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中2013历史.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295081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高中2013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高中2013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高中2013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2013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共8页,共7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汉武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主要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2中国古代设立军机处的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3十二铜表法是人类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成文法,它颁布于古代 A罗马 B雅典 C中国 D英国4英国光荣革命后制定权利法案的是 A国王 B议会 C内阁 D总统5法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斗争和多次反复,最终于1875年确立了 A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君主专制 D联邦制6十月革命使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爆发于 A1848年 B1871年 C1917年 D1949年7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动这场战争的国家是 A俄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8洪秀全是从广东走出去的一位近代历史人物,他领导了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9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 A人权宣言 B资政新篇 C共同纲领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0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它的历史意义有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B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 C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D提出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11“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指导思想 B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指导思想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指导思想 D“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思想12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依法治国”方针并将其写入宪法是在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13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并在80年代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联邦德国 D日本14首位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美国总统是 A尼克松 B杜鲁门 C里根 D克林顿15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基本背景是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美苏放弃霸权主义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强大16曲辕犁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农具改进的一大突破。曲辕犁最早出现在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17宋代制瓷业发达,被称为瓷都的是 A景德镇 B佛山 C武昌 D开封18新航路开辟前,欧洲的贸易中心在 A大西洋沿岸 B地中海沿岸 C太平洋沿岸 D印度洋沿岸19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 A蒸汽机的改良 B计算机的诞生 C相对论的提出 D电力的广泛应用20中国人创办第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 D戊戌变法时期21面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推行了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重要特点是 A自由放任 B重农抑商 C重商主义 D国家干预经济22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是 A斯大林模式缺乏活力 B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C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D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23苏联最后一任国家最高领导人是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2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25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的基本国策。首先开放的是 A浦东 B经济特区 C14个沿海城市 D沿海经济开发区26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2721世纪初,中国为了实现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而加入的国际组织是 A上海合作组织 B关贸总协定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28铁路在中国开始出现于 A明末 B晚清 C民国时期 D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29已知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出现于 A夏商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30右图所示唐代书法作品的字体是 A楷书 B隶书 C小篆 D草书31“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A智者学派 B儒家学者 C启蒙思想家 D宗教改革领导者32对美国1787年宪法中关于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之间关系的规定产生重大影响的启蒙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洛克 D卢梭33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民报的创办 B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C青年杂志的创办 D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34为牛顿运动三定律奠定了研究基础的科学发现是 A自由落体定律 B生物进化论 C量子学说 D相对论35对蒸汽机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A牛顿 B瓦特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36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为现代信息技术奠定重要基础的国家是 A美国 B德国 C苏联 D中国37在20世纪初的“默片时代”最负盛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是 A莫扎特 B猫王 C卓别林 D卢米埃尔382001年中国政府授予袁隆平“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 A主持“两弹一星”试验研究 B研制载人飞船 C研制“银河I号”巨型计算机 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39在进行改革开放的同时,党和国家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实行 A“教育革命” B整风 C“科教兴国”战略 D工农教育40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做出的重大理论贡献是提出了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41“经过革命的洗礼后,这个国家已成为自由和机会的象征,作为没有以往数千年负担和积淀的一块新土地受到人们的羡慕。”这里的“革命”指 A法国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英国光荣革命 D中国辛亥革命42斯大林曾评论说:“它是无产阶级为反对资本主义而扭转历史的第一次光荣英勇的然而没有成功的尝试。”这次尝试是指 A第一国际 B五四运动 C十月革命 D巴黎公社43“自由”、“平等”、“三民主义”,农民日常都说。甚至路上碰见不肯让路的地主,也会愤怒喝道:“土豪劣绅!