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册练习题.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296185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册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册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册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沁园春雪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莽莽( ) 分外( ) 妖娆( ) 风骚( )成吉思汗( ) 大雕( ) 数风流人物( )2根据诗歌原文在横线上正确书写汉字,注意别写错别字。原_蜡_、 红_素裹 、江山如此多_、 _折腰、略输文_、_ 一代天_3指出下列诗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诗中的含义。惟余莽莽 须晴日折腰稍逊风骚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二、课内阅读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6点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7起过渡作用的诗句是:_。8统领上阕景色描写诗句的字是“_”,意思是_。9下阕写到不少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对他们的情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词是“_”,意思是_。10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句子是描写雪景的?11这首词哪个部分是写景的,哪个部分是抒情、议论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2雨说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田圃( ) 小溪( ) 禁锢( ) 枯黄( )踪迹( ) 留滞( ) 喑哑( ) 丝缕( )抗拒( ) 蓑衣( ) 油膏( ) 耸立( )襁褓( ) ( ) 翅膀( )2根据解释,在括号内写出本课中与其对应的词语。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 )滞留,停留不流通。 ( )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 )基督教接受入教者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比喻重大斗争的锻炼或考验。 ( )(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 )用草或棕毛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 )3填空。雨说是采用_手法所写的诗歌。它的作者是_(地名)现代诗人_(人名)。3*星星变奏曲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注意书写工整、规范。nn( )望 yo( )远 m( )蜂 睡lin( )寂m( ) f( )盖 jin( )硬 p( )倦闪shu( ) chn( )动3星星变奏曲是当代_诗代表诗人之一_的重要诗作。4*外国诗两首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树篱( ) 消逝( ) 栖息( )草丛( ) 草茸茸( ) yu( )暗夜yn( ) 光mn( ) j( )静沉jn( )3文学常识填空。蝈蝈与蛐蛐是_国浪漫主义诗人_的诗作。夜是_(国家名)诗人_的诗作。5敬业与乐业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旁骛( ) 解剖( ) 掠夺( ) 伛偻( )承蜩( ) 骈进( ) 强聒不舍( )2根据拼音写汉字。ch y( ) xin m( ) 教hu( )m ju( )3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断章取义断:截取。章:篇章。本题主眼主眼:主要的着眼处。B理至易明 至:极。明:明白。征引 引:引用。C亵渎职业 亵渎:轻慢,不敬。乃凝于神 神:精神。D许多层累 层累:重重叠叠。比较骈进 骈进:一同前进。4填空。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_,号_,又号_。他是中国近代_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_”。课文选自_。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出自_,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灵ji( ) z咒( ) yn hn( ) 深su( )污mi( ) sh光( ) 忧y( ) 荣yo( )2加点字字义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陨落 陨:坠落。 媚上欺下 媚:巴结,逢迎。B浩瀚 瀚:广大。 兼而有之 兼: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C睿智 睿:通达。 恪尽职守 恪:谨慎而恭敬。D凌驾 凌:迫近。 黎民百姓 黎:黑。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自以为是:(2)他战胜了古老的法典、陈旧的教条。教条:(3)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恪尽职守:4文学常识填空。雨果,_国19世纪_文学运动领袖人物和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_、_等。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日前_,继载人航天工程之后,中国航天下一个目标是月球探测。日本政府各部门和政府机构近期公布了一系列令小泉内阁振奋的经济数据,显示日本经济复苏的力度正_增强。去年1至8月,仅在港岛区已发生1912宗涉及有人受伤的交通意外。在这些交通意外中,52是由于行人_导致的。A披露 日见忽略 B透露 日渐疏忽C透露 日见疏忽 D披露 日渐忽略7傅雷家书两则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枘凿( ) 扶掖( )谀词( ) 廓然无累( )2下面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刻骨铭心 铭肌镂骨 座右铭B涕泗横流 感激涕零 流鼻涕C如出一辙 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D廓然无累 日积月累 连篇累牍3用成语替换下列句子,使表达更简洁。(1)没有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 )(2)哭得很厉害,眼泪鼻涕一下子流下来。 ( )(3)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 )(4)气魄很大,可以吞没星空。 ( )5文学常识填空。傅雷是_家、_家。一生译著宏富,翻译作品达34部,他曾翻译过_等。8*致女儿的信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忐忑( ) 刹那( ) 宿愿( )一抔黄土( ) 麦穗( ) 无与伦比( )2根据拼音写汉字。繁yn( ) zh立( ) x戏( )怒不可( ) 幼zh( ) 传shu( )迷hu( ) b然大怒(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尤其那些十四岁的少女,怀着一颗忐忑的心在思考着。忐忑:(2)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含有一种新的东西。无与伦比:(3)一生中的每时每刻都将消磨你们的青春和力量直到化为乌有!化为乌有: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虽然外面下起了大雨,但是他们还是去了公园。B只要坚持下去,最后才能取得成果。C他不仅忙了一天,而且精神很好。 D因为她长得美丽,所以她从小就爱帮助别人。