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概述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95840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礼仪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礼仪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礼仪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礼 仪 概 述【学习目标】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熟悉礼仪的特征与作用;掌握礼仪的内涵与基本原则。【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礼仪的内涵及礼仪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教学方法】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引导案例】细节决定成败有一位女士去应征财务经理,路上正好碰上一场大雨,幸好出门带了伞,才没有迟到。当她来到招聘单位的电梯前时,取出纸巾把鞋擦干净,然后把纸扔进垃圾桶。当她坐在面试经理面前时,经理看完证书后,没问她任何问题,微笑着告诉她:“欢迎你加入我们公司。”当她不敢相信地看着经理时,经理告诉她:“第一,这样的天气你仍然来了,说明你做人很有原则,很守信用;第二,你没有迟到,说明你准备很充分,很守时;第三,你的衣服没湿,说明你昨天看了天气预报,来时一定带了伞;第四,刚刚从公司的监视器里看到了你的行为,证明你很有修养、很细心。一个人的小习惯是无法刻意掩饰的,所以我们很愿意和你这样的人成为同事。”(资料来源:华英雄. 华英雄说礼仪.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第一节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我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文化对整个中国社会历史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已积淀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交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社会组织和个人对礼仪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礼仪”的规范与修养已成为个人立身处世、企业谋生求存的重要基石。一、礼仪的起源“礼”是一个历史范畴,与人类历史一样古老。礼仪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悠久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礼仪的内涵也在逐步发生着变化。礼仪起源于祭祀。豊(l),古同“礼”,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说文豊部:“豊,行礼之器也,从豆,象形,读与礼同。”从甲骨文形体来看,“豊”字从“豆”,豆是古代的食器,也于祭祀时用来盛供品,是考古发现古代最常见的一种祭器。“豊”字本像盛玉礼器之形,是祭祀用的,也用以指代祭祀活动,后添加意符“示”而派生为“禮(礼)”,以表示“事神之事”。说文示部: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履也”是声训,意谓“礼”为人所遵循“所以事神致福”,则道出了“礼”表示祭祀的本义。辞海中对“礼”的解释:“本谓敬神”。从繁体字“禮”的结构来看,左边是“示”字,意为祭祀敬神,右边是祭品,表示把盛满祭品的祭具摆放在祭台上,献给神灵以求保佑。这是因为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处于原始、蒙昧的状态,对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崩海啸等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从而对自然界产生神秘感和敬畏感,形成了对大自然的崇拜,并按人的形象想象出各种神灵作为崇拜的偶像。同时,由于原始人对自身的梦幻现象无法解释,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进而产生了对民族祖先的崇拜。自然力量和民族祖先一直是原始社会最主要的两类崇拜对象。人类通过祭祀活动,表达对神和祖先的信仰、崇拜,期望人类的虔诚能感化、影响神灵和祖先,从而得到力量和保护。在他们祭祀天地神明以求风调雨顺、祭祀祖先以求多赐福少降灾的过程中,原始的“礼仪”随之产生了。礼仪还源于协调人类相互关系的需要。为了生存和发展,在与大自然抗争的同时,人类的内部关系,如人与人、部落与部落、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是人类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在群体生活中,男女有别、老少各异、扶老携幼既是一种天然的人伦秩序,又是一种需要保证和维护的秩序。可以说,维持群体生活的自然人伦秩序是礼仪产生的最原始动力。在此基础上,礼仪扩大到人际关系的其他方面。另外,礼仪在许多情况下并不是哪个人创造的,而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生活中共同认定而形成,并被大家一致遵守和沿用的。所以,礼仪又是约定俗成的。【小链接1-1】中国古代礼仪的含义“礼仪”一词,最早是分开使用的,但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代的“礼”主要有以下四种含义。第一,“礼”指尊敬和礼貌。说文解字解释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可见“礼”的本义是敬神,即祭祀神灵,祈求降福。后随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逐步由敬神延伸到敬人。礼记月令云:“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孟子告子下云:“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这里的“礼”就是尊敬和礼貌的意思。“礼”的这一含义一直传承至今,成为现代礼仪的基本内容。第二,“礼”指典章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礼节。“礼”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特指等级森严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同时也指符合双方关系、身份和地位的礼节形式。礼记礼器云:“三代之礼一也,民共由之。”左传隐公十五年云:“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论语先进云:“为国以礼。”“三代之礼”就是指的夏礼、殷礼和周礼。三段引文中的“礼”,已不仅仅指人们的行为规范,还包括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典章制度。第三,“礼”指礼物。礼记表记云:“子曰:无辞不相接也,无礼不相见也,欲民之毋相亵也。”晋书陆纳传云:“及受礼,唯酒一斗,鹿肉一袢。”这里的“礼”指的都是礼物。现代汉语中的礼仍然保留这一含义。第四,“礼”指仪典、仪式。“礼”起源于祭祀,最初就是一套祭祀的仪式,后引申为表示敬意或隆重而举行的具有一定规模、规格和程序的仪式行为规范。