晓得三民主义么?”这种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A辛亥革命前夕的湖北 B国民革命时期的湖南 C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 D解放战争胜利后的东北44右图(改编自丁聪作品)所反映的情景发生于 A甲午战争时期 B朝鲜战争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45“宪法规定我们的国家要建立社会主义,这当然不是说社会主义社会已经是现成的东西,也不是说我们可以坐着等到它来到。”由此可知 A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 B通过该宪法的会议是中共七大 C该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D当时改革开放作为国策已写入宪法46“通过对外援助这种方法,美国保持着对全世界的影响和控制地位,并支持着本来肯定会倒向或投向共产主义阵营的国家。”体现这一做法的有 A实施马歇尔计划 B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C组建北美自由贸易区 D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47有学者这样描述新中国初期的某一外交政策:“中国屈膝受辱的时间太长了,新中国不会乞求帝国主义的承认。”该外交政策是 A不结盟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48宋代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财产平均分配 B禁止土地买卖 C实行土地国有化 D土地所有权转移频繁49从这一活动开始,西方的地理范围扩展了。因此,今天我们可以在全世界哪怕是最偏远的地方发现西方的思想和技术。它的负面影响是欧洲中世纪早期已经灭绝的奴隶制死灰复燃,给被奴役的非西方世界的人们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这一活动”指 A新航路开辟 B圈地运动 C文艺复兴 D工业革命50有研究表明,在抗战爆发前夕,中国民族工业在劳动力组织上不但盛行着由工头招工的包工制,还存在着把农村来的男女儿童包养起来的养成工制,以极低代价收买农村失业男女的包身工制,以及工场手工业式的家庭工制等。这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 A仍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B仍然是传统手工业生产方式 C无法避免官僚资本的压迫 D管理水平高于在华外资企业51美国总统胡佛最初把随着股票市场崩溃而来的不景气看做是一种心理现象。他亲自选用了“萧条”这个字眼,因为它不像“恐慌”或“危机”那么吓人。1930年6月,经济形势急剧恶化,有代表团建议兴办公共工程救济失业,他竟对他们说:“先生们,你们来晚了60天,萧条时期已经过去了。”据此可知胡佛 A鼓励公共救济事业 B试图大规模干预经济 C反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对经济危机的严重性认识不足521929年斯大林说:“当我们使苏联人坐上汽车,使农民坐上拖拉机的时候我们还要看看,到那时哪些国家可以被评定为落后的国家,哪些国家可以被评定为先进的国家。”由此可知斯大林 A继续推行新经济政策 B对苏联工业化充满信心 C反对农业集体化 D帮助西方摆脱经济危机53“这一运动,首先从农村开始,小社并大社,自留地归集体,大搞公共食堂,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这一运动”是 A土地革命 B包产到户 C人民公社化 D社会主义改造541971年5月,联邦德国中央银行通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邦德国不再继续收购美元,要让本国货币“浮动”。这说明联邦德国要 A退出布雷顿森林体系 B加入欧元区 C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改善与美国的关系55二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多个国际性和区域性组织的领导者。美国未参加的组织有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洲联盟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56有人将“心”与“物”比喻为“理”的两个儿子,一个在家,一个在外。“心”是“理”在家里的儿子,“物”是在外的儿子,“物”虽在外,也不能说不是“理”的儿子。与这一思想一致的是 A心外无物 B理是世界本原 C无为而治 D仁者爱人57欧洲中世纪的绘画作品中很少留有作者的姓名,但到文艺复兴时期,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签名,甚至将自己的形象绘入其中。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 A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B对宗教权威的认同 C对教会腐败的批判 D对现实生活的逃避58清末有人说:“西学之精,莫非原本中国今精舍方言、格致两斋,通其言语文字,以造就译才,兼考求新理新物,为制器利用之助,是乃昌明中国实学,将以西学化为中学,非弃其学而从西学也。”由此可知,作者 A主张全盘西化 B反对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 C认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认为西方的“新理新物”不值得学习59“当每个人都能够用照相机创造出写实的风景或者肖像后,对于艺术家来说,用颜料和画笔吃力地做这些事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因此画家开始考虑绘画不是复制实体。绘画的目的不是反映现实而是创造现实。”据此可知因摄影技术的发展而开始被冷落的绘画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人文主义60“我们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 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大跃进” B“八字”方针 C“文化大革命” D“双百”方针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2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61顾炎武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中,而天下太平矣”。由此可知他主张 A废除君主专制 B改革郡县制 C适当限制君主权力 D恢复分封制62有人评价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时指出:“经由男性普选产生的议会要取决于众的愿望,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民主的。然而国家的大臣只向皇帝负责,而不是向民选的议会负责。此外,它只是一个把各邦国的统治者结合起来的帝国,而不是把人民结合在一起的国家。”这反映了当时的德意志帝国 A没有实行联邦制 B妇女享有选举权 C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D采用资产阶级代议制63某西方学者认为,19世纪提出的“两个假说都带有革命性,它们猛烈冲击着关于人类和人生的传统看法,使人不得不重新考虑许多以前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这里提到的“两个假说”分别是指 A进化论 B相对论 C社会契约论 D马克思主义6417、18世纪,英国、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派遣满载白银的船只来到亚洲,把印度的棉布、中国的丝绸及瓷器运回本国。英国一直苦于找不到与中国进行贸易的货物,直到19世纪早期大规模鸦片贸易的兴起。由此可知 A鸦片战争后英国不再购买中、印货物 B18世纪英国使用贵金属购买中、印货物 C英国通过贩卖鸦片改变对华贸易的不利处境 D工业革命前英国已经形成对华贸易的优势65有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出现的经济繁荣“不同程度上伴随着广泛的经济计划、系统的政府干预,以及用以克服竞争性资本主义和商业周期不稳定的社会服务体系。”据此可知二战后初期西欧 A推行福利制度 B经济社会动荡局面加重 C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D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66“一五计划”是中国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有 A学习苏联经验 B工业基础薄弱 C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国有企业缺乏活力67新中国建国初期流行列宁装、布拉吉等苏式服装,“文化大革命”时期盛行军装和“干部服”。这反映了 A国家重视轻工业生产 B外交关系对民众的服饰具有影响 C人们的审美观念返朴归真 D老百姓的衣着与政治运动关系密切68商鞅认为:耕战是国家的头等大事,而诗书不利于人们专心耕战,必须严加禁止。据此可知商鞅 A反对儒家说教 B提倡礼法并用 C主张奖励军功 D倡导无为而治69马丁路德认为:基督徒的自由是一种内心自由,纯属精神范围,只为上帝所知;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基督徒应完全服从业已确立的权威。这反映马丁路德 A反对上帝的权威 B反对教皇的权威 C主张服从教士的权威 D主张服从国王的权威70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之一。