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阶段滚动检测(三)(含解析)第九至十二单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2948503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阶段滚动检测(三)(含解析)第九至十二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4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阶段滚动检测(三)(含解析)第九至十二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4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阶段滚动检测(三)(含解析)第九至十二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阶段滚动检测(三)第九至十二单元(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恩格斯曾论述道:“美国没有中世纪的废墟挡路,而且在一开始有历史的时候就已经有了17世纪形成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因素。”下列表述中,与恩格斯所述的这种现象无关的是( )A1787年宪法确立共和政体B政府实行分权制衡的原则C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D种族问题严重3.中国的法制建设白皮书中写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制建设的新纪元。”对材料中“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A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B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C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2011年1月26日,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克劳斯施瓦布在接受采访时说:“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 )A.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C.经济区域集团化取代了全球化D.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极5.2011年5月11日是玛提欧利奇(中文名为利玛窦)在北京逝世401周年纪念日。他曾在中国居住28年,是第一个被中国皇帝赐地埋葬的欧洲人,下列情境玛提欧利奇最有可能经历的是( )A三省长官与他商议国事B阅读活字印刷的红楼梦C看到有人在住宅区卖青花瓷器D出海航行持有海外渡航证明书6.(2013西城模拟)春秋末期,范蠡弃官从商,因在陶邑经商被称为“陶朱公”。当时的陶邑,已成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的著名经济都会。上述材料可说明( )A.当时商人的地位得以提高B.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商业中心形成C.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D.当时商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7.明朝湖州市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经营项目数量产量收入(白银)稻30亩90石90两桑10亩养蚕600个(卖出250个,织绢120匹)125两家禽58头(略)55两从材料中最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B.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C.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D.湖州地区丝织业发达.宋代商业史研究说:“在此期间,以从唐代以来诸个别资本相互竞争中发达起来的信用惯行为背景,纸币直接地由于在四川使用铁钱不便而开始成为支付手段,政府则强制通用纸币为代用货币。这在货币史上是划时代的。”材料所反映的正确信息是( )A纸币在唐代就开始广泛使用B纸币最早在四川地区直接使用于商业C政府完全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D自此纸币成为商业流通的唯一货币形式9.清朝雍正皇帝曾经设立农官,奖励务农有成的老农,并从江南请来经验丰富的老农到北方传授农业技术,重视并扶植农业。其原因不包括( )A农民是国家赋税和兵役、徭役的主要来源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国家外贸的收入C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稳定D小农经济的稳定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10.有学者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这说明此时中国( )A经济总量与劳动生产率在增长B经济总量在世界处于落后地位C经济增长以传统的方式来实现D经济类型和总量实现新的突破11.五百二十年前,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 )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ABCD12.(2013青岛模拟)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意大利,但新航路开辟后,“财富流向西葡”“英国成为海盗”“意大利被晾到一边”,其中“意大利被晾到一边”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性商业危机B.意大利经济衰退C.世界性商业革命D.意大利金融危机13.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到欧洲指出:“作为工业化先行者的英国跃升为世界第一号强国,依靠的就是制度创新。”这些制度包括( )建立起一种适合国家发展的议会民主制确立了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世界范围内的殖民体系确立了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模式A.B.C.D.14.18世纪早期,格拉斯哥城是“大不列颠最清洁的城市之一”。1839年,一个政府委员会的成员写道:“我无法相信,在任何一个文明国度里,竟有这样一个存在如此大量的肮脏、犯罪、痛苦与疾病的地方。”格拉斯哥城的变化启示我们( )A要大力发展社会经济B要维护城市的安全清洁C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需协调D要先污染后治理15.马克思认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在经济方面形成完整的“世界史”的标志是( )A.新航路的开辟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16.晚清刑部侍郎左绍佐(1846-1928)在一封信中自述:“佐生五十有四年,目睹洋务之坏,幽忧愤郁,以迄今日。幸得逢圣武天断,为匹夫匹妇复仇,豁然如沉疴之得苏也,此本朝臣子吐气之时,千载一遇也。”该观点( )A批判了洋务运动B倡导了爱国、进步思想C宣泄了对革命党人起义的不满D体现了抵御外侮愿望与“天朝上国”观念的结合17.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它们( )A.