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66447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20世纪中叶毛泽东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 A . 抗战胜利洗雪中国百年国耻B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C . 抗美援朝取得胜利D .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2. (2分)我国开始采用公元纪年是在( ) A . 维新变法期间B . 新文化运动期间C . 中华民国成立时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3. (2分)文艺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高粱叶子青又青,九一八来了日本兵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A . B . C . D . 4. (2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与苏联、印度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是( )A . 开始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 .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 .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5. (2分)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 .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 通过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C .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 .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6. (2分)1953年,我国农民净货币收入比1949年增长1236%,每人平均净货币增长1114%。农民的购买力有了成倍增长。这直接归因于( )A . 新中国成立B . 西藏和平解放C . 抗美援朝胜利D . 土地改革完成7. (2分)下列示意图中哪一趋势最足以显示“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业总产值的变化(注:图中x代表年代,y代表工业生产总值)( )A . B . C . D . 8. (2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投产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及宝成铁路修通A . B . C . D . 9. (2分)与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有关的历时事件是( )A . “九一三”事件B . “五四运动”C . “上山下乡”D . “一月风暴”10. (2分)“谁说人民笨,不如西洋人?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从这首大跃进时期的口号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高指标、瞎指挥严重泛滥 “共产风”盛行全国陷入动乱 人们充满了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A . B . C . D . 11. (2分)下表为1950年、1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1950年1952年人口比例土地占有比例人口比例土地占有比例贫农、中农855%452%921%914%地主、富农145%548%79%86%A .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B . 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C . 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D . 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12. (2分)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这三次巨变是指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国民大革命;抗日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 . B . C . D . 13. (2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的遗体和许多烈士一样,安葬在朝鲜会昌的烈士陵园。它和黄继光、邱少云等人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赢得的称号是( )A . 两弹元勋B . 革命烈士C . 人民英雄D . 最可爱的人14. (2分)1953-1958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时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1958年粮食总产量166.83169.52183.94192.75195.05197.65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表格中粮食总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A . 农业集体化的开展B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C . “大跃进”的掀起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15. (2分)1953-1956年我国出现下图所示农业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 土地改革运动B . “大跃进”运动C . 农业合作化运动D . 人民公社化运动16. (2分)2016年4月1日,由韩国政府移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批烈士遗骸在沈阳安葬。这些烈士的牺牲是为了( )A . 抗击八国联军B . 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C . 全中国的解放D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7. (2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下列各项属于这一时期的成就是( )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香港和澳门回归开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A . B . C . D . 18. (2分)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A . 通过了共同纲领B . 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C . 公布了“一五计划”D . 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 (2分)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倾澄碧。”习近平总书记这首词作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 . 邓稼先B . 王进喜C . 焦裕禄D . 黄继光20. (2分)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杰出人物,人民分别给予了他们许多光荣的称号,下面图片中的人物与图片下的称号不相符的是( )A . 两弹元勋 B . 解放军好战士 C . 党的好干部 D . 抗洪英雄 21. (2分)某班主办的黑板报有这样一段文字: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同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协议,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1951年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胜利进驻拉萨。这段文字反映的是( ) A . 设置驻藏大臣B . 和平解放西藏C . 修建青藏铁路D . 西藏自治区的建立22. (2分)毛泽东诗词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下列毛泽东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A . B . C . D . 23. (2分)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现。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这一时期( ) A . 万隆会议B . 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 . 尼克松访华D . 中美正式建交24. (2分)下列数据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人民公社化运动B .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C .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D . “包产到户”的实施25. (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制定规章的依据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 刑法C . 共同纲领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 综合题 (共5题;共105分)26. (20分)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1)回顾历史: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2)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怎样的?(3)总结成就:“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4)展望来来: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27. (20分)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19世纪中期,俄国社会危机的突出表现是什么?日本民族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面对危机,俄、日都采取了回应措施。阅读下列选自全球通史的材料:由于这些情况相结合,亚历山大二能在1861年3月1日颁布法令。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到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材料一材料二请回答:材料一说的是哪个“法令”?为什么说它的实施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举出“日本新领导人”在经济、社会生活上学习西方文明的举措(各一例);简述这些举措在解决民族危机方面的重大作用是什么?上述措施表明了俄国和日本解决危机的共同方式是什么?(3)20世纪40年代初,中、美、苏等国共同面对的危机是什么?为了应对危机,1942年这些国家采取了哪一联合行动?有何影响?(4)近年来,希腊债务危机成为世界关注焦点。你认为上述各国应对危机的方式,对解决希腊危机有何借鉴意义?28. (20分)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砥砺奋进,40年众志成城。今日之中国,乘开放之风,因改革而兴,秉创新而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材料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魏书咸阳王禧传材料二:历史的鸿篇巨制一旦开启,每一页都是创新的。“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1984年,邓小平首次来到深圳,为经济特区的发展和全国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实践是经济特区。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英国经济学人这样评价。摘编自郴州日报2018年5月22日材料三:“农业方面,用个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工业方面,允许本国的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归纳出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了那些汉化措施?(不能摘抄原文)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我国改革开放总方针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1988,我国决定又将哪里建成经济特区? (3)根据材料三,归纳列宁在苏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实行的改策。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29.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己经站起来了。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二:中国最大的民族工商业荣氏集团的代表荣毅仁,谈到他作为一个在旧中国曾饱受帝国主义和官僚主义压迫的爱国者对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认识过程:“我们这样大的国家,单靠私营企业能搞好吗?我的家庭就是一个证明”“像我们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要搞企业、搞生产,一定是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国民经济”。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纲史材料三: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的演讲中指出,“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1)材料一“站起来了”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 (2)材料二中的“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此后,我国的国民经济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中共中央是在哪次会议上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此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哪些成功经验有利于今天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30. (25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某校八年级学生对不同时期的政策进行了材料搜集和探究学习。请你一起加入吧!【第一阶段:土地梦想的实现】材料一:【第二阶段:由分到合的过程】材料二: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阶段:探索中的失误】材料三: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材料四:1958年8月初,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分配方面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由公社统一发放,生产好坏分配也一样。【第四阶段:新时期农民的创举】材料五: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在村西一间茅屋里秘密开会,决定实行“大包干”。包干到户的第一年,从未向国家贡献过一粒粮食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贡献粮食4万斤,油料2万斤。小岗村的奇迹,使人们看到了农村改革的希望。(1)材料一反映的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的社会变革,使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政策进行的怎样的调整?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在当时农村出现了哪两大运动?这两大运动对中国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据材料五,指出“农村改革的希望”具体措施是什么? (5)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认为政府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 (共5题;共105分)26-1、26-2、26-3、26-4、27-1、27-2、27-3、27-4、28-1、28-2、28-3、28-4、29-1、29-2、29-3、29-4、30-1、30-2、30-3、30-4、3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