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分类分层管理型老年人服务机构的尝试性思考.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1295782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3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分类分层管理型老年人服务机构的尝试性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建设分类分层管理型老年人服务机构的尝试性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建设分类分层管理型老年人服务机构的尝试性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士论文北京大学毕业论文 题 目:建设分类分层管理型养老服务机构的尝试性思考 院 系: 应用文理学院 姓 名: 王 瑜 学 号: 0901032946 专 业: 社 会 工 作 指导老师: 黄清香老师2011年 10 月 20 日论 文 评 定指导老师意见:指导老师签名: 年 月 日建设分类分层管理型养老服务机构的尝试性思考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我国已经渐露头角,随之而来的诸多问题中最重要、最直接的就是:怎样在接下来的5060年中解决好数以亿计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现在在我国已经渐露头脚能本文主要先通过对相关文献中的各类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研究再结合自我认知搞清老龄化社会将要面临的巨大压力和艰巨挑战,并预测出未来“夕阳产业”的发展前景,然后针对我国出现的人口结构变迁人口红利消失,所带来的老龄化社会问题进行了尝试性分析和创新思考。设想出通过建设各式各样独具特色的养老服务机构,让老人们在养老时找到适合自己的群体以及兴趣爱好,使他们乐在其中,乐享晚年即:分类建设老年服务机构;同时还希望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的老人进行同龄分层服务,以达到便于管理,和人力、物力、财力的综合优化配置。关键词:老龄化社会 人口红利 分层管理模式 特色养老机构 AbstractPopulation aging is a worldwide problem, in our country has gradually revealed Tau Kok, the attendant problems in the the most important, the most direct is: how in the next 50 to 60 year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rovide for the aged of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dollars? This article firstly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of the various types of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nalysis, research and combined with the self cognition understanding aging society will be faced with enormous pressure and challenges, and the futur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of the setting sun, then in the light of our country the change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population bonus disappears, the aged social issues were tentatively analyzed and innovation thinking. Conceived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every kind of unique old-age service agencies, let old people in nursing to find suitable for their own groups and interests, making them happiness within, enjoy long life - namely: classification of construction of old age service organization; also hope that through the different age old age stratified services, so as to achieve the convenient management, and manpower, material resources, financial capacity of integrated optimization.Key words: aging population bonus management mode features pension agency 目录第一章 导论 6第二章 龄化社会现状 92. 1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数据描述 92. 2我国养老机构供给情况112. 3人口老龄化的中国要面临的问题132.3.1“空巢老人”良心之痛132.3.2人口红利消失将造成“未富先老” 142. 