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务标志标记管理规范工务标志标记管理的规定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948178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工务标志标记管理规范工务标志标记管理的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铁路工务标志标记管理规范工务标志标记管理的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铁路工务标志标记管理规范工务标志标记管理的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范工务标志标记管理的规定一、各类标志的设置、维护、管理(一)除特殊说明,所有线路标志距线路中心线不小于3.1m,各种标志埋设要求内沿呈一条线,原则上需设基座(顶面与路肩面平),做到标志齐全,统一字号,统一埋深。特殊无法安设的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二)除特殊说明,所有线路标志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材质,标志底色均为白色、标志中文字(数字)均采用黑色黑体(另行规定的除外),字体大小按标准图要求。二、客运专线的标志设置标准(一)设置内容1线路标志为:公里标、半公里标、曲线标、桥梁标、坡度标。2其它标志不再设置,特殊情况如需安设,必须报路局工务处批准后方可实施。(二)线路标志的设置位置1公里标、半公里标、曲线标、桥梁标、坡度标全部安设在接触网支柱上(支柱外侧),特殊无法安设的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2桥梁防护墙地段内,曲线标、桥梁标和坡度标标注在防护墙线路一侧。3车站无接触网支柱的地段内,标注在站台侧面。4公里、半公里、百米、曲线技术要素点、无缝线路技术标记及钢轨编号在实际里程位置的钢轨外侧面轨腰上进行标注,标记均采用白色漆,字体采用黑体,字号采用5035mm。标注方式如下:(1)公里标:在公里标对应的钢轨轨腰准确位置处用白色漆划竖杠,在竖杠右侧用白色漆写“K公里数”,如“K315”;(2)半公里标:在半公里标对应的钢轨轨腰准确位置用白色漆划竖杠,在竖杠右侧用白色漆写“500”;(3)百米标:在百米标对应的钢轨轨腰准确位置用白色漆划竖杠,在竖杠右侧用白色漆写百米数,如“300”;(4)曲线技术要素点标:在对应的钢轨轨腰准确位置用白色漆划竖杠,在竖杠右侧用白色漆写要素点名称、里程,如“HZ,K256+318.56”。(5)坡度标:在变坡点对应的钢轨轨腰准确位置用白色漆划竖杠,在竖杠两侧分别用白色漆划箭头表示坡度方向,箭头前白漆写坡度,箭头后白漆写长度。如“2.3600 3.51200”、“2.3 600 3.51200”(三)胶济客运专线、胶济线线路标志的设置方式1采用探出方式将线路标志设置在距离实际设置位置最近的接触网支柱上。设置高度为标志底边距离路肩面2m,将标志设为两面,用角钢、带丝钢筋架连接,设在接触网支柱的外侧。2车站无接触网支柱地段,线路标志的相关内容应标注在站台侧面。(四)胶济客运专线、胶济线线路标志材料使用钢板贴高强反光膜材料。(五)胶济客运专线、胶济线线路标志其他问题1青岛枢纽、济南枢纽声屏障地段线路标志的设置位置需根据现场确定。2接触网支柱为角钢支柱的线路标志连接方式,需根据现场情况确定。3线路标志的管理与维修由工务段负责。(六)胶济客运专线、胶济线线路标志制作说明及图式1标牌边框一律采用白底黑字,字号见图纸,字体为黑体。2标志牌均用1.5mm厚冷轧钢板制作,钢板必须除锈彻底;标志牌上采用高强度反光膜(10年)。3联结钢筋箍采用8冷轧钢,两端套丝,丝长40mm,并做好防锈处理,使用寿命和标牌一样在10年以上,渡热锌或先用防锈漆处理,再刷白色油漆。4连接角钢采用国标25253mm角钢;标牌四角须钻8螺栓孔,孔中心上下边距15mm,左右边距20mm;联结角钢孔距按图纸尺寸进行加工。