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2948293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黄浦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海市黄浦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海市黄浦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黄浦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考试语文试卷一 阅读 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雨花石南京,这座“石头城”盛产一种美丽的石子。在雨花台、夫子庙等地,到处都能看到兜售它们的石摊和三五成群的玩石人。一个个小小的瓷盆中,一汪汪清水之中,是数粒极美的石子。它们大抵晶莹剔透,似有霓虹凝聚其中,丽影在水中摇荡着,像花、像景、像画。人们叫它“雨花石”。一个古老的传说是这样的:梁武帝时,云光法师开坛讲经,其微言大义如悬河流水、咳唾成珠,竟然感动了上苍,遂降下一场五彩天雨,泠泠雨水敲击在雨花台上,变成了五彩缤纷的石头。那么,雨花石到底是怎样的石头呢?历史上,雨花台早早成名,文征明“雨花台上雨花石,野色江光入座间”说的便是这里的五彩奇石。近几十年南京雨花台奇石渐少,六合区一带成为主产区,可雨花石的名称却这样流传下来。据著名岩石学家王德滋说,无论是雨花台还是六合,都有着同样的特质都是雨花台砾石层的分布地带。这一砾石层是南京地区的重要地层,在1924年世界地质大会上由地质学家刘季辰、赵汝钧创名,是古长江及其支流秦淮河、滁河的沉积物,在距今约1200万300万年的漫长岁月中逐渐形成,分布在南京雨花台及周边的六合、仪征、江宁等地,是多时代、多期次、多物源的沉积物相互交切叠置构成的复杂堆积体,厚度从数米到数百米不等。不过,这一地层只是雨花石的“公寓”和“社区”,石头真正的诞生故事更为遥远而复杂。在王德滋绘声绘色的讲述中,一位“玛瑙雨花美人”传奇逐渐浮出水面大约在一亿年前,长江上游出现了猛烈的火山爆发,伴随着灼热的岩浆,大量富含二氧化硅的热液也喷涌而出。她们急切寻找着容身之地,争先恐后地钻进火山岩中空洞和缝隙。在这场混乱中,红色的钾铁元素、黑色的锰元素和绿色的铜元素等也被裹缠沾带,一并涌入。随后,大地的愤怒逐渐平息,炽热的二氧化硅热液也慢慢冷却,与各种元素共同构成了五彩缤纷、浓淡深浅千变万化的玛瑙石。她们成为沉睡在岩层中的“胎儿”。可外面的时节并不平静,千年万年,烈日、暴雨和冰雪击打着“母体”。终于坚硬的岩石也扛不住了,她们风化碎裂,滚下山崖,美丽的玛瑙石遂与母体脱离,堕入红尘,开始了“流浪”生涯。不知经历了几世几劫,经山洪冲击、流水搬运,有棱有角的石头被磨砺成圆滑光亮的卵石,五彩纹理如花般绽放。终于,在漫长的跋涉之后,她们来到了长江下游的南京一带。这里江流平缓,水波缱绻,遂逐渐停泊沉积下来,与其他各路“游子”以及当地的“土著砾石”组成了“雨花台砾石层”大家族。所以,玛瑙雨花石和一般的玛瑙矿不同,多为藏身于砾石层中的细碎卵石,并无矿脉可循。可是,如此复杂的形成过程,也只不过是雨花石中小小的一类“玛瑙雨花石”罢了。在查阅了许多资料后,我发现,雨花石不仅丽影神秘缥缈,其定义也充满了种种疑问和争论。关于雨花石的形成,除了较为公认的三段论,还存在着海底火山间歇喷涌、近源火山喷发再加工、星云说、陨星说等诸多说法。而最根本的,就连雨花石的种类和范围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王德滋告诉我,一般来说,地质学上认为凡是产于南京地区“雨花台砾石层”内的砾石,不论美丑大小均可称为雨花石。可在雨花石研究界有着很多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即使出身于“雨花台砾石层”,也须得千里挑一的美丽卵石才能算雨花石,俯拾皆是的砾石不能入类;有人认为,雨花石在大小、圆润度、透明度上也应有规范。池澄是当代收藏界的大家,出版了诸多雨花石专著。