4我国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17第三章 养老事业的分类及发展现状 193.1事业型养老机构概况 193.2民办养老机构概况 213.2.1民营老龄事业的生存困境 223.3亟待加快发展的养老服务业 24第四章 对养老困境的认知,分析和思考274.1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形势 274.2建设分类分层养老机构的建议 284.2.1分类管理养老模式 294.2.2分层服务管理法 32第五章结论篇 35第一章 导论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通过我国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得知: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特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年均100万的增长速度,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显,养老问题日趋严峻。而我国一直是一个重视“孝”的国家,有句话叫“百善孝先”,把赡养老人看作人生的一件大事。然而随着城市化、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许多中国人发现他们难以平衡工作和照顾父母的要求,也难以找到合适的护理人员承担对老人的照料,“孝”的中国开始面临现代养老困境。随着我国社会进步和近30年来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有力推行,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 “老龄化社会”也随之到来了,作为一名中国特色的独生子女时代的80后我们不得不开始考虑这一我们不能逃避更无力改变的社会现实。现实生活中作为晚辈的我们必须承担起一对夫妻赡养四位老人和自己子女的家庭责任即:四二一模式。因此,几乎所有80后的夫妻都将面临着想要保证全家的正常生活就得努力工作这一社会现实,但这一现实又会引出“老人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享受居家养老的天伦之乐了”!面对这些“艰巨而又幸福”“极具挑战而又满含成就感”的责任落下来,我们只有勇敢地面对和承担,同时我们还要拿出一套“既能使老辈们的晚年生活更加的幸福快乐,又能保证家庭内不出现因经济问题引发的种种矛盾(经济问题一直是引发家庭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达到尽可能地把广大家庭对社会产生的不和谐因素降低到最小”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既不失孝道又能解决全家正常经济开支的有效办法或方案,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考虑得:以人文本,统筹兼顾,科学投资,合理安排、减少浪费等面面俱到。但是这样一来必然会出现 “空巢老人”这一社会问题。结合种种分析结果,我认为在目前的形势下以及未来几十年我们的养老模式必然会面临从“家庭养老”转变为“机构养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放出更多的劳动力参与到经济市场中赚取更多的生活资源,同时也保证了市场经济中正常的竞争活力!老年人口的增多会促进养老品质的提升,从而会促使养老机构进行文化独特性和种类多样性创新式发展,这又势必会使得养老机构的数量增多和就业岗位增加。种种预想都促使这我们不得不尽早尽快地做出应对之策,那么,我认为在对老年服务机构建设和夕阳产业发展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行业创新”及“优化资源配置”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因此,在老年服务机构的分类建设和分层管理的发展方面我想谈一些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和建议。第二章 老龄化社会现状2.1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数据描述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的老龄化社会不同于其他国家,在此将称之为“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社会”。相关研究表明:我国是从1999年开始迈入老龄化社会。而且全国人口老龄化还呈现出以下六大特点: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六大特点 新华社发(一)、老年人口基数大。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为标准可以看出: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1883亿,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而且目前我们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老龄化正在加速。(二)、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专家们预测分析指出,2014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2025年达到3亿,2042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5亿,约占总人口的33%。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说就是:“中国可以称得上是跑步进入老龄化。(三)、城乡空巢老人和失能、半失能困难老人增逐年增多。近10年来,中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增加了近一倍,已经超过2000万。随着年轻人异地工作,父母与子女异地居住,空巢老人越来越多,2010年城乡空巢家庭约50;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达3300多万。