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猹( ) 折本( ) 秕谷( ) 五行( )装载( ) 深黛( ) 鹁鸪( ) 潺潺(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字义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隐晦(hi昏暗) 易主(y容易) 抖着(du颤动) 瓦楞(ln沟条)B萧索(su冷落) 胯下(ku倒台) 祭祀(s典礼) 装弶(jin捉鸟)C秕谷(b不饱满) 无端(dun缘故) 如许(r如果) 打拱(gn作揖)D嗤笑(ch讥讽) 深黛(di青黑色) 寒噤(jn打哆嗦) 愕然(吃惊)4与“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这句中的“听”的意思一致的是( )A听其自然 B听而不闻 C言听计从 D骇人听闻5结合句意解释加点的词。(1)我愕然了。“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我愈加愕然了。(2)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然,于是又提起闰土来。愕然:_惘然:_6指出下列各句属于哪一类描写人物的方法。A他(闰土)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B“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C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D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 )7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故乡一文以环境描写交代背景,烘托气氛;以对人物的外貌、言行、心理的细节描写,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心思想。B描写人物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是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C故乡一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以故乡经济的衰败、萧条为背景,塑造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典型人物形象。D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在任何时候都只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10*孤独之旅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茫然 夜幕 漂游者 B万倾 掺杂 萤火虫C篷松 肥硕 歇斯底里 D稠密 尤如 按部就班2在横线上依次填入叠词最准确的一项是( )他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_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_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的一片浮云,再面对这_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一样的芦苇,一样_无边无际。鸭们东钻西钻,不一会儿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A青森森 朦朦胧胧 重重叠叠 浩浩荡荡B重重叠叠 青森森 浩浩荡荡 朦朦胧胧C朦朦胧胧 青森森 浩浩荡荡 重重叠叠D朦朦胧胧 浩浩荡荡 青森森 重重叠叠3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A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 )B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 )C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查看一下。( )D走出好远,他还听见赵小桢银铃似的笑声。( )11我的叔叔于勒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挣钱 挣扎 挣开 挣脱B蛋壳 蛎壳 地壳 金蝉脱壳C煞白 恶煞 煞风景 煞有介事D更换 变更 更替 万象更新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A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 B比喻很有把握。( )C形容生活非常困苦或窘迫。( ) D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3下列各句用了比喻修辞方法的是( )A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B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C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D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5填空:“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这段文字出自_国著名作家_的短篇小说集_;“我”指的是_,“他”指的是_。12*心声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恍惚( ) 沙哑( ) 簪子( ) 嗤地( )奥尔迦( ) 唾沫( ) 茹科夫( ) 琅琅( )撒娇( ) 嘟囔( ) 抽噎( ) 蜷缩( )3结合句意解释加点词。(1)“亲爱的爷爷,带我离开这儿吧”万卡嘴角撇下来,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2)“不是这样的!”京京终于叫出来。屋里的朗读声一下子停了,六个人都吃惊地望着他。“你说什么?”赵小桢惊讶地问。京京有点发窘。也许,是他自己理解错了呢?他嘟嘟囔囔地说:“读得不对。”抽噎:_发窘:_4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胖胖的赵小桢读的是第二段。她平常的声音又脆又甜,很好听。_只要一读书,她读出来的调子总是软软的,奶声奶气的,好像写信的_穷孩子万卡,_个爱撒娇的小姑娘。5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活中种种苦涩,_,经历中多少挫折,_,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_。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A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B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使人失望流泪C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催人衰老憔悴D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gn喜( ) 轻而y举( ) 汲取( )根深蒂固( ) 模式( ) 锲而不舍( )暂时( ) 一sh( )无成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齐家(整治) 推之四海(推广、延伸)B格物(推究) 领悟(明白、理解)C治国(治理) 致知(获得) D清谈(清淡的) 不知所措(处理)2下面句子中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_,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这位先生明明是把_外界误认为_自己。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_过程的向导。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_。A探察 探索探讨 探索 探察B探索 探察探讨 探索 探察C探察 探察探讨 探索 探索D探讨 探索探讨 探索 探察3在下面的横线上加入一段文字,先后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南极是一个冰雪有2000米厚的大陆,_。