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治疗师中级)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935804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治疗师中级)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一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治疗师中级)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一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治疗师中级)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心理学基础知识第一节心理学概论一、心理学的定义对心理学是怎样一门科学,在心理学的不同发展阶段,随着心理学家对心理学认识的深入,有着不同的理解。在早期,心理学被认为是对“心理活动的研究”。提出情绪学说的美国著名机能主义创始人詹姆斯(William James,1880)认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生活的科学,它既研究心理生活的现象,又研究这些现象产生的条件所说的现象就是我们称之为情感、欲望、认知、推理、决定等一类的东西。”随着20世纪初行为主义的出现和发展,心理学开始注重可被观察到的和可被测量的行为的研究。行为主义的鼻祖华生(JohnB.Watson,1919)指出。行为主义者认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这样二个分支,它以人类行为“做和说,包括习得的和非习得的作为它的研究对象。”在美国出现行为主义的同时,德国出现了格式塔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之一卡夫卡(Kurt Koffka,1925)认为。作为心理学的一个临时性的定义,我们可以说它的课题是对生物与外部世界接触中的行为的科学研究。而随着认知心理学和现象心理学的发展,例如:穆恩(NormanMunn,1951)曾提到:“今天,心理学最普遍的定义是行为科学。然而,十分有趣,行为含义本身扩大了,以至现在它纳入了大量在以往被认为属于经验的东西那些隐秘的(主观的)过程,像思想,现在被作为内部行为看待了”。克拉科和米勒(Kenneth Clark and George Miller 1970)认为。心理学通常被定义为关于行为的科学研究。它的对象包括可观察的行为过程,诸如手势、言语和生理变化等等,以及只能被推知的过程,如思想和梦等等。在现代,心理学被定义为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现代心理学既研究可观察到的外显的行为,也接受不可直接观察到的内部心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二、心理学的研究领域1.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2.生理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3.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4.人格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5.工程心理学6.社会心理学 。7.认知神经科学 。三、心理学的研究角度1.神经生物学的研究 。2.行为的研究3.认知的研究4.心理分析的研究5.现象学和人本主义的研究。四、心理学简史心理学的历史只有一百多年,但人类一直在对自己心灵进行探索,一些哲学家把自己对人的看法、对心理学的探讨记载在哲学书籍中,如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和休谟等著名哲学家。在19世纪出现了两种心理理论,一种是官能心理学,认为心灵具有几种不同的 “官能” 或心理结构知、情、意,这些官能又分为亚官能,人们通过不同的亚官能进行不同的心理活动,如通过记忆亚官能进行回忆。另一种是联想心理学,它否认先天的心灵官认为心理的内容是一些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观念,而复杂的观念则是由简单的观念通过相似性、 对比性、邻近性等原理联想而成。前者影响了后来的对心理能力的研究,比较强调遗传的作用,而后者 则影响了后来对记忆、学习和思维的研究,比较强调环境的因素。使心理学成为 一门独立学科的创立者是冯特(Wihelm wundt),他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生实验室,开始尝试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他系统地改变某一刺激的物理特性,并用内省法确定这些物理特性的改变是如何影响意识的。从19世纪末开始,西方陆续出现了不同的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 19 世纪后期 , 心理学界受化学界把复杂化合物分解成元素的进展的影响 , 也寻求构成复杂经验的心理元素 , 冯特就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构造主义:代表人物为美国康奈尔大学铁钦纳(E.B. Titchener),他提出 构造主义 ” 一词来概括该理论,机能主义:而持反对意见的是机能学派哈佛大学的詹姆斯认为意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比其元素构成更重要 两种学派都是把内省法作为自己的研究方法 。2行为主义 其创始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John B. watson ) 他不主张研究内隐的意识,而主张应该研究外显的行为。