5公里标数字为0-393,每个数字做两块,两面均有数字;半公里标数字均为图示1/2字样,双面印字;桥梁标如图所示格式,横杠后数字为桥梁编号,下边数字;坡度标如图所示格式,带箭头的数字表示坡度,上坡为向上的箭头,下坡用向下的箭头表示,平坡采用横杠表示,下边方框内的数字为坡长;曲线标如图所示,汉字不变,方框内为数字分别为曲线的要素;以上5种标志均双面贴反光膜印字,两面均从左向右排列标牌字体。三、各类线路、信号等标志标记设置油刷标准依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令第29号)、铁路线路及信号标志(通线8024)相关要求和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部分常用线路、信号等标志标记设置油刷标准。(一)线路、信号等各类标志1里程标志(1)公里标:公里标全高1100mm,宽550mm,厚100mm,地面上部高为600mm,埋深500mm。公里标字模采用150105mm,每字间隔为20mm,公里标字距公里标顶端170mm。(2)半公里标:半公里标全高900mm,宽200mm,厚100mm,地面上部高为500mm,埋深400mm。半公里标字模采用10070mm,半公里标字距半公里标顶端为70mm。(3)百米标:百米标全高800mm,宽120mm,厚120mm,地面上部高为400mm,埋深400mm。字号采用10070mm,原则上为深5mm以上的阴文。(3)隧道内公里标、半公里标、百米标:设于隧道边墙上,其底边高出地面约1m,字号大小与普通线路一致。2曲线标志(1)曲线标:埋设在曲线的中心位置,曲线标全高110mm,宽550mm,地面上部高为600mm,埋深500mm。曲线标中汉字规格:“优质曲线”为7560mm,其余汉字7050mm,行间隔为15mm,字间隔为10mm;数字规格:小数点前为5035mm,小数点后为3020mm,字间隔均为10mm。自上向下为6行,顺序为:“优质曲线”、“曲线长 XXX . XXX(曲线长度)”、“缓和曲线长 XXX(缓和曲线长度)”、“曲线半径 XXXX(曲线半径数)”、“超高 XXX(超高量)”、“加宽 XXX(加宽量)”。第二行字上缘距曲线标顶端为130mm。“优质曲线”字样为红色,其余为黑色。经段验收达到优质标准的方可印刷“优质曲线”字样,否则暂空。(2)直缓桩、缓圆桩(三角标):高900mm,三面等宽均为150mm。地面上部高为500mm,埋深400mm。两正面汉字规格9060mm;背面印刷里程数字,为竖向印刷所对应里程,规格为5035mm,字间隔为15mm。(3)隧道内曲线相关标志:设于隧道边墙上,其底边高出地面约1m。曲线标中汉字规格:汉字5040mm,行间隔为15mm,字间隔为10mm;数字规格:小数点前为3530mm,小数点后为3020mm,字间隔均为5mm。直缓、缓圆点标汉字均为6040mm。3坡度标志(1)坡度标:全高1100mm,宽350mm,厚100mm,地面上部高为600mm,埋深500mm。坡度标上方表示坡度的数字大小为:小数点前为12060mm,如为平坡,表示坡度的“0”应居中,数字距坡度标顶端的距离为70mm;如为上坡或下坡,自左向右的顺序为表示坡度大小的数字和坡度方向的箭头,其中小数点前的数字规格为12060mm,小数点后的数字规格为8040mm,字间隔为10mm,小数点后的数字与小数点前的数字顶端对齐,有坡度的数字方向应与坡度标上端斜角平行;坡度标下部表示坡度长度的数字规格为12060mm,字间隔为10mm,居中排列。坡度标侧面表示里程的数字规格为4030mm,字间隔为15mm,第一个字距坡度标顶端120mm。坡度标中箭头方向均指向线路一侧。.(2)隧道内坡度标:设于隧道边墙上,其底边高出地面约1m。坡度值及坡度长数字规格12060mm,字间隔为10mm;中缝里程数值规格5035mm,字间隔为15mm。4桥涵隧标志(1)桥梁标:桥梁标全高1100mm,宽550mm,厚100mm,地面上部高为600mm,埋深500mm。桥标里程为桥中心里程,“桥-125”为编号,“1326527”为里程数。汉字170120mm;编号及里程数字字号11060mm, 间隔10mm;小数点后的数字字号5035mm,间隔7mm。(2)涵渠标:涵渠标全高1100mm,宽550mm,厚100mm,地面上部高为600mm,埋深500mm。