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六大热点问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295458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复习六大热点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复习六大热点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复习六大热点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六大热点问题历史六大热点专题复习 热点一:三农问题 三农指农业、农民、农村。农业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指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指小城镇建设。中国近现代史上,农民问题,尤其是土地问题一直是各领导阶级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的阶级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以赢得农民阶级的支持,从而战胜强大的内外敌人,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1、历代农具的发明、改进和耕作技术,农作物的培植、引进和推广。 (1)历代农具、耕作技术: 先秦:商周仅有少量青铜农具;春秋已在农业中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并开始使用牛耕,战国时得到推广。 秦汉:汉代发明耧车,耕犁开始安装犁壁,赵过推广耦犁,垄作法、代田法、区田法。 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 明清:施用饼肥,采用套耕 (2)农作物的培植、引进和推广: 宋元: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到江淮地区;棉花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经济作物种植扩大。棉花种植遍及南北。 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桑、麻等作物广泛种植;江南大力发展双季稻,岭南出现三季稻。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等引入我国。 清朝:棉花、蚕桑、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2、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演变及趋势:(尤其需重点把握)。 (1)土地制度的演变: 类型: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即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土地国有制(如王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 演变:井田制:形成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 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屯田制:分军屯、民屯两种; 均田制:北魏孝文帝颁布实行,隋朝及唐朝前期继续推行。 3、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开始)魏晋南北朝时期(已臻成熟) 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宋元时期(全面成熟)明清时期(继续发展) 4、近代农民阶级: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目的: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内容: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性质: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评价: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它并没有真正实行。 5、资产阶级革命派:同盟会政纲中提出“平均地权”,被孙中山阐发为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 内容: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 实质: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6、无产阶级: 建国前 (1)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 背景:大革命失败后,由城市转入农村,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土地革命序幕,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内容。 目的:开展土地革命,获得农民支持,巩固扩大革命根据地。 内容: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特别注意:此后对地主、富农态度政策的变化) 作用:调动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同时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 (2)双减双交政策 背景:抗日战争进入战略防御阶段,由于日军“扫荡”和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封锁,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困难。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作用: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1947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制定纲领: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订中国土地法大纲。 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作用: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获得土地。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建国后 (1)土地改革(19501952底) 内容: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意义:到1952年底基本完成,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推动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奠定政治基础。 (2)农业合作化(即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 背景:国民经济恢复后,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但是分散的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方针、原则:采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 步骤: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1955年,政府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 意义:通过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存在问题:后期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3)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1984年底) 背景: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为尽快建设成为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化主义的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 内容:1958年政治局北戴河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认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组好的组织形势。 特点:一大二公。 影响:严重损害了农名的利益,影响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并导致了19591961年的严重经济困难。 (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背景:人民公社旧体制严重束缚农村生产的发展(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过于集中,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措施:首先在安徽、四川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此后在全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其次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最后废除人民公社旧体制。 作用: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也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实质: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对农村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进行调整(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注意: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为农村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为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热点二:广东地方史 (一)广东籍人物及其贡献: 1、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主张推翻清朝封建统治,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2、洪仁王干:太平天国后期领导人,颁布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以法治国、与外国自由通商但不许干涉中国内政。 3、康有为:在广州开办万木草堂、思想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主要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领导“公车上书”、创办刊物、成立强学会(北京)领导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写:应诏统筹全局折后成为变法施政纲领。 