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理导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294626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心理导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学习心理导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学习心理导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学习心理导论,学习、经验与脑,学习理论发展,5,第一节学习及其分类,我国传统教育中,“学”与“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学习成为心理学研究对象以来,形成了种种界定,但是广为接受的一个界定是: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随着认知革命的深入,更为广泛接受的定义是: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一、学习的界定,1.学习的发生是由经验所引起。经验即是“经历过程”,而不是“总结的经验”。(直接与间接)2.学习的结果即是学习过程行为或思维发生的必然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即时、显性的,也可能是延时、隐性的。3.并非所有行为变化都源于学习。本能、疲劳、适应和成熟等都可能引发行为变化,但是,只有学习引发的变化是持久而上升的。4.学习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人和动物都有学习,学习内容与形式丰富而多样。,学习的综合界定,学习是个体(或动物)以自己现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的等心理结构为基础,通过与客体信息进行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充实或调整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而这种变化会对个体以后在相关情境中的活动的水平和方式产生影响。,思考:学习一定使人的心理水平上升或提高吗?,所谓习得性无能,是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习得性无能是学业不良学生的普遍倾向,在学习活动中常表现为在认知上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觉得自己难以应付课堂学习任务;情感上心灰意懒,自暴自弃,害怕学业失败并由此产生高焦虑或其他消极情绪;行为上逃避学习。习得性无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个体在经常的学习失败和挫圻中习得的行为方式。,Ps:习得性无能效应,这种效应由塞利格曼在狗身上发现的。他把固定住的狗进行64次电击,每30秒一次,然后将狗放开再进行电击,此时的狗却爬在地上一动不动,甘愿忍受电击,而不作出任何反抗与挣扎。类似的实验希劳特用人来作,第一阶段他告诉实验者,可以通过键盘来控制噪音,噪音连续30次,每次1分钟,实际上实验者不管怎样操作键盘都不能使噪音停下来。当这30次噪音结束后,紧接着进行第二次实验,这时只要按下任意一键噪音就能停止,可是经过第一阶段的失败后,很少有人再作出尝试。,二、学习的作用,1.学习是有机体和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2.学习可以影响成熟。3.学习能激发人脑智力的潜能,从而促进个体心理发展。,1.学习、本能与环境适应,学习与生命并存,学习就是生活。,在环境适应中,低等动物的本能成分高;进化水平越高,学习的成分越大。进化水平越高动物,学习潜能越大。,行为成分与动物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2.学习与成熟,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心理专家杰-基德研究发现,越接近成年,负责复杂推理的大脑皮层组织就越厚。对于较为聪明的儿童,大脑皮层的生长更快并且思考时变薄的速度也越快。基德还表示,外界环境因素对大脑的生长有很大影响。,中枢神经退化,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小猫饲养在只有直条纹环境中的笼子里数月后,把铅笔竖着在小猫眼前晃动,小猫有反应,而将铅笔横着晃动时,它没有任何反应。通过研究发现,小猫已失去了对横线的视觉反应,而且,错过了对横线视觉的“临界期”,之后无论怎样努力扭转这一局面,都无济于事,这只小猫将终身看不见横线。,随着对脑的测量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发现在小猫脑的方位中枢区里,有处理直条纹和横条纹的中枢神经。但是在小猫对竖线和横线的视觉发育“临界期”时期,由于没有给它横线视觉的刺激,导致方位中枢区内处理横条纹的中枢神经退化掉了,因此,小猫看不见横条纹。,理森剥夺研究,理森对黑猩猩进行的“剥夺研究”。将两只刚出生的黑猩猩放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饲养,剥夺光刺激对它们视觉器官的作用。十六个月之后,发现这两只黑猩猩的视觉严重落后,视觉器官也出现异常,3.学习与潜能开发,人体蕴藏着丰富的潜能,学习是人类潜能开发的基本策略。层出不穷的开发技术成为当前早期教育的热点。成人潜能开发也悄然兴起。,三、学习的分类,由于分类标准及其依据的多样性,学习的类别层出不穷。但是,任何分类都旨在从特定视角揭示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态。在教育心理学中,加涅的学习水平与学习结果分类和奥苏贝尔的学习性质与形式分类都属于认知学习理论范畴。,1.学习主体:动物、人类与机器,机器脑,“人猿”,比较1: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区别,人类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积极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1.社会性:个体经验(直接经历)与历史经验(社会交往)2.以语言为中介:具体经验与抽象经验(第二信号系统)3.积极主动性:适应环境与改造环境并且改造自我,比较2:人类学习与学生学习的区别,学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特殊形式,具有下列特点:1.学生学习过程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课程教材)。2.学生学习在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课堂教学)。3.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指向未来)。