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5639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A卷一、 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共3题;共12分)1. (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沿石板路前行,路两侧是青青的草坪,森森的梧桐,还有一片松林,累累卧石和簇簇青葱之间,荷叶田田,萼红灼灼,一池晶莹,(yn)然进入世外桃园。尘世间的一切声响都(xio)声匿迹,俗世中的一切事务都了无(j)绊,感受到的只有静谧、肃(m),好一个安祥的世界!(1)根据拼音写汉字。 ynxiojm_然_声匿迹_绊肃_(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_改为_;_改为_2. (4分)阅读新闻,回答问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 , 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议,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 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用“”隔开导语和主体,然后用“”给主体部分划分层次。 (2)这则消息先写西路军,后写中东路的原因是( ) A . 长江是从西向东流的。B . 西路军先于东路发起渡江。C . 西路军人员最少。D . 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固。(3)分析这则消息报道中路军战况部分,列出这部分的六要素。 (4)文中第_句最能反映敌军迅速溃退的思想原因。 (5)文中空缺部分最适合填的词语是( ) A . 败退 所向披靡 消灭 占领B . 后退 锐不可当 消灭 控制C . 溃退 锐不可当 歼灭 控制D . 溃退 所向披靡 打败 控制(6)文中两次出现“至发电时止”,说明了什么? (7)你觉得这则新闻中有哪些语言能体现新闻语言“准确”的特点,举例并作简要说明。 (8)有学生提出:“我认为,如果把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会更好。因为前者只说了这次军事行动,后者不仅说出了军事行动而且说出了结果。”这个问题你是如何考虑的?谈谈理由。 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形式是壳,只有温暖人心而又不失庄严,恪守史实而又目光长远地诠释和表达,就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与共鸣。B . 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C . 正确地审视自己,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不懈地往下走,它虽然会有荆棘,但同样会开出鲜花。D . 学习和工作都是有趣味的,我们锲而不舍地做下去,趣味自然就会产生。二、 现代文阅读(一)(共6分,每小题2分) (共1题;共6分)4. (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新华社2019年5月18日)材料二:“我不在博物馆看展览,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一个热衷于在博物馆“打卡”的网友这样描述自己的休闲时光。毋庸置疑,“逛博物馆”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仿佛是跨越千百年时光而来的先人信札,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让观众得以一窥祖先们的生活图景、悲欢离合。这样的“精神盛宴”,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已不再是小众需求。虽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但中国博物馆仍然面临“成长的烦恼”。“一个好的博物馆,应该在做好保护、研究等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让身处其中的观众在很舒服的状态下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树立文化自信。”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这对博物馆“讲故事”的能力无疑提出了很高要求。调查发现,博物馆“讲故事”能力仍是短板。观众对博物馆不同方面的评价中,评分最低的三项是“互动体验手段”“高科技展示手段”和“讲解体验”。至今还有很多博物馆停留在展示奇珍异宝的阶段。好的展览,要用古诗打动观众。展览的要义,不是追求最上乘的展品,而是讲好展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展览的最终目的不是展示坛坛罐罐,而是展示这个区域过去人们的生活。(同材料一)材料三: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成功,正在于它跳出了传统器物学和考古学的解读思路,通过透物见史、见人、见精神的方法,解读国宝背后的文明密码及传奇故事。与传统展陈方式相比,观众更青睐有互动和参与感的展览。为了满足新需求,不少博物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在文物活化方面各出奇招。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一组文物表情包,被年轻人大量下载;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构筑出真人与虚拟交织、人在画中的沉浸体验;湖北省博物馆推出“我的假日在湘博”等系列活动,每场预约名额被一抢而空(人民日报2019年5月10日)(1)下列对材料一图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1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数量和参观人数,与上年相比都有增加。