他也不主张用内省法研究,行为主义对后来的心理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3格式塔心理学 ( Gestalt psychology ) 格式塔在德语中是“整体”和“构成”的意思 就在行为主义的同时期 德国的韦特海默( Max , Wertheime)于1912年提出心理学是一种研究心理过程组织结构的心理学。创始人还有他的两位同事柯勒(Wolfgang Kohler )和考夫卡(Kurt Koffka)。他们认为经验依赖于刺激所形成的模式和经验的组织结构。整体不不等于部分,整体先于部份,整体是由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的。4精神分析学派 其创始人是奧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 ( Sigmund Freud)。假如要挑出弗洛伊德众多理论贡献中的一项和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进行比较,就是弗洛伊德无意识说的基本概念是:童年期不被接受( 被禁止、被惩罚 )的愿望被压抑到不被意识到的无意识里,并成为无意识的一部分。但这些愿望仍是有影响的。无意识通过很多途径表现自己,如梦、失言、笔误、无意识、无意识动作等。主要是通过梦的分析和自由联想等技术来分析无意识中的冲突。第二节心理行为的神经科学基础一、脑的进化与行为遗传迄今的研究表明,人的心理行为是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人类的遗传基因与猩猩的基因差异仅为1.5%。这种差异使人类的大脑区别于所有的哺乳动物,人类大脑占全身重最的比例高于其他动物和发达的额叶是这种区别最重要的体现。人类的家系研究、双生子研究、寄养子研究均证实除了身体特征外,认知、智力、情感、行为、气质和人格等心理特征的形成均受到遗传的影响。生物进化是指在时间进程中群体基因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由于有机体和环境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在进化的过程中,适应环境行为的遗传基因被有选择地保留下来,而生存环境则提供基因表达的可能性,同时这种适应环境的行为在人的童年时期又存在着极大的可塑性。在人类,先天性行为主要包括反射行为和本能行为,反射行为仅占行为的一小部分,而本能行为表达的方式和内容常常被文化修饰;人的另一类行为称为有时期限制的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是在个体成长的早期与环境交互作用形成的,如果在个体的幼年期失去与某些环境交互作用的机会,这种行为的发展会受到影响;人的大部分行为是后天习得性行为,遗传基因仅仅提供了学习的基础。二、神经解剖与影像技术大脑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近几十年来,对脑的研究使人们更多地认识到脑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随着神经科学的进步,心理活动的奥秘将逐渐被揭开。(一)神经功能解剖概要 神经系统犹如一台电子计算机,主要由接受信息部分、储存整合处理信息部分和传出信息部分组成。而组成神经系统最基本的单位称神经元。1.神经元 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组织和完成其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细胞体、树突、轴突。每个神经元也像一台计算机,细胞体是信息处理的场所,树突形状像树枝,接受着上一级神经元轴突传出地信息,然后再将信息传入细胞体进行处理并由轴突将信息传至下二级神经元或效应器。神经元之间靠突触联结,在突触上,信息的传递是依赖电化2.灰质和白质 中神经系统由神经元、胶质细胞和血管组成,神经元分布在大脑半球表面、小脑表面和脑深部的一些部位,这些部位称为灰质,其中还有少量星形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的胞浆性滑膜保证了神经元信息传递过程中心绝缘性。白质占据了除灰质以外的中枢神经系统所有区域,由有髓鞘的轴突和星形、少突胶质细胞构成,主要是进行信息的传递。灰质中血管丰富,代谢较白质旺盛。3.大脑各部位及其功能大脑半球表面有众多的脑回,由不同深浅的沟及裂分开。侧裂将额叶和颞叶分开,中央沟将额叶与顶叶分开,而位于后部的脑叶为枕叶。(1)额叶:是脑发育最晚的部分,位于中央沟前方和外侧裂上方,在中央沟前方的皮质功能主要是支配对侧肢体的运动。此外,额叶与注意、知觉、能动性、智力、计划性、持续行为、时间整合、记忆、语言表达、情绪和人格等功能有关。(2)颞叶:位于外侧裂下方,听知觉、视知觉、记忆等功能与其有关。(3)顶叶:位于大脑半球中央沟上方的大脑上外侧面和内侧面,有感知觉、读写、空间定向、计算功能与其有关,损伤后还可出现失用。(4)枕叶:视觉中枢所在。(5)丘脑:位于大脑内侧面,占间脑的大部分,对称分布于第三脑室两侧,由众多核团构成,是重要的感觉和运动的中继站,并与记忆、认知、人格、智力、语言等功能有关。(6)边缘系统 包括额叶眶面、扣带回、钩回、海马回、下丘脑、杏仁核、隔医、视交叉前区、部分基底神经节和海马。主要的功能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对运动、感觉、情绪、体温和内分泌均有影响。(二)大脑两半球功能分工与协调 大脑两半球功能是不对称的,左半球在分析、综合、抽象、逻辑、语言、计算等方面占优势,右半球则在空间知觉、音乐、绘画、形象思维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但这种功能的侧化并不是绝对的,遗传、环境、性别均可影响脑功能的侧化。此外,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具有协同性和代偿性,且在正常人中,大部分脑的功能均是双侧大脑半球相互协同的结果。(三)脑的影像1.脑影像(1)计算机断层扫描(CT):将计算机技术、光子探测技术和X线断层检查技术综合应用的检查方法,检查时以平行于眼外眦和外耳道连线的平面对大脑进行平面断层扫描,利用颅内各种组织的不同吸收系数,在图像上显示出脑室、脑池、灰质和白质的形态和位置。