(四)、中国的老龄化先于工业化。发达国家是工业化先于老龄化,而中国是老龄化先于工业化,且中国老龄化速度大大快于发达国家。因为,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都实现了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美元至1万美元之间,目前在两万美元左右,而我国现在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之中,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不足1000美元,2010年才突破4000美元。 (五)、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相伴随。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平均每个家庭3.1人,家庭小型化使家庭养老功能明显弱化。(六)、老年抚养比快速攀升。抚养比(每百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老年人的比例)为:2010年,中国大约5个劳动年龄人口负担1个老人,养比为1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1.9%,较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据最新预测,2020年约3个劳动年龄人口负担1个老人,2030年约25个劳动年龄人口负担1个老人。2.2我国养老机构供给情况 据2011年8月16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得知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总共有39904家,比上年增加233家,其中还包括农村养老机构3.1万个和4千多家(4141家)民办养老机构。统计还显示全国共有养老床位约床位314.9万张,比上年增长9.0%;共收养老年人242.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6.6%。而农村养老床位就占213.9万张,(截至2010年)且农村养老只收养了170.4万人。然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却显示我国就已有近1.8亿的老年人(177647516人),就算把全国还有的11400个社区服务中心及5.1万个社区服务站都算在内,并且让这些单位全部参与养老事业估计起到的作用也仅是冰山一角而已。2.3人口老龄化的中国要面临的问题 本世纪中叶,中国人口的1/3将是老人,人口结构素质的改变,影响中国的未来,人口老龄化会使每个家庭的负担加重,直接影响每个家庭的正常生活质量,家庭劳动力减少,经济负担加重,而且要面临老人无人照顾等等,这些都是每个家庭很实际的生活问题“空巢老人”现象已经很明显的摆在了广大家庭面前!量变引起质变,人口老龄化使得社会保障体系将面临巨大的社会养老保障压力,这也是社会负担的加重,也就间接地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增长,社会安定,政治稳定等等,这些将是我国和我党将要面临的重大挑战“未富先老”的社会形势已经在我国社会渐露头脚了!2.3.1“空巢老人”良心之痛“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空巢老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社会命题。早在1999国际老年人年,国际卫生组织就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观点,即通过倡导积极老龄化,最大限度地增加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以实现尽可能延长人类健康预期寿命,提高老年期生活质量的目标。“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心理上也就越来越脆弱,对养老服务需求也日益迫切。我们不应该对老人们有 “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的态度。 然而,在我国经济相对落后农村“空巢老人”现象最为严重。而最新统计却显示: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已高于城市达到15.4%,因此,低收入群体又将面临养老难题。而且,近年来在很多地方,侵犯老年人权益的现象有时常发生。这些无不让每个有孝心和良知不泯的中华儿女感到心酸和焦急。我们不得不高呼:“是到了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务的时候了,因为他们正面对或遭受心理危机的困扰。”2.3.2人口红利消失将造成“未富先老”当人口年龄结构处在最富有生产性的阶段时,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高储蓄率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额外的源泉,被称作“人口红利”。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人口红利已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创造了历史性机会与条件。然而,中国人口红利近乎竭尽也逐渐成为人口学界的共识。甚至根据学者王丰的计算,最快到2013年,人口红利就将由正转负。今年7月26日的一则“5年后北京或临保姆荒,农村进入老龄化是主因”的新闻就有力的说明了人口红利消失后将引发对城市社会生活的直接影响。与此同时,中国正在迅速步入老龄社会。全国老龄办在今年9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人有1.67亿。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峰值4.37亿。 