很仔细地梳着头,头发滋滋的。母亲将扑了水的头发梳得很光鲜。母亲见我很仔细地看她,就不好意思地一笑说:娘老了。我连忙说:娘不老。娘就笑笑。结果一笑笑出满脸皱纹。我见了,心里怦然一动,眼眶里热热的,便连忙退出房门。该上路了,门外有很多人送我。当我一脚跨出门槛的时候,无意之中碰了一下我家的木门,木门吱嘎叫了一长声。回来,这一声也很深地刻进我心里。突然,有个女人叫了一声,说:你们家今天跟过年一样。我发现,我们家人人都穿着新衣服,的确跟过年一样。我走到母亲与父亲面前,想唤他们一声,结果喉咙里像堵着什么,只是低低说一声,我去了。我点点头,父母亲也就点点头。我在大溪滩的旷野里,再一次回头,再一次遥望我家的门。我母亲穿着新衣,梳着很光鲜的头,倚在木门上。父亲坐在门口,猛抽旱烟。从这时起,我不知道,父母以及那扇我走进走出的门是离我近了还是开始遥远了6 . 通读全文,说说你对文章首尾划波浪线句都写到遥望家门的理解?7 . 文章划横线部分为什么花大量笔墨来写过年穿新衣的场景?8 . 文字有温情。请根据要求对下面句子进行赏析。(1)母亲很耐心很仔细地梳着头,头发滋滋的。(请从词性的角度分析)(2)娘就笑笑。结果一笑笑出满脸皱纹。(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9 . 阅读本文最后一段和链接材料,说出作为文章的结尾,其作用的共同点,和表达主题的不同点。(选文)从这时起,我不知道,父母以及那扇我走进走出的门是离我近了还是开始遥远了(链接)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选自 杨绛老王四、对比阅读10 . 古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甲)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乙)楚厉王有警鼓,与百姓为戒饮酒醉,过而击,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而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选自韩非子)注:戒:警戒的信号。(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后贼追至贼:宁可以急相弃邪以:使人止之使:击鼓而民不赴而:(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本所以疑,正为此耳。吾醉而与左右戏而击之也。(3)请分别概括华歆、王朗、楚厉王三人的品质特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世说新语)(乙)卓恕为人笃信,言不宿诺。从建业还家,辞诸葛恪,恪问何当复来,恕对“某日”。是日,恪为主人,停不饮食,以须恕至。宾客皆曰:“会稽、建业相去千里,岂得期?”已而恕至,一座尽惊。(选自会稽典录)(注释)卓恕:三国时期吴国会稽人(今浙江绍兴人)。言不宿诺:说的话无不及时兑现。建业:今江苏南京。诸葛恪(k):三国时吴国人,曾任吴国太傅。须:等待。11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陈太丘与友期行(2)元方入门不顾(3)从建业还家(4)会稽、建业相去千里1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恪为主人,停不饮食,以须恕至。13 . 主题理解。甲文从反面写了友人的“无信”,乙文从正面写了卓恕的“_”(用文中词语作答)。写法虽异,主旨相同,都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_。五、句子默写14 . 古诗文默写(1)乡书何处达?_。(王湾次北固山下)(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周敦颐爱莲说)(3)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持节云中,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庄子中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论语十二章中也有意思相近的一句话:“_,_。”(6)“诗圣”杜甫心系民生,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的两句诗道出了人们心中的“安居梦”:“_,_!”(7)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景抒情,流露出对家国的眷恋,对前途悲观失落的句子是:_?_。六、语言表达15 . 请仿照画波浪线的例句,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不是单一的。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的导师;_,_,_;成功,不只是滴落的汗水,更是失败的结晶。厚重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领悟。七、名著阅读16 . 名著阅读。(1)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孙悟空原是傲来国海中花果山上的一个石猴,本领高强,机智过人,因率先发现水帘洞被众猴拥戴为王,于是自封为齐天大圣。(西游记)B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第一名赏给蓝丝线,第二名赏给红丝线,第三名赏给绿丝线。(格列佛游记)C林冲受高太尉陷害,误人军机要地白虎堂,在刺配沧州的路途上,被林冲好友陆谦收买的押解公差董超、薛霸在快活林谋害,幸亏花和尚鲁智深前来相救,才逃过一劫。(水浒传)D保尔双腿瘫痪后又接着双目失明,他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重新找到了“归队”的力量:一方面帮助自己的妻子达雅进步;另一方面开始文学创作工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她生得黄胖而矮”“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做成功”。鲁迅朝花夕拾中写到的这位“她”是谁?鲁迅为什么不大佩服她?后来又为何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八、作文17 . 按要求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漫长而曲折。走过平坦的大道,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走过崎岖的小路,能感受跋山涉水的艰难。虽有苦有甜,但我们毕竟走过。请以我毕竟走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2)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四、对比阅读1、2、五、句子默写1、六、语言表达1、七、名著阅读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