当颅内出现病变时,对X线吸收高的病理组织在图像上呈现高于正常脑组织的密度影像,如钙化、出血和肿瘤,而对X线吸收低的病理组织影像在图像上则呈现低于正常脑组织的密度影像,如水肿、坏死、囊肿等。,(2)磁共振成像(fMRI):根据原子核的自旋特性,应用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电波来激发磁场中复原子核,使其发生共振吸收,当射频停止后,氢原子释放出吸收的能量,回到原来的状态,此时产生射电信号,由此获得的脑成像分辨率高于CT。2、脑功能性成像(1)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其原理是当人脑在内外刺激下,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神经活动兴奋水平增加,局部脑组织血流和血氧消耗增加,局部氧合血红蛋白含量上升,fMRI成像可显示这一变化,进而间接反映局部脑组织活动水平,故该方法是显示脑组织的血流灌注,其分辨率较PET低。(2)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通过静脉注射放射性示踪剂观察不同状态下大脑不同部位血流灌注的差异。(3)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簖层摄影(PET):主要由生产放射性示踪物质的回旋加速器和计算机控制的人体血流及其携带物质的探测系统两部分组成,根据临床需要可选择不同的放射性示踪物质,目的在于测定大脑局部的葡萄糖代谢水平或血流情况,当大脑行使不同功能时,不同部位的葡萄糖代谢水平或血流水平是不一样的。PET的缺点是价格昂贵。三、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一)脑电生理活动 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电位,它和其他可兴奋细胞一样,有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一部分是通过电传递完成的。脑电活动有自发电位和诱发电位。当神经细胞兴奋时,可通过置于头皮的电极摘记出中枢神经系统的电位变化,电位的波率、波幅、波形、时相是观察的指标,不同年龄、不同部位的脑电活动有不同的临床意义,对异常的心理活动具有辅助诊断作用。描记脑自发电位的方式有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多导睡眠图(PSG)脑诱发电位可发为视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和事件相关电位。(二)神经递质 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神经递质,当神经元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去极化)时,由此神经元合成的并包含于神经元中的神经递质会释放到突触间隙中,此后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一级神经元上的受体。神经递质由大分子物质神经肽和小分子神经递质构成,以下对主要神经递质的生理功能作一简介。1. 乙酰胆碱 影响学习和记忆过程。在镇痛中有重要作用,参与感觉和运动功能,参与调节觉醒、睡眠、体温、摄食、水及心血管活动。2. 去甲肾上腺素 参与调节心血管功能、镇痛、调节情感、体温、摄食活动,有助于觉醒的维持。3. 多巴胺 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电活动,调节躯体活动,参与情绪活动,调节垂体内分泌功能,调节心血管功能,阻断多巴胺(DA)系统有利于镇痛。4. 5-羟色胺 与镇痛有明显关系;若功能过强可导致焦虑;对睡眠和体温有调节作用;可影响性活动及内分泌功能。此外还有兴奋性氨基酸类递质、抑制性氨基酸类递质、组胺、前列腺素、嘌呤类等小分子物质。神经肽类则包括速激肽、胆囊收缩素、内膜素、阿片肽等。(三)受体 上述神经递质进入到突触间隙后主要作用于下一级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多数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相应的效应。根据突触化学传导的动力学特征,可分为快速信号传导和慢速信号传导,前者可使突触后膜在数毫秒内产生兴奋性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后者则需要经过复杂的突触后神经元内信号传递,甚至是基因表达来最终引起突触兴奋性或突触效能的改变,故作用缓慢。(四)昼夜节律和睡眠生理 人的自然生物钟节律为25小时一周期,外界因素如白昼交替、 日常生活规律、饮食节律使人体的周期节律呈现24小时。睡眠也受生物节律的影响,在24小时内,成人睡眠1 2次,这种节律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生命的头两年发展起来的。在一些妇女中 、 睡眠节律在月经期会发生变化。睡眠是人类一种基本的生理心理过程 , 它与进食和性行为共同构成人的基本需要 。 人的睡眠和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 睡眠是机体有规律的 、 反复发生的 、 容易逆转的一种状态,与觉醒状态相比 , 睡眠时机体相对安静 , 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阈值提高 , 可以被唤醒 , 也可自发觉醒。由于睡眠紊乱常常是精神障碍的早期症状 , 故临床上对睡眠状态监测 十分重要,某些精神障碍与睡眠生理的特征性变化相关。睡眠结构:睡眠由入睡开始,至觉醒结束 。 近代睡眠生理研究显示 , 睡眠中存在各种生理活动,脑电图、肌电图和眼球运动等出现周期性的变化 , 构成睡眠周期 , 一个睡眠周期由非快速眼动睡眠开始 , 至快速眼动睡眠结束时止 ; 正常睡眠每晚包拭 4 6个睡眠周期。睡眠的四个阶段参见本章意识部分第三节 认知过程一、感觉和知觉(一)感觉过程1、感觉的一般特性(1)绝对阈限:有50%的次数被察觉到的刺激值。