B . “新华社记者卢哲编制”,标明了编制者的身份和姓名,以体现信息的可靠性。C . 201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苗费开放博物馆数量,比上年增加了218家。D . 统计图配有多个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图案,可以让读者感到形象、亲切。(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解决目前博物馆“成长的烦恼”。 (3)如果选用上述三则材料做一期宣传专题,下列哪项适合做专题的主标题?请选择并简述理由。 博物馆“热”背后的“冷”思考博物馆的未来,路在何方?博物馆,应讲好自己的“故事”三、 文言文阅读(共14分) (共1题;共14分)5. (14.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一)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未久,厚葬之风休矣。【注解】布帛:泛指织物。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戮:侮辱。(二)郑板桥,乾隆间知山东潍县。值岁连歉,板桥乃大兴工役,招远近饥民,修城凿池,以工代赈,复劝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饲之。尽封积粟之家,责其平粜,有讼事,则右窭子而左富商。监生以事上谒,辄坐大堂,召之入,瞋目大骂曰:“驼钱骡有何陈乞?”或命皂卒脱其帽,足踏之,或捽头黥面,逐之出。一时豪富咸惮之,而贫民赖以存活者则无算。【注解】平粜(tio):平价出卖粮食。右窭(j)子而左富商:保护贫苦人而压抑豪富人。监生:此指儒生。驼钱骡:只看重钱财的畜牲。这是骂人的话。皂卒:穿黑衣的官府差役。捽(zu):揪住。黥(qng)面:本是古代的一种刑罚,用刀刻额颊,再涂上墨。此指用墨笔在监生脸上乱涂。(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齐国好厚葬 (崇尚,喜欢)B . 齐桓公患之(祸患)C . 监生以事上谒(拜见)D . 乾隆间知山东潍县(掌管)(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A . 齐桓公患之,以告管仲 徒以有先生也B . 未久,厚葬之风休矣 复立楚国之社稷C . 而贫民赖以存活者则无算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D . 板桥乃大兴工役 凡三往,乃见(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 一时豪富咸惮之,而贫民赖以存活者则无算(4)在政务管理上,管仲和郑板桥各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意作简要评析。四、 古诗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共1题;共4分)6. (4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野步(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1)【赏景】两诗都运用了拟人手法来写景,周密用“_”形象表现蝴蝶流连花从的情态,赵翼则认为秋风“_”,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 (2)【悟情】两诗都以野步为题,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简要分析。 五、 古诗文默写(共10分,即默写8分,书写2分) (共1题;共10分)7. (10.0分)古诗文积累。 (1)树树皆秋色,_。(野望) (2)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_,_;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吴均与朱元思书) (5)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寄情于物,是诗歌的重要表现形式,亦如曹操在龟虽寿“_,_”一句中,借老马抒写了他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豪情,展现了生命的存在的意义;刘桢在赠从弟“_,_。”一句中,借一问一答咏叹松柏之刚劲坚强、坚贞不屈,展现生命的高贵品格。 (7)古往今来,每一个离家的诗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乡情结。请从崔颢的黄鹤楼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任选一句直接抒发诗人对故乡情感的诗歌,(须是连续的两句)默写下来,并具体分析诗人的情感。 六、 名著与综合实践(共10分) (共3题;共10分)8. (3.0分)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是美国著名记者_(全名)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2)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说:“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_。 A . 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B .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C . 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D .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9. (3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冬天照常活动,没有冬眠的习惯。夏秋两季则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天气炎热时,也常到山沟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时候还下水游泳。