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66593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京市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京市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A卷一、 选择题 (共19题;共38分)1. (2分)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的主要原因是( )A . 因为炎帝和黄帝是传说中的英雄B . 因为炎、黄两个部落走向了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C . 因为炎帝和黄帝通过禅让制和平推选部落联盟首领D . 因为炎、黄二帝带领人民治理了水患,发展了农业生产2. (2分)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最主要原因是( ) A . 实行商鞅变法B . 地处偏远的西北C . 没有参加诸侯的争霸战争D . 重视水利工程建设3. (2分)“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有关秦朝的事件主要是( ) A . 统一山东B .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C . 焚书坑儒D . 刘项文盲4. (2分)“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衙门,分理天下庶务(政务)。”历史上开始设“丞相”与废除丞相制度的皇帝分别是( )A . 秦始皇、唐太宗B . 秦始皇、明太祖C . 隋炀帝、明太祖D . 隋炀帝、元世祖5. (2分)下表是中国纱厂19151919年盈利指数情况。对表中数据所含信息解读不准确的是( )年份(年)19151916191719181919盈利指数(%)-438761367321437056A .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B . 使中国民族工业从此走上健康发展之路C . 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D . 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6. (2分)在俄国1861年改革的同时,中国正开始进行洋务运动,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 )A .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 . 都取得了成功C . 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D . 都创造了近代海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7. (2分)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伟人。下列历史事件中,孙中山没有参与的是( )A . 创立兴中会B . 领导北伐战争C . 建立同盟会D . 创办黄埔军校8. (2分)就义前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维新志士是( )A . 康有为B . 梁启超C . 谭嗣同D . 严复9. (2分)某老师为反映某一时期东亚地区的形势,画了一幅示意图(如下图),图中将日本领域分别以黑色及灰色标示。由下图推测下列年份很有可能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 . 1871年B . 1905年C . 1935年D . 1946年10. (2分)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B . 新中国的成立C . 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D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1. (2分)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为此,党和政府实施了( ) A . “安居工程”B . “八六三计划”C . 科教兴国战略D . “希望工程”12. (2分)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 )A . 文化大革命结束B . 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召开C . 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D . 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13. (2分)以汉字“人”为核心创意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正式揭晓。“海宝”的设计告诉我们,世博会的核心理念永远都是人。下列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幸福的事件是( ) A . 开辟新航路B . 文艺复兴C . 宪章运动D . 工业革命14. (2分)下图大事年表揭示了1417世纪欧洲历史发展的主题是( )A . 欧洲的社会转型B . 欧洲的思想解放C . 欧洲的革命运动D . 欧洲与世界的联系15. (2分)林肯在签署某文件后庄严宣布:“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比此刻签署这个文件时更加坚信自己是正义的。”林肯签署的这份文件应是( )A . 全国工业复兴法B . 人权宣言C . 废除农奴制法令D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6. (2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孔子的下列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A . 提出“仁和礼”的学说B . 提出“为政以德”C . 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D . 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17. (2分)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耗资八万英榜修建了钢铁一玻璃结构的巨大展型“水晶宫”,向全世界炫耀其取得的财富和工业技术成果,该博览会举办的背景,是英国( ) A . 通过权利法案B . 开始工业革命C . 完成工业革命D . 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18. (2分)联合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过或正在进行维和活动。这说明联合国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 ) A . 促进地区间经济交流B .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C . 加强各国间文化与交流D . 打击各国的反政府武装19. (2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A .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 .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C .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二、 综合题 (共4题;共80分)20. (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5296371%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行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材料三:“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宋高宗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4)宋高宗的这句话反映了什么部门的兴盛? 这个部门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1. (15分)中共在革命和建设中,曾经遭遇重大危机,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等却能力挽狂澜,带领中国人民走出危机,找到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多次从危机中挽救中国革命,如果没有以他为首的党中央给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和人民军队指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党和人民可能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材料二邓小平说:“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否则只能导致失误,甚至失败。要紧紧抓住合乎自己的实际情况这一条。所有别人的东西都可以参考,但也只是参考。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邓小平文选第3卷(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失败之后,毛泽东领导中共怎样挽救了革命?他探寻的正确道路,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写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导致失误,甚至失败”的历史事件(一例即可)。 邓小平所说的“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是指什么?对这种模式的探索开始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3)综上所述,中共对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给我们什么启示?22. (25分)十八大以来,我国领导人多次出访世界各地,向世界传递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怀,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慈禧太后、北洋政府的袁凯,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周恩来传上卷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70年代,我国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3)材料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推动我国70年代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关键性外交事件是什么?(4)我国20世纪90年代加入了哪一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5)纵观中国近现代外交历程,你认为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23. (20分)俄罗斯联邦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几个世纪以来,生活在这片土地的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特殊的角色,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们(俄国)弱点暴露无疑,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二: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国家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和农产品。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内实行交换。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关于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1921年3月)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五年计划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贫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苏联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这种前所未有的成就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尤其是因为当时种种经济困难正使西方陷于困境。(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经济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够重视现代经济的关键部门,如信息、电子和通信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这妨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俄罗斯经济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今天我们在收割那几十年的苦果,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苦果。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1)材料一中,19世纪60年代,俄国是怎样解决“关键弱点”的?这一“弱点”解决后,俄国社会发生了怎样根本性的变化?(2)依据材料二指出,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是出现在苏俄的哪一经济政策时期?这一变化为什么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的发展得到作者肯定的原因。(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苦果”的根源是什么?为此,苏联付出的最沉重的代价是什么?我们从中应该吸取哪些历史教训?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9题;共3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二、 综合题 (共4题;共80分)20-1、20-2、20-3、20-4、21-1、21-2、21-3、22-1、22-2、22-3、22-4、22-5、23-1、23-2、23-3、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