(2)差别阈限:把两个刺激分开所必需的刺激作用的最小量。(3)韦伯定律:差别阈限趋向于成为刺激强度的恒定分数。2、视觉(1)视杆细胞(只能在暗视觉即时照度微弱的情况下起作用,且只能看到无彩色)和视锥细胞(在明视觉中起作用,看到无彩色和彩色)的不同作用可以从暗适应过程(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中推断出来。(2)四种心理原色: 红 、 黄 、 绿 、 蓝。(3)颜色的三种心理:色调、明度、饱和度。3、听觉(1)声波的主要物理特性是频率和振幅 (2)听觉的心理特性 即我们感受到的是音高和响度(声波的频率决定我们感受到的音高,但也稍微受到刺激强度的影响;响度与声波振幅或声音能量的关系最大,但振幅相同的高、低频声波听起来并不一样响)以及音色(声音的单纯与混合)。4、其他感觉 嗅觉、味觉、皮肤觉(压、痛、温、冷)运动觉和平衡觉。(二)知觉过程 知觉是各种感觉的整合,是我们对环境中刺激模式的组织和理解的过程,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成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1.知觉的特性(1)知觉中的对象与背景:这一点可以从“两可图形”中看出,知觉过程就是在背景中分出对象的过程 : 对象与背景的转换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 ; 知觉定势是指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 , 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2)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人的知觉系统既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也有根据整体特性对部分进行知觉的特点。知觉中对整体的知觉优于对部分的知觉。(3)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这一点可以从隐匿图形中看出,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对知觉对象作出解释。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理解还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理解可以帮助人们把不完整图形的缺失部分补充起来,理解还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人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在当前的感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任务激活的知识结构不同,产生的知觉期待也不同。(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人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在视觉范围内,恒常性主要有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定位恒常性。2.空间知觉(1)空间知觉是人们对客观物体的空间关系的认识,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距离知觉、方位知觉与空间定向等。(2)形状知觉中图形组织的原则:邻近性、相似性、对称性、良好连续、线条方向、简单性。(3)深度知觉:人们如何能在二维的视网膜上感知到三维的空间物体,依靠的线索有: 1 ) 深度的双眼线索 主要是双眼视差。因为两只眼在头部的位置是分开的,所以在注视空间物体时左眼和右眼在视网膜上获得的映象有差别的 , 立体的效果是由于将这两个稍有不同的图像融合成一个而获得的。 2 ) 深度的单眼线索:对象重叠、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纹理梯度、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 3 ) 吉布森和沃克 ( Gibson & . Walk , 1960 ) 所做的著名的视崖实验”:为了研究人类婴儿的高度知觉(深度知觉的个特例)、“视觉悬崖”被用来探索知觉和 回避峭岸边缘的能力是先天的、还是必须通过掉下去有了受伤经验才学会的。视觉悬崖是由两个表面组成,两者都有相同的花纹,并用一块厚玻璃盖着。一个表面直接在玻璃下面,另一个表面垂下几英尺。实验是观察614个月的婴儿,在被放到中间地带(在深陷区和浅平区之间的区域)时的反应。婴儿的母亲从陡峭的一边招呼孩子,然后再从平缓的一边招呼,几乎所有婴儿都爬向平缓的一边而拒绝爬向深陷的一边,但这个实验只能证明能爬之后的婴儿具有深度知觉,而不能证明出生深度知觉就存在。3.似动现象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主要形式有:(1)动景运动 : 当两刺激物 , 如光点、直线、图形或画片,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 , 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 物的连续运动 。 我们看到的电影电视等、都是根据动 景运动发生的原理制作的。(2)诱发运动 : 指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4.错觉 是一种特殊的知觉形式 , 即人们的知觉不能正确地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 , 而出现种种歪曲 。(1)错觉的意义研究错觉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因为人们会产生一些共同的错觉,如:垂直水平错觉:两条等长的直线 , 一条垂直于另一条的中点 , 那么垂直线看上去要比水平线长一些。