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54890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A卷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字形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咆(bo)哮 澎湃(pi) 俨然(yn) 锐不可当(dng)B . 屏(bng)息 浩瀚(hn) 绥靖(su) 杳(yo)无音信C . 逝世(sh) 诘(j)责 提防(t) 相行见绌(ch)D . 歼灭(qin) 狼籍(j) 仲裁(zi) 蹿了一蹿(cun)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 随着最后一个隧道竣工剪彩,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豁然开朗。B . 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 , 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C . 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D . 敬业与乐业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无中生有造出来的。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就今年高中学考和高考选考相结合考试的作法,有关人士指出:“这是我省深化高考综合改革的新举措。”B . 当学校把参加决赛的任务交给我时,我立刻产生一种非常光荣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C . 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一季度还能够保持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D . “朗读亭”空降浙江紫荆港校区,杭州的爱书之人纷纷前去体验,许多附近学校的学生也加入了这个朗读大军。4. (2分)下列词语全部属于褒义词(不含中性词)的一组( )。A . 爱护 成果 跃跃欲试 联想B . 牺牲 理想 呕心沥血 鼓励C . 珍惜 袒护 别出心裁 首脑D . 愉快 善意 寥寥无几 继续5. (2分)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B . 老头子叫了一声“趴下,”一抽身就跳进水里去,踏着水用两手推着小船前进。C . 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D . 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6.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诡谲(ju) 稽首(q) 虐待(nu) 迸射(bng)B . 簇拥(c) 砧板(zhn) 煞白(sh) 行头(xng)C . 蓦然(m) 鼎盛(dng) 睥睨(p) 憋闷(bi)D . 掸去(dn) 兴许(xng) 中看(zhng) 咀嚼(ju)7. (2分)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她的温声细语在耳边流淌,仿佛阳光穿透浓荫,撒下一地的斑澜。B .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攘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C . 从云宵飞车上下来,有好一会儿工夫,我觉得天旋地转,认不清方向。D . 我没有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8. (2分)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不当的是( )A . 中考前老师送我们一幅对联:闻鸡起舞早耕耘,天道酬勤有志人B . 社会上盛传“世界末日”的谣言,我们不要杞人忧天 , 要安心地生活和生产。C . 在报纸和电视上看了张家港市建设全国的文明城市的详细报道之后,全国许多城市领导蜂拥而至,取经学习,真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 . 本届奥运会上,我们的金牌和奖牌总数第一,可是体育圈里素有“得田径者得天下”之说,我们只有在田径上有所作为,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9. (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观沧海作者是东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B .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老舍的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C . 秋天为读者描写了农家生活,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D .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告诉人们在春天的大好时光可以尽情游乐,不要急着做计划。10. (2分)匡太公的遗嘱中,要求匡超人以之为重的是( ) A . 出人头地B . 利禄C . 功名D . 