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66570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京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京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I)卷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被毛泽东称为其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的是( )A . “米棉之战”,稳定物价B . 抗美援朝C . 土地改革D . 和平解放西藏2. (2分)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 .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 . 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C . 它体现了民主原则和法制原则D . 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3. (2分)建国初,人民政府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的重要措施有(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大量节减国家机构所需经费A . B . C . D . 4. (2分)我国能够成功地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其根本原因是( ) A .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B . 综合国力的增强C . 签署中英联合声明D . 外交政策的成熟5. (2分)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马文革 刘援朝 张跃进 季开放A . B . C . D . 6. (2分)建国初期,地主土地所以制被废除,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的了土地,这得益于( )A . 共同纲领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7. (2分)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微信”“4G”,“互联网+”等通过流行语的变化,我们能够感受时代的变迁(如表所示)下列流行语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有( )建国初期“人大”“政协”“三大改造”探索时期“大跃进”“放马星”“原子弹”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大包干”“经济特区”“下海”“红卫兵”“走资派”“上山下乡”“两个凡是”A . B . C . D . 8. (2分)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 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A . B . C . D . 9. (2分)西方列强开创了用条约形式,对中国人民掠夺和奴役“合法化”罪恶先河的是( ) A . 尼布楚条约B . 南京条约C . 马关条约D . 辛丑条约10. (2分)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 祖国统一B . 外交成就C . 军队建设D . 民族团结11. (2分)2015年5月,某旅游公司设计了多条“走进台湾”系列产品线路,包括美食之旅“吃”遍宝岛;花博之旅“花”现宝岛;婚纱蜜月之旅钟爱一生宝岛演艺等。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 . 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B . 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C . 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 . 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12. (2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现为( ) A . 服装休闲化、时尚化B . 百姓的餐桌越来越丰富C . 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比重下降D . 高档耐用品、文化娱乐、旅游和教育消费在消费支出中比重下降13. (2分)中国共产党的会议史就是一部中共党史,下列会议与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选项会议内容A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C中共十三大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D中共十五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A . AB . BC . CD . D14. (2分)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A . 国有企业的改革B . 实施菜篮子工程C . 加强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D . 完善城市功能15. (2分)在改革开放中,被称为经济特区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A . 珠海经济特区B . 深圳经济特区C . 广州经济特区D . 汕头经济特区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6分)16. (1分)根据提示填空,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_。17. (10分)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史实推论正确与否(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_(2)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并肩作战,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中国已成为现代化军事强国。_(3)1958年8月,办人民公社之风很快吹遍徐州大地,8月26曰,徐州地区第一批人民公社诞生。9月3日,邳县、睢宁两县完成人民公社化。9日,徐州地区历时l5天,全面实现人民公社化。共组成203个人民公社,入社总农户1248980户,占全地区总农户的99.11。人民公社是建成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组织形式。_(4)1969年,中华人民共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去世。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_(5)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新中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我国已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_(6)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并逐步延伸到沿江城市、内陆省会城市、边境城市。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_(7)1978年以后,我国逐步在农村实行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倒退。_(8)1952年冬,除少数民族和台湾省外,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_(9)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转折。_(10)在不损害主权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特区采取与内地不同的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实行市场经济,利用外资侨资进行建设。经济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_18. (2分)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错误:_改为:_19. (1分)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_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 (2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_制度,后来又为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开始实施_战略。三、 综合题 (共5题;共95分)21. (25分)国家的繁荣进步,离不开法治的支撑;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法治的保障。新中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不断完善,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我国伟大的人民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在于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面,最后也从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小农、小生产的限制下面,解放我国的生产力,使我国国民经济能够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而得到有计划的迅速的发展,以便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制定我国第一部宪法完善民主法制,并且巩固我们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周恩来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上的政府工作报告(1)哪一事件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被推翻?材料中的“小农”最后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加入哪一生产组织? (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摆脱“从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小农、小生产的限制”,国家实施了哪一重大社会变革?这一社会变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哪一历史时期? (3)在摆脱“资本主义的束缚”的过程中我国的一大创举是什么?在这一过程中哪一剥削阶级被消灭? (4)材料中“我国第一部宪法”是什么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规定哪一机关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1954年当选该权力机关常委会委员长的是谁? (5)从1954年第一部宪法制定,一部部法律不断的颁布,到2018年修订的最新版宪法,谈谈你的感悟。 22. (20分)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1953年1月1日社论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1958年6月21日社论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1979年1月1日社论(1)依据材料一说说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什么成果?(2)依据材料二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结果导致了什么错误事件的发生?(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的?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23.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年来,我国继续出台了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些文件,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先后作出过重大调整,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建国初期,我国在农村开展了一项什么运动?该运动主要在什么地区进行?(2)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经过什么样的方式?它的完成标志着什么?(3)1978年,我国在什么地方先出现“包产到户”?随后在全国农村地区实行什么制度?24.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枚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余光中(台湾)材料三:1993年10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转。1995至2000年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美元,台湾同胞到大陆达1200多万次。(1)小明在北京奥运会看到材料一中两幅美丽的旗帜,它们各自代表来自哪个地方的运动员?(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3)联系材料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4)结合目前海峡两岸的形势,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前景的认识并说明理由。25. (15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一把钥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院落犹存,当年签约分田,骤起惊雷春揭幕;精神不灭,四秩富民强国,再掀巨浪梦扬帆。材料二:材料三:改革开放使中国命运彻底跳出了近代以来的“下降通道”,中国改革,最复杂也最成功。塞缪尔亨廷顿(1)材料一中“骤起”的“惊雷”是在哪里最先推行的?当时农民致富还有一条新路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中国对外开放在进程上的特点。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坚持的具体思想路线是什么?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6分)16-1、17-1、18-1、19-1、20-1、三、 综合题 (共5题;共95分)21-1、21-2、21-3、21-4、21-5、22-1、22-2、22-3、22-4、23-1、23-2、23-3、24-1、24-2、24-3、24-4、25-1、25-2、2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