(2)错觉的种类 : 大小错觉 、 形状和方向错觉 、 形重错觉 、 倾斜错觉 、 运动错觉 、 时间错觉等 。 二、注意和意识(一)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 注意的两个特点 : 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 , 其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 , 而忽略了其他对象 , 即心理活动在哪个方向上进行活动 ; 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 , 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心理活动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和紧张度1.注意的分类 根据对事物的注意是否需要付出意志努力 , 把注意分成两类(1)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注意。 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 1) 刺激物 自身的特点: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 2)人本身的状态:人的需要、情感、兴趣、动机和期望以及习惯、过去的经验等。(2)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注意。在种系发展上,随意注意出现得较晚。引起随意注意的原因: 1 ) 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 2 ) 对兴趣的依从性 3 ) 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 : 是指能否正确地组织活动 、 是否养成了 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 4 ) 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 5 ) 对人格的依从性 。2.注意的功能(1)注意的选择性:是指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了另外的刺激。(2)注意的持续性(或稳定性):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一定的客体或活动上的特性,它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注意的转移(或动摇)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注意转移是由于感觉器官的局部适应,使对物体的感受性交替而短暂地下降;二是认为,有机体的一系列功能活动都具有节律性,如呼吸节律、血压的节律、神经元活动的节律等,注意的转移就是由机体的这种节律性活动引起的。(3)注意的分配性:是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它是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重要条件。(二)意识 心理学曾一度被定义为研究意识的科学。但迄今为止,对于意识人们还没有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1)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注意集中等。(2)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的一些东西、如对幸福的体验、对周围环境的知觉、对往事的回忆等。(3)在行为水平上,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4)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立的实体、由思想、幻想、梦等构成。1.对意识的理解(1)意识是一种觉知:人们既可以对外部的事物或现象进行觉察、也可以对内部状态(如情绪状态、生理状态等)以及时间的延续性等方面进行觉察。(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功能: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这对系统的正常运行与保持一定的功效有重要作用。(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可分为不同的层次和水平、如从无意识到意识和注意、是一个连续体。另外,意识还存在一般性的变化,如觉醒、惊奇、愤怒、警觉等。2.特殊的意识状态 睡眠和梦 睡眠:根据脑电图的研究可以将非快速眼动睡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在这个阶段个体处于浅睡状态身体放松、呼吸变慢,但很容易被外部的刺激惊醒。第一阶段大约持续10分钟,然后进入睡眠的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偶尔会出现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被称为“纺锤波”的脑电图、在这一阶段个体很难被唤醒。第二阶段大约持续20分钟,然后进入第三阶段。第三阶段:脑电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Delta波,有时也会有“纺锤波”、第三阶段大约持续40分钟。第四阶段:当大多数脑电波开始呈现为Delta波时,表明进入了第四阶段,这一阶段通常被称为深度睡眠、个体的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尿床大多发生在这 阶段。