涵渠标里程为涵渠中心里程,“涵-258”为编号,“1234567”为里程数。汉字170120mm;编号及里程数字字号11060mm, 间隔10mm;小数点后的数字字号5035mm,间隔7mm。(2)隧道标:设于隧道门左侧,其位置以便于了望且不侵入衬砌轮廓为度。可用M15水泥砂浆(厚35)或C20混凝土就地制作。(4)隧道间联络通道指示标:设置于双线单洞隧道间联络通道两侧边墙上的适当位置。字号200160mm。5管界标志(1)局管界标:全高1410mm,宽120mm,厚100mm,地面上部高为1110mm,埋深300mm。局管界标两正面分为四部分,最上端为局名,分为两列,如北京铁路局的管界标左侧为“铁路局”,右侧为“北京”,字号均为5030mm,按4字布置,“北京”两字、“铁路局”三字均上下两端对齐,中间匀布。第二部分为段名,第三部分为车间名,最下端为工区名,各种规格同第一部分。侧面为“管界”二字,字规格为10070mm,字间隔为20mm,管界下为箭头,箭头距地面30mm,箭头规格为6040mm,“管”字上缘距地面垂直距离为600mm。(2)段管界标:全高1220mm,宽120mm,厚100mm,地面上部高为870mm,埋深350mm。段管界标两正面分为段名、车间名、工区名三部分内容,所有规格同上。(3)车间管界标:全高930mm,宽120mm,厚100mm,地面上部高为630mm,埋深300mm。车间管界标两正面分为车间名、工区名两部分内容,所有规格同上。(4)工区管界标:全高680mm,宽120mm,厚100mm,地面上部高为430mm,埋深250mm。“管”字上缘距地面垂直距离为400mm。工区管界标两正面内容为工区名,所有规格同上。6信号标志(1)警冲标:距轨枕顶面高度为300mm。一侧为白色,一侧为红、白、红相间,宽度均为100mm。警冲标高出轨枕面距离一般为300350mm。警冲标设在两会合线路间距为4m的中间,股道间距不足4m时,设在两线路中心线最大间距的起点处;在线路曲线部分所设道岔附近的警冲标与线路中心线的间距,应按限界的加宽增加。(2)鸣笛标:鸣标牌为600600mm,“鸣”字为400320mm,标牌正面漆白底黑字,背面及柱身漆白色。柱加牌共长3500mm,下部埋深1000mm。安设在道口、大桥、隧道及视线不良地点的前方5001000m处行车方向左侧。司机见此标志,需长声鸣笛。(3)站界标:站界标牌为640300mm,“站”、“界”字为200260mm,标牌正面漆白底黑字,背面及柱身漆白色。柱高3250mm,站界标牌上边缘距地面2250mm,下部埋深1000mm。安设在双线区间列车运行方向左侧最外方顺向道岔(对向出站道岔的警冲表)外不少于50m处或邻线进站信号机相对处。该位置线路两侧相对处均有信号机的,可不安设站界标。(4)机车停车位置标:标牌为1100240mm,字号为150100mm,标牌正面漆白底黑字、黑边框,背面及柱身漆白色。安设在地面上时,标牌上边缘距地面2550mm。设置位置由路局运输处会同客运、机务、工务、房管处共同研究确定,在站台、风雨棚上设置,由建筑段负责安装,其它地点由工务段负责安装。工务部门负责制作标牌。(5)动车组机车停车位置标(该条铁道部另有规定,本处为以前制作情况):动车组停车位置标的型式、尺寸、材料同机车停车位置标一致,按单组动车组、重联动车组分别设置。单组停车位置标为蓝底白字,重联停车位置标为黄底黑字,无黑边。动车组停车位置标由工务段负责制作。在站台以外地面上设置的停车标志,由车站会同机务、工务共同商定设置位置,工务段负责安装;在站台、风雨棚上设置的停车标志,由车站会同建筑、机务共同商定设置位置,建筑段负责安装。 单组动车组停车位置标(采用蓝底白字) 重联动车组停车位置标(采用黄底黑字)7道口标志、护桩道口标志、护桩应齐全完好、埋设稳固,位置正确,字迹清晰,图案标准醒目。标志正面采用反光材料,不得被树木、广告以及其它各种建筑物遮挡。.(1)铁路道口警示标志(有人看守道口为GB5768-1999警33、无人看守和监护道口为GB5768-1999警34),设在通向道口公路(道路)的右侧,在地形条件允许情况下,距钢轨外侧不少于20m处,高度1.82.5m(路面到警标下边缘的距离)。铁路道口警示标志的形状为边长600900mm的等边三角形,三个角为半径50mm的圆弧,边缘为50mm宽的黑色边框,黄底黑色图案。可采用厚度大于3mm的钢板、搪瓷、铝合金、玻璃钢、钢筋混凝土等材质制成。