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 A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B指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C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D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013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DABACDBD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DACCABDC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BCDBCDBBA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ABCABACDCD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41424344454647484950答案BDBDCACDAA题号51525354555657585960答案DBCACBACBD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全选对得2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题号61626364656667686970答案BCCDADBCADABBDACBDAC 1)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以孝、廉为主要标准的察举制,B、C分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至明清,D项不是选官制度,故选A项。答案:A2)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可知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故选D项。答案:D3)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结合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故选A项。答案:A4)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等旨在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故选B项。答案:B5)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可知1875年通过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故选A项。答案:A6)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可知十月革命爆发于1917年,故选C项。答案:C7)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故选D项。答案:D8)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可知洪秀全于1851年发动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故选B项。答案:B9)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法,故选D项。资政新篇中国近代第一个资本主义方案。答案:D10)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与理解。结合所学可知选C项,A、B、D项分别是南昌起义、同盟会成立、资政新篇的意义或地位。答案:C11)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中国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故选B项。答案:B12)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结合所学可知 “依法治国”方针并将其写入宪法是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故选D项。答案:D13)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崛起的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故选D项。答案:D14)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尼克松成为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故选A项。答案:A15)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结合所学可知A、D项分别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20世纪40年代后期,故排除;B项明显与史实不符,至今美国还没放弃霸权主义,故选C项。答案:C16)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可知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故选C项。答案:C17)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结合所学可知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故选A项。答案:A18)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使得欧洲的贸易中心有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注意题目问的是“新航路开辟前”,故选B项。答案:B19)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uchengjiu是点的发明与应用,故选D项。答案:D20)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民族工业(包括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故选C项。答案:C21)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政策,故选D项。答案:D22)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结合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列宁针对当时的严重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提出的,故选B项。答案:B23)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可知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解体,故选C项。答案:C24)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故选D项。答案:D25)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结合所学可知经济特区的设置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正式开始,故选B项。答案:B26)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可知选C项。答案:C27)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结合所学可知201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实现了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故选D项。答案:D28)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70年代外国人在中国修建了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故选B项。答案:B29)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发明了 “司南”,故选B项。答案:B30)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根据图示可知字体与现在的汉字构造一致且工整,故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楷书形体完整,草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隶书圆润,故选A项。答案:A31)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结合所学可知“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智者学派的代表普罗泰格拉的观点,故选A项。答案:A32)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结合所学可知孟德斯鸠提出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分立与制衡奠定了本主义 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故选B项。答案:B33)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故选C项。答案:C34)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伽利略为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自由落体定律是伽利略的成就,故选A项。答案:A35)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结合所学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故选B项,牛顿、爱因斯坦、普朗克的主要贡献分别是经典力学体系、相对论、量子论。答案:B36)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可知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故选A项。答案:A37)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结合所学可知卓别林“默片时代”最负盛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故选C项。答案:C38)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可知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故选D项。