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阅读材料.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295595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阅读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阅读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阅读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时 韵 (五)校车“有病”谁该吃药惠铭生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2月16日 02 版) 2011年12月12日,江苏徐州丰县首羡镇发生一起运送小学生车辆侧翻事故,随即,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开展抢救工作。初步核实,截至12月13日,事故已造成15名学生死亡,11人受伤。一波未平,另一波又起!12月13日上午,河南驻马店古城乡中学组织学生外出,运载学生的客车与货车相撞,造成两名学生当场死亡,20多名学生受伤,其中7人重伤。事故发生后,肇事司机被警方控制,所有受伤学生均送往医院治疗,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校车事故为何频发?若说社会不重视,这不对!自从甘肃校车惨案后,校车问题在社会舆论中一直在发酵,公众呼吁国家对校车立法,政府要有所担当,承担起校车的费用;温家宝总理要求有关部门在一个月内制订出校车安全条例,目前,该条例草案(意见征求稿)已经出笼,且在热议中若说没有前车之鉴,也不对!河南驻马店发生的这起校车事故,离甘肃校车惨案时隔不足一个月,离江苏丰县校车惨案、广东佛山校车事故!不足一天!一起起血淋淋的惨案,一声声悲天呼地的哭泣,难道不足以让人震撼和警觉,进而防范校车事故的再发?一边是惨案的警示,社会的重视,一边却是HOLD不住事故的频发,让人着实纠结和愤懑,更让人纳闷和不解:校车事故为何频发?难道真的无计可施、HOLD不住了吗?窃认为,遏制校车事故频发,我们需换些思维重新审视。首先,遏制校车事故的发生,司机是关键之关键。只要司机驾技高,能遵守交通规则,珍视学生的生命,对安全保持较高的警惕性,事故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但是,回想一下,校车事故往往发生在乡镇农村,这些地区相对封闭,司机们一般不上网,也无报可看,即便看电视,对新闻热点也不大关注。也就是说,频发的校车惨案新闻以及社会上的热议,那些来自乡镇农村的校车司机恐怕看不到,也听不到。即便听说,也难入心入耳,他们甚至会认为,媒体曝光的校车事故与惨案,都是别人的“故事”,与己何干?司机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监管全无,当然会为车祸买下伏笔。其次,基层政府部门是否重视校车安全,也是遏制校车事故的主要因素。多年来,一些基层部门善搞“形式主义”,譬如对校车的监管模式,我们甚至能想象出来每当发生一起校车惨案,上级会依照惯例下发“红头文件”整治校车,且层层传达,一直传达到乡镇。乡镇在照本宣科转发给各学校,顶多碰头开个会,口头强调一下。即便是治理,往往也是“备案”了之,走走形式而已。至于辖区内有多少校车,车况如何,司机有无资格运营,恐怕无人管理。校车整治屡屡走形式事故焉能避免?就如丰县校车惨案,肇事司机洪旭持有的证与准驾车型不符,车与司机也不符出事的车辆原本由另一驾驶员驾驶,但因其家里有事,肇事者就于事发当天临时驾驶该车,结果酿发车祸惨案。可见,校车“有病”,该“吃药”的是校车司机与基层监管部门。否则,即便媒体与公众乐此不疲地关注和热议也是枉然。再者,有些人先入为主地将校车事故频发的罪责,简单地推向诸如“超载”、无校车立法、无校车“特权”等,其实毫无益处,因为这并非是校车车祸频发的必然因素,司机的无知与懈怠、基层政府部门监管的形式主义,才是校车事故频发的罪魁祸首。如果诚信会吃亏 你怎么选择张伟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2月17日 01 版)上海市社科院一份调查显示:90.2%的人相信诚实守信吃亏。尽管早知我们正面临诚信危机,这个数字还是足以吓人一跳。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它说明,每100个接受调查的人中,超过90个人认为诚信要付出代价。