为了增加夜间道口的警示度,标牌表面采用高强级反光材料。立柱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为防止被撞断可利用废旧钢轨制作,颜色黑白相间,标志下边缘向下400mm立柱正面刷白色,书写“小心火车”,背(侧)面书写“公安局(厅)设”或“交通局(厅)设”,以下为间距200mm黑白色。(2)无人看守道口停车(止步)让行标志(GB5768-1999禁40):专为无人看守(监护)道口所用,设在通向道口公路(道路)的右侧,距钢轨外侧5.0m处(有道口信号机的道口可不设);高度1.82.5m(路面到标志下边缘的距离)。停车(止步)让行标志形状为八角形,尺寸为600600mm,颜色为红底白字,标志材质同铁路道口警示标志。立柱颜色红白相间,标志下边缘向下400mm立柱正面刷白色,书写“停车让行”,背(侧)面书写“公安局(厅)设”或“交通局(厅)设”,以下为间距200mm红白色。在标志立柱侧面印刷道口里程。立柱材质同铁路道口警示标志。(3)禁止驶入标志(GB5768-1999禁2):专为人行过道所用,设在通向人行过道的道路右侧,距钢轨外侧不小于5.0m处;高度1.82.5m(路面到标志下边缘的距离)。禁止驶入标志形状为圆形,直径700mm,正面为红底、白杠,背面为白色,材质同铁路道口警示标志。立柱颜色红白相间,标志下边缘向下400mm立柱正面刷白色,书写“小心火车”,背(侧)面书写“公安局(厅)设”或“交通局(厅)设”,以下为间距200mm红白色。在标志立柱侧面印刷人行过道里程。立柱材质同铁路道口警示标志。(4)司机鸣笛标:设在距道口5001000m处列车运行方向的线路左侧(站内或站内道口两端不设)。(5)护桩:采用废钢轨或钢筋混凝土预制件,设在道口两侧的公路(道路)两边按规定各安设25根并四角对称,距路面高度为0.80.85m,第一根护桩距钢轨外侧为2.53.0m,道路方向护桩间距(中心至中心)为1.5m,护桩宽度原则应与道口铺面宽度相同,颜色黑白相间(间距100mm),城市市区内、路堑地段道口、站场平过道、人行过道可不设护桩。(6)人行过道要设限制桩(墩)或台阶,限制桩(墩)用废钢轨或钢筋混凝土制作。限制桩设在人行过道两侧的道路两边各安设2根并四角对称,距路面高度为0.80.85m,第一根限制桩距钢轨外侧为2.53.0m,道路方向间距(中心至中心)为1.5m,线路方向净距不大于1.2m,颜色红白相间(间距100mm)。8线路安全保护标志(1)铁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别是:城市市区,不少于8米;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0米;村镇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2米;其他地区,不少于15米。(2)A型桩标志牌采用钢筋砼板制作,直接埋入土层中;B型桩标志牌采用钢筋立柱及标牌制作,埋设于砼基础中。(3)A型桩标志牌为基本型,沿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边界每200米左右设置一个,特殊地段可增加或减少设置数量,人烟稀少地区可不设置。(4)标桩在铁路线路两侧规定距离设置时,应与线路另一侧标桩相错埋设。(5)B型桩标志为辅助型,适用于人员活动频繁地段的道口、桥隧两端、公铁立交桥附近醒目地点、居民附近和人身伤害事故多发地段的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边界设置。(6)标牌的油刷内容如下表:顺号尺 寸(高宽)mmmm 字号字 别标桩145040060120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A桩正面2450900250290路徽A桩反面31000600150150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B桩正面410006006075根据国务院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设立。