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B卷新编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5979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B卷新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B卷新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B卷新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克隆羊多莉的遗传信息来自( )A提供细胞核的母羊B提供卵细胞的母羊C代孕母羊D提供卵细胞的母羊和提供细胞核的母羊2 . 夏天大雨过后,我们通常看见蚯蚓爬到了地面上,影响蚯蚓这一行为的主要因素是A阳光B氧气C土壤D水3 . 完整的苹果果实可保存很长时间,而破损的苹果果实会很快腐烂,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果皮最外层属于上皮组织,起到保护作用B果肉细胞中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糖分C腐烂与微生物的快速繁殖有关D导致腐烂的微生物属于分解者4 . 下面有关生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新鲜的大豆能进行呼吸作用B呼吸作用必须有氧的参与,否则有机物不能分解C呼吸作用为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5 . 如图,甲、乙、丙图中分别描述生活在相同环境中的两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变化两种生物间属于竞争关系、捕食关系和合作关系分别是( )A丙、乙、甲B甲、乙、丙C丙、甲、乙D甲、丙、乙6 . 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B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对植物的生长繁殖并不总是有害的C动物能影响或改变环境D蜜蜂汲取花蜜、采集花粉时,能帮助植物传粉7 . 老虎、狗等动物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组织器官个体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C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个体D组织器官系统细胞个体8 . 下图表示二氧化碳、氧气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其中夜间发生的现象是( )ABCD9 . 人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3对,经过分裂后,形成的新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A23对B23条C48对D20对10 . 下列温度最接近人体体温的是( )A口腔温度B腋窝温度C直肠温度D肛门温度11 . 植物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 )A碳、氢、氧的无机盐B氮、磷、钾的无机盐C钙、铁、锌的无机盐D氮、磷、铁的无机盐12 . 如图为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表示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和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B甲内流的是静脉血,丙内流的是动脉血C与甲相比,丙内的血液含有更丰富的营养物质Da、b的进出都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13 . 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一侧移向低浓度一侧,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14 . 农民伯伯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 )A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B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C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保护幼根及根毛D把种子播种后用地膜覆盖利于种子萌发15 . 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下列有关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细胞质B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C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表膜D通过胞肛排出食物的残渣16 . 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B(病毒除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物都能运动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17 . 人的耳朵、眼睛、心脏都属于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18 . 比较花生仁、核桃仁、小麦仁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实验示意图,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做出比较B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C为获得较准确的测量结果,应在温度计温度不再升高时记录D为让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应设置重复组,实验结果取最高值19 . 有关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B分裂后,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C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D分裂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20 . 下列单细胞生物中,对人体有害的是A酵母菌B疟原虫C眼虫D草履虫21 . 下列几种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A风干的玫瑰花B鲜艳夺目的纸花C正在升空的礼花D含苞待放的荷花22 . (2011秋郯城县期末)动物与植物的关系是( )A动物对植物是有害的B动物对植物是有利的C动、植物互不相关D动、植物相互依存23 . 淀粉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开始被消化( )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24 . 