对目前通行的各种定义进行了集纳和说明就狭义来说,雨花石是指出产于南京雨花台的卵形玛瑙、水晶、蛋白石及各种化石;而已被大众认可的雨花石概念,其出产范围则扩展到江宁、六合、仪征、江埔、和县等地;再扩而大之,雨花石的产地包括整个长江流域。池澄认为这一定义获得认可,只是“时间问题”。更有趣的是,就我读到的众多资料看,在民间,雨花石的概念比池澄的集纳还要广阔复杂,更有甚者,将长江流域内外的所有美丽“文石”都纳入了雨花石概念之下。形成、种类、分布,都充满了疑问和争论这和其他著名观赏石有着明显的差异。美丽的雨花石啊,你究竟该被怎么定义?1. 第段画线句的语序特点和作用是 。(2分)2. 第段为什么写雨花石美丽的传说?(2分)_3. 第段中“公寓和社区”分别指 和 。(2分)4. 根据第段文意,简要概括南京“雨花石”形成的三个阶段。(3分)_5. 下列对“雨花石概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岩石学家认为凡是产于南京地区“雨花台砾石层”内的砾石,均可称为雨花石。B. 收藏家认为雨花石指出产于南京雨花台的卵形玛瑙、水晶、蛋白石及各种化石。C. 民间人士认为长江流域内外的所有美丽“文石”都可以纳入雨花石的概念之下。D. 作者认为雨花石的形成、种类、分布都充满疑问和争论,现在还没有公认定义。6. 举一例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4分)_(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2分) 天井里的种植 叶圣陶搬到上海来十多年,一直住的弄堂房子。住弄堂房子,非但栽不起深林丛树,就是几棵花草也没法种,因为天井里完全铺着水门汀。你要看花草只有种在花盆里。盆里的泥往往是反复地种过了几种东西的,一点养料早被用完,又没处去取肥美泥土来加入,所以长出叶子来开出花朵来大都瘦小得可怜。有些人家嫌自己动手麻烦,又正有余多的钱足以对付小小的奢侈的开支,就与花园约定,每个月送两回或者三回的盆景来;这样,家里就长年有及时的花草,过了时的自有花匠带回去,真是毫不费事。然而这等人家的趣味大都在不缺少一种照例应有的点缀,自己的生活跟花草的生活却并没有多大的干系;只要看花匠带回去的,不是干枯了叶子,就是折断了枝干,可见我这话没有冤枉了他们。再有些人家从小菜场买一点折枝截茎的花草,拿回来就插在花瓶里,插成“乱柴把”或者“喜鹊巢”都不在乎,直到枯萎了,拔起来向垃圾桶一丢,就此完事。这除了“我家也有一点花草”以外,实在很少意味。我们乐于亲近植物,趣味并不完全在看花。一条枝条伸出来,一张叶子展开来,你如果耐着性儿看,随时有新的色泽跟姿态勾引你的欢喜。到了秋天冬天,吹来几阵西风北风,树叶毫不留恋地掉将下来,这似乎最乏味了。然而你留心看时,就会发现枝条上旧时生着叶柄的处所,有很细小的一粒透露出来,那就是来春新枝条的萌芽。春天的到来是可以预计的,所以你对着没有叶子的枝条也不至于感到寂寞,你有来春看新绿的希望。这固然不值一班珍赏家的一笑,在他们,树一定要搜寻佳种,花一定要能够入谱,寻常的种类跟谱外的货色就不屑一看;但是,果能从花草方面得到真实的享受,做一个非珍赏家的“外行”又有什么关系。然而买一点折枝截茎的花草来插在花瓶里,那是无法得到这种享受的;叫花匠每个月送几回盆景来也不行,因为时间太短促,你不能读遍一种植物的生活史;自己动手弄盆栽当然比较好,可是植物入了盆犹如鸟进了笼,无论如何总显得拘束,滞钝,跟原来不一样。推究到底,只有把植物种在泥地里最好。地呢?弄堂房子的天井里有的是坚硬的水门汀!去年秋季我又搬家了。经朋友指点,来看这所房子,才进里门,我就中了意,因为每所房子的天井都留着泥地,再不用你费事,只有一条过路涂的水门汀。搬了进来之后,我就打算种点东西。一个卖花的由朋友家介绍过来了。我说要一棵垂柳,大约齐楼上的栏杆那么高。他说有,下礼拜早上送来。到了那礼拜天,一家的人似乎有一位客人将要到来的样子,都起得很早。但是,报纸送来了,到小菜场去买菜的回来了,垂柳却没有消息。那卖花的“放生”了吧,不免感到失望。忽然,“树来了树来了!”在弄堂里赛跑的孩子叫将起来。三个人扛着一棵绿叶蓬蓬的树,到门首停下;不待竖直,就认知这是柳树而并不是垂柳。为什么不带垂柳来呢?种活来得难哩,价钱贵得多哩,他们说出好些理由。不垂又有什么关系,具有生意跟韵致是一样的。就叫他们给我种在门侧;正是齐楼上的栏杆那么高。问多少价钱,两块四,我照给了。