4、梁启超: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写变法通议,同封建顽固势力进行了论战。领导维新变法运动。 5、孙中山:在他领导下,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提出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等。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建立了第一个革命联盟;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组建自己的革命武装-黄埔军校;发表北上宣言,主张和平统一中国。 了解:刘永福(黑旗军领袖、与台湾人民一起打击日本侵略者) 邓世昌(甲午黄海海战中牺牲) 詹天佑:京张铁路 郑观应: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主张与外国人商战,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二)发生在广东的历史事件: 1、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林则徐领导,反映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2、广州三元里人民的反英斗争。 3、南京条约将广州开辟为通商;天津条约将汕头、琼州开辟为通商口岸。 4、广东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窗口。 5、在广东南海创立的继昌隆缫丝厂,是广东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6、广州黄花岗起义(1911年),孙中山、黄兴领导。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7、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主要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将旧三民主义阐发为新三民主义。提出三大政策。(意义:标志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8、1925年国民政府成立,建立了国民革命军。1926年北伐战争从广东出发。 9、1938年,广州、武汉失陷,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0、1980年将深圳、珠海、汕头设立为经济特区。 11、1984年广州、湛江成为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后来将珠江三角洲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2、改革开放在广东的成就: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改革开放的成就也应掌握) 热点三:台湾问题 1、设省:1885年,清政府(光绪帝在位)正式设台湾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2、近代以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两次隔离与统一: (1)第一次隔离与统一: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侵占台湾,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后,中国政府才恢复行使对台湾的主权。 (2)第二次隔离:1949年12月,国民党政府退踞台湾。1950年3月,蒋介石在台北复任“总统”,维持所谓“中华民国”的法统。从此,国民党当局割据台湾,坚持反共拒和,造成海峡两岸的长期分离。 3、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就明确宣布要武力解放台湾,但由于条件不成熟而未能实现。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争取用和平方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委员长就台湾问题发表九点声明,系统地阐明了我们对台的方针政策。1982年1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这一构想促进了两岸经贸、文化等关系的发展。在此指导下,中英、中葡政府分别签署了关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从而顺利地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也为实现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即“江八点”精辟阐述了邓小平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并就两岸关系、推动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综上所述,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基础。我国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4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障碍何在?海峡两岸一定能实现统一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主要障碍: .台独势力的阻扰和破坏。台湾当局的“两国论”和民进党的“公投”、“制宪”、“国号简称”等活动,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蓄意挑衅,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绊脚石; .美国、日本等反华势力对中国内政的肆意干涉。 .统一的依据:(有利因素) .根本保证: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人心所向:结束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历史依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史实略); .国际法依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建交公报等国际文献关于台湾问题的原则; .政策保证: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理论; .榜样借鉴:港澳回归,并保持了繁荣,提供了榜样和借鉴。 热点四: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睦邻外交 (一)知识梳理: 1、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之一,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极其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 (1)追随英法,染指中国。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向中国走私鸦片,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以攫取侵华特权。19世纪60年代觊觎我国领土台湾。 (2)19世纪末门户开放,独立侵华。 (3)扶黎扶蒋,控制中国。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进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国主义各国纷纷寻找在中国的代理人。一战期间美国扶植黎元洪,20年代后期积极扶植蒋介石政权,从而实现了控制中国(20余年)的目的。在此期间美国对华商品输出(1931年)跃居第一位。 (4)二战期间,中美合作。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人战争。为打败共同敌人,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美国从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的抗战,中国战场的抗战有力配合着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作战。 (5)扶蒋反共,控制中国。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大为增强,凭借强大的实力,美国力图称霸世界。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出钱出枪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1950年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挠我国对台湾的解放。 (6)政治孤立、经济封锁,走向对抗。1949年新申国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拒绝承认,并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经济封锁,致使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7)走向和解、中美建交;前进道路,一波三折。20世纪70年代苏美争霸,美国处于守势。尼克松上台后,美国对外战略进行收缩。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签订上海公报,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美国同意在台湾间题上的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 中美正式建交后,双方在广泛的领域开始了合作关系,对中美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矛盾冲突。美国始终末放弃霸权政策,在中美关系上围绕着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百般刁难中国,致使中美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特点。尤其是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 2、中日关系 友好交往:(汉朝至宋元时期)对抗与友好并存:(明清时期) 清朝时期与日本的交往: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中日交往基本断绝;晚清时期,中国以黄兴、蔡元培、陈独秀等为代表留日学生,有利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革命思想的传播。 日本两次大规模的侵华:(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 (1)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实现了由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也积极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成为亚洲的强国; (2)在向帝国主义过渡后,日本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把侵略矛头对准了朝鲜和中国:1874年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1894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通过签订马关条约,割占辽东半岛和台湾;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北京大肆抢劫,并获得大量赔款;1904年挑起日俄战争,从俄国手中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即南满铁路);1915年乘袁世凯复辟帝制之机,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一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夺取了山东和青岛,取得了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霸占东三省,并建立伪满洲国,实行殖民统治;又先后发动“一二八”事变和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危机加深;1937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全面侵华,在政治上进行殖民统治,经济上进行殖民掠夺,思想文化上实行愚民同化政策。