答案:D39)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根据时间信息“改革开放同时”可知故C项。其余三项都是发生在改革开放前。答案:C40)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可知选D项。A、B项是邓小平提出,C项是周恩来提出。答案:D41) 解析: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根据信息“没有以往数千年负担和积淀的一块新土地”可知该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起共和政体,故选B项。答案:B42)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和信息提取能力。根据信息“无产阶级为反对资本主义第一次没有成功的尝试”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巴黎公社革命,故选D项。答案:D43) 解析:考查知识的再现、理解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20世纪20年代20年代初,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自由、平等、民权已经深入到农民心中,成为一种“最时髦”、运用“最广泛”的学说,故选B项。答案:B44) 解析:考查图片信息解读能力。根据漫画中的文字信息“八路军”可知是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抗日需要,中国把长征后在北方的红军改名为八路军),故选D项。答案:D45)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和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当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还没有确立,故排除A、D项,宪法规定中国实行社会主义,中共会议没有制定宪法的权力,故选C项。答案:C46)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根据信息“对外援助并支持着本来肯定会倒向或投向共产主义阵营的国家。”说明美国实施援助是为了遏制苏联势力的发展并控制世界,结合所学可知这是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故选A项。答案:A47)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和信息获取能力。“新中国不会乞求帝国主义的承认”与建国初期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内涵一致,故选C项。答案:C48)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与材料解读能力。“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说明土地兼并突出,土地所有权变化频繁,故选D项。答案:D49)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再现和材料信息获取。根据信息“西方的地理范围扩展开始”“奴隶制死灰复燃”“非西方世界的人们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可知反映的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选A项。答案:A50) 解析:考查材料信息提取能力。材料反映的包工制、养成工制、家庭工制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手工业特点,故选A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采用的是机器生产,B项错误。答案:A51) 解析:考查材料信息获取能力。结合题干信息可知胡佛反对兴办公共工程救济失业,这说明胡佛坚持自由放任政策,故A、B、C项排除,胡佛认为经济不景气并不可怕,故选D项。答案:D52) 解析:考查材料解读和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斯大林强调发展汽车制造业是改变落后面貌的有效途径,结故选B项。答案:B53) 解析: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材料信息“小社并大社大搞公共食堂”说明追求大规模、公有化程度,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故选C项。答案:C54) 解析:考查知识的理解。结合所学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固定汇率制,而联邦德国试图让本国货币“浮动”说明其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这可能导致德美关系的恶化。欧元问世于1999年,这与时间不符,且材料没与反映,故选C项。答案:C55)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结合所学可知欧盟是由欧共体发展而来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区域集团,因此美国不可能成为其成员,故选C项。答案:C56) 解析: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理学,故排除C、D项,材料认为“心”与“物”都是“理”的儿子,只不过一里一外,故A项错误,B项正确。答案:B57) 解析: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将自己的形象绘入其中实际上是突出自己的价值,故选A项。答案:A58)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再现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材料“西学之精,莫非原本中国”说明此人认为中学的地位;材料“为制器利用之助,是乃昌明中国实学”说明此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故选C项。答案:C59) 解析:考查材料信息的解读和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摄影技术得益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故因摄影技术的发展而开始被冷落的绘画应早于19世纪末,排除C项,再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被冷落的绘画主张写实,故选B项。答案:B60)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再现和材料解读能力。材料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应该给予自由的空间,这与“双百”方针的内涵一致,故选D项。答案:D三、双项选择题: 61) 解析:考查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材料可知顾炎武认为分封制的弊端在于地方权力过大,郡县制的弊端在于过于集权与中央(君主),主张给予郡县一定自主权,故B、C项符合题意。答案:B、C62) 解析:考查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根据信息“议会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民主”说明可知德意志帝国议会采用资产阶级代议制,根据信息“国家的大臣只向皇帝负责”说明世袭的皇帝具有巨大的权力,这明显体现专制色彩浓厚,故选C、D项。答案:C、D63)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与理解。根据信息“19世纪提出的假说”,采用排除法,A、B、C、D项分别是1859年、1905年、18世纪、1848年,故选A、D项。答案:A、D64) 解析:考查理解与推断分析能力。从题干信息可知:17、18世纪,英国、荷兰等国用大量白银购买中、印货物,故B项正确;英国大规模的鸦片贸易是为了扭转贸易不利局面,故C项符合题意。A、D项明显是材料信息和史实不符。答案:B、C65) 解析:考查材料解读和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材料信息“伴随着广泛的经济计划、系统的政府干预用以克服不稳定的社会服务体系”可知选A、D项。B项与二战后西欧发展形势相反,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不可能克服,故B、C项错误。答案:A、D66) 解析: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是鉴于工业基础弱,增强国防实力的需要,另外受到苏联模式取得成效的影响,故选A、B项。C项改革开放的结果,D项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答案:A、B67) 解析: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建国初期流行列宁装反映了“一边倒”政策,“文化大革命”时期盛行军装折射出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倾向,故选B、D项。答案:B、D68) 解析:考查材料解读和理解分析能力。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商鞅强调耕战的重要性、禁止诗书,禁止诗书实际上是反对儒家说教,故选A、C项。答案:A、C69) 解析:考查材料解读和知识的理解。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马丁路德主张信仰自由(信仰上帝即可获救)和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这实际上否认了教皇的权威,确立了世俗君主的权威, B、D项符合马丁路德的观点,A、C项与其观点相左。答案:B、D70) 解析:考查知识的再现理解。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走上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故选A、C项。B、D是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取得的成果。答案: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