如西周时朝廷举行的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五礼,民间约定俗成、相沿成袭的婚礼、寿礼、丧礼等仪式,都属于这个范围。“礼”的这一意义与“仪”相同。古代“仪”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五种。第一,“仪”指准则、法度。墨子天志云:“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度天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云:“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其中“仪”的意思与“礼”的第二个含义相近,是指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制度、法律、规则。第二,“仪”指典范、表率。荀子正论云:“上者,天下仪也。”古人常以“母仪天下”赞颂皇后的言行风范,其中的“仪”都是典范、表率的意思。第三,“仪”指仪式、仪典、仪礼。荀子正论云:“住诸夏之国,同服同仪。”晋书谢安传中有“诏府中备凶仪,其中的“仪”都为仪式、仪典的意思。第四,“仪”指容貌、举止。诗经大雅蒸民云:“令仪令色,小心翼翼。”晋书祖逖传云:“逖性放荡,不修仪检。”晋书温峤传云:“冈仪秀整,美于谈论。”这里的“仪”都是指容貌或举止行为。第五,“仪”指礼物。通常所说的谢仪、贺仪、奠仪,就是指在不同的仪式上赠送礼物。古代典籍中“礼仪”合用最早见于诗经。诗经小雅楚茨云:“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此外,周礼也有关于“礼仪”的说法。周礼春官肆师云:“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其中“礼仪”的内涵都是指典章制度和道德教化。由以上所列举的例子可知,中国古代的礼仪博大而精深,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礼仪的内涵也就具有多种意义。依据不同的意义又使礼仪有了不同的称谓:就伦理制度、伦理秩序而言,礼是“国之基”“政之本”“君之大柄”,因此被称为“礼制”“礼治”;作为待人接物的形式和惯例而言,被称为“礼节”“礼俗”;作为个体自身修养而言,被称为“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被称为“礼让”;用于理性活动或思想观念时,又被称为“礼义”等。从不同的称谓可知古代礼仪丰富而宽泛的含义,但从本质上讲,中国古代礼仪更偏重于政治体制上的道德教化,是统治者统治术的重要构成部分。二、礼仪的发展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文化教育源远流长。礼仪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礼仪的发展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而发展的,经历了一个由无到有、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变革演化的漫长历史时期。由于历史阶段不同,不同时期的礼仪有着十分显著的特征。(一)原始社会时期的礼仪1. 礼仪的起源和萌芽时期(公元前5万年公元前1万年)原始社会,人类处于蒙昧状态,生产力水平低下,人际关系十分简单,礼仪也非常简朴。由于人类没有同大自然抗争的力量,科学文化水平低下,对大自然的崇拜、图腾崇拜、祭天敬神成为原始社会礼仪的主要内容。同时,由于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只有等级,如老与幼、首领与成员等,社会成员之间是平等的、民主的、有等级的,这个时期的礼仪也反映了民主、平等、等级的观念。原始社会的礼仪对于教育社会成员、维护社会秩序、规范生产和生活起到了相当于法律的作用。可以说没有礼仪,原始社会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例如,生活在距今约1.8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就懂得怎样去打扮自己。他们把兽骨、贝壳、野花戴在头上或者挂在脖子上,去装饰或炫耀自己。而在他们去世的族人身旁撒放赤铁矿粉,举行原始宗教仪式,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葬仪。2. 礼仪的草创时期(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2世纪) 公元前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期,不仅能制作精细的磨光石器,并且诞生了农业和畜牧业。在此后的数千年岁月里,原始礼仪渐具雏形。例如,在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及有关资料表明,当时人们已经注意尊卑有序、男女有别。而长辈坐上席,晚辈坐下席;男子坐左边,女子坐右边等礼仪日趋明确。(二)奴隶社会时期的礼仪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步解体,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礼仪也被打上阶级的烙印。奴隶主为了维护其统治,将原始的祭祀仪式发展成为符合奴隶制社会需要的伦理道德规范,礼仪成为维护奴隶主尊严和权威、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麻醉和统治人民的工具。例如,“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周代的礼仪制度,标志着周礼已经达到系统、完备的阶段,并由原先祭祀天地祖先的形式跨入了全面制约人的行为的领域。奴隶社会的尊君成为礼仪的核心,奴隶和奴隶主之间没有平等可言,妇女更得不到起码的尊重。奴隶主通过礼仪制度不断地强化人们的尊卑意识,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巩固其统治地位。在这个时期我国出现了孔子、孟子等一大批礼学家,第一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礼仪概念和规范,确定了我国崇古重礼的文化传统。“三礼”等珍贵的典籍和文献,是我国礼仪的经典之作,对我国后世的礼仪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1. 礼仪的形成时期(夏、商、西周时期) 公元前21世纪以前,原始人进入新石器时代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精致打磨的石器(后来又发现了金属)取代了旧石器时代的笨重石器和木棍,使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生产跃上一个新台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使劳动者拥有了更多的剩余消费品,进而产生了剥削,最终不可避免地诞生了阶级,人类开始向奴隶制社会挺进。到了夏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7世纪),开始从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向早期奴隶社会过渡。在此期间,尊神活动升温。在原始社会,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人们不理解一些自然现象。他们猜想,照耀大地的太阳是神,风有风神,河有河神,因此,他们敬畏“天神”,祭祀“天神”。从某种意义上说,早期礼仪包含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若干准则,又是原始社会宗教信仰的产物。因此,汉代学者许慎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以殷墟为中心展开活动的殷人,在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活跃在华夏大地。