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6080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25分)1. (1分)下图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地理学专著。它的作者是( )A . 郦道元B . 顾恺之C . 贾思勰D . 祖冲之2. (1分)“吃水不忘挖井人”,最早能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的原始居民是( ) A . 北京人B . 山顶洞人C . 河姆渡人D . 半坡人3. (1分)“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 . 春秋B . 战国C . 西周D . 商朝4. (1分)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是( ) A . 进献贡物B . 朝觐述职C . 派兵作战D . 镇守疆土5. (1分)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最好的办法是( ) A . 投靠县令B . 逃亡以逃避劳役C . 合法经商致富D . 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6. (1分)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 . 伯益建立夏朝B .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 . 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D . 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7. (1分)下列不属于我国宋元时期科技发明的影响的是( )A . 促进文化传播和世界文明的发展B . 为人们的远洋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C . 改变了战争方式,对欧洲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影响D . 使书写材料发生了重要变革8. (1分)以下是我国封建社会不同发展时期的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 . 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B . 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秦汉隋唐五代宋元明清C . 三国两晋南北朝战国秦汉隋唐五代宋元明清D . 秦汉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9. (1分)“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秦王”在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国家政权,下列史实与此不符的是( ) A . 颁布“推恩令”B . 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C . 统一度量衡D . 建立皇帝制度10. (1分)汉顺帝时(125年144年在位),孙程等十九名宦官因杀掉外戚闫显势力被封侯。不久,汉顺帝相继拜皇后的父亲梁商和兄长梁冀为大将军,梁冀把持朝政近20年。汉桓帝时(146年167年在位)与宦官单超等人合谋诛杀梁冀及其亲党,结果宦官独揽朝政。对于东汉中后期出现的上述现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东汉中后期,出现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上述现象的出现,加剧政治的腐败上述现象的出现,直接导致东汉的灭亡A . B . C . D . 11. (1分)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请问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A . 秦朝时期B . 魏晋时期C . 西汉时期D . 隋唐时期12. (1分)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制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尤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尤存主要是指( ) A . 统一文字B . 统一度量衡C . 修筑万里长城D . 开创中央集权制度13. (1分)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以开发,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 江南统治者爱惜民力B .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C . 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D . 江南战乱少,社会安定14. (1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中转站是( ) A . 西亚B . 欧洲C . 西域D . 天竺15. (1分)某班要举行“中国占代历史人物图片”展,要求配上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下列历史人物标号与事迹相符合的是( )A . 建立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B . 汉文帝参与了楚汉战争C . 汉景帝奢侈无度 ,好大喜功D . 秦始皇统治期间秦朝灭亡16. (1分)楚汉战争指的是( )A . 南方楚国与西汉的战争B . 陈胜、吴广与秦朝的战争C . 项羽与刘邦的战争D . 项羽、刘邦与秦朝之间的战争17. (1分)汉武帝即位初期,内有王国问题的困扰,外有匈奴的不断侵袭,汉武帝决定招贤纳士, 加强皇权。那么,持以下哪种观点最容易得到汉武帝的赏识?( )A . “天子受命于天,代天以御万民”B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 .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D . “窃钩行珠,窃国者为诸侯”18. (1分)对春秋争霸战争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战争带来了无尽的灾难B . 促进了军事的发展C . 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D . 是历史的倒退,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黑暗、漫长的历史19. (1分)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0. (1分)以下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对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人物是张骞B . 西域的葡萄、石榴等植物经此通道传入中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C . 其路线是从西汉的都城洛阳出发,直达西亚、欧洲D . 这条通道开辟后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21. (1分)成书于北魏时期,我国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是( ) A . 水经注B . 资治通鉴C . 齐民要术D . 农政全书22. (1分)中医、中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国历史上曾经涌现出很多医术高明的医学家。以下属于东汉医学家华佗的成就的是( ) 首创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擅长开刀等外科手术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编制医学体操“五禽戏”A . B . C . D . 23. (1分)史记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最突出的地位是( ) A .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 . 文笔优美,人物栩栩如生C . 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D . 作者公正记事,秉笔直书24. (1分)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B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 .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D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25. (1分)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的是( ) A . 曹魏B . 东吴C . 蜀汉D . 西晋二、 非选择题 (共2题;共7分)26. (4分)人类历史的进程反复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面对社会转型,能否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历史机遇,事关兴衰之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削减了贵族会议和执政官的权力。为了保证一般公民都能担任国家公职,他制定了公职津贴制,规定除大将军外,所有担任公职的人员每日都可得到政府的津贴。雅典的公民因此都不拒绝担任公职了,而且把担任公职当作一种荣誉。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材料三:留学生对于唐朝实行均田制,国泰民安、文化繁荣的大好形势,深为赞赏回国后,积极倡导以“法制完备”的唐朝为典范,实行政治改革。材料四: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雅典民主政治并不是所有人的民主,请说明理由。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哪一场改革?材料反映了改革的哪项措施?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场改革?其政治方面的措施是什么?改革有什么影响? (4)材料四的制度最早开始于哪个国家?维系封君封臣关系的纽带是什么? (5)上述材料相关的人物或事件均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7. (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韩非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故日“威不两错”。材料二: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当时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为了向封建势力夺权,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必须砸开宗教蒙昧主义的枷锁,冲破封建专制主义的束缚,以启迪人们的觉悟,并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做了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准备。摘编自西方文化史材料三:法国里昂丝织工人起义、1836年至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以及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这袁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仅仅为改善生活条件反对个别资本家的经济斗争,发展到为争取政治权利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斗争。同时,这也表明无产阶级不仅是受压迫和受剥削的阶级,而且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和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要实现社会主义只有依靠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的力量。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1)材料一提到的韩非是哪一思想学派的集大成者?“威不两错”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这一政治主张最早被哪位皇帝采纳并实施?汉武帝把什么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2)材料二的这次思想解放运动中,资产阶级用什么先进思想启迪人们的觉悟?请你写出这次运动的先驱及其代表作品。近代中国也有一场反对封建礼教的思想解放运动,请写出它的名称。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无产阶级斗争依靠什么科学理论做指导,使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这一科学理论旗帜的人是谁?邓小平将这一科学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明确提出走什么道路? (4)历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一切进步和发展都必须从思想观念的变革开始。请谈谈你的感悟。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2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非选择题 (共2题;共7分)26-1、26-2、26-3、26-4、26-5、27-1、27-2、27-3、2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