德行二、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3分)11. (3分)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填写内容。要求运用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冲它哭,它便冲着你哭;你冲它笑,它便冲着你笑。这恰如:悲观的人,把挫折视为烂泥潭,一点点陷入人生的困境;_ , _ , _。12. (10分)综合性学习活动黄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在这里,让我们作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去捡拾那些沉淀着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的珍宝,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请完成以下的题目。(1)写出关于黄河的一句著名的诗句。(要求前后相连的一句)(2)请针对黄河严重的生态危机,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简洁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13.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人不知而不愠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章(不得与选文中的相同),并简要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14.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困于心,衡于虑_必先苦其心志_(2)用现代汉语翻译“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贫,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_。 (4)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文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四、 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146分)15. (94分)现代文阅读,回答1-10题。想象鸟鸣的幸福我一直认为,鸟声是一切声音里最美妙的一种,缘于它们质朴的乡土味。鸟们是乡村的天使,是乡村用雨水和谷粒喂养出来的。它们总会在某个淅淅沥沥的早晨抑或夜晚,站在我的面前,说很多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我知道好多人不知道应该把自己归到城市一族还是乡村一族,既渴望乡村的自然,也期盼城市的奢华,就是这样矛盾的统一体。在接近最乡村的人物或者物什时,我们会习惯地用城市的口吻说:那些乡村老大。春天来了,仿佛空气在燃烧。这是一部电影里的对白,这句话让我感动。我想到的不是春天,而是与乡村春天有关联的事物:鸟鸣。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一个路口抵达另一个路口,从一家的房顶抵达另一家的房顶,从一方树丛到另一方树丛,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鸟的叫声也是这样,只要你认真倾听,你就会情不自禁地飞起来。鸟声透着细瓷的质感清清纯纯地传过来。我只闻鸟声,不见鸟影,我想象那么好听的声音是由树上的叶子发出的。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诗:鸟声是树的花朵。多好。这样,满树叶子便变成了满树的鸟。这样想就有了一种隐隐的牵挂,隔着暮霭,似乎感觉那鸟鸣在夜风中微微摇动。依然回到乡村的声,这是个有着古典诗歌般美感的名称,充分体现出了汉语表达的简洁性和准确性,略带暖意的鸟声很快就雾一样地在乡村里弥漫开来,词语里暗含了一个多么生动的过程。对于村庄,我向来怀有这样一种诗意的构图:树荫丛中,水墨画般的村庄在熹微的白光中显现出模糊的轮廓,四周雾霭萦绕,看不出一切具体的具象。一个农家小院木门轻掩,屋檐下半圆碗状的鸟窝里燕子在呢喃,院子里的树枝叶间,成群的麻雀跳跃啁啾,细碎的鸣叫声催醒了昨晚贪玩迟睡的顽皮儿郎之所以是燕子和清晨歌吟,是因为它们是中国古典乡间最常见的两种凡鸟。勤劳的燕子一身黛黑的羽翼,凛然、高贵,令不少孩子敬而远之。而体形更纤小、毛色更灰土、鸣声也更短促琐碎的麻雀,则极像一位调皮、可爱的灰姑娘,成了跟鸡、狗一样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动物。一位作家这样说,麻雀是鸟类中的“贫民”。我深以为然,平常日子,麻雀在瓦楞、林间,或搭在墙洞里的草窝里,叽叽喳喳地像马路歌手一样地歌唱,单一的音调不停歇地平衡着乡村生活的动与静,它们是最能够与人一起和谐相处及至同存共荣的一种飞翔动物。这些对音乐充满好感的小生灵总能在起飞的瞬间听到树枝“嗡”地一声弹响。假若它们能有机会落在盛中国的那把小提琴的弦上,小爪子也那么划拉一下,我相信其中的美妙一定是不可言说的。这些可爱的小鸟,0年代,曾被人为地列为“四个坏蛋”之一,几乎被人们赶尽杀绝。这让我想起瓦尔登湖中的一段话“要是没有兔子和鹧鸪,一个田野还成什么田野呢?它们是最简单的土生土长的动物,与大自然同色彩,同性质,和树叶,和土地最亲密的联盟。”兔子也好,鹧鸪也罢,亲近 者。仔细想想,在城市蛰居的人们又何尝有一只土拨鼠快乐呢?幽梦影言道:“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唉乃声,方不虚此生耳。”