B桩反面510006004260不得在铁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下游各1000米范围内围垦造田、抽取地下水、拦河筑坝、架设浮桥,机修间其他影响或者危害铁路桥梁安全的设施。B桩正面610006006080不得在铁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游500米、下游3000米范围内采砂。B桩正面(适于桥长500m以上的铁路桥梁)710006006080不得在铁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游500米、下游2000米范围内采砂。B桩正面(适于桥长100m以上500m以下的铁路桥梁)810006006080不得在铁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游500米、下游1000米范围内采砂。B桩正面(适于桥长100m以下的铁路桥梁)910006003550不得在铁路线路两侧距路堤坡脚、路堑坡顶、铁路桥梁外侧200米范围内,或者铁路车站及周围200米范围内,及铁路隧道上方中心线两侧各200米范围内,建造、设立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易燃、易爆或者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场所、仓库。B桩正面1010006004260在铁路线路两侧路堤坡脚、路堑坡顶、铁路桥梁外侧起各1000米范围内,及在铁路隧道上方中心线两侧各1000米范围内,禁止从事采矿、采石及爆破作业。B桩正面说明:(1)表中第5-8项为桥梁保护标志,用于铁路桥梁;(2)第9用于“建造、设立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易燃、易爆或者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场所、仓库”;(3)第10项用于“从事采矿、采石及爆破作业地区”。9栅栏警示标记线路应全封闭、全立交,线路两侧按标准进行栅栏封闭,对铁路技术作业的专用通道和处所,在栅栏固定栏门两侧栅栏板分别印刷“非铁路作业人员禁止入内”,字体:仿宋;字号:300号;白底红字,竖向排列,不倾斜,无边框,并保持清晰。同时在旁边栅栏板上油刷栅栏门里程KXXX+xxx。10防洪重点地段标志(1)标志牌式样按照铁道部统一标准设置,正面白底黑字,标注“防洪重点地段”,背面白底黑竖杠,正面、背面均具有反光效果。标志牌长1000mm,宽240mm,下端距地面1100mm,立柱埋深不小于1000mm。(2)凡列入路局高度、中度地点的地段均要安设警示标志牌。标志牌应基础牢固,防止歪倒侵限。汛期结束或通过工程等措施消除水害隐患后,应及时移除。(3)设置位置:标志牌内侧至线路中心的距离,不得小于2.9米。当线路为单线时,起点标志牌设在线路左侧,正面朝向来车方向。终点标志牌设在线路右侧,背面朝向来车方向;当线路为双线或多线时,应分别按线别设置,起点和终点标志牌均设在列车运行方向的左侧。起点标志牌正面朝向来车方向,终点标志牌背面朝向来车方向。标志牌至防洪重点地段两端距离,列车时速120公里及以下区段,不小于800米;列车时速120公里以上至160公里及以下区段,不小于1400米;列车时速160公里以上区段,不小于2000米。 两个相邻防洪重点地段起点、终点标志牌不得交叉设置,距离不足第条规定时,可合并设置。如遇到隧道等无法满足最小距离的防洪重点地段,标志牌位置向外延伸设置,确保标志牌埋设距离满足要求。站内防洪重点地段标志设置可比照安规施工慢行防护标志设置。11桥上标志桥上线路标志用铁板或铝板制成,固定于人行道栏杆外侧,可采用立柱抱箍或底部焊接两种方式固定,但均需外探。 (二)轨面标记1钢轨编号(1)钢轨编号统一里程计算方向,刷在左股每根钢轨的前端距轨头(焊缝)一米处的内侧,曲线涂油地段也可以写在外侧或右股的内侧。字号采用5035mm,红底白字。(2)正线和两端有道岔的站线按里程计算方向分左右股,以左股钢轨为准编号。只有一端有道岔的站特线,按面向终端或车挡分左右股,以左股钢轨为准编号。(3)正线以公里为计算单位,自第一根钢轨开始至本公里最末一根止。