1983年7月,测得最低气温为零下89.2在南极点,年平均温度达零下50世界上环境最恶劣的大陆在等待着我们去征服它是世界上最寒冷、风最大的地方A B C D4填入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 )今天寒风刺骨,( )我还是早早出门了。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 )饿死,( )吃你的饭。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 )不会用思想。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 )轻于鸿毛呢,( )重于泰山?A虽然但是不是就是但是不是而是B尽管可是宁可也不可是不是就是C虽然但是宁可也不可是是还是 15*短文两篇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独处幽居 处世判事 设身处地 处境危险B曲解其意 委曲求全 曲高和寡 曲径通幽C强词夺理 强人所难 牵强附会 富国强兵2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开卷有义( ) 味同嚼腊( ) 提练( )高谈扩论( ) 烂加非议( ) 逻缉( )不求圣解( ) 能言善辨( ) 要决( )4填空。论读书的作者是_国哲学家、作家_,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项字音、字形错误最少的一项是( )A玄虚(xun) 状元 催残 B概叹 脂粉(zh) 为民请命C缈茫 诬篾 省悟(shn) D脊梁(j) 框骗 前扑后继2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农民把情况_到县里。(反应、反映)这里环境_,是个读书的好地方。(清净、清静)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_的要素呢?(必需、必须)他们_重重难关,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渡过、度过)17智取生辰纲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窥望(ku) 趱行(zn) 怄气(u) 聒噪(u)B嗔怒(chn) 省得(xn) 恁地(nn) 干系(x)C勾当(u) 撇下(pi) 怨怅(chn) 计较(jio)D兀自(w) 尴尬() 逞辩(chn) 朴刀(p)2成语填空。_流不息、 直_了当 、怨天_人 、不_思索再接再_ 、变本加_ 、别出_裁 、谈笑风_、_心沥血 、不_人事、 _苦朴素 、锐不可_粗制_造 、墨守_规 、迫不_待、 两全_美 兴高_烈3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潜科举”是与“显科学”相对而存在的。它的特点是善于想象和_,善于提出假设。(2)国际社会强烈谴责这种_的滥杀无辜的恐怖主义行径。(3)公信力不高、组织机构发展不完善很不利于_事业的发展。(4)后花园不大,整个_却很精致匀称。A猜想 卑劣 慈善 布置B猜测 卑劣 慈善 布局C猜想 卑鄙 慈悲 布局D猜测 卑鄙 慈悲 布置4在横线上填写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方冬同学_在考试时犯了作弊的错误,现在_他已经在班会上认真地做了自我批评,认识到错误的危害性,我们_不应该歧视他。A即使 因为 所以B虽然 但是 就C尽管 既然 就D因为 由于 因此5排列语句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显示出来的。而当细胞液是中性时,则呈紫色。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呈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A BC D18*杨修之死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汉字注音。庖( ) 丞( ) 讫( ) 肋( )谮( ) 禀( ) 麾( )19范进中举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四组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长亲(zhn qn) 相公(xin n)B行事(xn shi) 规矩(u j)C星宿(xn s) 解元(xi yun) D名讳(mn hu) 拙病(zhu bn)2选择恰当的字词填空。(1)屠户横披了衣服,_(挺、鼓、腆)着肚子去了。(2)范进抱着鸡,手里插着草标,一步一_(跌、歇、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3)弟有空房一所,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虽不_(漂亮、华贵、轩敞),也还干净,就_(给、送、借)与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_(看望、请教、留心)些。(4)屠户把银子_(拿、捏、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_(伸、舒、张)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范进道:“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_(收、缩、放)了回去,往腰里_(揣、塞、放)。3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科举时代应试不中)。B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家乡),一向有失亲近。”C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影响美观的微小缺点)。D那时家里样样要节省,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15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计算比较)。20*香菱学诗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腻烦( ) 平仄( ) 揣摩( ) 胡诌( ) 蘅芜苑( )害臊( ) 诧异( ) 穿凿( ) 怔怔( ) 暖香坞(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三昧:(2)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地灵人杰:(3)(香菱)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鳏鳏:3下面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费雷罗这次不仅仅赢得了法网男单冠军,在最新的ATP冠军争夺战排名榜上,他也以507分遥遥领先。B上任后,为了搞好企业,他大胆引进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职工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企业的面貌容光焕发。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D托尔斯泰的墓地没有墓碑,不留姓名,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4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填空。(1)香菱学诗选自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_,又名_。全书_回,前八十回的作者是_,后四十回的作者是_,他们生活的时代都是_。(2)红楼梦一书以_、_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_、_、_、_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21陈涉世家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嗟乎( ) 鸿鹄( )忿恚( )( ) 佣耕( )闾左( ) 皆次当行( )间令( ) 笞( )以数谏故( ) 毋( )弗( ) 长吏( )2根据拼音写汉字。