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63410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D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它仅存在短暂的72天,但却是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并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是( ) A . 宪章运动兴起B . 苏俄的成立C . 巴黎公社成立D . 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2. (2分)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芳整理出了以下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一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B . 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C . 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D . 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3. (2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作用是( )A .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B . 推翻了殖民统治C .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D .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4. (2分)伏尔泰曾说:“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反映了这位启蒙思想家( ) A . 主张限制王权B . 主张反对教皇C . 宣传平等权利D . 提出三权分立5. (2分)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马克思称它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共同之处是( ) A . 都通过立法的方式来限制王权B . 都宣告独立,脱离外邦统治C . 都强调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D . 都强调了人生而平等,有自由的权力6. (2分)在1516世纪探寻新航路的过程中,被“发现”的大陆是( ) A . 印度B . 非洲C . 美洲D . 亚洲7. (2分)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他对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伟人怀有特殊的感激之情。这位伟人是( )A . 华盛顿B . 林肯C . 威尔逊D . 罗斯福8. (2分)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对历史发展的相同影响是( ) A . 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B . 维护了国家统一C . 摆脱了半殖民地命运D . 废除了奴隶制度9. (2分)知识结构图是指把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制成比较系统完整的图示。观察如图的知识结构图,图中的“?”处最适合填写的内容是( )A .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B .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扩大C . 无产阶级政权的首次尝试D . 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0. (2分)现代意义上的人类在距今约多少年前形成( )A . 50000年前B . 500万年前C . 3000040000年前D . 10000年前11. (2分)17,18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三次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 ) A . 都推翻了封建统治,处死了国王B . 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C .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 . 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12. (2分)元朝时到过中国、他的一本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他是( )A . 屋大维B . 查理马特C . 亚里士多德D . 马可波罗13. (2分)“一切社会进步,都开始于由思想解放而引发的人的解放。”下列各项中,直接推动了法国大革命进行的思想是( ) A . 人文主义B . 地圆学说C . 启蒙思想D . 马克思主义14. (2分)教士称作“文明的恶棍”, 骂教皇是“两足禽兽”的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是( )A . 孟德斯鸠B . 卢梭C . 伏尔泰D . 洛克15. (2分)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如图所示截图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示意图的是( )A . B . C . D . 16. (2分)法国大革命时期,制宪会议颁布了一部人权宣言,它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早在此之前,提倡“平等”,说出了“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当他们发挥各种动物机能的时候,以及运用他们的理智的时候,他们是平等的。”这句名言的是( )A . 但丁B . 伏尔泰C . 孟德斯鸠D . 卢梭17. (2分)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重大国际事件中,英国与美国结成伙伴,而在历史上英美两国的关系却并非一直如此,甚至发生过战争,这场战争是( )A . 美国独立战争B . 第一次世界大战C . 朝鲜战争D . 滑铁卢战役18. (2分)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课题研究,他们搜集资料的关键词有“瓦特”、“蒸汽时代”、“爱迪生”、“电气化”。下列主题最适合该课题的是( ) A . 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B .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C .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D .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19. (2分)西方“步入近代”的社会巨变: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是器物(技术)方面的变革。以下符合这一变革顺序的是( ) A . 文艺复兴工业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文艺复兴C . 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D . 工业革命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0. (2分)2017年4月11日,故宫博物院携手法国尚美巴黎珠宝品牌,举办“尚之以琼华始于十八世纪的珍宝艺术展”,在午门展出了拿破仑登基的“加冕之剑”,并正式向公众开放。下列拿破仑的事迹中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的是( )夺取政权,加冕称帝打败反法联军,冲击欧洲封建势力,扩散法国大革命成果征战欧洲,扩疆拓土颁布实施法典A . B . C . D . 二、 综合题 (共4题;共85分)21. (20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材料二 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材料三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标志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中的重要发明分别属于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材料中图9的发明创造是哪种新能源或新动力的应用?(3)材料二中的图8的发明家是谁?图8、图9所处的历史时期的时代标志是什么?从经济结构上看,材料共同反映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什么时代?(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材料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22. (25分)17-19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掀起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推动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明确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他们解除了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材料三:“在权利面前,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上述两则材料均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材料四:“经过这场战争,美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1)材料一法律文件颁布的目的是什么?该法律文件对英国政治历程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二出自哪个文件?该文件的颁布有何重要影响? (3)材料三的内容源于法国的什么文献?概括材料三的核心内容。材料二、三的内容都受哪一思想运动的影响? (4)材料四中,这场战争和“又一障碍”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又一障碍”之前的障碍是什么?之前的这个障碍是在什么历史事件中被扫除的? (5)以上这些法律文件和历史事件,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要求? 23. (15分)近现代德国的兴衰影响欧洲乃至世界。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强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据(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材料二:下面是德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时间事件1945年苏美英法四国按照雅尔塔会议协议,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各占领区的管辖措施不尽相同。1949年英法美占领区成立联邦德国,首都定为波恩;苏联占领区成立民主德国,定都柏林。两者都是独立主权国家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互为宿仇的法德两国开始和解,欧洲一体化开始起步。1961年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之间修建由暸望塔、混凝土墙、壕沟、铁丝网等组成的边防设施,俗称柏林墙,希望以此阻挡西方势力的渗透。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向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敬献花圈,后又自发下跪,为在纳粹德国侵略期间被杀害的死难者默哀,为自己的民族赎罪,向曾被奴役的国家请求重归于好,史称“华沙之跪”。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同联邦德国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正式建交。1990年民主德国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民主德国整体加入联邦德国。柏林成为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首都。据丁建弘德国通史材料三:据新华社报道,2013年4月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战略,以建立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为三大主题,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生产模式,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1)德国何时首次成为“世界性强国”?并列举史实说明。 (2)以“战后德国的分裂与统一”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必然涉及表格中哪些事件?为什么?(写出两件即可;分别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指出德国“工业40”战略的基本特点。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工业10”“工业20”“工业30”各以哪件事为代表,各自特点又是什么? 24. (25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某校九年级学生就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参与。材料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摘编自世界史材料二: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材料三: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文选材料四: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罗斯福就职演说(节录)(1)领导俄国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沙皇是谁?据材料一指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2)材料二中的“新经济政策”是何时由谁领导实施的?材料认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苏联的模式”是指什么模式?该模式建立的标志? (4)哪一历史事件引发了材料四中的“危急存亡”?为了挽救“危急”,罗斯福颁布了哪一法律加强对工业的调整?该法律体现了罗斯福新政怎样的特点? (5)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综合题 (共4题;共85分)21-1、21-2、21-3、21-4、22-1、22-2、22-3、22-4、22-5、23-1、23-2、23-3、24-1、24-2、24-3、24-4、2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