遇一根钢轨跨及两个计算里程,如钢轨长度在前一计算里程内有一半及以上时,该轨编入前一计算里程内,否则应为下一计算里程的第一号。遇有道岔,道岔前后钢轨连续编号,但钢轨台帐上留一空格,注明道岔编号、类型、全长。(4)相互式接头曲线:以左股为准顺序编号。右股较左股多一根时,右股终端有一重号;右股较左股少一根时,右股终端有一跳号。(5)无缝线路及长钢轨按焊接前的钢轨进行编号,胶结轨、插入短轨也按一根钢轨进行连续编号。 (6)站线以每一线别为计算单位,自道岔后第一根钢轨起,面向终端顺序编号。(7)钢轨编号在轨枕上的编写:型砼枕地段,面迎行车方向刷于砼枕顶面左侧斜坡上,距钢轨内侧底部300mm,白底红字,字号60120mm,白底宽度型轨枕为180160mm、桥枕等其他轨枕为180mm枕面宽度,每对钢轨为1个编号。其余类型轨枕地段,按里程方向刷于本轨第二枕的中间侧面上(木枕可刷于中间顶面上),白底红字,字号60120mm,白底宽180mm、高度与轨枕中间部位厚度相同,每对钢轨为1个编号。2轨枕编号对160km/h及以上速度区段的正线线路,要求线路设备必须全面实施精细化整修,为能够迅速及时地找准作业地点,建议对轨枕进行加密编号,每根钢轨内每10根轨枕进行编号,分别标注“10、20、30、40、”,钢轨末端不足10根轨枕时不再编号,编号油刷在行车方向右股钢轨内轨枕侧面的小斜面上,字号3520mm,白底红字。3道岔标记(1)普通单开道岔标记:红底白字印写各种文字与数字,用字模印写,不准直接用手写,“优质道岔”字号5035mm,支距值字号3520mm,其他文字和数字字号4030mm。在尖轨尖端至岔前缝间右股(站在岔前缝面向辙叉方向分左右股,下同)基本轨内侧腹部从尖轨尖向岔前缝依次印“道岔编号、钢轨类型-号码、优质道岔、维修年月”(未达到优质道岔标准的,“优质道岔”字样不印),左股基本轨内侧腹部印轨距递减数。如:“15# 60-1/12 优质道岔 07.05”。尖轨中直基本轨一侧、尖轨内侧腹部印“S= xx(加宽值)”,对应曲基本轨一侧、尖轨内侧腹部印“1512(1515)”;在曲基本轨一侧、尖轨跟端处印“S= xx(加宽值)”,并向辙叉心印直股轨距递减数,对应直基本轨一侧、尖轨跟端处印“道岔支距”;导曲线轨距递减数标注在导曲线上股钢轨内侧轨腰上。在直股钢轨内侧腹部印写导曲线支距,钢轨头部外侧红底白箭头印出支距点位置。辙叉心顶宽040mm处叉心两侧印上“1391、1348”。岔枕间距用红底白字标注在直股钢轨外侧腹部:单一的岔枕间距标注在两岔枕中间;岔枕间距连续相等时分别在起止岔枕间距处标注“ 岔枕间距数量(例:54513)”。连接部分轨距顺坡,导曲线写在导曲线上股钢轨内侧腹部,直股写在下股钢轨内侧腹部,标志点用红底白线。尖前曲股轨距顺破,标志点用红底白线。(2)木枕道岔的油刷标准(结合“1”中普通单开道岔标记标准)(3)提速道岔标记: 红底白字印写各种文字与数字,用字模印写,不准直接用手写,“优质道岔”字号5842mm,支距值字号3520mm,其他文字和数字字号4030mm。在尖轨尖端至岔前缝间右股基本轨内侧腹部从尖轨尖向岔前缝依次印“道岔编号、钢轨类型-号码、优质道岔、维修年月”(未达到优质道岔标准的,“优质道岔”字样不印),左股基本轨内侧腹部印轨距递减数。如:“15# 60TS-1/12 优质道岔 07.05”。轨距印写规定(不分左右开):尖轨尖端前100mm处、直基本轨一侧钢轨内侧腹部印“S=0”;尖轨尖端向里3078mm处直基本轨一侧、曲尖轨内侧腹部印“S=13”,对应曲基本轨一侧、直尖轨内侧腹部印“S=0”;尖轨尖端向里6156mm处,直基本轨一侧,曲尖轨内侧腹部印“S=0”。护轨外侧(道心一侧)腹部与辙叉心91、48对应处印轮缘槽宽度“42”,在护轨平直股两端轨头内侧红底白箭头印平直段位置。在护轨两端对应的基本轨内侧腹部印上“80”。辙叉心顶宽2030mm处直股叉心一侧印上“20301391、1348”,并在叉心顶宽2030mm对应的护轨顶面红底白线印出测量范围位置。在直股钢轨内侧腹部印写导曲线支距,轨头外侧红底白箭头印出支距点位置。在直向上下股(1-81位),侧向(82-87位)短枕上下股钢轨外侧腹部(不打红底)印白漆点(直径15mm),点轨枕间隔(间距600mm)。(4)可动心轨道岔红底白字印写各种文字与数字,用字模印写,不准直接用手写,“优质道岔”字号5842mm,支距值字号3520mm,其他文字和数字字号4030mm。