此种情境,今天的我们已只可在诗中画中略见一二,又哪里还有心静听?因此,对于我来说,对于我生活的城市来说,想象一下鸟鸣也是幸福的。(1)阅读前三段,请概括鸟声的特点。(2)阅读前三段,请概括鸟声的特点。(3)第段插叙上世界五十年代鸟遭受迫害一事和引用瓦尔登湖中的话,有什么作用?(4)第段插叙上世界五十年代鸟遭受迫害一事和引用瓦尔登湖中的话,有什么作用?(5)分析下列句子隐含的思想感情。鸟的叫声也是这样,只要你认真倾听,你就会情不自禁地飞起来_。仔细想想,在城市蛰居的人们又何尝有一只土拨鼠快乐呢?_。(6)分析下列句子隐含的思想感情。鸟的叫声也是这样,只要你认真倾听,你就会情不自禁地飞起来_。仔细想想,在城市蛰居的人们又何尝有一只土拨鼠快乐呢?_。(7)文章最后一句说“对于我来说,对于我生活的城市来说,想象一下鸟鸣也是幸福的”,你是如何理解的?请根据文意概括解答。(8)文章最后一句说“对于我来说,对于我生活的城市来说,想象一下鸟鸣也是幸福的”,你是如何理解的?请根据文意概括解答。(9)作者说,“一粒粒细小的农夫在软软的耕地上撒种时脱手而出的种子”,用“一粒粒”来修饰鸟声,可谓别出心裁,请说说“一粒粒”写出了鸟声怎样的特点?(10)作者说,“一粒粒细小的农夫在软软的耕地上撒种时脱手而出的种子”,用“一粒粒”来修饰鸟声,可谓别出心裁,请说说“一粒粒”写出了鸟声怎样的特点?(11)文中“中国古典乡间”中“古典”一词有什么涵义?(12)文中“中国古典乡间”中“古典”一词有什么涵义?(13)作者认可“麻雀”是鸟类中的“贫民”的原因是什么?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14)作者认可“麻雀”是鸟类中的“贫民”的原因是什么?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15)作者为什么说,“在城市居住的人们又何尝有一只土拨鼠快乐呢”?(16)作者为什么说,“在城市居住的人们又何尝有一只土拨鼠快乐呢”?(17)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引用幽梦影中的一段话有什么用意?(18)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引用幽梦影中的一段话有什么用意?(19)文章末写道,“对于我来说,对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想像一下鸟鸣也是幸福的”。这一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联系全文谈谈的理解。(20)文章末写道,“对于我来说,对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想像一下鸟鸣也是幸福的”。这一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联系全文谈谈的理解。16. (2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槐抱柳袁省梅你见过这样的树吗?本是棵槐树,扭曲的躯干,黑铁般的外表,龟裂的表皮,半腰里却被谁挖走了般,凹陷成一个马槽般的大坑。偏偏就在那大坑里长出了一棵柳树,枝条越长越大,夹在槐树横横竖竖的枝条间。风沙把村里村外的树都击打地枯死了,却在槐抱柳跟前没了奈何。槐抱柳活着,也有一部分死了,死了的是槐树的一半,长在槐树怀里的柳树却活的好好的。这棵树是五里柳最老也是唯一的一棵树。没有谁不知道这棵树多少岁了,就像不知道王长信老人多少岁一样。人们都很忙,忙着搬家。人们说,五里柳不能住了,风沙要把人都给埋了。王长信老人说他不走,他说那些空荡荡的院子房子不让他走,五里柳不让他走。老人说,我走了,谁管这棵槐抱柳呢?王长信老人每天从很远的地方担水,给自己喝,给槐抱柳喝。都走了,就剩咱俩了。王长信老人给树浇着水,给给笑,五里柳就剩咱俩个活物了。老人把这棵树当成人了。王长信老人浇完树,又去挑水了。村里,地里,老人种了好多棵树苗。老人说,我就不信风沙能跑过咱。老人叨叨着,五里柳不能只有你和我啊。咱得把风沙撵走,得让房子是房子院子是院子,得让鸡飞狗跳鸟叫人闹。一场风沙过后,五里柳又是死寂一片,树苗东倒西歪的,有的连影子也吹刮到很远的地方看不见了。【A】村口的槐抱柳就担心,戚戚地把满身的结疤都瞪成了大大小小的眼睛寻找老人。槐抱柳担心风沙把老人也吹刮得歪倒了。沙梁上老人给给地笑,我的命硬着哩,不怕。老人在沙梁上,挖了更深的树坑,把一棵棵倒了的树苗扶起来,压实,浇水。老人说,我就不信撵不走沙,不信这树活不了。恣肆的阳光里,老人提着铁锹,担着水桶,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地在沙梁上忙碌。槐抱柳安心了,安安静静地没有一丝声息。老人再给老树浇水时,老树就对老人说,您也是一棵树,会走的树。老人哈哈哈哈笑得开心,粗糙的手抚着老树,说,我是树,咱都是树,五里柳要有好多的树。槐抱柳满枝头的叶子就哗哗哗哗响了起来。然而有一天,老人没有来。太阳在天上肆无忌惮地滚着,从东滚到西,老树都没看见老人,老树的每个枝条都耷拉的没了精神。老树开始担心起来。没有老人,五里柳就真的完了。老树忧愁地想着。夕阳给五里柳罩了一件金线银丝般的外衣时,老树看见了老人。老人晃晃悠悠地担着水,说,不服老不行了,得叫他们都回来,回来栽树。【B】老树看着老人,满树的枝条都担心地揪扭成了一团。第二天,老人果然唤来了四五个人。老人和这几个人回到村里。老人摘下一把猩红晶亮的大枣给这几个人吃。那是老人栽种的沙枣树上结的大枣。老人说,好吃吧?老人说,不能白吃,你们得帮我栽树。吃一颗枣,栽一棵树。那些人看着沙梁上的树,说,栽树栽树。我们都栽树。把五里柳的人都唤回来栽树。老树看见老人脸上狡黠的笑,一层一层地堆积。老人悄悄地给老树说,不急,他们会回来的。五里柳还是五里柳,你信吗?果然,更多的人来到了五里柳。