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都实践了“实业救国”思想C.都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D.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18.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1911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以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19121920年13419211926年-4519271936年8719371945年-245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剧变B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C内战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D抗日战争期间民族企业被日本整体吞并19.(2013黄山七校模拟)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指数为100)。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的解读,正确的是( )1936年1937年1938年棉纺织业100817698面粉业100775725机器业100996560各业平均100855749民族工业逐步萧条因国民政府工作重点提高外交地位所致面粉业、纺织业发展最快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A.B.C.D.20.(2013金陵中学模拟)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农业生产统计表(单位:亿元),从表中可以看出生产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 )1952年1956年1957年工业总产值343.3703.6783.9农业总产值483.9582.9604工农业总产值827.21 286.51 387.9A.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B工业发展快于农业发展C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D经济建设方针的正确性21.(2013宁波模拟)20世纪60年代初,陕西省户县农村党员杨伟名牵头写的万言书当前形势怀感,描述了当时的农村情况:“就农村而言,如果拿现在和合作化前比,使人感到民怨沸腾代替了遍野歌颂,生产凋零代替了五谷丰登,饥饿代替了丰衣足食,濒于破产的农村经济面貌代替了昔日的景象繁荣。”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三大改造的推行过于激进B.“八字”方针落实不力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D.“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22.(2013华中师大附中模拟)有历史学家评论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约为38%和187%。”这从根本上取决于(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指令性经济计划的实施C.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23.下表能够反映的史实是( )年代1978198019851990199219941996国有工业比重(%)776760649546515373285(编自杨继绳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纪实)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第一、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所有制结构不断改善国有企业面临困境ABCD24.新中国成立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在不断地变化,由“合理调整工商业”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再到“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最终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过程主要反映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逐步建立起来的B.国家逐渐放松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C.改革开放加快了经济体制的变革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和发展25.(2013黄山七校模拟)2011年12月11日,胡锦涛同志在某论坛上高度评价某事件,称其“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该事件是指( )A.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 分,第27题 17分,第28题17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史料记载:唐朝王处存的父亲王宗历任检校司空、金吾大将军,“宗善兴利,乘时贸易,由是富拟王者”。唐高宗时,安州人彭志筠,献出绢布三万段助军费,被赐奉议郎名号。到唐代中期,“富商豪买,尽居缨冕之流”。宋初丞相赵普,“广殖资产,邸店之多、甲于京师”。商人加官势,赚钱更容易。然而,这种与官府勾结的商人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在古代中国大官僚、大商人、大地主三位一体最稳妥,自由独立的大商人是站不住脚的。材料二清乾隆嘉定县志记:“布商盛于南翔,花商盛于罗店。至新泾镇凉鞋,安亭、黄渡镇蓝靛,亦为商贾所集。”据统计,明清江南地区有蚕桑与丝织专业市镇25个;有棉花与棉纺织专业市镇52个;有米粮专业市镇13个;还有以冶铁著称的嘉兴炉镇、吴江村市,以陶业著称的嘉兴千家窑、杭州瓶窑镇等。明嘉兴濮院镇“日出锦帛千计,远方大贾携橐群至”,至清代,“镇上业丝者无不兼业绸,而业绸虽不业丝,亦必购买新丝以贷于机户而收绸”。清代有“天下四大镇”:景德镇至明清,窑灶林立,发展成为瓷器最大产地;朱仙镇元开贾鲁河,成为通往开封的水陆转运点,至明清逐步发展为商业大镇;佛山镇,因“工擅炉冶之巧,四远商贩恒辐辏”,民庐达万余家。汉口镇, 明成化间汉水改道,因其地当江汉交汇之处,商贾日盛,嘉靖间成为镇。这四大镇实际上已是全国性的商业城市或手工业城市了。(1)结合材料一中现象及所学分析中国古代的抑商政策。 (8分)(2)材料二体现了明清商业中的哪些特点?(4分)(3)结合所学概括宋元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 (4分)27.201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中华民国的成立对我国向近代社会转变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材料二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工业建设会趣旨(1912年)材料三中国历史都采用帝王纪年,帝号即年号。汉武帝开始于帝号之外另立年号,自此这种办法一直沿用到清末的宣统。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即电告各省都督:“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但民国初年出的历书是阴阳合历,一边用阳历,一边用阴历,农时二十四节气仍旧保留。