到那时我们将直接面临未富先老的严峻挑战,而发达国家大多却是先富后老,更有甚者是: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表明,没有一个国家能在严重老龄化的情况下实现崛起,也就意味着我们没有例子可以借鉴和学习!更主要的是“我们的富还远远赶不上老啊” !未富先老对中国崛起的不利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未富先老对公共财政转移、养老、医疗、家庭都带来压力。纵观世界历史,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一直保持10%的增长势头。人口老龄化会对支出、劳动力供给、储蓄资本、家庭一系列的事情起到“拉后腿”的作用。例如像日本,20年经济处于低迷状态,早先认为是上世纪80年代末经济泡沫没有处理好造成的,现在大家的共识就是还由于人口老龄化。中国也很难逃脱这样的过程,不能拿现在的财政方式来预计养老的承付能力,我们太乐观。我认为应该保守一些,否则会产生一系列经济政治问题。到那个时候,我们政府可以拿到的钱占整个收入的比例与现在完全不一样,所以政府可以做的事情会少很多,社会对政府期望会很高,社会的希望得不到满足,对我们的执政也会有影响。比如法国现在进行大规模抗议,反对政府将退休年龄从60岁延伸到62岁;日本因为养老金的问题可以让执政党下台。然而,中国养老金缺口越来越大。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今年7月披露研究结果,目前我国养老金缺口大约1.3万亿元人民币。另据2005年世界银行测算的中国养老缺口的报告,以目前的人口与养老模式推测,2001年到2075年,中国养老金缺口达9.15万亿元,这还未考虑货币购买力贬值因素。如果我们再回头看看去年的两条新闻:1.两万亿养命钱面临贬值风险 未富先老代价沉重2010.09.08;2.中国“未富先老” 社保基金面临“赤字”威胁 2010.03.09。我想稍微有一些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的同志看到这么多问题亟待解决,一定会倍感压力!2.4我国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近年来政府也出台了不少关于老龄事业发展的政策,对老龄事业的发展起到不小的促进作用,但有些政策的实施和落实也出现了不少困难。那么让我们借此来看一下目前我国各方面在应对老龄化社会所提出的不同建议和方法: 1、适当延长事业单位人员,企业人员等非重劳力劳动者的退休年限,延长劳动者的劳动价值 2、完善医疗卫生保障体制,使老年人的身心更加健康,有助于他们继续创造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鼓励他们继续为社会服务。 3、可以在东部一些发达且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地区(如上海等)放松计划生育政策甚至可以鼓励生育,因为象上海现在好多白领由于事业原因都好迟生育甚至迟迟不生育。4、加强养老保险的投入和宣传,争取每个人都能参保,实现全民都老有所养。5、尽快修改完善1996年颁布实施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并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6、政策上要适当放宽对养老事业贷款条件。养老事业征用土地隶属性质属于医卫慈善用地,房产属于公共设施和福利设施,在银行贷款时,会出现不符合银行贷款抵押法、房产局和土地局也不允许抵押贷款等问题。对此希望在政策的制定上要加以明确每一政策条款的细则,为社会养老力量打开一扇大门!第三章 养老事业的分类及发展现状我国养老机构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政府组织的事业型养老机构;二是社会个人或商业单位创办的民办养老机构。目前,就老龄产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养老服务业、老年住宅业、老年旅游业和老年生活用品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特别是推进社会福利化、社会化以来,我国的养老服务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从各地情况来看,养老服务业的服务主体、资金来源、服务对象更加多元;投资规模和经营机制不断创新,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机构,有效满足了老年人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3.1事业型养老机构概况目前我们比较常见的事业型养老机构主要有:各市、区、县民政局创办管理的农村敬老院、养老院、城市的福利院和国有机关单位的老干部休养所,还有近年来初见形式的城市社区养老所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星光老年之家、互助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社区养老设施。这些养老机构都属于社会福利性质的事业单位,其经济来源是由国家全额拨款的,大部分的经费只够维持自身的发展,仅有少部分的机构发展了一些对外的服务,来弥补其自身的不足。人员配备也基本都是由政府下统一安置的。公办养老机构的功能定位非常清楚。其主要收养的老人有两类:一类是切实需要基本保障的人群,比如“三无老人”(“三无老人”就是无收入、无经济来源、无人赡养的城市的孤老、农村的五保老人等。)和残疾的老人;第二类是需要投入巨大医疗护理资本的高龄、失能老人。近期的相关报道表明,我国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老龄比例已达15.4%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将面临着“低收入者养老难的问题”。另有专家预测:不久的未来我们可能还要面临369家庭的困境(是指那些由90岁老人、60岁老人和30岁年轻人组成的家庭结构)!这些人群也正是需要国家民政投资解决问题的弱势群体,但因为人数巨大,所以只能依靠政府力量花大力气在各地建数量众多的养老机构来就地解决老人们最基本的养老生活。