他们建造了中国第一个古都地处现河南安阳的殷都,而他们在婚礼习俗上的建树,被其尊神、信鬼的狂热所掩盖。 推翻殷王朝并取而代之的周朝,对礼仪建树颇多。特别是周武王的兄弟、辅佐周成王的周公,对周代礼制的确立起了重要作用。他制作礼乐,将人们的行为举止、心理情操等统统纳入一个尊卑有序的模式之中。全面介绍周朝制度的周礼,是中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礼仪专著。周礼(又名周官),本为一官职表,后经整理成为讲述周朝典章制度的书。周礼原有6篇,详细介绍六类官名及其职权,现存5篇,第六篇用考工记弥补。六官分别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其中,天官主管宫事、财货等;地官主管教育、市政等;春官主管五礼、乐舞等;夏官主管军旅、边防等;秋官主管刑法、外交等;冬官主管土木建筑等。 春官主管的五礼即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是周朝礼仪制度的重要方面。吉礼,指祭祀的典礼;凶礼,主要指丧葬礼仪;宾礼,指诸侯对天子的朝觐及诸侯之间的会盟等礼节;军礼,主要包括阅兵、出师等仪式;嘉礼,包括冠礼、婚礼、乡饮酒礼等。由此可见,许多基本礼仪在商末周初已基本形成。此外,成书于商周之际的易经和在周代大体定型的诗经,也有一些涉及礼仪的内容。在西周,青铜礼器是个人身份的表征。礼器的多寡代表身份地位高低,形制的大小显示权力等级。当时,贵族佩戴成组饰玉为风气。而相见礼和婚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徽、请期、亲迎等“六礼”)成为定式,流行于民间。此外,尊老爱幼等礼仪,也已明显确立。 2. 礼仪的发展、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西周末期,王室衰微,诸侯纷起争霸。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承继西周的东周王朝已无力全面恪守传统礼制,出现了所谓“礼崩乐坏”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期。在此期间,相继涌现出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巨人,发展和革新了礼仪理论。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他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为历史文化的整理和保存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编订的仪礼,详细记录了战国以前贵族生活的各种礼节仪式。仪礼与前述周礼和孔门后学编的礼记,合称“三礼”,是中国古代最早、最重要的礼仪著作。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他要求人们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他倡导的“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同情心,要互相关心、彼此尊重。总之,孔子较系统地阐述了礼及礼仪的本质与功能,把礼仪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是战国时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在政治思想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加以发展,提出了“王道”“仁政”的学说和民贵君轻说,主张“以德服人”。在道德修养方面,他主张“舍生而取义”(孟子告子上),讲究“修身”和培养“浩然之气”等。 荀子(公元前298公元前238年)是战国末期的大思想家。他主张“隆礼”“重法”,提倡礼法并重。他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富国)荀子指出:“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荀子大略)荀子还提出,不仅要有礼治,还要有法治。只有尊崇礼,法制完备,国家才能安宁。荀子重视客观环境对人性的影响,倡导学而至善。(三)封建社会时期的礼仪在奴隶社会礼仪的基础上,顺应封建社会政治统治的需要,礼仪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封建礼制在最大限度地运用于社会和政治统治的同时,再通过一系列的教化,使礼制的规范和要求,不仅运用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而且内化为人们的思想意识,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言行,成为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准则。奴隶社会的尊君观念在封建社会发展为“君权神授”的理论体系,即皇权是神给的,所以“天不变,道亦不变”。“道”指的就是著名的“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形成了完整的封建礼仪道德规范。到了宋代,封建礼制有了进一步发展,诞生了完整的封建理学理论,并把道德和行为规范作为封建礼制的中心,“三从”“四德”就是这一时期妇女道德礼仪的标准,妇女的地位进一步下降。明清时期延续了宋代以来的封建礼仪,并进一步完善。封建礼仪中的“君权神授”夸大神化了帝王权力,“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使人的个性受到了极大的压抑,限制了人们之间的平等交往。封建礼仪集政治、法律、道德于一身,是统治阶级最重要的统治工具,但是它也为调整封建社会人们的相互关系,为中华民族形成具有特色的伦理道德准则提供了标准,在历史上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1. 礼仪的强化时期(秦汉至明朝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最终吞并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始皇在全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秦朝制定的集权制度,成为后来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体制的基础。 西汉初期,叔孙通协助汉高帝刘邦制定了朝礼之仪,突出发展了礼的仪式和礼节。而西汉思想家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年),把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系统化,提出“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的“天人感应”之说(汉书董仲舒传)。他把儒家礼仪具体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刘彻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礼教成为定制。 汉代时,孔门后学编撰的礼记问世。礼记共计49篇。其中,有讲述古代风俗的曲礼(第1篇);有谈论古代饮食居住进化概况的礼运(第9篇);有记录家庭礼仪的内则(第12篇);有论述师生关系的学记(第18篇);还有教导人们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第42篇)等。总之,礼记堪称集上古礼仪之大成,上承奴隶社会、下启封建社会的礼仪汇集,是封建时代礼仪的主要源泉。 盛唐时期,礼记由“记”上升为“经”,成为“礼经”三书之一(另外两本为周礼和仪礼)。