人家都说太贵,若在乡下,这样一棵杨树值不到两毛钱。我可不这么想。三个人的劳力,从江湾跑了十多里路来到我这里,并且有一棵绿叶蓬蓬的杨树,还不值这一点钱吗?柳树离开了地土一些时,种下去过了三四天,叶子转黄,都软软地倒垂了;但枝条还是绿的。半个月后就是小春天气,接连十几天的暖和,枝条上透出许多嫩芽来,这尤其让人放心,现在吹过了几阵西风节令已交小寒,这些嫩芽枯萎了,然而清明时节必将有一树新绿是无疑的。到了夏天,繁密的柳叶正好代替凉棚,遮护这小小的天井。柳树以外我又在天井里种了一棵夹竹桃,一棵绿梅,一条紫藤,一丛蔷薇,一个芍药根,以及叫不出名字来的两棵灌木。又有一棵小刺柏,是从前住在这里的人家留下来的。天井小,而我偏贪多;这几种东西长大起来,必然彼此都不舒服。我说笑话,我安排下一个“物竞”的场所,任它们去争取“天择”吧。那棵绿梅花蕾很多,明后天有两三朵开吧。7. 第段画线句中运用“勾引”一词,是否恰当?简述理由。(2分)_8. 简析第段写“珍赏家”的作用。(3分)_9. 第段和第段都写了养植花草的三种情况,顺序却不同,为什么这样安排?(4分)_10. 第段画线句含义是 。(2分)11. 对第段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6分)A. 秋季搬家中意的房子是因为有便于种植的泥地,照应了前文的内容。B. 等待送来柳树的描写可谓一波三折,由期盼到失望继而兴奋到接收。C. 接收柳树的原因是三个劳力跑了十几里的付出,表明我是善良的人。D.“树来了树来了!”口语反复运用,再现了送来柳树时孩子们的喜悦。E. 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浓墨铺叙,表现的是内心纠结于对垂柳的失望。F. 本段围绕“送柳树”写了众多的小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呼之欲出。12. 第段写“种植”,从艺术价值的角度,结合全文加以评析。(5分)_(三)默写。(6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3.(1) ,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2)分野中峰变, 。(王维终南山) (3)夕阳下,酒旆闲, 。(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归帆) (4) ,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 (5) ,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6)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7) ,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8)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四)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14-16题。(8分)卜算子 陈瓘身如一叶舟,万事潮头起。水长船高一任伊,来往洪涛里。潮落又潮生,今古长如此。后夜开尊独酌时,月满人千里。注 陈瓘:北宋朝廷谏官,因正直不苟得罪奸臣屡遭贬逐,此词作于被贬途中。14. 词人用 “一叶舟”行驶于“洪涛”中比喻人生,表明人生的特点是 、 。(2分)15. 对本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从字数看,“卜算子”词牌在词中属于“中调”。B. 上下阕之间,折射了人生遭遇必然的因果联系。 C. 本词意境壮阔悲凉,字里行间透出诗人的无奈。D. 全词语言朴实晓畅,然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16. 赏析画线句中运用“独”和“满”的表达效果。(4分)_(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卫宣公之子急也,寿也,朔也。急前母子也。寿与朔后母子也。寿之母与朔谋,欲杀太子急而立寿。