在面对高龄和失能老人的养老需求则需要投入巨大,在人员和医疗设备要求都非常高,既要有养老院的这些设施,还要有医院的护理设施,如果交给纯民营去办也不太切合实际,所以只能依托国家之力来办好这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从总体数量来看,我国养老的主要载体还是公办性的养老机构。但据调查却显示我国现阶段的公办养老机构实际运营的真实情况却不容乐观,步步受限,活力不足。很多情况下受政策的限制,存在着不能满足市场经济中更高品质的养老需求,缺乏基础设施升级的创新空间,而且在管理中还存在诸多弊端。比如:五保、三无老人进住的手续办理上很难,而那些特困老人更是遥不可及。还有甚者出现了“需要照顾的没人要 能自理者抢着收”的养老院怪相等等。这些现象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倾国家之力,浪费着国家的资本,破坏社会安定!因此,公办养老机构亟需改制。3.2民办养老机构概况在国内我们比较常见的民营养老机构主要有:除最常见的养老院、敬老院之外,还有:托老所、老年城、老年健康娱乐休养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棋牌室、老年会所等等。这些养老机构多多少少都带有经济利益性质,它们的经济来源大多是靠市场管理经营所得,商家或个人的慈善资助,会员制收费,社会慈善捐助还会有一些政府补贴等等。民营老龄事业的发展在老龄社会客观需求下近几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且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在某种意义上讲民办养老机构在推动国家老龄事业社会化发展进程、缓解补充公办养老设施不足、在改善社会再就业环境,为国家分担消化公办养老设施和老龄弱势群体这一长久性负担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有为的作用。老年住宅业近年来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比如北京的东方太阳城、上海的亲和源老年社区。同时,老年旅游业也在不断升温,现在很多旅行社专门开发了老年旅游线路,有些旅行社国内游中老年游客的比例已经达到了30%至40%,所开发的国内旅游线路中有60%至70%都是适合老年人的旅游线路,“银发游”已经成为一些旅行社主推的项目之一,受到许多老年人喜爱。此外,随着老年人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用品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我国目前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很不均衡。如:发展程度和成长速度各有差异;规模大小,运营模式五花八门;服务标准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本来数量就少还呈现出东部发达地区较多,中西部地区较少的现象等等。3.2.1民营老龄事业的生存困境民营老龄事业目前的生存发展大多都是先天不足,捉襟见肘,举步维艰的局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民办养老机构配备的养老服务人员数量和人员素质都严重偏低。养老服务人员数量与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的老年人与服务人员配置比例差距较大,且专业人员不足、服务专业化程度不高。调查发现,全国每所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拥有平均不到一名医生,一些就职于此类机构的医生三成左右为中专或中专以下学历,有的甚至没有经过专业性的学习和培训而且很多医生不愿就职于民办养老机构,原因包括待遇低、强度大、无编制、无职称等。二是,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硬件建设水平较低。在医疗设备方面,约20%的机构没有配备基础救助设施,仅有8%和14%的机构拥有B超机和心电图仪。80%以上的机构在紧急救助情况发生时,需要到外界调配车辆。60%以上的机构没有和当地医院建立绿色通道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救治。三是,缺少资金。发展上束缚于经济基础薄弱,难以生存和持续。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民办养老机构开得多关的也多,其主要原因是入住率低,因为这个行业来说不是你开门营业了,就会有老人进住,这需要人们通过一定时间来认知的,而这种认知的过程是需要后续资金支持补充的,所以对于大多数民营机构来说,难于坚持,更谈不到持续发展,主要还是资金的缺少。四是,经营不稳定。目前民营养老机构普遍都是采取租赁房屋的方式进行开办的,从而经常面临搬迁等不安定的局面,直接影响了自身最基本的发展条件,也更为入住的老人们带来诸多不便。五是,束缚于缺少区域间的交流。自古以来任何一个行业来说都存在一个恒古不变即:同行是冤家的思想。从而束缚于经验性的思想交流和发展上正确指导理念的欠缺,影响了自我和整体健康的发展。六是,缺少扶持性政策。长期以来,国家在此方面的资金主要都是倾向于公办养老机构的供给。而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在对于公办与民办资金分配上也是如此。七是,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负面现象也很是“耐人寻味”:如有媒体报道说,一些开发商以兴办养老产业为口号,实际是在政策的掩护下,变相从事房地产商业项目。也有的把养老产业当成了摇钱树,以会员制方式实施非法集资,入门就要交十至几十万元的所谓会员费用,声称要3年后才能归还,把真正有入院需要却不富裕的老年人挡在了门外。还有的像出售期房一样先行收费,甚至卷款出逃等等。纵观这些客观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了民营老龄事业健康发展,也很难以让其真正起到或发挥积极有为的作用。3.3亟待加快发展的养老服务业中国国务院日前讨论通过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预测,“十二五”时期,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加快,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需求将大量增加。