人们栽树累了,就坐在老树下,望着槐抱柳说,树老成精哩,有槐抱柳护佑着五里柳,五里柳就不会被黄沙埋了。老树说,老人才是精哩,他是五里柳的精魂。老人哈哈哈哈地笑着,靠着老树的槽坐了下去。老树看见老人慢慢慢慢地坐在了它的怀里。老树用它糙糙的却温暖的“马槽”像抱柳树一样,抱住了老人。(选自2011中国年度小小说,有改动)(1)文章第段表现了老人哪些形象特点?(2)品味第段画线句中“狡黠”一词,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像,描写此时老人的心理活动。(不超过60字)(3)从文中A,B两个加框语句中任选一句,结合语境,从修辞或词语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4)文末描写老人坐到老树的怀里、老树抱住老人的画面有何作用?17. (20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小题。消失的故乡谢冕这座曾经长满古榕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可是如今,我却在日夜思念的家乡迷了路;它变得让我辨认不出来了。通常,人们在说“认不出”某地时,总暗含着“变化真大”的那份欢喜,我不是,我只是失望和遗憾。我认不出我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不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豪华,而是,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我家后面那一片梅林消失了,那迎着南国凛冽的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那里变成了嘈杂的市集和杂沓的民居。我在由童年走向青年的熟悉的小径上迷了路。我没有喜悦,也不是悲哀,我似是随着年华的失去而一起失去了什么。为了不迷路,那天我特意约请了一位年轻的朋友陪我走。那里有梦中时常出现的三口并排的水井,母亲总在井台上忙碌,她洗菜或洗衣的手总是在冬天的水里冻得通红。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我们家坐落在一片乡村景色中。而这里又是城市,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国海滨城市。转过龙眼树,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再往前行,是一座遍植高大柠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和阳光的树荫下,透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影影绰绰的院落内植满了鲜花。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这一切,如今只在我的想象中活着,与我同行的年轻的同伴全然不知。失去了的一切只属于我,而我,又似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我依然顽强地寻找。我记得这鲜花和丛林之中有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江边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的下坡道。在斜坡的高处,我可以望见闽江的帆影,听见远处传来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那年北上求学,有人就在那渡口送我,那一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缠绵,不知是惆怅还是伤感。可是,可是,我再也找不到那通往江边的路,石阶和汽笛的声音了!这城市被闽江所切割,闽江流过城市的中心。闽都古城的三坊七巷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氛围,那里诞生过林则徐和严复,也诞生过林琴南和冰心。在遍植古榕的街巷深处,埋藏着飘着书香墨韵的深宅大院。而在城市的另一边,闽江深情地拍打着南台岛,那是一座放大了的鼓浪屿,那里荡漾着内地罕见的异域情调。那里有伴我度过童年的并不幸福,却又深深萦念情想的如今已经消失在苍茫风烟中的家。我的家乡是开放的沿海名域,也是重要的港口之一。基督教文化曾以新潮的姿态加入并融会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中,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也构成了我童年的梦境,然而,那梦境消失在另一种文化改造中。人们按照习惯,清除花园和草坪,用水泥封糊了过去种植花卉和街树的地面。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地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他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留给我此刻面对的无边的消失。我在我熟悉的故乡迷了路,我迷失了我早年的梦幻,包括我至亲至爱的故乡。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说不清的。(选自谢冕随笔集流向远方的水)(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划线词的含义。