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试历史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6218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中考试历史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届中考试历史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届中考试历史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中考试历史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4丽水) 列表总结是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历史知识总结正确的有( )序号历史事件标志1949年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进入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1997年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完全终结A . B . C . D . 2. (2分) (2017八下平顶山月考)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曾经感动了无数中华儿女,也是见证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A . 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了民主共和B . 中国人民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实现了民族解放C . 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当家做主D . 中国人民从温饱奔向小康,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3. (2分) (2017八下天津期中) 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抗美援朝胜利的司令员是( )A . 朱德B . 彭德怀C . 陈毅D . 林彪4. (2分) 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A . 彻底实现国家独立B . 巩固新生政权C .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 .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5. (2分) (2017威海)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下图内容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文件,该法律文件是(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6. (2分) (2017八下濮阳月考) 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 )A . 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B . 以山东省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C . 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D . 采用公元纪年7. (2分) (2017深圳模拟) 根据下表,从1957年到1960年,我国农业生产产量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项目1957年1960年下降()粮食(亿公斤)195051435264棉花(万担)32802126352油料(万担)75423405549生猪存栏数(万头)145908227436A . 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B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C .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8. (2分) (2014黄石) 下图“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的现象出现在( )A . 新中国成立B . 大跃进时期C . 一五计划时期D . 三大改造时期9. (2分) (2017八下盘锦月考) 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 )A . 1956年初B . 1954年C . 1955年D . 1956年底10. (2分) 历史上的一些做法,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你知道“大串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学生“停课、闹革命”这些做法应当发生在( ) A . “大跃进”时期B . “文化大革命”时期C . “人民公社化”时期D . 整风运动时期11. (2分) 回顾我们的革命斗争和改革开放史,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 . 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B . 坚持走群众路线C . 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D . 都借鉴了苏联的经验12. (2分) (2019八下黄石期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 A . 农村B . 中小城市C . 大城市D . 国有企业13. (2分) (2018八下白云期末)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条道路的共同点是( ) A . 坚持中心城市暴动B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 . 坚持“工农武装割据”D .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14. (2分) 1992年陪同邓巡视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它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陈伟国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研究)“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 )A . 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 . 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C . 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D . 广东设立首批经济特区15. (2分) (2018八下普宁期末) 文革后,首先在思想界开展了关于问题的讨论( ) A . 改革开放B . 阶级斗争C . 真理标准D . 市场经济16. (2分) (2016八下盐城期末) 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以下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 )A . 朋友遍天下B .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C . 科教兴国D . “一国两制”17. (2分) (2017八下东台月考) 1997年6约30日午夜12点,香港回归中英双方防务交接仪式上,中方指挥官高声念到:“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这一瞬间标志着( )A .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诞生B . 中国结束半殖民地社会C . 祖国统一迈出重要一步D . 香港不再是国际自由港18. (2分) (2017七下龙江期中) 历史上元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 . 中书省B . 行省C . 宣政院D . 澎湖巡检司19. (2分) (2016中山模拟)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这历史性的一握,冲破了两岸交流形式的最后束缚,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那么,我们维护两岸共同家园,实现祖国早日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 . 两岸直接实现通航B .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C .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D . 坚持互利互补20. (2分) (2016八下滦县期末) 新华社北京2016年3月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就当前两岸关系发展发表了看法: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对台大政方针是明确的、一贯的。不会因台湾政局变化而改变。这些大政方针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是( )A . 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 . 海协、海基会的沟通C . 两岸三通的扩大D . 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二、 综合题 (共3题;共47分)21. (11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1年9月,进藏的人民解放军受到西藏各界人民的热烈欢迎。(如下图)材料二 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积极发展少数 民族教育文化事业政策;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 的政策;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1) 材料一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是_。(2) 依据材料二,写出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3) 写出西藏自治区以外的四个省级民族自治区的全称。(书写完整)22. (16分) (2016八下枝江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深圳原属于湖北宝安县,与香港只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荒滩野岭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人民生活也较早地达到小康水平。外国人称深圳为“一座崛起之城”。材料二:深圳于1979年建市,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全市总面积2020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230千米。其中经济特区面积为327.5平方千米。十几年来,深圳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请回答:(1) 深圳的迅速崛起是中央什么政策的成功范例?(2) 和深圳具有同等性质的特区还有哪三个?(3) 现在,我国从沿海到内地形成的开放格局是什么样的(补充完整)?格局:“经济特区_沿海开放地区_”(4) 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引进国外的哪些东西?23. (20分) (2014盐城) 孙中山、毛泽东、邓是二十世纪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的三围伟人,他们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三次飞跃。材料一: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胡锦涛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实录材料二: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材料三: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为谋求“民生幸福”、“民主自由”有什么主张和重大实践?(2) 材料二中民族独立的具体标志是什么?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初期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在工业领域有什么英明举措?(3)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船的方向”出现了什么问题?“南巡”有什么重要意义?(4) 综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历史的三次飞跃,你有何感悟?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二、 综合题 (共3题;共47分)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