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23年的冷战对立:(1949年1972年) 战后美军以“盟军”名义,对日单独占领,东京审判对一些战犯免于起诉,保留了天皇制。企图利用日本控制东亚,遏制共产主义。日本在美国的操纵和支持下,在对华问题上,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 30多年友好和平交往:(1972年至今) 1972年田中角荣首相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其中1972年1992年是重新调整和重新定位时期,1998年以来则是旨在构筑“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新时期。这一阶段中,因日本在历史遗留问题上不能正确对待,20世纪90年代的中日关系一波三折,目前出现“政冷经热”的局面。随着经济大国地位确立,日本要求在政治、军事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3、中俄关系 (1)一贯伪装友好,借机攫取权益,掠夺中国的领土面积最多。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沙俄利用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先后占领我国东北和西北边疆地区共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19世纪末20世纪初,致力于在中国东北的势力扩张;辛亥革命时期,乘机控制外蒙古,后来又利用外蒙古独立问题,把外蒙古西北部的唐努乌梁海吞并。1917年沙俄政府被推翻,退出了侵华行列。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成立,并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1924年,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20世纪30年代,扶植王明占据中央领导地位,对中国革命进行过度干预,造成中国革命的重大损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被迫进行长征);“二战”后期,与美英推行大国强权政治,签订雅尔塔秘密协定,出卖中国的外蒙古。(3)新中国成立后,10月2日,前苏联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在政治上采取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外交上实行“一边倒”政策,经济上苏联帮助我国设计和建造一百多个大中型工程项目,对建国初期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960年以后,中苏关系开始恶化,经历了30年的紧张对峙后重新走向缓和与睦邻友好,直到80年代中苏关系才改善。4、中欧关系 (1)两次鸦片战争(原因、经过、条约、影响) (2)八国联军侵华(原因、经过、条约、影响) (3)改革开放后与欧盟的关系保持良好的势头,双方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 热点五:金融危机 “大萧条”的来临l 1.大萧条: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特定称呼。 2.背景:19221929年,美国经济持续繁荣,汽车工业、电气业和建筑业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 3.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1)贫富差距过大,大多数美国人贫困,无力购买所需商品,造成市场萎缩,生产相对过剩。建筑业最先出现衰退征兆。 (2)股票投机过度,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 (3)分期付款膨胀,存在很多隐患。 4.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矛盾。 5.大萧条的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 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l 1.原因: (1)世界市场形成,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加强。(最主要原因) (2)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大国,它的经济状况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2.经济危机的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泛、持续时间特别长(19291933年)、破坏性特别大。 3.影响: (1)这场经济大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2)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使彼此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3)各资本主义国家还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从而激起当地人民更强烈的反抗。 胡佛的反危机措施l 1.在经济大危机初期,胡佛政府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在胡佛任内,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l 1.背景: (1)胡佛的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 (2)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希望能够迅速摆脱经济危机。 (3)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1)救济: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2)复兴: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 (3)改革: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态。 3.罗斯福新政的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 (2)第二阶段:1935年以后,着重改革。 4.实施救济贯穿“新政”全过程。 5.罗斯福新政的主要项目:整顿银行与金融业,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6.从1939年开始,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罗斯福开始将注意力集中于国际事务,“新政”渐告结束。 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l 1.作用和意义: (1)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它虽然没有实现完全复兴和充分就业,但最终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危害程度,加速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2)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它为美国广大普通百姓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改善公众的生活状况,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 (3)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使社会弱势群体相当数量的成员首次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 (4)罗斯福新政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影响,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深刻的改造。 共用一个规则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l 背景: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建立过程:前身是世界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改名为世界贸易组织;1994年马拉喀什部长级会议正式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标志着法制化和规范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英文缩写“WTO”)。 宗旨: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作用: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强权政治。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2、过程: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之一,1986年中国政府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影响:有利于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引进外资;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维护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消)国内一些企业、产品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4、启示: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 热点六:泛珠江三角洲: 涉及广东、广西、湖南、海南、福建、江西、四川、云南、贵州和香港、澳门(9+2) 广西、湖南:太平天国运动 海南:1988年设立经济特区,名人:毛泽东 福建:福州、厦门被迫通商、洋务运动中:福州船政局、1980年厦门成为经济特区。 江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四川:四川保路运动,名人:邓小平 云南: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 贵州:遵义会议(1935年)意义、内容掌握 香港、澳门:回归过程和意义 全 品中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