当时王闿运有一副对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即反映了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的誓词中体现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成立在当时的重要意义。(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产业革命”出现的政治环境。(4分)(3)通过民国初年的产业革命与英国工业革命的对比,分析其对各自经济结构的影响有何异同。(4分)(4)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纪年法变迁的状况并分析这种变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反映了民国初年社会风貌的哪些典型特征?(3分)28.(2013宁波模拟)中国近代化,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养民之道,惟在劝农务本”,而开矿谋利,则属舍本逐末,“殊非经常之道”。清史稿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莫不知在良田。陶煦租核材料二年代商办官办或官商合办外商企业设厂数(家)资本(千元)设厂数(家)资本(千元)设厂数(家)资本(千元)1872-1894年534 6971916 19610328 000各省动力状况及职工数(1915年)省份工场数(家)职工数(万)人口总数约(万)动力使用(机器动力)不用动力合计山东1218159362.477 43 792江苏1491 1391 28814.267 82 588安徽3863862.4681 622湖北175155323.6793 414云南932贵州17170.060 6966摘编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以及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8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这些现象出现的条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化的认识。(6分)答案解析1.D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宰相为政府领袖”相背离的朝代是明、清。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与题干观点相反。2.D恩格斯认为美国没有经历中世纪的封建统治,在一开始就有了17世纪形成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了政治上的民主共和和三权分立政体,经济上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但种族问题不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因素,故选D。3.A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及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根据时间提示,可排除B、C、D。1949年,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筹备建国问题,并通过了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开启了中国法制建设新纪元。4.B本题考查多极化格局。根据材料“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可知发展中国家和东方正在崛起,反映了多极化格局的加强。5.C利玛窦生活的时代正值明朝后期。明朝时期,中央政府已无三省,故A不正确;红楼梦是清朝曹雪芹的作品,故排除B;明朝后期实行闭关和海禁政策,故D不正确。只有C与题目中的时间相符。6.B依据材料信息“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可以看出,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商业中心形成。A、C、D都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7.C根据材料分析可以了解到,湖州地区丝织业兴盛,收入超过农业和畜牧业。商品经济发达,联系各选项,C“重农抑商的政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8.B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纸币在宋代才开始直接用于商业活动,这是基于唐代商业积累的商业信用,故A说法错误,而B符合题干材料;“政府则强制通用纸币为代用货币”,并不能说明政府完全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说法错误;纸币成为商业流通的唯一货币形式,不符合史实,在古代,主要货币形式还是金属货币,故D错误。9.B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政策。通过统治阶级政策态度分析得出重农政策,而其出发点在于A、C、D,B叙述不符合史实。10.C关键信息是“晚清”“小农经济”“没有发展的增长”。经济总量达到了世界第一位,但处于停滞发展的状态。11.D注意材料中的“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说明此评价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是从另一个角度观察新航路的开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由此可知正确;材料重点强调东西不同文明的交流与碰撞,因此的表述不符合材料的意思,答案为D。12.C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商业革命,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选C。13.C英国较早地实现了大国崛起,在19世纪中期以前,主要依靠政治上确立的议会民主制度,经济上的工业革命和自由放任的经济体制以及对外建立的世界殖民体系。14.C1839年,英国的工业革命已接近尾声。英国在取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犯罪剧增等。这启示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故选C。15.D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形成密切的交往,整个世界都被卷入世界市场,在经济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世界史”。16.D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并归纳观点的能力。本题因“目睹洋务之坏”而易错选A;从“圣武天断”“匹夫匹妇”“吐气”中判断,再结合题干中的时间信息:“晚清”“1846-1928”可知选D。17.D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创办的官办军用企业,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也没有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A、C错误。江南制造总局和大生纱厂都引进了西方的技术和机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故选D。18.B从材料中看出,民国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主要集中于19121920年及19271936年两个时期,、与史实不符。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达到8.7%。