宋代时,出现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兼顾道学、佛学思想的理学,程颐兄弟和朱熹为其主要代表。二程认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二程遗书卷五),“礼即是理也”(二程遗书卷二十五)。朱熹进一步指出,“仁莫大于父子,义莫大于君臣,是谓三纲之要,五常之本。人伦天理之至,无所逃于天地间。”(朱子文集未垂拱奏礼二)朱熹的论述使二程“天理”说更加严密、精致。 家庭礼仪研究硕果累累,是宋代礼仪发展的另一个特点。在大量家庭礼仪著作中,以撰资治通鉴而名垂青史的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公元10191086年)的涑水家仪和以四书集注名扬天下的南宋理学家朱熹(公元11301200年)的朱子家礼最著名。明代时,交友之礼更加完善,而忠、孝、节、义等礼仪日趋繁多。2. 礼仪的衰落时期(清朝时期) 满族入关后,逐渐接受了汉族的礼制,并且使其复杂化,导致一些礼仪显得虚浮、烦琐。例如,清代的品官相见礼,当品级低者向品级高者行拜礼时,动辄一跪三叩,重则三跪九叩。清代后期,清王朝政权腐败,民不聊生。古代礼仪盛极而衰。伴随着西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中国被迫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侵略者进入中国的同时,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以及资本主义的道德和礼仪也一同进入中国。西方文明和文化的冲击,导致中国传统政治秩序的瓦解和崩溃,也导致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瓦解。在礼仪制度和规范上,一方面,中国封建礼制面临着“礼崩乐坏”;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资本主义礼仪规范只能部分地为中国国民所接受。所以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礼仪和资本主义礼仪相互撞击,在一定范围和一定层次上相互融合,形成中西合璧的礼仪大杂烩。资本主义礼仪规范的传入方式虽然不光彩,但由于其规范中体现了自由、民主等思想,所以受到了中国进步阶层的欢迎,并逐步推广到各个阶层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资本主义礼仪规范在中国的推广和实施,为中国传统礼仪注入了新的生机,简化了中国传统礼仪,客观上促进了世界各国礼仪道德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例如,伴随着西学东渐,一些西方礼仪传入中国,北洋新军时期的陆军便采用西方军队的举手礼等,以代替不合时宜的打千礼等。 (四)近现代礼仪(公元19111949年,民国时期) 1911年年末,清王朝土崩瓦解,当时远在美国的孙中山先生(公元18661925年)火速赶回祖国,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和战友们破旧立新,用民权代替君权,用自由、平等取代宗法等级制;普及教育;改易陋俗,剪辫子、禁缠足等,从而正式拉开现代礼仪的帷幕。民国期间,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握手礼开始流行于上层社会,后逐渐普及民间。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解放区,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及移风易俗,进而谱写了现代礼仪的新篇章。(五)当代礼仪(1949年至今,新中国时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的礼仪建设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礼仪同道德一起,为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提高人民素质做出了贡献。社会主义社会的礼仪,既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学习和吸收了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先进礼仪。这些礼仪在20世纪5060年代集中发挥了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作用,形成了人们之间诚恳相待、助人为乐,甚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等世所公认的良好社会风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同世界各国交流的增多,西方的礼仪文化迅速传入我国,使我国礼仪规范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更加符合国际惯例的要求。我国现代礼仪是在中国传统礼仪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在礼仪方面的优良传统,具有时代特点的礼仪规范,又是适应改革开放,在新的层次上同国际礼仪接轨,符合国际通行原则的礼仪规范。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就大致分为以上这5个阶段,每历经一个阶段无不包含着曲折和艰辛!希望全民团结起来,再接再厉,维护中华的礼仪文化,使我们这个礼仪大国的名号流传千古。三、西方礼仪的起源西方礼仪中习惯上所称的西方,通常是指欧美各国,其文化源流、宗教信仰相近,在礼俗上虽因受各种复杂因素影响而有差别,但共性较多。澳洲及南美地区,因在历史上深受欧美文化的影响,其礼俗也与欧美各国有许多共同之处。西方文明史同样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人类对礼仪追求及其演变的历史。人类为维持与发展血缘亲情以外的各种人际关系,避免“格斗”或“战争”,逐步形成了各种与“格斗”“战争”有关的动态礼仪。例如,为了表示自己手里没有武器,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没有恶意而创造了举手礼,后来演变为握手;同时为了表示自己的友好与尊重,愿意在对方面前“丢盔卸甲”,于是创造了脱帽礼。在古希腊的文献典籍中,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哲的著作中,都有很多关于礼仪的论述。中世纪更是礼仪发展的鼎盛时代。文艺复兴以后,欧美的西方礼仪有了新的发展,从上层社会对礼节的烦琐要求到20世纪中期对优美举止的赞赏,一直到适应社会平等关系的比较简单的礼仪规则。西方礼仪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著名西方礼仪专家让塞尔在分析西方礼仪形成时指出:它是地中海式的礼仪,因为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分寸感都来自古希腊文化;从法的观念和等级形式来看,它是古罗马式的;注重博爱、自由和平等的精神,体现出它是基督教式的;它是欧洲式的和大西洋式的,因为在西欧同北美的结合所形成的熔炉里,锻炼了欧洲最有前进力的分子,创造出在其他地区未见到的物质文明的繁荣;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连续影响把妇女置于社交生活的中心地位,使妇女成为受尊重的对象,这是其他文明所没有的;西方礼仪深受法国思想的影响,因为它是在17世纪和18世纪的法国宫廷里形成的,并在当时成为全欧洲仿效的样板。正如人们所说,文明不过是一件东拼西凑的百衲衣,谁也不能夸口是“独家制造”。西方礼仪的形成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事实上当今世界各民族的礼仪莫不是如此。