使人与急乘舟于河中,将沈而杀之。寿知不能止也,因与之同舟,舟人不得杀急。方乘舟时,急傅母恐其死也,闵而作诗,二子乘舟之诗是也。其诗曰:“二子乘舟,泛泛其景,顾言思子,中心养养。”于是寿闵其兄之且见害,作忧思之诗,黍离之诗是也。其诗曰:“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又使急之齐,将使,盗见载旌,要而杀之,寿止急,急曰:“弃父之节,非子道也,不可。”寿又与之偕行,寿之母不能止也,因戒之曰:“寿无为前也。”寿又为前,窃急旌以先行,几及齐矣,盗见而杀之。急至,见寿之死,痛其代己死,涕泣悲哀,遂载其尸还,至境而自杀,兄弟俱死。故君子义此二人,而伤宣公之听谗也。( 选自 西汉刘向新序 )17.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1)要而杀之 (2)非子道也(3)痛其代己死 (4)故君子义此二人18.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因与之同舟 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B. 又使急之齐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C. 遂载其尸还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D. 至境而自杀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19.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使人与急乘舟于河中,将沈而杀之。_(2)于是寿闵其兄之且见害,作忧思之诗,黍离之诗是也。_20. 第段“二子乘舟之诗“和“忧思之诗”表达的情感分别是(1) ;(2) 。(2分)21. 依据全文,概括人物性格。(2分)(1)卫宣公 (2)后母(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慧山寺新泉记 唐独孤及寺居吴西神山之足。山小多泉,其高可凭而上。山下灵池异花,载在方志;山上有真僧隐居遗事故迹,而披胜录异者贱近不书。无锡令敬澄,字深源,为政之余考古案图,葺而筑之,乃饰乃圬。有客竟陵陆羽,多识名山大川之名,与此峰白云相与为宾主,乃稽厥创始之所以而志之。谈者然后知此山之方广胜掩他境。其泉伏涌潜泄,腾响舍下,无沚无窦,蓄而不注。深源因地势以顺水性,始双垦袤丈之沼,疏为悬流,使瀑布下钟。甘溜湍激,若醴酾乳喷,及于禅床,周于僧房,灌注于德地,经营于法堂,瀑潺有声,聆之耳清。濯其源,饮其泉,能使贪者让,躁者静,静者勤道,道者坚固,境净故也。夫物不自美,因人美之。泉出于山,发于自然,非夫人疏之凿之之功,则水之时用不广。亦犹无锡之政烦民贫,深源导之,则千室襦袴。仁智之所及,功用之所格,动若响答,其揆一也。予饮其泉而悦之,乃志美于石。注 志之:记载它,指陆羽的游慧山寺记一文。襦袴:衣裤,引申为丰裕、富足。揆(ku):道理。22. 第段紧扣题目,交代了慧山寺新泉的 以及 。(2分)23. 第段写陆羽的原因是 。(2分)24. 对“谈者然后知此山之方广胜掩他境”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谈论的时候才知道这座山方圆的美景能掩盖其他美景。B畅谈的人这以后才知道此山的广大美景超越其他地方。C游人和学人才知道这山范围内的优美超过了其他地方。D游人和写方志的人才知道的此处佳境淹没了其他美景。25. 分析第段与第段的内在联系。(3分)_26. 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3分)_二、写作 70分27.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70分)有一位哲人说:“我们的生活样式,就像一幅油画;从近处看不出所以然,要欣赏它的美,就非站远一点不可。” 黄浦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考试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一 阅读 80分(一)(16分)1.