19.B 本题主要考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格的能力。1936-1938年,中国民族工业生产指数呈下降趋势,说明正确;结合史实,可知中国当时正处于日本侵略之下,民族工业遭到破坏,正确;故选B;不能从材料中得出,不符合材料信息。20.B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工业比农业的起点低,但到1956年,产值已超过农业,所以工业增长率要超过农业的增长率,故选B。A、 D不是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材料中没有体现第三产业,故C错。21.C本题考查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消极影响。农村的“民怨沸腾”“生产凋零”“濒于破产”等信息揭示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瓦解和破坏。22.B19531957年经济的高速发展,既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也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后者是根本性的因素。23.C本题考查中国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国有工业比重的下降,是三大产业比例调整和第二产业轻重工业比例调整的结果,不能单纯归因于第一、第三产业不断发展,也和经济所有制的调整有关,排除。国有企业改革后,活力增强,“国有企业面临困境”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24.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30多年来,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5.D 注意题目中的时间信息,同时注意材料中的“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这一信息,从而判断该事件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6.【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和后果为主题,考查了学生的材料分析和历史阐释能力。第(1)题,要从“官商合流”的角度分析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及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第(2)题,要合理分解材料信息,多角度归纳概括。第(3)题,要从农业、手工业发展,交通运输及经济政策等方面分析原因。答案:(1)材料一揭示了官商合流、商人出资得官入仕途的现象。 (2 分)中国古代主要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业严加管理,以对百姓加以控制。官商合流谋取利益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3 分)抑商政策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窒息商品经济的活力,不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不利于中国的社会转型。(3分) (2)具有区域性、专门化;商品种类繁多,商人云集;有资本主义萌芽;在东南地区相对集中;一批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兴起 。(每点一分,共4分)(3)农业、手工业的发展,(1分)交通得到发展,(1分)商品经济水平提高,(1分)政府对商业的有效管理。(1分)27.【解析】第(1)题,第一问从两个方面概括材料即可;第二问应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分析,国内主要从专制到民主的角度来分析,国际主要从对民族解放、民主革命的影响来分析。第(2)题,实际上要求学生回答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国内政治背景,可从扫清民族工业发展障碍和提高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两方面来回答。第(3)题,“同”应从促进工业发展尤其是轻工业迅速发展来思考回答,“异”应从传统产业和近代化产业的比重来分析思考。第(4)题,第一问可以直接从材料中概括出来;第二问从民主代替专制的角度来分析;第三问可从中西合璧、中外并存等方面来思考回答。答案:(1)主要观点:中华民国的建立顺应民意;以满清专制政府覆灭,国内实现和平,中华民国获得列国承认为条件辞去大总统。意义:中华民国成立是中国政治史发展的里程碑和分水岭,开启了中国由帝制转入民治的新时代;中国是亚洲第一个实行民主共和政体的国家,对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6分)(2)政治环境: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2分)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2分)(3)同:都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其中轻工业发展最为迅速,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异:中国仍以传统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传统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取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4分)(4)状况:由帝王纪年法到中华民国纪年法。 (1分)本质:反映了民主观念对帝王观念的否定(民主代替专制)。(1分)特征:中西合璧,土洋并存。(1分)28.【解析】本题以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及近代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发展为主题,考查了学生提炼材料信息及概括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要围绕资本主义萌芽,从各个方面分析阻碍其发展的因素;第(2)题,要结合图表信息,从中外资本的不同、工人人数及地域发展等方面归纳其发展特征;第(3)题,要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条件及原因。答案:(1)新现象:当时手工工场规模较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雇佣关系)。(1分)因素:封建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地主富商把资金用来购买土地,影响了手工业扩大再生产。(2分)(2)特征:中国民族资本与外资相比,处于弱势;近代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沿海沿江地区发展较快;近代工人占总人口比例小。(4分)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不断加深,民族资本处于弱势地位;沿海沿江地区交通便利,开放较早,受西方影响较大,发展较快;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近代工人人数比重小。(4分)(3)条件:新中国的成立;“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苏联的援助。(3分)认识: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保证。(3分,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