在国际交往中,为避免因为各国文化、历史差异而产生误会和隔阂,逐渐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且大家共同采用并遵守的通行礼仪,或者说是与礼仪相关的国际惯例,成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国际交往的参加者能够以共同接受的通行礼仪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也有助于相互理解与接受。从实际操作意义上看,有了通行的国际礼仪,就像是创造了一种普遍流行且彼此接受的礼仪“世界语”。一些起源于欧美的礼仪,即西方礼仪,如今已在世界众多国家中通行,而且将会有愈来愈多地被诸国普遍遵循的礼仪规矩,西方礼仪的内容会不断丰富和发展。虽然中外礼仪根植的文化土壤不同,但都源于文明,并随着文明的发展而形成。从世界范围内看,不论是中华礼仪、古罗马式的礼仪、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礼仪,还是欧洲式和大西洋式的礼仪,无一不是如此。四、东西方礼仪的差别东西方礼仪主要指以中国、日本、朝鲜、泰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所代表的具有东方民族特点的礼仪文化。西方礼仪主要指流传于欧洲、北美各国的礼仪文化。1. 宴请礼仪差异东方礼仪以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为代表。中国人在餐桌上以劝菜劝酒为礼貌,劝客人多吃多喝,才显示出主人的热情好客;而西方人绝对不会勉强别人,客人往往随女主人动作。在西方,主人一般询问客人是否想喝点什么,客人应该如实回答;客人如果谢绝,主人便不会再勉强。中国人则会主动倒茶倒饮料,并且不断加茶。西方人以喝完为礼貌,如果主人不断加茶,那么客人往往会不知所措。殊不知中国人的习惯是不能让杯子空着,如果客人杯子空着,那就说明主人没有招待好。2. 表达形式差异西方礼仪强调实用,表达率直、坦诚。东方人以“让”为礼,凡事都要礼让三分。与西方人相比,常显得谦逊和含蓄。在面对他人夸奖所采取的态度方面,东西方各不相同。面对他人的夸奖,中国人常常会说“过奖了”“惭愧”“我还差得很远”等字眼,表示自己的谦虚;而西方人面对别人真诚的赞美或赞扬,往往用“谢谢”来表示接受对方的美意。3. 礼品馈赠差异在中国,人际交往特别讲究礼数,重视礼尚往来,往往将礼作为人际交往的媒介和桥梁。东方人馈赠礼品的名目繁多,除了重要节日互相拜访需要馈赠礼品外,平时的婚、丧、嫁、娶、生日、提职、加薪都可以作为馈赠礼品的理由。西方礼仪强调务实,在讲究礼貌的基础上力求简洁便利,反感客套造作。西方人一般不轻易送礼给别人,除非相互之间建立了较为稳固的人际关系,在送礼形式上也比东方人简单得多。一般情况下,他们既不送过于贵重的礼品,也不送廉价的物品,但非常重视礼品的包装,特别讲究礼品的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在送礼和接受礼品时,东西方也存在很大差异。西方人送礼时,总是向受礼人直截了当地说明:“这是我精心为你挑选的礼物,希望你喜欢”,或者说“这是最好的礼物”之类的话。 西方人一般不推辞别人的礼物,接受礼物时先向送礼者表示感谢,接过礼物后总是当面拆开看,并对礼物赞扬一番。东方人则不同。中国人或者日本人在馈赠礼品时也费尽心机、精心挑选,但在受礼人面前却总是谦虚而恭敬地说“微薄之礼不成敬意,请笑纳”之类的话。东方人在受礼时,通常会客气地推辞一番。接过礼品后,一般不当面拆开看,唯恐对方因礼物过轻或不尽如人意而难堪,或显得自己重利轻义、有失礼貌。4. 时间观念差异西方人时间观念强,做事讲究效率。出门常带记事本,记录日程和安排,有约必须提前到达,至少要准时,且不随意改动。 西方人不仅惜时如金,而且常将交往方是否遵守时间当作判断其工作是否负责、是否值得与其合作的重要依据。在他们看来,这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形象和修养。遵守时间,养成了西方人严谨的工作作风,办起事来井井有条。西方人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区别分明,休假时间一般是不打电话谈论工作的,甚至在休假期间断绝工作范畴的交往。相对来讲,有些中国人使用时间比较随意,时间观念比较淡漠,包括改变原定的时间安排和先后顺序。有些中国人开会迟到、老师上课拖堂、开会做报告任意延长时间是经常的事。这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他们认为,不尊重别人拥有的时间是对别人最大的不敬。5. 隐私权差异西方礼仪处处强调个人拥有的自由(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将个人的尊严看得神圣不可侵犯。在西方,冒犯对方“私人的”权利是非常失礼的行为。因为西方人尊重别人的隐私权,同样也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隐私权。东方人注重强调群体,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邻里间的相互关心、问寒问暖,是一种富于人情味的表现。总之,礼仪的历史演变到今天,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礼仪规范和礼仪文化。英国人的绅士风度、法国人的浪漫情调、美国人的洒脱自由、日本人的男女有别等,已经广为人知。另外,当今世界也形成了一些被人们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礼仪惯例。个性和共性并存,特色与惯例同在,共同构成了当今世界礼仪的靓丽风景。【小链接1-2】在西方,礼仪一词始于法语Etiquette,它的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古代法国的法庭为保证法庭的秩序,就把进入法庭后必须遵守的规则写在法庭的通行证上。当这个词语进入英语后,其含义便演变成“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前者接近我国古代礼仪中法度、准则的意思,后者接近我们现代使用的礼仪概念。后来,英语中的礼仪含义又扩展为以下四个方面的意思。Courtesy,指谦恭有礼的言谈举止,即处处合乎时宜而又动人的文雅举止和风度,对他人表示尊敬的有礼貌的行为。Etiquette,主要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专指礼仪,即有良好的教养并按照权威的规定在社交或正式场合中遵守一定的规矩和礼节;二是指礼节,即惯例或因习惯所形成的行为规则;三是指规矩,即对同业人士的行动、行为或实践活动起约束作用的规矩的总称,尤其指处理相互之间关系的成规或规则。Rite,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仪式和典礼,特别是有重大意义的宗教、宫廷、社会或部族所举行的仪式;二是泛指由习俗、惯例和仪式构成的礼仪行动或一系列此类行为。Protocol,指外交、军事等特定领域里的准则或约定,即指一种刻板的、在外交和军事等特定领域内实行并长期公认的相处原则,如对上级的绝对尊敬、对应有的优先次序的严格遵守和对礼仪活动规范的严格执行等。第二节 礼仪的内涵与作用一、礼仪的内涵1. 礼仪在我国,礼和仪有时是分开使用的,各有其意。辞海中对“礼”的解释主要有三种:一为敬神,引申为对别人表示敬意;二为表达敬意或为表示隆重而举行的仪式;三为规范,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仪”在辞海中有礼节、仪式、法度、法则、容貌、举止等含义。由此可见,礼仪的内容相当宽泛。当前我国礼仪界的学者们通常认为,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了表示相互尊重而共同遵守的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既可以指在较大、较隆重的场合为表示礼貌和尊重而举行的礼宾仪式,也可以泛指人们相互交往的礼节、礼貌。礼仪是对礼貌、礼节和仪式的统称。