在尖轨尖端至岔前缝间右股基本轨内侧腹部从尖轨尖向岔前缝依次印“道岔编号、钢轨类型-号码、优质道岔、维修年月”(未达到优质道岔标准的,“优质道岔”字样不印),左股基本轨内侧腹部印轨距递减数。如SC325道岔:“15# 60-型-1/12 优质道岔 09.05”。轨距印写规定(不分左右开):尖轨尖端前100mm处、直基本轨一侧钢轨内侧腹部印“S=0”;尖轨尖端向里3492.5mm处直基本轨一侧、曲尖轨内侧腹部印“S=?”(?为该处刨切加宽值,如SC325道岔为6mm),对应曲基本轨一侧、直尖轨内侧腹部印“S=0”;该处对应枕号为10号枕。在曲尖轨轨头刨切起点处直基本轨一侧、曲尖轨内侧腹部印“S=0”。护轨外侧(道心一侧)腹部与辙叉心护背距离对应处印轮缘槽宽度“42”。在护轨两端对应的基本轨内侧腹部印上“80”。辙叉可动心轨顶宽20-30mm处直股叉心一侧印上“1391”,并在心轨顶宽20-30mm对应的护轨顶面红底白线印出测量范围位置。在直股钢轨内侧腹部印写导曲线支距,轨头外侧红底白箭头印出支距点位置。在直向上下股,侧向短枕上下股钢轨外侧腹部(不打红底)印白漆点,点明轨枕间隔,间距依据道岔铺设图办理。(5)其他类型道岔标记油刷标准比照普通单开道岔执行。4无缝线路标记(1)无缝线路长轨铺设及放散资料:包括长轨起止里程,轨节长度、铺设日期、放散日期及最后一次的放散锁定轨温等内容,应标注在列车运行方向左股长轨条始终端内1m处的内侧轨腰腹部上(红底白字,字号采用5035mm),内容准确真实,字迹工整、规范,附合标准。如:K106+493.83 K107+870.10 L=1376.27 铺设日期1993.8.24 放散日期1999.5.27 Ts=31。(2)普通无缝线路在列车运行方向左股长轨条轨腰内侧,相应位置注明“缓冲区”、“伸缩区”、“固定区”、“长轨中心”等,并用箭头示明方向。无缓冲区的要标记好“长轨中心”。如: 缓冲区 伸缩区 伸缩区 固定区 长轨 中心 (3)无缝线路长轨按列车运行方向顺序编号,普通无缝线路的编号方法为“X”;区间超长无缝线路编号方法为“XY”,其中“X”为每根长轨条的顺序号,“Y”为单元轨节在该长轨条内的顺序号;跨区间超长无缝线路编号方法也为“XY”,其中“X”为区间编号,“Y”为单元轨节在区间内的顺序号。编号以阿拉伯数字标注。(4)无缝线路位移观测桩按列车运行方向顺序编号,普通无缝线路位移观测桩编号方法为“XZA”;区间超长无缝线路位移观测桩编号方法为“XYZA”,其中“X”为区间超长无缝线路长轨条的顺序号,“Y”为该根长轨条内每段单元轨节的顺序号,“Z”为每段单元轨节内位移观测桩的桩号;跨区间超长无缝线路位移观测桩编号方法也为“XYZA”,其中“X”为该区间的顺序号,“Y”为该区间内内每段单元轨节的顺序号,“Z”为每段单元轨节内位移观测桩的桩号,“A”为原始位移量。编号均以阿拉伯数字标注。(5)位移观测桩编号顺列车运行方向标注在标尺面对道心股同侧的后方向,如上行线为:“ XYZA ”、下行线为“XYZA ”在面对轨枕头的标尺侧后方向标注里程,里程数值取10m的倍数,如“ XXX-XXX”。遇单元轨条的观测桩既为前一轨条的首桩同时又是后一轨条的末桩时,则在标尺的前方标注前一轨条的首桩号在标尺的后方标注后一轨条的末桩号。如“XYZA xyza”(6)无缝线路铺设或应力放散锁定线路后,应在三天内用准直仪在钢轨轨腰上测定好零位,在标签底部“0”位移处用红色油漆标志该点,为20mm的正三角形。贴标尺时应先除油去锈,标尺零刻度与标志点对齐。标尺面向主机,在同一区间应保持一致。(7)标尺原则上应粘贴在钢轨轨腰处,在道岔、曲线范围内观测困难时可粘贴在钢轨头部非作用面。标尺应齐全清晰位置准确,遇有标尺缺少、不清晰时应及时更换。(8)无缝线路位移观测桩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埋设如图):单元轨节长度L100(L-800)/2300100(L-800)/2300 图中“”表示观测桩,“”表示单元轨节始端或终端。