(2分)倒装;(1分)“像花、像景、像画”的语序应该在“丽影”的前面;倒装后强调了雨花石美丽多姿的情态。(1分)2.(2分)美丽传说既能表现雨花石五彩缤纷的特点,(1分)又能表达先民对雨花石神秘由来的敬畏,还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3.(2分)雨花石堆积的地层 雨花石分布的地层 (各1分)4.(3分)火山爆发初生成,山洪水流冲击搬运,沉积组成砾石层。(各1分)5.(3分)C 6.(4分)本文是文艺性说明文,语言具有科学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1分)例如把“玛瑙石”喻为大地“母体”内的“胎儿”,受到外力击打“碎裂”、“滚下”、“脱离”、“坠入”红尘,开始“流浪”,(1分)选用准确的动词,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1分)既生动形象的再现了搬运的情态,又准确解说了搬运的过程。(1分)(二)(22分) 7.(2分)恰当。贬词褒用(或拟人手法);(1分)用在这里突出枝叶的新鲜色泽和优美姿态对人们的吸引。(1分)或不恰当。用词低俗;(1分)用在这里破坏了枝叶给人清新、活泼的美丽感受。(1分)8.(3分)以“珍赏家”的不屑一看,(1分)反衬我们在平常花草中获真趣的自得心态;(1分)进而为后文描写在弄堂泥地栽种作铺垫。(1分)9.(4分)第段,按“盆栽种”、“花匠送”、“瓶插花”的顺序描绘三种养植花草的状态,(1分)层层深入地表达了渴望在泥地种植花草树木的心情。(1分)第段顺序相反,层层深入地揭示了只有在泥地种植,(1分)才能真正享受花草树木生长勃勃生机的过程。(1分)10.(2分)不是要花草树木做残酷的竞争,(1分)而是让他们在天井的泥地里蓬勃生长。(1分)11.(6分)C E (答对1点3分)12.(5分)写在泥地种植柳树后,叶子转黄到透出嫩芽再到枯萎的过程,(1分)从全文看,虽然着墨不多,但表达了作者是在盼望已久后的获得,充满了喜悦,(1分)因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1分)尤其是虚写杨柳春的新绿与夏的繁茂,突出了杨柳的生机蓬勃的景象,(1分)给人以丰富而美丽而想象。(1分)(三)(6分)13.(6分)(1)对潇潇暮雨洒江天(2)阴晴众壑殊(3)两三航未曾着岸(4)余嘉其能行古道 (5)何时倚虚幌(6)弓如霹雳弦惊(7)往者不可谏(8)不汲汲于富贵(答对1空给1分;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四)(8分)14.(2分)渺小、艰难、无助。(答对任1点给1分) 15.(2分) D16.(4分)人“独”与月“满”相对,产生强烈对比;(1分)诗人独自一人饮酒,月圆却人(家乡)隔千里,(1分)不仅蕴含着诗人对亲人(家乡)的思念,(1分)且与全词隐喻的面对人生起伏从容淡定的心志相交融,因而显得深沉隽永。(1分)(五)(16分)17.(4分)(1)拦截 (2)道义、孝道 (3)悲伤 (4)认为重义气 (各1分)18.(2分)A或者D ( A.连词,表顺承:于是,就或表结果:因而,因此;连词,表结果:因而,因此 石钟山记高二下 B.动词,到,往; 代词,这一批人 师说高二下 C.代词,他的;副词,表反问:难道,怎么 秦晋殽之战高三上 D.连词,表承接:就、然后 劝学高二下 )19.(6分)(1)(寿的母亲)便派人跟急一起在河里乘船,要把船弄沉来淹死急。(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句、沈。各1分) (2)在这时寿担虑他的哥哥即将被人所害,便作忧思的诗,这就是黍离之诗。(闵、被动句、判断句。各1分)20.(2分)(1)母亲担忧儿子遭凶险,同时希望兄弟友善;(1分)(2)弟弟担忧哥哥遇害,同时怨恨人的残忍。(1分)21.(2分)(1)多疑(昏庸)(2)凶残(狠毒)(各1分)(六)(12分) 22.(2分)地理位置(1分)作记缘由(1分 )23.(2分)赞叹慧山之美,(1分)赞誉陆羽作记之功。(1分) 24.(2分)C 25.(3分)第段写县令疏浚美泉,游人得益;(1分)第段写县令疏导政事,百姓富足;(1分)运用类比手法,阐述为政之道。