礼的本质是“诚”,有敬重、友好、谦恭、关心、体贴之意。礼是指在人际交往乃至国际交往中,相互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对社会而言,礼仪是正式交往活动中所采取的一种行为、语言等规范;对个人而言,礼仪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时约束自己、尊重他人的准则。一个人对自己、对集体、对工作、对自然、对社会、对国家的尊重之意,热爱之情,用得体美好的言谈举止、仪表仪式表达出来就是礼仪。2. 礼貌礼貌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通过言语、行动向交往对象表示敬意和友好的行为,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包括以下两个方面。l 礼貌的行为,指无声的语言(仪容、仪表、仪态)。l 礼貌的语言,即有声的语言(多讲敬语、说话和气、言谈得体)。礼貌反映了时代的道德风尚,体现了人们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有礼貌,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友好合作的新型关系,而且有助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缓解和避免某些不必要的个人矛盾冲突。3. 礼节礼节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人待物(也称待人接物)的行为准则。特别是在交际场合中,礼节是相互表示问候、致意、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礼节是礼貌的具体表现,具有形式化的特点,如握手、鼓掌、鞠躬、拥抱、接吻、点头致意、微笑、举手注目等。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殊礼节,并且礼节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变化。因此在相互交往中,特别是商务活动中,熟知并尊重各国、各民族的礼节和习俗是十分必要的。4. 仪式仪式是一种正式的礼节形式,是指为表示礼貌和尊重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的、规范化的活动。由于目的不同,举行的仪式也多种多样,有迎送仪式、签字仪式、颁奖仪式、开幕式、闭幕式以及升旗仪式等。仪式作为表达礼貌、礼节的形式,在礼仪中具有重要的作用。5. 礼、礼貌、礼节、礼仪之间的关系礼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是人们社会交际中的行为准则。礼貌、礼节、礼仪都属于礼的范畴:礼貌是表示尊重的言行规范,礼节是表示尊重的惯用形式和具体要求,礼仪是由一系列具体表示礼貌的礼节所构成的完整过程。礼貌、礼节、礼仪三者尽管名称不同,但都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表示尊敬、友好的行为,其本质都是尊重人、关心人。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礼貌是礼仪的基础,礼节是礼仪的基本组成部分。礼是仪的本质,而仪则是礼的外在表现。礼仪在层次上要高于礼貌、礼节,其内涵更深、更广,它是由一系列具体的礼貌、礼节所构成。礼节只是一种具体的做法,而礼仪则是一个表示礼貌的系统、完整的过程。对个体而言,礼仪是商务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通行证。对社会而言,礼仪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二、礼仪的作用中国古代的颜元(清朝初期的思想家)曾就礼仪的重要性做过以下描述:“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马克思主义认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现代社会中,礼仪已然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时无处不在发挥着它的作用。礼仪之所以被提倡,之所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多重重要的功能,既有助于个人,又有助于社会。礼仪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导向在社会生活中,礼仪对国民综合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和导向功能。加强礼仪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的道德素质,做到讲文明、讲礼貌,社会就会更安定、更和谐。礼仪对于个人的教育导向作用尤为突出。通过学习礼仪,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更好地展示自身的优雅风度和良好的形象。一个彬彬有礼、言谈有致的人,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扬,同时,也会给周围人、给社会带来温暖和欢乐。礼仪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当今社会一代新人的重要内容,其教育导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2. 沟通协调礼仪行为是一种信息性很强的行为,每一种礼仪行为都表达一种甚至多种信息。促进人际关系的沟通和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相互关系,是礼仪的又一重要功能。现代社会人际交往日益增多,人们通过社交调节生活、建立友谊、融洽关系、增长见识、扩展信息。讲究礼仪,可以唤起人们的沟通欲望,相互建立起好感和信任,进而形成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交际的成功,并使交往范围扩大,进而有助于事业的发展。由于每个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性格、职业、年龄、性别也存在差异,人们在交往中常常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礼仪作为社会交往的规范和准则,可以很好地协调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可以说,礼仪的学习和应用,有利于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使人们在交往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尊互敬、和睦相处,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3. 规范行为礼仪作为社会行为规范,对人们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礼仪起着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社会生活中,不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日常生活,人们都必须按一定的客观规律办事,都必须有正常的社会秩序,每个人的行为都必须遵守一定的社会生活准则和规范。礼仪约束着人们的动机和态度,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社会的稳定运行、社会秩序的有条不紊、人际关系的协调融洽,都依赖于人们共同遵守礼仪的规范和要求。正是因为礼仪有规范和维护的功能,人们自觉地遵守礼仪,就能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和道德习惯,保证社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社会上讲礼仪的人越多,社会便会越和谐稳定。