按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3.10.14条规定设置位移观测桩:普通无缝线路应设位移观测桩57对(其中固定区中间点1对,伸缩区始、终点各1对,其余设置在固定区),固定区较长时,可适当增加对数;跨区间和全区间无缝线路,单元轨条长度大于1200m时,设置7对位移观测桩(单元轨条起、迄点,距单元轨条起、迄点100m及400m和单元轨条中点各设置1对),单元轨条长度不大于1200m时,设置6对位移观测桩(单元轨条起、迄点,距单元轨条起、迄点100m及400m各设置1对);无缝道岔设3对观测桩,在间隔铁或限位器处设1对,在岔头、岔尾处各设1对;当L50m时,可不在中间设置位移观测桩,只在头尾两端各设置一对观测桩。位移观测桩埋设时,要避开钢轨焊缝,相错12m。位移观测桩应采用混凝土预制,尺寸为200200500mm(长宽高)。观测桩中心预埋12mm钢筋,露出顶面25mm,钢筋顶部锯不小于1mm的“+”字,并涂红油漆标注。位移观测桩必须预先用水泥砂浆埋设牢固,在单元轨节两端就位后立即进行标记,标记应明显、耐久、可靠。位移观测桩桩顶高出路肩不得超过20mm,而且不妨碍路肩行走和养路机械作业。上、下行的观测桩相错不大于25m时,上、下行可共用1对观测桩。相邻观测桩间的距离要丈量准确,并填写无缝线路位移观测桩统计表。5曲线标记油刷标准(1)曲线要素标注在曲线上股钢轨内侧腹部,红底白字,字号5035mm,自第一点正矢向里0.5m处开始标注。内容从左至右顺序为:曲线半径-R、曲线全长-L、缓和曲线长-l、加宽-S(无加宽可不标注)、正矢点编号-、超高-H、正矢-F。经段验收合格的优质曲线,须在曲线中心标正反两面的上方用红油漆印写“优质曲线”字样。如“ R=1400 L=535.68 l=80 S=10 F=36 H=0 F=1 ”。(2)曲线涂油地段难以标注的,钢轨上股的曲线资料可在下股的相对位置标注。(3)正确校核曲线的起、止点位置,在曲线上股钢轨外侧相对于起、止点和正矢点的正点、副点位置用红底白三角标注。红底尺寸:4040mm,白三角为边长20mm的正三角形,顶角正对正矢点。相对于标记位置的钢轨内侧正点处标注正矢点的编号、加宽、超高、正矢,如:13S=5 H=25 F=18。副点处只标注超高、正矢、加宽,如H=20 F=12 S=5。大半径曲线如无加宽可不标注。(4)曲线直缓、缓直、曲中、直圆、圆直点外方5m、10m处钢轨头部外侧做一零点标记,同样用红底白三角标注,标注为0。(5)曲线内正矢破点设在圆曲线中心处,并在相应位置标注一拉点符号“”。(6)对160km/h及以上速度区段的正线线路,本着“精检细修”的原则,在缓和曲线内的正矢要修改为小数点后一位的数字格式,并逐渐加设2.5正矢点。其他线路加宽、超高、正矢标注数值均为整数。6竖曲线标志标记(1)按关于下达线路竖曲线管理规定的通知(工线函2009173号)规定的要求设置竖曲线。(2)埋设竖曲线标志。相邻坡段的坡度差大于等于4时,竖曲线始终点处的路肩上埋设标志,标志外侧标注里程(白底黑字)。标志正面宽度100毫米,侧面宽度100毫米,地面上高度450毫米。(3)竖曲线的标注。标注于列车运行方向的左股钢轨外侧轨腹部上,竖曲线小里程端为起点、大里程端为终点,两端向中间均布测点,点间距为10米,至中间变坡点不足10米时为止。钢轨腹部标注各测点位置、顺号(黄底黑字,字号5035mm),样式同“ 3 ”,竖曲线的始、终点位置测点标注形式“ Kxxx+xxx L- xxx. xxx m ”,中间变坡点处标注形式“ Kxxx+xxx ”。四、相关说明1本文图示尺寸,除注明外均以mm计。2在本文公布之前安装的标志,其形状、尺寸等与本文的规定不符时,暂可使用。需要更换标志或新设标志时,按本文规定办理。3本文未收入的各类线路、信号标志(含移动停车、减速地点等移动信号标志)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令第29号)、铁路线路及信号标志(通线8024)、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运2006177号部令发布)中相关要求设置。4各类标志的钢筋布置、螺栓联接等详细资料按铁路线路及信号标志(通线8024)中相关要求办理。5标志应经常维护,标记刷新,对达不到使用要求的应予以更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职业技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