,2、学习水平的分类(加涅),八水平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六水平分类:连锁学习、辨别学习、具体概念学习、定义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3、学习结果的分类,4、学习性质与形式分类,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主要维度有1、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分为接受的和发现的;2、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分为机械的和有意义的;两个维度互不依赖,彼此独立,并且每个维度都存在许多过渡形式,学习性质与形式分类及其举例,5、学习的意识水平: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外显学习,失忆症患者为什么具有学习能力?,在实验中让失忆症患者和一组心理正常的自愿被试者一起学习一个由一些常见单词所组成的单词表,如Table(桌子)、Garden(花园)等字。几分钟后实验者从这个单词表中选出几个单词,并和一些未出现于单词表的新单词混在一起,呈现给被试者,让他们辩认。结果发现,失忆症患者很难忘得哪些单词是所学单词表中的,哪些不是。更令人惊奇的是,如果将一个单词的前三个字母提示出来,让被试者填补上该单词所残缺的其他字母,如Tab或Gar等。与让他们进行随机的辨认相比,失忆症患者能够写出更多在所学单词表中出现的单词,有的失忆症患者所能写出的单词的数量甚至与没有记忆障碍的被试者一样多。这说明,虽然症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拥有对所学词的记忆,但是对特定任务的操作,却表现出了记忆效果。,6、学习内容分类,我国学者将学习分为三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四、学习的相关概念,1、终身学习2、远程学习3、机器学习4、真实性学习5、学习科学,第二节学习与脑,脑是学习的器官。脑学习的机制与加工过程为揭示学习奥秘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一张最清晰人类大脑皮层神经图,印第安纳大学的神经学家奥拉夫斯伯恩斯说,“我们发现,大脑最核心的部分位于大脑皮层的内侧后部,同时跨越左脑和右脑之间,这是以前所不知道的。例如,当你休息的时候,大脑的这一部分消耗了大量的代谢能量,但至今仍不清楚为什么。”,科学家在爱因斯坦大脑中发现罕见结构,举世闻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1955年逝世后,普林斯顿大学的专家曾将他的大脑保存了下来,并切片成240片进行研究。最新的研究发现,爱因斯坦大脑的顶叶部位有许多山脊状和凹槽状结构,这些极其罕见的结构很可能是爱因斯坦与众不同的奥秘所在。,爱因斯坦大脑结构图,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科学家迪安-法尔克对爱因斯坦大脑的照片,尤其是大脑顶叶进行了深入研究。法尔克宣称,他在一些较为宽大的顶叶上发现了许多突起的山脊状和凹槽图案。法尔克认为,这种极为罕见的图案可能就是爱因斯坦在研究物理学过程中能够进行形象化思维的主要因素。法尔克的另一项特异性发现就是在爱因斯坦大脑的运动皮质中发现了一个球形突起物。法尔克解释了这一球形突起物的意义。“在其他研究中,也会发现相似的球形突起物。通常这种球形突起物被认为与音乐天赋有关。大家可能都了解,自从童年时期起,爱因斯坦就非常喜爱拉小提琴。”因此,科学家们认为,爱因斯坦之所以会成为科学天才,这与他的大脑结构特异性密切相关,结构特异性或许是比大脑尺寸大小更为重要的因素。,大脑结构特异性,一、大脑发育及学习的关键期假说,学习的生理机制:突触传递方式的改变;学习的脑功能:神经细胞的树突刺变得更为丰茂,树突与其它神经细胞的轴突接触(突触)更多,大脑神经突触生长的倒U型假说,二、脑的特异化与学习,每个半球都有独立的信息加工和思维功能,然而,在具体活动中,两个半球都是共同参与的。但是,优势半球影响人格、能力与学习风格。,“裂脑人”研究,让裂脑人左手握一把钥匙,用一块幕布挡住他的眼睛不让他看见自己的左手握着的是什么,然后问他手里拿着什么,他回答不出来;如果取掉幕布,看见手中的钥匙,便能正确回答。通过裂脑人的左耳要他指出天花板,通过他的右耳让他用手指在桌子上画圆圈,他都做了;但问他做了什么,他只说画圆圈。,“裂脑人”研究,一个半球与两个半球病人的画人测验,左右大脑半球的功能P123,三、学习与脑的可塑性,大脑的生理变化是经验的结果,而大脑成熟则是遗传特征与外部经验交互作用的结果。学习可以增强大脑的可塑性并且改进到闹功能或修复大脑神经网络连接。,科学家首次描绘大脑皮层接线图,上图为大脑细胞的主要路径,下图为神经连接最繁忙的集线器(红色),学习进程中大脑皮层表征的变化:1.特定脑区的适应或习惯化;2.特定脑区的反应增强和范围扩大;3.不同脑区的相互激活或联系方式发生变化。,学习改变大脑,人类大脑皮层神经图,第三节学习理论发展,学习理论基本问题:1.学习的实质是什么?即是学习使学习者发生了什么变化?2.学习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即是学习是怎样实现的?3.学习有哪些规律和条件?即是学习受哪些因素制约?,一、行为倾向与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建立与初步发展,内省法(“原始经验”),外显行为(行为主义),学习过程(格式塔学派),学习即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强化与消退),学习即是顿悟过程。(知觉与理解),经验的整体性,行为的外显性,二、行为倾向与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收,20世纪30年代,行为倾向与认知倾向从对立到融合,出现了折中倾向的学习理论(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目的行为主义(托尔曼),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行为的目的性与整体性;中介变量(认知地图);潜伏学习。,榜样与观察学习;个体、行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体验学习与自我强化,三、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的出现,20世纪50-60年代,认知学习理论占据统治地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减弱。,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学习的认知过程即是信息加工过程;认知结构理论:学习即是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即是成为人的过程(自我实现)。,学习者的自我参与,个体的认知能力,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皮亚杰的生物建构论,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论,客观主义,建构主义,学习是信息获取过程:事物的意义存在于个体之外,事物的认知就是单向的信息接收过程。,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过程:事物的信息理解不仅取决于事物本身,而且依赖于个体的原有知识经验。,学习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