4. 促进社会发展礼仪具有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功能。历史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即以德治国,并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充分说明了礼仪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5. 塑造良好形象现代社会,人们常把礼仪看作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礼仪讲究和谐,重视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礼仪在行为美学方面指导着人们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我,并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人们的心灵。人们的谈吐变得越来越文明,人们的装饰打扮变得越来越富有个性,举止仪态越来越优雅,并符合大众的审美原则,体现出时代的特色和精神风貌。学习礼仪、遵守礼仪,可以净化社会风气,提升个人和社会的精神品位,展示良好形象,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三、礼仪的分类礼仪是由礼仪的主体、客体、媒体及环境四个最基本的要素构成的。主体指的是礼仪活动的操作者和实施者;客体指的是礼仪活动的指向者和承载者;媒体指的是礼仪活动所依托的一定的媒介;环境指的是礼仪活动得以进行的特定的时空条件。结合礼仪的这四大要素,可做以下分类。1. 以交往范围为依据进行分类以交往范围为依据,可将礼仪分为社交礼仪和涉外礼仪。社交礼仪,也称交际礼仪,指的是社会各界人士,在一般性的交际应酬中所应当遵守的礼仪。涉外礼仪,也称国际礼仪,指的是人们在国际交往中,在同外国人打交道时所应遵守的礼仪。2. 以行业为依据进行分类以行业为依据,可将礼仪分为公务员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金融礼仪、会展礼仪、学校礼仪等。公务员礼仪,也称政务礼仪,指的是国家公务人员在执行国家公务及日常人际交往过程中应当遵守的礼仪。商务礼仪,指的是公司、企业的从业人员以及其他一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士,在商务往来中所应当遵守的礼仪。服务礼仪,指的是各类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所应当遵守的礼仪。金融礼仪,指的是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在业务往来中要遵守的礼仪。会展礼仪,指的是从事和参与会展工作的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要遵守的礼仪。学校礼仪,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在学校的日常工作、学习与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礼仪。第三节 礼仪的特征与原则一、礼仪的特征1. 社会性礼仪的社会性,一是从礼仪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来看,礼仪产生于人类社会之初,并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无论是在结绳记事、刀耕火种的远古时代,还是在科技发达文明程度较高的现代社会,礼仪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存在;只要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有规范人的行为规则的礼仪存在。二是从现代礼仪的功能和应用的范围来看,礼仪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调节着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诸多关系,从而使社会更和谐、更有序、更文明、更进步。2. 规范性礼仪指的就是人们在各种交际场合待人接物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性,不仅约束着人们在一切交际场合的言谈话语、行为举止,使之合乎礼仪,而且也是人们在一切交际场合必须采用的一种“通用语言”,是衡量他人、判断自己是否自律、敬人的一种尺度。礼仪的规范性是指在人际交往中的礼仪具有一定的标准和规则。礼仪规范的形成不是人们抽象思维的结果,而是人们在人际交往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并以某种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方式固定下来的行为模式,是体现当代社会的要求并被人们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这种行为准则,制约着人们交往中的言谈举止,体现人们的礼仪修养,遵循这种行为准则,即符合礼仪的要求;违反这种行为准则,便是违反礼仪的要求。例如,国际通用的握手礼,其出手、力度和时间的长短都有规范的要求:不能用左手,不能太用力,不能握得时间太长;否则就是失礼。礼仪规范的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往往具有人们共同认可的某种意义,交际时必须按其代表的意义行事,不能标新立异、独出心裁;否则会发生误解,影响沟通。例如,写信按惯例不能用红笔,用红笔写信,表示的意义是绝交;把戒指戴在不同的手指上所表示的含义也是不一样的。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沟通障碍,往往是交际的一方或双方没有遵循礼仪规范造成的。学习礼仪规范,就是要掌握在不同的交际场合、面对不同的交际对象,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使自己的交际行为完全符合规范化的要求。因此,任何人要想在交际场合表现得合乎礼仪、彬彬有礼,都必须对礼仪无条件地加以遵守。另起炉灶,自搞一套;或是只遵守个人适应的部分,而不遵守自己不适应的部分,都难以为交往对象所接受、所理解。3. 互动性礼仪是交际双方互相表示尊重、友好的体现,具有明显的互动性。礼仪的互动性是指当交往的一方主动向对方施礼时,另一方要做出相应的回礼,如互相问候、互相握手、互相拥抱等。“来而不往,非礼也”,如果受礼者不还礼,则是轻视他人的失礼行为。礼仪互动性的过程就是体现交际双方你敬我、我也敬你的过程。在交际的互动过程中,施礼有一个先后的问题,谁先施礼要受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的限定。例如,在对客户服务的过程中,应是员工先向服务对象施礼;学生见到老师,应是学生先向老师施礼;与长者交往,应是年轻者先向年长者施礼;上下级之间交往,应是下级先向上级施礼;如此等等,以体现对对方的尊重。4. 限定性礼仪适用于普通情况之下的、一般的人际交往与应酬。在这个特定范围之内,礼仪肯定行之有效。离开了这个特定的范围,礼仪则未必适用。这就是礼仪的限定性特点。理解了这一特点,就不会把礼仪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就不会在非交际场合拿礼仪去以不变应万变。必须明确,当所处场合不同、所具有的身份不同时,所要应用的礼仪往往会因此而各有不同,有时甚至还会差异很大。这一点是不容忽略的。5. 可操作性切实有效、实用可行、规则简明、易学易会、便于操作,是礼仪的一大特征。