不难想象,当这种对诚信的评判成为共识,人们在付出诚信时,会怀有多少犹豫。回头数数,近来诸多热点,都明明白白地说明我们多么缺乏诚实守信。高考到来时,连外媒都对中国搜查作弊器的严格力度大加报道;行人倒在路边时,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扶起他们会不会被讹诈;而对添加瘦肉精的猪肉、假鸡蛋或地沟油,没有几个人不担心。几乎在生活的每个方面,我们都害怕被欺骗,无法付出信任。大家也清楚,这有多糟糕。因此,小悦悦之死引起的反响如此强烈。一个被反复讨论的问题是:我们的信任感为什么越来越少?报刊、网络上的发言充满困惑与沮丧。如今,这一份调查,透露了可供参考的信息。如果大多数人认为不欺骗别人可能会损害自己,那么,为避免自己吃亏而进行的欺骗就难以避免,甚至愈演愈烈。而当欺骗横生,信任自然也无处容身。为90.2%这个数据寻找原因并不是件简单的事。事实上,不少人早就试图对诚信的消失作出解释。生物学、经济学和民俗学的研究都有所涉及。有人认为,是公权挤压了私人的道德空间;有人认为,市场规则的混乱使诚信成本太高;也有人认为,法律对欺骗者没有足够的震慑力。这个讨论远未结束,也难有最终结论。但坚持诚信确有难度,似乎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如今,当这一份调查的结果摆在我们面前,每个人都不妨自问:你是这90.2%中的一员吗?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既如此,你会选择欺骗以保护自己,还是做一个宁肯吃亏而坚持诚信的人?大多数人时常面临这样的难题。政府部门发布某一串数据,杂货店老板卖出一袋奶粉,让别人受欺骗还是让自己吃亏,这类抉择天天都在发生。我相信,那些最终选择欺骗的人能为自己找到足够的理由。我甚至相信,有些人的理由也的确足以让人同情。趋利避害,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不用对自己进行最严格的拷问。毕竟,一个信任缺失的社会,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的,因此,每一个人的选择都在增添或消减这个社会的诚信度。既然如此,面对90.2%这个数字,不妨先问问自己,当你面临选择的时候,是否真的已经到了除欺骗外别无他法的关头?“傻根”的真聪明柳萌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2月19日 02 版)假如演艺界,不,不光是演艺界,倘若在全国青年中,选举做人处世模范,我全力推举王宝强。就是那个河北农村出来的漂泊者,8岁独自去少林寺习武,14岁带着500元钱闯北京,历经千般磨难万种艰辛,几乎是一夜之间暴得大名,如今被无数影迷称道的“傻根”扮演者。他是一条真正的“汉子”。在名利思想不再是罪过的今天,年轻人都想成名,为了成名使什么招数的都有。眼看着别人成名,急得就像火烧屁股,先不思谋人家为何成名,首先考虑人家是怎么成的名,找不出准确答案就乱猜:女的准是跟谁睡过觉,男的准是给谁送了钱。只有这个王宝强的成名,好像没有人说三道四,因为,他既不是漂亮女孩儿,又不是富家子弟,纯粹一个普通农家苦孩子。可是,他事业成功了,他有名有钱了,让许多盼名寻利者,在哑然和羡慕中探寻答案。王宝强自己说,他就跟他演的“傻根”一样,生活里的他也是傻乎乎的,演“傻根”就等于演自己。那么,王宝强真的傻吗?不,他聪明得很,尤其是在做人处世上,可以说很懂得道理。王宝强在演艺行里,肯吃苦,有天分,有著名导演相助,所以他会获得成功。这样的说法,当然并不错。其实比这更为重要的,还是在为人处世上,借用一句常用的话说:做人上比较“地道”。就是说非常实在、纯粹,不耍滑不玩奸不弄邪,让人觉得可信可交可用,而且有情有义知报恩,这就使他有了立足之本。否则你再有天分再有机会,恐怕都很难在人海中冒出来。比如他在拍摄电影盲井时,导演要求下到几百米的深井拍摄,很多演员一听说就轻易放弃了,而王宝强却真的下井真的坚持拍摄,所以导演李杨感慨地说:“这行里聪明人太多了,很多人拍电影就是为了成名,就是为了赚大钱,遇到危险就跑了,可王宝强没跑,这小孩儿行。”王宝强遇到的第一个“贵人”李杨导演看重的就是他的人品,如果论演技那些临险跑了的人中,肯定有不少的比“这小孩儿行”。导演康洪雷让王宝强加盟,同样是看重他的实诚,在拍摄士兵突击时,被人扣住手腕,从梯子上摔下来。有经验的老武行是假摔,他是真摔,被摔得浑身都青了。导演很满意地点点头,说很真实。这个实诚的农村孩子,更是一个有情义的人。他演电影刚得到酬金,不是大把乱用乱花,而是首先给家乡的父母盖房,春节还要带着父母去海南旅游。他觉得人生最美好的事,就是终于向父母证明,这个儿子没白养。