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63249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 )A . 中国人民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B .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 . 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D . 中国革命开始进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2. (2分)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重举行,本次会议通过的内容有( )“共同纲领” 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抗美援朝 采用公元纪年A . B . C . D . 3. (2分)关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B . 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C . 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D .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 (2分)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3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斗( )A . 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B . 保证了新中国土改的顺利进行C . 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D . 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5. (2分)将士们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军歌,奔赴前线去参加的是( ) A . 北伐战争B . 解放战争C . 抗美援朝战争D . 抗日战争6. (2分)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之间的共同点( )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都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都是对以前生产关系的改革A . B . C . D . 7. (2分)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据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 ) A . 新中国成立B . 抗美援朝的胜利C . 土地改革的完成D . 西藏和平解放8. (2分)“一五”计划中,国家对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投资比例为1:7.9。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 A .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轻工业B . 轻、重工业均衡发展C .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D . 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9. (2分)他工作勤勤恳恳,在平凡的岗位上,“甘当一颗螺丝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刻苦钻石,“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他从不乱花一分钱,却把积攒的钱捐给灾区。他为人民群众做了数不清的好事,正是这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塑造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他是那个时代的楷模,他的精神品质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他是( )A . 焦裕禄B . 王进喜C . 雷锋D . 邓稼先10. (2分)1959至1961年,是我国国民经济( ) A . 恢复发展的时期B . 发生严重困难的时期C . 迅速发展的时期D . 出现繁荣的时期11. (2分)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的取名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马文革 李援朝 张跃进 沈承包A . B . C . D . 12. (2分)“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工人。”“他”的典型事迹是( ) A . 研制原子弹B . 参加石油会战C . 治理兰考灾害D . 培育杂交水稻13. (2分)下列哪一运动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 A . 土地改革B . “大跃进”C . 新中国成立D . 农业合作社14. (2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是指( ) A . 1996年B . 1997年C . 1998年D . 1999年15. (2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是( )A . 毛泽东思想B . 邓小平理论C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 . 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二、 非选择题 (共6题;共125分)16. (20分)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462千米,这是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历史转折。在历史的关节点上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三: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邓小平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中“28年”的起止时间。 (2)在建国之初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哪部文献?材料二是1954年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的内容?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 17. (25分)“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材料二 “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1902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写下了对未来的梦想和期望。材料三 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材料四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材料五 19791997年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比较表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印度中国增长率2.52.12.23.15.29.8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些“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什么?他们为梦想所做的努力对中国近代化有什么影响?(2)梁启超为实现其政治梦想,在19世纪末开展了什么运动?这个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孙中山为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3)材料三中“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这个梦想最终实现了,实现的表现是什么?(4)材料四中的“两种梦想”,今天已变为现实。结合所学知识,第一个梦想开始实现的标志是什么?(5)从材料五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8. (20分)识读下列图片:请回答:(1)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目的是什么? (2)率军入朝的司令员是谁?你还能举出以前学过的他的事迹吗? (3)在抗美援朝中,涌现了无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试举例并谈一谈他们所体现出的崇高品质。 (4)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要居安思危。结合抗美援朝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谈一谈怎样才能取得抗击外族入侵的胜利。 19. (15分)“中国梦”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强国梦”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1953年元旦社论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1958年6月21日社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1958年8月3日社论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实行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1979年元旦社论(1)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3)据材料三,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20. (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表2-3为“中国与印度、美国在钢和电产量方面的比较表”。表2-3材料二:历史在1956年发生了质支。1956年是一个创造了许多共和国“第一”的年份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找汽车从总装配车间开出了厂这一年7月,沈相飞机制厂生产出中国第一架喷气式开让(飞)机从前连铁钉和火荣都要进口的中国,第一次建立点自己航空、机床、汽车和电子工业以按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什么? (3)有人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以后,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强因。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看法。 (4)请再举两例说明中四“历史在1956年发生了质变”. 21. (25分)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是历史的遗留问题,请回答:(1)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分别是哪一年?(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前分别处于哪个国家统治之下?(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了什么样的伟大构想?(4)“二战后,台湾回归中国”,这次回归是摆脱了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这个国家是在依据什么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的?(5)请你以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为例,说明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非选择题 (共6题;共125分)16-1、16-2、16-3、16-4、17-1、17-2、17-3、17-4、17-5、18-1、18-2、18-3、18-4、19-1、19-2、19-3、20-1、20-2、20-3、20-4、21-1、21-2、21-3、21-4、2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