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在2010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在去年,中国65岁以上老人所占比例已经达到了8.3%,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养老产业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正在吸引着全球的目光。目前,我国养老服务市场需求在3万亿元以上。面对这一巨大市场,我国登记在册的民办养老机构只有4141家,一项统计显示,中国养老产业去年产值为1.4万亿元人民币,到2030年将增加到13万亿元。尽管我国养老服务市场需求巨大,仅大陆养老服务创造的需求就在3万亿元以上,但总体来讲,我国的老龄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老龄产业的发展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还不适应。具体表现在:一是老龄产业规模小、层次低。二是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供需矛盾突出。比如,国老龄办刚刚完成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基本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目前养老服务中,仍然存在着总量不足的问题。养老床位总数仅占全国老年人口的1.59%,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3%的水平。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既存在“一床难求”,也存在“床位闲置”现象。全国养老服务机构中10.6%为民办机构。入住的老年人中64%为70岁-89岁的高龄老年人,占比重最大。四是资金来源渠道少、资金投入不足。同时,还存在着投入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市场行为不规范、行业标准不统一、监管不到位、市场开发研究不足等问题。但是根据国家近年来出台的相关政策导向和有关专家的预测都表明:国家主办的事业性养老机构将主要致力于投资巨大,人员和医疗设备要求也非常高,既要有养老院的这些设施,还要有医院的护理设施,有护理功能的,面向高龄、失能老年人的护理机构。虽然现在这样的护理机构在养老院里面所占的比例还很少,但在老龄化社会的推动下一定是将来要重点发展的必要模式。而豪华的高端养老机构,可以产生较高的经济收益,所以国家也就鼓励民营组织或民营企业去办,这样既能满足部分老人的高品质养老质量又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何乐而不为呢?当然,也希望未来的民营养老机构能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基于这些数据和情况,我们能明显的看到我国的养老服务市场可开发的潜力和活力是多么的巨大。第四章 对养老困境的认知,分析和思考4.1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形势在各类社会服务工作中,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一直也是世界各国的一大难题,在我国亦是如此。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但目前的社会现状却是:两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要承担4个甚至更多老人的养老责任,对此无论在经济还是精力上,都使得年轻人“难以承受之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表示,当社会变迁打破传统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基础时,养老观念和养老模式也必然发生变化。虽然大多说老年人还是希望居家养老,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已逐步出现了新形势的养老模式机构养老。但随着家庭经济条件日益优越的和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对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的服务水平也有了较高的需求和要求,而且这种需求正在呈上升趋势逐年增长。对此,国家已经提出:未来5年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0张的目标,这就意味着养老床位再新增340多万张。与此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也建议,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形成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力量兴办为主、养老服务机构自由经营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就是:一方面坚持公办养老机构的非营利性,重点接收孤寡、贫困、失能等无力进入民办养老机构的老人;一方面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的模式,建设一批收住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型养老院。