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处理制度及流程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939423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处理制度及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处理制度及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处理制度及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一、目的:积极处理输血反应,将输血反应造成的伤害控制在最小范围。二、使用范围:过敏反应、发热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及大剂量输血后的并发症。三、处置原则:立即停止输血,维护输液通道,积极救治,保留血袋。四、处置程序:1、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生理盐水,并保留未输完的血袋,以备检查。2、报告医师及护士长。3、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并给予氧气吸入。4、若是一般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焦虑。5、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患者应立即通知输血科,并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执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6、怀疑溶血反应或细菌污染时,将保留血袋及抽取患者血标本一同送输血科。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五、常见输血反应与护理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和输血24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个月发生者为迟发反应。(一)过敏反应:1、症状:症状轻者表现皮肤红斑、荨麻疹、发热、关节痛,重者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喉痉挛、哮喘,更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2、治疗:(1)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0.9%生理盐水。(2)吸氧:鼻管、面罩、必要时请麻醉师配合气管插管正压给氧。(3)抗过敏:地塞米松10MG或氢化考地松100MG+5%GS静点,严重者使用0.1%肾上腺素0.1-0.3ML静注。.(4)异丙嗪25MG肌注。(5)10%葡萄糖酸钙10ML肌注。(6)对多次输血有过敏反应者,可选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输注。(二)发热反应:1、症状:多在输血后立即或数小时内发生。轻者畏寒,体温增高,个别可因高热、抽搐以至昏迷。症状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2、据症状轻重处理。(1)轻症:口服阿司匹林或物理降温。(2)重症:吸氧、药物降温、抗过敏等治疗。(三)溶血反应:1、症状:轻者难与发热反应鉴别,头疼、头胀、心前区窘迫、腰疼、腹痛、恶心、呕吐、一过性轻度黄疸,或显示输血疗效不佳。重者表现寒颤、高热、呼吸急促,循环障碍、创面渗血,继发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以至血压降低等休克表现。严重的不合血输入后,因大量红细胞破坏,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2、治疗:抢救重点在抗休克、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1) 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2) 及时报告上级医师。(3) 积极治疗抢救,可适当补液,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新鲜同型血浆以增加血容量。(4) 使用盐多巴胺、重酒石酸间羟胺等血管活性药以升高血压及扩张肾血管。(5)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等。(6)出现少尿时在纠正血容量后适当用20%甘露醇、呋塞米促进利尿。(7)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8)明确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可用肝素治疗。(9) 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10)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和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四)细菌污染:1、症状:这类输血反应虽少见,但后果严重,轻者被误认为一般发热反应,重者即使输入少量也可立即引起寒颤、高热、烦躁、休克、尿闭等剧烈反应。2、治疗:(1)立即停止输注。(2)抢救以抗感染和抗休克为主。(3)及早使用抗生素,以静脉滴注大剂量为宜。在菌种未明确前,可先用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的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4)将袋内剩血做涂片染色和病原体培养(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五)大量输血后的并发症:24小时内输血量超过2500ml,称大量输血。1、循环负荷过重:如输血过多过快,常在输血过程中突然发生呼吸困难、紫绀、泡沫样血痰等肺水肿征象。应立即停止输血,按肺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紧急处理。2、出血倾向:多见于大量输入库存血,预防措施可每输6001000ml库存血,应给予200ml新鲜血或及时补充葡萄糖酸钙,可防止因枸橼酸盐同血钙螯合所引起的低钙血症。五、流程图输血反应应急预案的流程 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立即停止换输生理盐水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立即停止换输生理盐水报告医师及护士长报告医师及护士长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发热:轻症;口服阿司匹林或物理降温重症:吸氧、药物降温、抗过敏治疗过敏:吸氧一般过敏反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遵医嘱给予0.1%肾上腺素0.1-0.3ml静注或抗过敏药物和激素呼吸困难严重者行气管插管,循环衰竭者给予抗休克治疗。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溶血反应:停止输血维持输液通道静脉注射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双侧腰部封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并做好记录血管外溶血反应尽量避免再次输血。溶血反应:停止输血维持输液通道静脉注射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双侧腰部封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并做好记录血管外溶血反应尽量避免再次输血。溶血反应:停止输血维持输液通道静脉注射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双侧腰部封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并做好记录血管外溶血反应尽量避免再次输血。保存输血袋及余血送输血科,必要时采集患者血样送检验科保存输血袋及余血送输血科,必要时采集患者血样送检验科填写输血反应回执单细菌污染:一般治疗:输液、维持营养、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对症处理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细菌污染:一般治疗:输液、维持营养、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对症处理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细菌污染:一般治疗:输液、维持营养、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对症处理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填写输血反应回执单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循环负荷过重:按肺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紧急处理大量输入库存血后应遵医嘱输入新鲜血或血小板悬液枸橼酸钠中毒反应:遵医嘱静注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以补充钙离子。