下列结构中不属于器官的是( )A杨树的叶子B眼C血液D杏仁25 . 晓明在学习诗词时发现诗句中藏有很多生物知识,他摘抄了一句与生物的生殖有关的诗句,你认为是下列的哪一句(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26 . 利用恰当的方法保存食品,既能防止食物变质,又能保证人体健康。在下列食品保存方法中,你认为可能会影响健康的是A脱水抑菌法B风干C添加防腐剂D酶制剂法27 . 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二胎政策正式实施,为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胎”的看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调查法B实验法C资料分析法D观察法二、多选题28 . 下列生物的细胞中,只有一种能量转换器的是( )A小麦B信鸽C桃树D野兔29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芽都能发育成枝条B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丧失了吸收的99%的水分,这是一种浪费C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运输到其他器官的D沼泽属于湿地生态系统30 . 细菌广泛分布的特性有( )A繁殖速度快,形成芽孢B生活既需要氧气也可不需要氧气C细菌的结构既有鞭毛又有芽孢D细菌也能进行光合作用31 . 下列单细胞生物中,可以制造有机物的是( )ABCD32 . 下列鉴定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脂肪,发出焦臭味B滴加碘液,变蓝紫色,证明有淀粉C液态蛋白质加热能凝固成白色物质D淀粉滴在纸上,能留下“油斑”三、综合题33 .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蝗虫的发育过程是_发育。(2)蝗虫与鼠是_关系。(3)植物中的能量流入鹰的途径有_条。请写出图中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_。(4)图中涉及的所有生物_(填“能”或“不能”)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原因是_。(5)由于工厂废物的排放,导致该生态系统受到有害物质镉污染。图中体内有害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6)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内能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_能力。34 . 如图是一台光学显微镜镜盒里的4个镜头(1)对光时,物镜_(填序号)应正对通光孔上方。(2)若要在显微镜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大,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是_。(填序号)(3)将写有字母的透明胶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如图,则该字母是_。(4)当光线较暗时,如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不变,可通过调节_来提高视野的亮度。(5)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在装片内有一物体作顺时针运动,则该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为_。35 . 图1表示人体在呼吸时胸廓的某一状态,图2表示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1)将新鲜的羊肺剪成小块放置在装有足量清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_。这是因为_。(2)图1表示_过程,此时膈肌处于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3)图2中AB段曲线表示肺内气压_(填“大于”或“小于”)外界气压,图1所表示的过程对应图2中的_(填“AB”或“BC”)段。36 . 济宁 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文化灿烂,食誉神州;据研究乾隆帝七次下江南,每次在济宁用膳时,对文家水饺(如图)都情有独钟。(1)你认为该盘羊肉胡萝卜水饺能为其提供哪些营养物质?_(2)水饺皮(小麦面粉)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 _;在水饺皮的消化过程中,参与的消化液有_。(3)馅中的瘦羊肉最初被消化部位是_,最后以_的形式被吸收。(4)乾隆帝饭毕后在“龙行路”上散步,若能量由这盘水饺提供,你认为主要供能的是_。A水饺皮B瘦羊肉C胡萝卜D肥羊肉(5)乾隆帝每次用膳时,食物中不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的有机物是_。37 . 如图是水稻、大豆、芝麻三种食品营养成分的含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上述三类植物种子成分中含淀粉较多的是_,含蛋白质较多的是_,含脂肪较多的是_。(2)香油具有浓郁的香气,不仅能增进消化功能,改善食欲,更有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香油是由图中的_种子加工而成的。(3)豆腐是我国素食菜肴的重要原料,历来受到人们的欢迎,被人们誉为“植物肉”。豆腐是以图中的_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四、实验探究题38 . 实验探究题某同学很爱动脑筋,当她看到妈妈买回的蒜黄时,便产生了疑问:蒜黄为什么是黄白色的?而自己家里培养的蒜苗却是绿色的。她就问妈妈,妈妈告诉她:“蒜苗是绿色的,是因为含有叶绿素,而蒜黄没有叶绿素,所以是黄白色的”该同学就产生了疑问:“叶绿素是怎样形成的呢?”当她看到大白菜的心是白色的,而外面的叶子却是绿色的时候,她猜想:叶绿素的产生是不是跟光照有关呢?就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终于解开了她心中的疑团甲组装置乙组装置实验材料大小、品种相同的大蒜每组1头环境条件25、光照充足将甲、乙两组装置中的大蒜分别放置在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槽里培养,加入适量的水,以不淹没大蒜为准,两周后观察蒜苗的颜色变化(1)该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2)该同学作出的假设是_。(3)实验方案中乙组装置的环境条件是_。(4)此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5)该实验最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是_。(6)该实验有不完善的地方,请找出一条并进行改正:_。(7)我们在做科学探究时,当结果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应该怎么做?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二、多选题1、2、3、4、5、三、综合题1、2、3、4、5、四、实验探究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