正如人们说的那样,有情有义的人才知报恩,为了表达对导演们的提携,王宝强报恩的最朴实方法就是:“以后只要是他们的戏,他们让我演死尸我都去演。”最多他也不过从家乡扛一袋小米,送给他事业上的大恩人。这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王宝强的心灵依然很质朴纯洁,没有受到社会世俗的污染。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王宝强,他成功首先是在做人处世上,而后才是诸如能吃苦、有演艺天分等等,以及其他必不可少的条件。做人处世在当今社会,看似小事情不值得一提,其实这事情很大很大,弄不好毁了前程也是有的。有的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开始求爷爷告奶奶寻人情,目的一旦达到了就两眼无人,见到恩人都形同陌路,甚至于干忘恩负义的事,这样的人即使能得逞一时,绝对不会立足于长远。如果说王宝强的“傻”,就是通常说的实诚,这样的“傻”实在可贵,像“傻根”似的人多几位,对于我们社会是大幸。不可或缺的平凡良心冯雪梅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2月19日 01 版)夏鹃,一个12岁的小姑娘,在小巷凌晨突发大火时,挨家拍门救下15位邻居;刘玉珍,一位75岁的老太太,每天在天安门广场义务捡垃圾;王伟力,建起一家盲人电影院,给盲人讲述电影里的故事,看着他们流泪、欢笑让人有所触动的,不是名目繁多的年度人物评选,而是普通人的温情故事。路人的冷漠,让抱起小悦悦的拾荒者愈发显得质朴友善。十几年悉心呵护、唤醒植物人丈夫;父亲瘫痪母亲出走,用幼小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这些平凡的好人,琐碎的善举,真实的、可以触摸的温暖与关爱,更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可能,那仅仅是出于本能,源自真诚善良的伸手相助;或者,将一次次的举手之劳、悲悯关爱聚集起来,最终成就美德和崇高。它们看似很简单,缺少英雄壮举中的非同寻常、惊天动地,但也恰恰最接近生活的本质,贴近人性中的真与善。这就是那些平凡的良心。看似平淡无奇,却孕育着社会的基本秩序、美好、良善。我们的社会,其实不缺高蹈的主义或者行而上的道德,缺少的是最为基本的良心和底线。前者,可以说是追求的崇高境界,我们总以为它高些无妨,却不知当它高到一定程度,让人无法触及时,就是圣贤守则。因为对普通人不适用,这种“崇高”也就失去了约束力,非常人之力所能及。其结果,就等于没了标准,人们只把它当“高调”来看,唱得再响也无妨,从未想过要践行。后者,却是为人处事的基本规则,普通到不值一提,却是社会当固守之根基。如果一个社会信任缺失、人情冷漠,恰恰不是高调的道德宣示不够,而是底线太低,甚或失守。很多时候,我们所要坚守的并不是舍身取义、天下为公,而是最基本的道义良心,甚至只是举手之劳、与人为善。如若每个人都能坚守底线,医生就不会因为回扣而诱惑病人做昂贵的治疗,菜农也不会给打了农药的蔬菜贴上无公害标签,厨师不会用地沟油烹制食品,质检员不会让病死的猪肉检疫合格正因为很多人都觉得底线不重要,逾越一点无伤大碍,结果,底线的一次次失守,让每个人都成为受害者,让每个人都在指责他人昧良心之时丧失德行。一些人喊着为而奋斗的口号,却不去搀扶摔倒在地的老人,不去救助被汽车碾压过的孩童;一些企业一边以创建世界一流为目标,一边往奶粉里添加三聚氰胺、往饮料里添加化工原料、往食品里添加过量防腐剂;一些官员可以在台上大谈清廉为民,台下贪腐堕落暂且放下那些“崇高”的道德诉求,回归平凡的良心。谁都不是旁观者,也无法成为幸免者,这个世界的好与坏,往往就在每个人的一念之间。那些简单的规则,那些看似柔弱的坚守,那些素朴的扪心自问,于点滴间改变我们的社会。微言快语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2月20日 02 版)财富可以创造财富,却无法创造智慧。智慧来自内部:心跳,忏悔,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包括对“聪明”的反感和厌恶。说到底,智者首先是一个本色的人,然后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一个既有本色又有理想的人,我以为就是一个最富有的人。麦家刚在武汉大学跟同学们互动,聊到大学毕业时曾为找工作求爸爸给熟人打电话被他拒绝,而鼓励我自己去闯世界。当年我泪流满面后来却感谢他逼我拼出潜能。今天在就业压力面前不少年轻人相信“拼爹”,不论是出于无奈还是胆怯,要知道,别剥夺自己创造幸福的机会。你比你想像的能干!