它不是纸上谈兵、空洞无物、不着边际、故弄玄虚、夸夸其谈,而是既有总体上的礼仪原则、礼仪规范,又在具体的细节上以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仔细周详地对礼仪原则、礼仪规范加以贯彻,把它们落到实处,使之“言之有物”“行之有礼”,不尚空谈。礼仪的易记易行,能够为其广觅知音,使其被人们广泛地运用于交际实践,并受到广大公众的认可,而且反过来又进一步促使礼仪以简便易行、容易操作为第一要旨。6. 传承性任何国家的礼仪都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任何国家的当代礼仪都是在古代礼仪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起来的。离开了对本国、本民族既往礼仪成果的传承、扬弃,就不可能形成当代礼仪。这就是礼仪传承性的特定含义。作为一种人类的文明积累,礼仪将人们在交际应酬之中的习惯做法固定下来,流传下去,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这不是一种短暂的社会现象,也不会因为社会制度的更替而消失。对于既往的礼仪遗产,正确的态度不应当是食古不化、全盘沿用,而应当是有扬弃、有继承,更有发展。7. 民族性民族性是指礼仪在同一内容的表现形式上以及在同一表现形式代表的意义上都受到民族因素的影响而具有的独特性、差异性。同一内容在不同民族中可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同一形式在不同的民族中也可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例如,中国人认为当面拆看礼物不礼貌,而西方人恰恰相反。新加坡的客户不能向他们讲“恭喜发财”,而中国人却喜闻乐听。在美国,儿子可对父亲直呼其名,而在中国这样做则被视为大逆不道。在阿拉伯地区,男性之间手拉着手走路是友好和相互尊重的表现,而在美国却会被看作同性恋。在日本广泛使用的鞠躬礼是尊敬对方的表示,而在有些国家却是屈辱的象征。同是见面礼节的表达,我国多行握手礼,日本多行鞠躬礼,而欧美则多采用拥抱礼。即便是同一国家,不同民族的礼仪也是不同的。如傣族泼水节上向他人身上泼水表示尊重,而汉民族若有此举,则是无礼的行为。民族性反映了礼仪的传承性和差异性,没有传承性和差异性,民族性也就不复存在。传承性使礼仪的民族性经久不衰,差异性使礼仪的民族特色更加鲜明。了解礼仪民族性的特点,我们既要尊重不同民族的礼仪习惯,又要将具有民族特色和反映本民族文明水平、道德风貌、礼仪修养的传统礼仪发扬光大;同时又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使传统礼仪与国际惯例接轨,从而使现代礼仪更简洁、更实用、更文明、更优雅。8. 与时代同步性从本质上讲,礼仪可以说是一种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方面,它是在人类长期的交际活动实践中形成、发展、完善起来的,绝不可能凭空杜撰,一蹴而就,完全脱离特定的历史背景;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由此而引起的众多社交活动的新特点、新问题的出现,又要求礼仪有所变化,有所进步,推陈出新,与时代同步,以适应新形势下新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倾向日益明显,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他们的礼仪随之也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取长补短,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容。这就使礼仪具有相对的变动性。了解了这一点,就不会把它当作一成不变的东西,而能够更好地以发展、变化的眼光去对待它。也不会对礼仪搞“教条主义”,使之一成不变,脱离生活,脱离时代。二、礼仪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应用礼仪,有必要在宏观上掌握一些具有普遍性、共同性、指导性的礼仪规律。这些礼仪规律,即礼仪的原则。礼仪的原则共有八条。它们同等重要,不可缺少。掌握这些原则,有助于更好地学习礼仪和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礼仪。1. 平等的原则平等原则是现代礼仪的首要原则,现代礼仪的根本点就是交际双方的相互平等和相互尊重。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平等,所有的交际礼节都会成为表面、机械、形式化的做作。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虽然需要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采取不同的礼仪方式;但在对交往对象人格的尊重上,则要求一视同仁,平等待人,不能因交往对象在年龄、文化、职业、地位、贫富、亲疏等方面的不同而厚此薄彼,区别对待,给予不同待遇。这便是社交礼仪中平等原则的基本要求。2. 自觉遵守的原则礼仪虽然对人的行为具有规范和约束作用,但它不同于法律规范,因而不带有强制性和惩处性,需要社会成员自觉遵守。在交际应酬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自愿地遵守礼仪,以礼仪去规范自己在交际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于礼仪,不仅要学习、了解,更重要的是学了就要用,要将其付诸个人社交实践。任何人,不论身份高低、职位大小、财富多寡,都有自觉遵守、应用礼仪的义务。只有按礼仪规范去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礼仪才能发挥诸多方面的功能。如银行设置的“一米线”,目的是为了保证每一位顾客存款取款的安全,但在实际中由于很多人不能自觉遵守,致使“一米线”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对金融行业的员工来讲,如果违背了职业礼仪规范,就会对交往或服务的对象产生失礼的行为,致使服务质量大打折扣。不但会使个人和组织的形象受损,而且还会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因此,每一个员工不仅要懂得礼仪,更重要的是要自觉将礼仪付诸于工作和社交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礼仪规范真正发挥作用。3. 自律的原则从总体上来看,礼仪规范由对待个人的要求与对待他人的做法这两大部分所构成。对待个人的要求,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学习礼仪、应用礼仪,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检点,这就是所谓自律的原则。古语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是没有对自己的首先要求,人前人后不一样,只求诸人,不求诸己,不讲慎独与克己,遵守礼仪就无从谈起,就是一种蒙骗他人的大话、假话、空话。4. 敬人的原则敬人的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在交际活动中,与交往对象要互谦互让、互尊互敬,友好相待、和睦共处,更要将对交往对象的重视、恭敬、友好放在第一位。孔子曾经对礼仪的核心思想有过一次高度的概括,他说:“礼者,敬人也。”古人云:“敬人者,人恒敬之。”要体现对他人的尊重,一要热情真诚,不要夸饰做作;二要有礼有节,不要怠慢无礼;三要言行一致,不要表里不一;四要求同存异,不要压制、排斥;五要一视同仁,不要为人势利。在礼仪的两大部分中,有关对待他人的做法这一部分,比对待个人的要求更为重要,这一部分实际上是礼仪的重点与核心。而对待他人的诸多做法之中最要紧的一条,就是要敬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职业技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