针对我国现阶段养老事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我个人认为这项“夕阳产业”正处于需要大量建设的基础性阶段,因此我认为不论是国家出资建设还是社会自发组织,都需要有比较明确的建设目标和科学的建设规划,争取尽早尽量地做到未雨绸缪,计划周详,减少浪费等事务,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说白了就是:反正都是建,索性一次就把钱花到位!4.2建设分类分层养老机构的建议我个人的初步设想如下:首先,要组建一支具备心理学,性格学和诊断医学等专业素养的社工队伍(家庭医生、社区医生、基层卫生员等都是较好人选)。由他们为每一位有参加机构养老(以下简称:入院)意向老人建立起周详的个人档案,建议:从55岁就开始收集和整理老人们的个人信息,以备在其入院时方便进行综合评估,做出初步分类和分层。其次是再根据入院后的生活观察,逐步帮助老人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和团体。使其在自己喜欢的集体中享受老年人自有的快乐生活。4.2.1分类管理养老模式分类管理养老模式:主要是以老人们的性格、职业、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经济状况以及社会地位和文化素养等客观因素,由专业人士或专业机构对入院老人们进行科学的人性化的人群划分与合理分配,以达到和谐目的的养老模式。分类管理养老模式主要包括:性格分类法,“以张勤老师(张勤,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中国科普作家,中国亲子关系学、性格关系学学者,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的妙用性格中的性格分类法为例。”把人们分为:外向性格的红色和黄色;内向性格的蓝色和绿色四种性格的人群。而且在一般情况下红色和绿色性格的人相处起来比较和谐,蓝色和黄色性格的人融洽。若能合理的运用性格学理论必能减少和避免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等,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目的。因此,掌握老人们的性格很有必要,这种分类法可能会在安排宿舍和团队组织时较为实用,而且效果也比较好。职业分类法,以有相同或相近职业的老人群体进行分类,主要是考虑到话不投机半句多职业人群通常会有的专业的技术或经验交流的习惯和欲望等因素。这样也许会减少一些因职业隔阂的老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这种分类法主要在选择要适合各人情况的养老机构时,宿舍安排时,组织活动时,都会用得上。如果能建设出一个个有强烈职业文化的养老机构,那这样的集体很可能还将是一座巨大的精神文化或使用科技宝库!因为,我们发现有很多老人到了晚年都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总结性的回忆,而这些回忆和总结中往往蕴藏和包含着十分可贵的精神财富或宝贵的独门绝技,我们如能帮助他们把这些财富整理,并传承发扬下去,岂不是一件一举多的的好事么?生活习惯分类,主要是考虑到广大老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比如有:睡觉打鼾的,睡眠质量差容易惊醒的,喜欢抽烟的,讨厌抽烟的,喜欢喝酒的,不会喝酒的,有洁癖的,生活随性的,早睡早起的,夜猫子型的等等。在安排宿舍时这些细节尤为重要,决不能把习惯对立的人分到一个屋。兴趣爱好分类,主要是考虑到有的老人喜欢安静舒适的田园山水,花鸟鱼虫等、琴棋书画等,有的老人则喜欢唱歌跳舞、运动健身、展示表演等,我们在建设时就应该尽早的考虑进去,为他们提供发挥特长、展示兴趣的机会和平台。争取把有相同兴趣文化的老人们安置到一个养老单位里,让这些老人们借助这些老年机构的平台园艺书画能全国巡展、体育能参加比赛、歌舞乐器能交流演出、花鸟鱼虫也能在圈内文化交流,让老人们的兴趣爱好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健康状况分类很关键,主要是安排老人们要入什么样医疗条件的养老机构。特别是对有相同病历或病状的老人们能尽早的得到专业的护理和治疗。当然,这也要求我们在建设是就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建设出有专业设施和人员的养老机构,如:能护理糖尿病类老人的、专门护理偏瘫的、专业护理心脑血管病、脑萎缩等等的专业养老机构。这也防止了因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经济状况分类、社会地位分类和文化素养分类,主要都取决于个人情况和其家庭状况,一般情况下,经济条件好、社会地位较高、文化水平高的人都会要求去服务设施较优越的要养老机构;而经济条件较差、底层社会的人、文化水平不高的家庭或个人则会选择一些适合自身情况的要老机构,比如:离家近的、花费少的、能有收入的等等。这些分类法主要是在为老人安排和选择入院时提供合适的参考意见。以上分类法在现实运用是一定不会是独立单一可行的,所以要求我们广大社工一定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合理,灵活运用。4.2.2分层服务管理法分层管理法,主要目的是把有相近人生经历的同龄人按一定规律的年龄段进行划分,一方面是同龄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比较相近,而且同龄人之间也比较容易沟通。另一方面在安排服务人员和配备医疗设施时也会比较有针对性,既提高了专业能力,也能有效控制投资成本,预防浪费!通常情况下在心理状况方面每隔5年会有一个小代沟,每隔10年就会有一个较明显的心理代沟。而且对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方面也会随着年龄代沟出现明显的差异。因此,在这里我认为有必要把老人们按年龄段化分开来,把同龄段的他们安排到统一的养老机构中去。使得他们的归属感(同龄人组成的团队比较容易形成共同的语言话题、相似的思想和相近的行为模式,故容易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消除了代际之间的隔阂,同时也减轻了因大龄老人健康状况衰退给其他老人带来的对病痛、衰老、死亡的恐惧,从而增强安全感。)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粗略分层大体如下:6066岁,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一般还都具备劳动能力,而且大多还处于不服老的心理状态,属于尚有余热发挥的阶段。