我认不出我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不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豪华,而是,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基督教文化曾以新潮的姿态加入并融会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中,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也构成了我童年的梦境,然而,那梦境消失在另一种文化改造中。(2)文章语言凝练形象,试分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3)结合全文,分析“我在故乡迷了路”的原因?(4)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的开发建设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难免产生矛盾冲突,对此,你有何感想?18. (9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城市视觉污染程鑫污染是城市公害之一,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和视觉污染等。过去,人们只对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噪音污染进行了预防、治理和评价工作,对视觉污染并未予以重视。所谓城市视觉污染,是指城市建筑不美观、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色彩不和谐、园林雕塑无美感、人的精神面貌不佳等现象通过视觉给人造成的不快,从而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和危害。城市不仅是人们为满足自身需要进行创造活动的物质环境,而且也是人们为满足心理需要并具有审美要求的创造物。美观的城市建筑、合理的规划布局、和谐的色彩、典雅的园林雕塑艺术,都会令人赏心悦目,并使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有所提高。反之,就会给人们的视觉造成污染。例如,有的城市住宅楼的门窗像调色盘一样颜色杂乱,涂有广告的公共汽车不但过于刺眼,而且给本来生活在大城市已感到烦躁的居民更增加了一重烦躁。心理学家认为,色彩对人的思维、行为、举止、情绪、感觉和生理变化都有强烈的控制与调节作用。要是人们长期生活在色彩不和谐的环境中,心情就会变得焦躁不安,容易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从而导致健康水平下降。这就是视觉污染给人带来的损失。黑格尔曾说过:“如果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那么建筑则是凝固的音乐。”事实上,城市建筑的美感,确实能像音乐一般陶冶人的身心。从美学意义上讲,城市园林雕塑是静的舞蹈、史的碑碣、生活的浓缩、理想的延伸。如果园林雕塑讲究艺术,会促使人去思考、奋进,它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都是很大的。反之,则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视觉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总之,如果城市建筑杂乱、不美观,必将使人产生不愉快,长期这样,必将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这就是视觉污染带来的危害。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所形成的形象面貌,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连续展现, 这个展现是否和谐,对人的视觉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就十分和谐、合理,它有着瑰丽多姿的建筑和别具匠心的艺术构思,是一座设计新颖、布局井然、设备完善和具有现代化交通设施的新型城市,给人愉悦之惑。如果一座城市的规划布局不合理,没有一个总体和谐的设计,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不和谐,那么,人们长期生活在这种不和谐的环境中,人们的身心健康将会受到直接影响,这也是视觉污染带来的危害。在一个城市中,居民精神面貌的好坏,对人们的视觉也有一定的影响。像行为、仪表等,都属这一范畴。如果人们的精神面貌不佳,也将通过视觉给人带来不快,从而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要在城市中营造一种清洁、安全、和睦的社会环境和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综上所述,对于城市视觉污染给人带来的影响,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应注意预防和治理,按“美的规律”建设城市,规划城市,力求使城市总体规划布局达到一种和谐的美。(本文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A . 这篇文章着重说明了城市视觉污染的种类。B . 这篇文章着重说明了城市视觉污染的形成。C . 这篇文章着重说明了城市视觉污染的防治。D . 这篇文章着重说明了城市视觉污染的危害。(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城市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和视觉污染。B . 