(chu)_耕 (chn)_恨 行(b)_ (pn)_食(u)_富贵 丛(c) (u)_火 (tn)_右社(j)_ 置人所(zn)_鱼腹中 (p)_坚执锐 皆(xn)_其长吏3陈涉世家的作者是_,他是我国_(朝代)著名的_、_。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_体通史,全书130篇,包括_、_、_、_、_五种体例。后人把这部书称为_。4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1)发闾左逋戍渔阳 _通_(2)为天下唱_通_(3)固以怪之矣_通_ (4)将军身被坚执锐_通_5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B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6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_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_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_王侯将相宁有种乎!_二、课内阅读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逋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9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A苟富贵,无相忘 苟:苟且 B会天大雨,道不通 会:适逢C爱士卒,楚人怜之 怜:爱 D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倡导10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是( )A怅恨久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吾欲之南海 D先天下之忧而忧11比较下面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是(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曾不若孀妻弱子 B项燕为楚将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C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秦灭韩亡魏 D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广故数言欲亡12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是( )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B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C等死,死国可乎等着死亡,不如为国事而死 D吴广以为然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1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选文第1段主要是介绍陈胜年轻时的情况,“尝与人佣耕”说明了他当时的身份。B“鸿鹄之志”说出了陈胜、吴广年轻时期的抱负,也突出了他们年少气盛。C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是“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线是“失期,法皆斩”。D陈胜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这一策略,表现了他超人的才略胆识22唐雎不辱使命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唐雎( ) 弗敢易( ) 怫然( ) 徒跣( ) 韩傀( ) 以头抢地( )休祲( ) 缟素( ) 色挠( ) 谕( )2选择正确的释义,把字母填入括号。(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A容易 B交换 C改变(2)以大易小,甚善( ) A好 B熟悉 C善良(3)而逆寡人者( ) A不顺从 B迎接 C向着相反的方向(4)以头抢地耳( ) A抢夺 B抢先 C撞(5)秦王色挠( ) A阻止 B屈服 C抓(6)长跪而谢之( ) A感谢 B道歉 C拒绝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2)请广于君 广: (3)轻寡人与 轻:(4)虽千里不敢易也 易(5)岂直五百里哉 岂直:(6)秦王怫然怒 怫然:(7)休祲降于天 休:(8)寡人谕也 谕:二、课内阅读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1)故不错意也:错:_ (2)长跪而谢之曰:_谢:_6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 太守谓谁B秦王不悦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C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D愿终守之 愿借子杀之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译文:_(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译文:_23*隆中对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陇亩( ) 遂诣亮( )( ) 屏人( ) 度德量力( ) 猖蹶( )( ) 挟天子( )殆( ) 存恤( ) 帝室之胄( ) 箪食壶浆(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欲信大义于天下 C故不错意也 D自董卓已来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xkb1.comA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C箪食壶浆 D山行六七里5隆中对节选自我国一部纪传体分国史_,作者是_(朝代)_家_(人名)。本书记载了_、_、_三国的历史。6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A三气周瑜 B三顾茅庐 C三打白骨精 D桃园三结义24*出师表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崩殂( ) 妄自菲薄( ) 昭( ) 陟罚臧否( )( )( )卑鄙( ) 猥自枉屈( )( ) 咨诹( ) 庶竭驽钝( )( )攘除( ) 以彰其咎( )2下列加点字字形和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引喻失义(适宜、恰当) B以遗陛下(遗留) C性行淑均(善) D夙夜忧叹(早晨)3与“躬耕于南阳”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苛政猛于虎也 B然后知生于忧患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受任于败军之际4下列“之”的用法有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同,这一项是( )A恢弘志士之气 B先帝称之日能 C以塞忠谏之路也 D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5与“以光先帝遗德”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悉以咨之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6出师表中的“表”的意思是_。“出师”的意思是_。建兴五年,作者_出师伐_,临行时写表给_。7下面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武松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宫 C诸葛亮七擒孟获 D刘姥姥进大观园二、课内阅读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9对下面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布衣:粗布衣服。 后值倾覆:后来遇到兵败。B布衣:平民。 后值倾覆:后来遇到兵败。C布衣:穿布衣的人。 后值倾覆:后来正好倒塌。