所以在给这一层老人安置敬老院时,应配备一些带有挑战性的活动或项目,因此也需要安排一些业务能力较强的社工来组织管理并为老人们服务。6672岁的老人开始服老,因为通过几年的生活体验,老人们逐步证实了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有力不从心的情况,但为了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我存在意识,让他们的活力得以延续,这个阶段就需要安排一些懂营养学和保健知识并且爱心、耐心都比较强的社工来服务他们。因为在这个阶段他们会因为自我存在的意志出现衰减,而感到情绪低落,烦躁,安全感降低,行为语气都会发生转变,有时候甚至出现不可理喻,不讲理等态度。这一阶段的老人可能要求会多一些,而且会比较严格,说话也会不好听等等。所以不要和他们讲道理或争辩,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搞一些能满足他们价值实现的活动,来转移他们的情绪发展方向。这也将是对我们广大养老社工的最大挑战! 7279岁的老人也许是因为已经服老的心态作用,他们会逐渐变得平和,心理和生理的需求也变得相对简单起来,一般主要是除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外再就是希望能有人和他进行交流,不要让他感到寂寞就可以了。同时这一阶段的人,身体健康状况将出现严重衰退,所以需要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和有较强劳动能力的男社工人员来为他们服务和实施管理。79岁以后的老人基本要求会随着身体状况的衰老而生活需求降低到最基本的饮食健康的需求,这时候就要进全日护理型的养老机构了。以上所述的不论是分类管理模式还是分层服务管理法,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便于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也是为新形势下我国应建设什么样的养老机构提出的个人建议。第五章 结 论 篇我国的快速发展确实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冲击着传统的“孝道”理念和养老方式,那么在社会进步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让老年人也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福利,让老年人能够度过有保障有尊严的幸福晚年。本文中所提出的“分层分类管理服务”只是表达了一些个人的观点,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方法论,但无论我们怎样去思考如何去设想,养老最终的出路还应该由国家制定合理的政策、完善的制度,而不是单纯依靠个别团体或少数组织就能完成的,更不可能依托某种理论或方法技术去化解这一世界性的社会矛盾!因此,我国应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切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定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和政策体系,培育壮大老龄事业和产业,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发扬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1 魏太星,邱保国,吕维善,现代老年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03)2张勤 . 妙用性格.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07)3肖健 . 老年心理学 .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08)4霍欣彤.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南海出版社,2008(04)5(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8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01) 6(美)戴尔卡耐基 人性的弱点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02)7郑文峰. 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再认识J. 合作经济与科技 , 2005,(04) 8蒋正华.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及对策J. 求是 , 2005,(06) 9 周彦杰. 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J. 前线 , 2001,(06) 10杨伟国. 人口老龄化挑战欧洲就业J. 求是 , 2005,(13)11百步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2103ea03a6c30c2259019e27.htmlhttp:/wenku.baidu.com/view/c22b10124431b90d6c85c730.html12腾讯网:http:/news.qq.com/a/20110829/001332.htmhttp:/news.qq.com/a/20100927/000525.htm 13光明网:http:/economy.gmw.cn/2011-08/18/content_2476829.htm 致 谢我要深深感谢三年来一直教导我们的各位老师和我亲爱的各位同学们,特别是在这次论文写作过成中指导和帮助我的黄清香老师,也要感谢阮老师和邓老师,感谢你们还要在百忙之中来为我们做论文评审。借此机会向各位老师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