(1分)26. (3分)赞颂无锡县令治理之功;(1分)告诫为官者要理清民情,顺应民意,不扰民生。(2分) 二 写作 70分27(70分)评分标准一类卷(6370)基准分67分 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有文采。二类卷(5262)基准分57分 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三类卷(3951)基准分45分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病句。四类卷(2138)基准分29分 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恰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五类卷(20分以下) 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1)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说明:(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3)标点错去多,酌情扣12分。(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参考译文】 (五)卫宣公有三个儿子急、寿、和朔。急是卫宣公前一个妻子的孩子。寿和朔都是后一个妻子的孩子。寿的母亲和朔密谋,想要杀掉太子急而立寿为太子。便派人跟急一起在河里乘船,要把船弄沉来淹死急。寿知道自己不能制止这件事,于是便与急一同乘船,被派一同乘船的人就没能杀了急。正当乘舟的时候,急的母亲害怕急会死去,心中忧患而写下诗句,就是二子乘舟的诗。这样写道:“两个儿子一同乘舟,他们的影子在水中飘飘荡荡,想起从前说的话思念自己的儿子,心中十分郁郁不乐。”在这时寿忧虑他的哥哥即将被人所害,便作忧思的诗,这就是黍离之诗。这样写道:“步伐缓慢萎靡不振,心中不安思前想后,了解我的人说我心里忧愁,不了解我的人却问我有何所求?苍茫的天空悠远寂静,这些都是什么人啊?”急再次被派去齐国,打算在他要到达的时候,让强盗看到车驾上的旗子,就拦截急并杀了他,寿阻止急启程,急说:“拒绝父王的使节,这不是做儿子的道义,不能不去。”寿再一次和急一起走,寿的母亲劝阻不住,于是告诫他说:“寿千万不能走在前面。”可是寿却走在了前面,还偷拿了急的旗子而先走了,马上就要到齐国的时候,强盗看见了旌旗于是把寿杀掉了。急赶到之后,发现寿已死,为他代替自己死去而悲伤不已,涕泪交横,悲痛哀悼,于是用车载着寿的尸体回国,一到国境就自杀,兄弟二人双双死去。因此君子都认为这二兄弟是重义气的,而对宣公的听信谗言而感伤不已。 (六)慧山寺位于无锡西神山的山脚下。山不高大但泉源很多,山的高处有路可上。山下的灵池异花,在地方的史志上有所记载;山上有高僧隐居的轶事遗迹,而那些搜寻名胜记录异事的人因轻视新近之事而不加记载。无锡县令敬澄,字深源,在政务之暇考察古迹核查图籍,大兴土木,修盖建造,精工装饰。有位复州竟陵人陆羽,对名山大川的知识懂得很多,他如同宾主一样融洽的与这山你的白云相处,便考查此山创建的沿革,并记载在游慧山寺记文中。自此,游人和方志的学人才知道这山范围内的优美超过了其他地方。慧山泉在地下暗中奔涌流泄,水声澎湃于房下,没有汀洲,没有孔穴,积蓄着而不再流注。县令敬澄按地势来顺着水性,才开凿出两个一丈见方的池唐,疏通上面的流水,使瀑布向下汇集,滑泻的甘泉,水湍流急,像甜酒下注乳汁喷涌,达到禅床旁,围绕着僧人的住房,灌注于寺院,流经于殿堂,水声潺潺,听了耳中感到清新。洗濯于此泉,饮用此泉,能使性贪的人谦让,性急的人沉静,心静的人勤于学道,有道的人根基坚固,这都是因为环境清净的缘故。客观事物并不自炫美姿,因为人力才能发掘出美。泉从山上流出,生发于大自然,没有人的疏导开凿之功,那么水的实际用途便不广。也如同无锡的政事烦扰人民便贫困,县令敬澄加以引导,千家万户就丰足了。仁智所达,功用所至,行动的反响,人事与自然的道理是一样的。我饮用慧山泉而喜爱它,便记下赞美之词于石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