人们长期生活在色彩不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水平就会下降。C . 我们对城市视觉污染一直不够重视。D . 预防城市视觉污染需要高度重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3)根据文意,谈谈我们该如何预防和治理视觉污染。19. (3分)探究下面的故事,完成后面的问题。农夫和鹤一个农夫在他刚播种的耕地上,张着罗网,许多来吃种子的鹳雀都被捉住了,其中还包括一只鹤。鹤的腿被网弄断了,它哀求农夫饶它一命:“主人呀,请你把我放了吧!我折断了腿,也够你可怜我的了,而且我并不是鹳雀,我是一只鹤,是一只性情温柔的鸟儿呀!你瞧,我多么孝敬我的父母,我天天为它们工作,再看看我的羽毛,和鹳雀也完全不一样呢!”农夫大笑说:“你说的话也许不错,可是我只知道,你是和这些强盗似的鹳雀一起被捉到的,所以你应当和它们得到同样的命运。”(1)这个故事的出处是( ) A . 繁星春水B . 伊索寓言C . 安徒生童话D . 格林童话(2)我的启示:_。 五、 命题作文 (共2题;共10分)20. (5分)请以“身边风景也动人”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21. (5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题一:开在心中的花朵要求: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许多年前,一个十多岁的男孩来到杭州一老字号药房做学徒。临行前,他的老祖母交代了一句话:“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男孩记住了这句话。当学徒很辛苦,可得到的报酬却很少。有一天,男孩打扫卫生捡到了几枚钱币。他很缺钱,但他还是把钱捡起来交给了师傅。这样的事后来还发生过多次,他都如数上交。师傅每次见他来交钱,总是不置可否。治咳嗽有一味药叫鲜竹沥,需要用火烤毛竹蒸出的水分。这是一件细致活,烤好几两鲜竹沥往往需要烤上个把时辰。男孩就老老实实地烤,一点一滴地收集,从来没想过往鲜竹沥中掺点水。多年后,他成了某著名药厂的老总,他创出的品牌已热销了二十多年。要求:根据对上述材料的阅读理解,请从“铭记”“考验”“诚信”“坚守”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写作,600字以上。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六、 其他 (共1题;共2分)22. (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所有陆地_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的生活。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_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_使这种变化加快。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_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A . 似乎 常常 可 肯定B . 似乎 一直 可 应该C . 几乎 常常 可能 应该D . 几乎 一直 可能 肯定七、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23. (8分)古诗文默写。(1)雁门太守行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战斗惊心动魄的句子是:角声满天秋色里,_。(2)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志向,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_?_。(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夕阳西下,_。(4)陋室铭一文中写出了陋室的环境之雅的句子是:“_,_。”(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借景物变化表现时光飞逝、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第 22 页 共 2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3分)11-1、12-1、12-2、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13-1、13-2、13-3、14-1、14-2、14-3、14-4、四、 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146分)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5-10、15-11、15-12、15-13、15-14、15-15、15-16、15-17、15-18、15-19、15-20、16-1、16-2、16-3、16-4、17-1、17-2、17-3、17-4、18-1、18-2、18-3、19-1、19-2、五、 命题作文 (共2题;共10分)20-1、21-1、六、 其他 (共1题;共2分)22-1、七、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23-1、23-2、23-3、23-4、2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