杨澜一个社会,如果长期宣传阴谋论,人心叵测,眼神里透着诡异,甚至在家庭内部,坦诚也不再是美德,一代复一代,沉积在深层心理结构中,成为一种“民族性格”,那就太糟糕了。因为,在心理学视角下,这意味着整个民族患了“受迫害狂”。 汪丁丁今天是今年最后一期发稿了。我们已经连续几年以一个字作年度总结,去年是通胀的“胀”,今年是“粉丝”的“粉”。涂脂抹粉,装扮面子用“傅粉”,它其实是碎屑,但只要“粉妆玉雕”,就能伪饰出一个自以为满足的理想世界。当然,粉尘满天迷人眼,它也能裹胁人轻浮而起为飞尘,融入非理性的飘扬世界。朱伟男生对女生说:我是最棒的,跟我好吧这是推销。男生对女生说:我老爹有3处房子,跟我好,以后都是你的这是促销。男生根本不对女生表白,但女生被男生的气质和风度所迷倒这是营销。女生不认识男生,但她的所有朋友都对那个男生夸赞不已这是品牌。陈安生我现在已经没有心情也没有资格抨击社会的黑暗。社会固然不公,但是,我自己做到了什么?混混沌沌地上了一所普通的大学,在大学里过得混混沌沌,没有学到任何东西,这种情况下,就算社会绝对公平,凭心而论,我们能成功吗?高昊阳人生应当看清、看透,不看破。看清需要智慧,看透需要阅历,不看破则需要一种胸襟。有这种胸襟的人,精神世界一定是丰富的、安详的。一个人,倘若能够通过自己的体悟,看清这个世界;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细致拿捏,不将事物看破说破,他的人生,定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钟长伟本可避免的流浪汉之死张伟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2月16日 01 版)一个无名流浪汉冻死了,在陕西西安蓝田县华胥镇街头。但事实上你会发现,他的死亡本来有很多机会可以避免。无需否认,随着寒冷越来越严酷,像他一样面临死亡威胁的流浪者,在全国为数不少。尽管他们无家可归的理由各不相同,但面对这样的天气,他们一样脆弱;他们若被冻死,都一样令人难过。不过这个流浪汉的故事略有不同。从11月29日起,到12月11日他被发现冻死为止,他最后的人生在网上被直播。有人曾发起一场针对他的微弱的救助,但失败了。这个无名的流浪汉,神智不清,姓名、年龄很难考证,说不出自己来自哪儿。他靠大家的怜悯施舍度过了不少时日。但冬天一来,他只好在零下两度的夜里露天苦熬。但有人为他的生命努力过。在当地一个论坛里,名为“步实99”的网友发过6次帖子,记录这个可怜人的不幸,希望他能得到帮助。据媒体提供的信息,“步实99”只是一个在上下班路上见到这一幕的陌生人。但他无疑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他为流浪汉买来食物,也为他求助。在第一个帖子里,“步实99”就预测过:那个流浪汉“快要被冻死了”。此后,他隔几天就更新一次,表达让这个流浪汉有所归宿的愿望。但这些呼喊石沉大海。“他像牲口一样活着。”有一次,帖子里说。直到12月11日,在最后一篇帖子里,“步实99”宣告了这个流浪汉的死亡。短短的6篇网文,不只记录了一个无名之辈的死亡过程,也给这个社会留下了难以吞咽的苦水。现在我们坐在有暖气的房间里回顾这件事,不难发现,有很多可以挽救一个垂死者的机会,但都错过了。这个流浪汉死亡的地点是华胥卫生院的大门口,距离镇政府只有百米之遥,距离最近的派出所则有500米。这意味着,宣称为百姓服务的官员和执法部门,有足够多的机会发现他,并给他法律规定的救助。但到他死为止,这救助都没有到来。必须质问:这是出于有意视而不见还是由于不尽职的疏忽?在帖子里,“步实99”说他曾多次拨打镇政府和公安分局的电话,但都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华胥镇政府和当地派出所都向媒体否认了这一事实。他们没有说清楚,自己是否对这个近在咫尺的死者尽到了义务。相反,他们倒对被网友“误会”不作为感到委屈说实话,相比委屈,他们更有必要羞愧和反思。与政府部门相比,“步实99”显然力量有限。尽管他将标题改成“可怜的他快被冻死了”,但在流浪汉的死讯引起媒体报道之前,他的帖子仅有1000余次点击和十几个回复,“人微言轻,没起到任何作用”。但那些为数不多的闻听此事的人,同样有机会为一个垂死者做点什么。不能苛求普通人超出自己能力提供帮助,但若知悉此事的人都肯施以微薄的帮助,这个流浪汉也许起码能熬过这个冬天。“6次发帖,我也曾看过,也许很多人也跟我一样看过。我们对这种现象见怪不怪了?”一个网友在事后这样忏悔。这句话值得我们都仔细琢磨。这样的事后反思不能让死者活过来。但这个死在陕西街头的可怜人,也许能让这个社会感到羞愧,从而避免更多本可活下来的流浪者被冻死。徐海峰 编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