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到处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来却挺高明。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1)请用一句话概括大熊猫的主要特征,不超过2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熊猫的体形”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10. (4分)西山中学子云戏剧社组织了一次“走近戏曲”活动。作为戏剧社的骨干成员,你积极地参加了这次活动。 (1)【名段欣赏】善于制造鲜明而集中的矛盾冲突,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是戏剧文学的突出特征。阅读京剧赤桑镇的片段,指出其中的主要矛盾冲突,概括包拯的性格特征。 吴妙贞:(揣锣、闪锤,接唱)你是个人面兽心肠!包拯:(冲头、大锣双叫头)嫂娘啊,嫂娘!(乐声中)小弟自幼被爹娘抛弃,爹蒙兄嫂抚养成人,至今养育之恩未报,闻知包勉贪赃枉法,国法难容,私情难佑,还望嫂娘宽恕。(向吴妙贞施礼,恳求体谅,单楗大锣一击,哆哆,唱【二黄二六】)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金石言永不忘铭记心旁。前辈的忠良臣人人敬仰,哪有个徇私情蔑视王章?到如今我坐开封国法执掌,杀赃官除恶霸申雪冤枉。未正人先正己人己一样,责己宽贵人严怎算得国家栋梁?小包勉犯王法岂能轻放,弟若徇私,上欺君、下压民,败坏纪纲,我难对嫂娘!(2)【校园调查】传统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戏剧社以“传统戏曲在校园”为主题,随机对校内100名学生(非戏剧社成员)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见下表),你能得出两个什么结论? 剧种了解(%)经常看(%)能表演(%)川剧8920京剧9341黄梅剧8711越剧6610(3)【百家争鸣】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人断言中国传统戏曲终将走向消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要阐述理由,不少于50字。 七、 现代文阅读(二)(共14分) (共1题;共14分)11. (14.0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想象的故事这天放学后,儿子又一步不落地跟在我屁股后,迫不及待地要我给他讲两个让人猜不到结局的故事,并说下午的班会上每个人都有表演的机会。我说,那好,我敢保证这故事老师听后会表扬你。于是,我给他讲了如下二则小故事:(a)其一:一天,一只母老鼠带几只小老鼠在草地上漫步,突然来了一只猫。小老鼠吓得躲到了母老鼠的后边,眼看猫快到眼前了,母老鼠突然学了一声狗叫,猫不知其中有诈,吓得掉头就跑了。母老鼠对惊魂未定的小老鼠说:“孩子们,掌握一门外语是多么的重要啊!”其二:几个小男孩到郊外玩,在芦苇丛中,他们发现了一只蛋。有的说是鸟蛋,有的说是蛇蛋,争论没有结果。他们决定把蛋拿回去放在烤箱里去孵。蛋壳快破了,大家紧张的盯着看,哈蛋壳里孵出的是克林顿总统!儿子聚精会神的听着,眼睛眨都不眨一下(b),说真是太奇妙了。第二天,儿子很晚才回来,一副_的样子。我很纳闷,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儿子委屈得眼里噙满了泪水,不满地说:“爸爸骗我!老师说老鼠根本不会学狗叫,蛋壳里更不会孵出奥巴马总统,我仔细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我不禁一怔,半天说不出话来。第二天,我给儿子办理了转学手续。(1)划线的a句中有一字使用不当,“_”应改为“_”。划线的b句使用了_修辞手法。 (2)对老鼠来说,掌握的这门外语是指_。 (3)第节空格处应填的词语是( ) A . 气急败坏B . 垂头丧气C . 忧心忡忡D . 趾高气扬(4)请你设想一下儿子的老师听了这两个故事后,对“我”这个家长有什么样的看法。 (5)结合文题,说说“我”为什么要给儿子办理转学手续。 八、 作文(30分) (共1题;共30分)12. (30分)作文: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1)这里也有乐趣(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课堂上,老师问:“为什么人在冰面上行走,容易摔倒呢?”一生说:“因为冰面太光滑,鞋面与冰面的摩擦力太小。”另一生说:“因为冰面太平坦,脚一打滑,便没有什么不平的东西阻止脚滑下去。”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道:“所以,人在冰面上行走容易摔倒,一是因为冰面光滑,缺少阻力;二是因为冰面平坦,缺少坎坷。阻力和坎坷,这些看似有碍于我们前进的东西,却反过来成就了我们。”要求:(1)立意自定,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2)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主题要正确鲜明。(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共3题;共12分)1-1、1-2、2-1、2-2、2-3、2-4、2-5、2-6、2-7、2-8、3-1、二、 现代文阅读(一)(共6分,每小题2分) (共1题;共6分)4-1、4-2、4-3、三、 文言文阅读(共14分) (共1题;共14分)5-1、5-2、5-3、5-4、四、 古诗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共1题;共4分)6-1、6-2、五、 古诗文默写(共10分,即默写8分,书写2分) (共1题;共10分)7-1、7-2、7-3、7-4、7-5、7-6、7-7、六、 名著与综合实践(共10分) (共3题;共10分)8-1、8-2、9-1、9-2、10-1、10-2、10-3、七、 现代文阅读(二)(共14分) (共1题;共14分)11-1、11-2、11-3、11-4、11-5、八、 作文(30分) (共1题;共30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