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循环负荷过重:按肺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紧急处理大量输入库存血后应遵医嘱输入新鲜血或血小板悬液枸橼酸钠中毒反应:遵医嘱静注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以补充钙离子。加强巡视及病情观察,做好记录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循环负荷过重:按肺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紧急处理大量输入库存血后应遵医嘱输入新鲜血或血小板悬液枸橼酸钠中毒反应:遵医嘱静注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以补充钙离子。加强巡视及病情观察,做好记录六、后期处理:1.安慰病人及家属,由医师或检验师向病人及家属解释。2.患者家属有异议时 ,立即按有关规定对输血袋、输血器具进行封存。3.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处理工作。4.科室护士长组织分析讨论输血反应原因、处理过程,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书面上报护理部。5.护理部每月组织召开护理管理委员会一次,分析讨论本月出现的护理工作关键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限期整改。七、附录(输血要求、常见输血反应与护理)附1:输血要求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3、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4、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5、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6、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处理制度及流程一、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报告制度:(一)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立即告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二)及时报告上级医生,进行必要的对症治疗,并应完整地保存未输完的血液和全部输血器材待查。(三)详细了解受血者的输血史、妊娠史及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便迅速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请输血科技术人员协助诊断。(四)怀疑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应执行以下程序: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送检;5、 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五)临床用血科室认真记录输血不良反应后的处理及各项送检试验结果,输血反应反馈卡完整填写后报送输血科。二、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报告流程:(一)输血不良反应报告、调查程序1、临床医护人员发现输血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后,应立即停止输血,在积极处理的同时,要及时向输血科通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输血科共同调查、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确定进一步的处理、治疗方案。患方提出疑义时,经治医护人员应该与患方共同封存剩余血液、血袋及输血器材等,双方签字后由输血科保管备查。2、输血科工作人员接到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后,应仔细询问患者所属病区、姓名、性别、住院号、年龄、血型、既往输血史、孕产史、疾病诊断、用药史、本次输血成分名称、输血量、患者输血后出现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认真填写输血不良反应登记本并保留输血反应反馈单,对临床科室提出初步的处置参考意见。3、对于严重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科应指派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生到临床进行会诊,协助临床查找原因、制订救治方案、观察处置疗效。(二)急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 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结束后的数小时内出现的不良反应为急性输血不良反应。如果受血者的症状或体征显示有急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应立刻停止输血;如停止输血,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立即组织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调查和治疗。1、过敏性或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如果怀疑为过敏性或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由临床医生对症处理。 2、细菌污染性输血不良反应:如果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抽取血袋中剩余血液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后受血者血液标本连同其他静脉输液做细菌学检验。3、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如果怀疑为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刻停止输血并做以下工作: (1)复查血袋标签和全部有关记录,以验证受血者和所输血液成分有无核对错误;(2)收集受血者输血不良反应前血标本、输血不良反应后的抗凝和不抗凝血标本,连同所输血袋和输血器、静脉输液器及输血不良反应后留取的尿液标本,送相关实验室检测;(3)采集受血者抗凝血液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4)受血者不抗凝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 (5)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6)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4、输血科实验室检测: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0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液标本、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液标本、血袋中血液标本,重新检测AB0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对输血不良反应后的血液标本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观察血清(血浆)中有无溶血现象。5、及时治疗:如果受血者已有明显溶血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临床医生应立刻着手进行对症治疗,不必等待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三)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输血完毕数天以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为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如果发现或怀疑受血者发生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应遵循以下注意事项:免疫性的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属于血液成分的抗原一抗体反应,在检测和确认后,记录于受血者的病历中,其处理步骤同急性输血不良反应。(四)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的处理 输血后如果受血者出现可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医务主管部门应会同输血科展开仔细调查,验证受血者是否确因输注供血者血液成分而传染疾病,受血者如确诊感染HIV,应迅速报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输血相关传染病所涉及的供血者,由采血机构按有关政策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职业技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