D布衣:平民。 后值倾覆:后遇城墙倒塌。10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不/求闻达/于诸侯 B遂许/先帝以/驱驰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D尔来/二十有/一年矣11下列句子中,表明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一项是( )A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C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D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2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先叙述自己一生处于乱世B然后着重叙述先帝三顾草庐一事C最后概述自己与先帝长期共患难的历史D全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效忠蜀汉的心愿和报答先帝深恩的决心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夙夜忧叹(早晚) B攘除奸凶(排除、铲除)C以告先帝之灵(劝告) D以彰其咎(表明、显扬)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大意。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15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恐/托付不效 B深追先帝/遗诏C臣/不胜受恩感激 D进尽/忠言16用选段中的原话回答下列问题。(1)诸葛亮认为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是什么?_(2)诸葛亮在出师前对后主提出了什么建议?_17“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_25词五首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斜晖mm_ 白pn_洲 右qn_苍 锦帽dio qi_酒hn_ z mn_ hu_下 zh p l_2填空。(1)望江南(梳洗罢)的作者是_,他是_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2)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_,他的_ _一出,岳阳楼从此声名大振。(3)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_,号_,是_之一,在词的发展史上开创了_词派。3下列诗句的作者、朝代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南宋 B物是人非事事休温庭筠唐C浊酒一杯家万里李清照南宋 D沙场秋点兵辛弃疾南宋4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过尽千帆皆不是,_。千嶂里,_。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_。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_?也拟泛轻舟,_,载不动许多愁。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_。5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句是( )A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B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二、课内阅读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 洲。6表明女子孤寂、落寞之情的一个字是_。7“过尽千帆皆不是”表现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渔家傲 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8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9“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_江城子 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老夫”是苏轼的自称,当年苏轼40岁却自称“老夫”,颇有游戏的意味。B词的上片记叙出猎的情况,“千骑卷平冈”写出了出猎者人数众多,精神抖擞。C“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明作者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更在意的是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11这首词哪一句用了史记里的典故?你能简单说说这个故事吗?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2对这一首词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尘香”二字写落花已化为尘土,流露出词人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B“欲语”而泪先夺眶而出,写出词人有难以抑制的满腹忧愁和伤痛,具有感人心弦的艺术魅力。C“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之情。D词作最后两句将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来写“愁”之浓之重,既形象生动又自然妥帖。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3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醉里挑灯看剑”,刻画一位落魄英雄形象,酒后醉里,满腹心事,万千惆怅,充郁心头,难遣难消。这一句先声夺人,把读者的情感牢牢摄住。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两句,从形、声两方面着笔,写奏乐啖肉的军营生活,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出了战斗的激烈场面,从气氛上向人们预示着战事的胜利。D“可怜白发生”表明作者感到自己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便意志消沉,丧失了实现自己理想的信心。填空。(10分)(1)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 ” 来形容。(用出师表中的原句回答)(2)古诗文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其中的两句: (3)出师表中揭示先汉兴隆原因的语句是“ , , ”。(5)陈涉太息日:“ ! !”(6) ,燕然未勒归无计。第六单元知识点作家作品1.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后人把这部书称为史记。鲁迅评价史记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唐雎不辱使命出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内容多记谋士(策士)的活动,写他们雄辩的言辞和机智的运筹。3.隆中对作者陈寿,晋朝人,史学家,所著三国志65卷,记载从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这段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4.出师表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青年时隐居隆中,人称“卧龙”。5.望江南作者温庭筠,字飞卿。他的诗和李商隐齐名,号称“温李”。6.渔家傲秋思作者范仲淹。7.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8.武陵春作者李清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