第三、第四阶段的睡眠通常被称为“慢波睡眠”,几乎所有人的睡眠都会经历这四阶段,一般持续60-90分钟,然后再依次经过第三、二、一阶段之后、进入一种新的阶段快速眼动睡眠,这时候的脑电波与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波相似,睡眠者的眼球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若这时醒来,他通常会报告正在做梦。睡眠的周期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外加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每个周期一般持续90分钟,每晚会重复几次,深度睡眠的时间在前半夜要远多于后半夜,大多数的快速眼功睡眠发生在睡眠后期,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三)注意和意识 一方面,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人们可可以有意识地选择所要注意的活动或对象,但也有的时候意识的选择并不是有意识的,而是由刺激和事件本身引起是无意识过程。另一方面,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当人们从睡眠到觉醒,再到注意,其意识状态分别处于不 同的水平上,从无意识状态、从意识不到自己的活动或外部的刺激,到能意识到自己的活动和外部的刺激,并且能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为。注意所指向的内容,一般处于意识活动的中心。三、学习和记忆(一)学习 研究者们把能在实验室中进行的简单学习方式的研究结果,作为理解复杂的学习现象的基础1.学习的定义 由于先前经验而产生的相对永久性的行为改变。心理学家认为有两种学习方式:(1)联合学习:在环境的各个事件之间建立新的联合或联结是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心理学家把联合学习分为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2)认知学习:学习不仅是把一个事件和另一事件联合起来,还有更复杂的学习形式,包括依据过去的信息来解释当前的知觉,以理智来解决我们不熟悉的问题。这些复杂的过程称为认知学习。2.经典条件反射(1)巴甫洛夫的狗实验。(2)经典条件反射的规律:习得、消退。(3)泛化:某种特殊刺激的条件反射习得之后,另外一些类似的刺激也会唤起这种反应。新刺激越是近似于原刺激,就越可能唤起反应。这个原则称为泛化。(4)辨别:与泛化互补的过程是辨别。辨别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而泛化则是对类似的事物的反应。条件化辨别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作用而形成。3.操作条件反射(1)斯金纳的实验: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动物是被动的,它只是等待着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的出现。在操作条件的反应中,动物是主动的,除非它先有某些行动,否则行为不会受到强化。(2)部分强化:操作条件反射具有高度的条理性,这一点为部分强化实验行为发生时只有一部分时间被强化所证明。(3)条件强化:动物一旦形成稳定的对条件刺激的反应之后,条件刺激本身就能用来强化新行为。例如,动物已经学会对作为条件刺激的声音分泌唾液,如果将闪光和声音一起呈现给动物,闪光也能引起条件反射。声音便成为条件强化物。条件强化由于具有很大的泛化性而有重要的实际意义。(4)强化的程序:可根据两个方面来分类1)两次强化之间的周期是由无强化反应的次数确定或由经历的时间长短确定2)两次强化之间的周期是规则的或不规则的根据这两个方面的情况,我们可以确定四种基本的程序:固定比率、固定时间间隔、可变比率、可变时间间隔。固定和可变比率有引出极端高速反应的倾向。如果比率小,反应在受到强化以后立刻开始,如果比率大,每次强化后,可能有一短暂的停止反应阶段,但随后反应以稳定的暴发形式表现出来。(5)行为塑造:操作条件反射在行为塑造中起关键作用。利用被试操作的偶然变化,导致所要求的方向,来产生新的行为。4.强化的原理(1)强化定义 为增强反应可能性的任何事件。阳性强化物是指一种刺激,当它在反应之后呈现时能提高反应的概率,如报酬。阴性强化物是指一种刺激,当它在反应之后撤去时能提高反应的频率。如果做出期望的应能时能够免除电击和致痛的噪声,则电击和噪声就可以称为阴性强化物。惩罚不是阴性强化物。(2)影响强化的变量强化的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强化的数量越大,学习的速度越快。强化的延缓:在反应之后立即给予奖励或惩罚是有效的。(3)惩罚在学习中的作用1)由心理实验证据得出的结论:一是惩罚往往比奖赏效果小,因为它暂时地压抑了反应,并非削弱了它;二是当惩罚有效的时候,它也不过是贯彻了这么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逼迫个体去选择可以受到奖励的反应。2)惩罚的缺点惩罚虽然可以改变行为,但其后果不像奖赏的结果那样可以预测。在有些情况下,惩罚巩固了行为,而不是消除了行为,也许这正是惩罚所诱发的恐惧和焦虑的结果。例如,处罚一个尿床的孩子经常会使他的尿床的次数更多。惩罚的副作用可以是不幸的结果。惩罚常常引起对惩罚者和惩罚场所等的厌恶。3)惩罚的优点假如存在能受到奖励的另一种可供选择,惩罚就能有效地消除一种不良的反应。惩罚是一种变换行为的有效方法。当我们仅仅需要学习者对一个信号反应去逃避惩罚时,惩罚可以是有效的。逃避一种有威胁性的惩罚其本身就是一种奖赏。惩罚可以提供信息。信息性的惩罚也是知识性的信息,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能够更改行为。5.认知学习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只用条件联合的术语是不能完全解释人类的学习活动。他们认为学习者在记忆中形成认知结构以保存和组织发生在学习中的各种事件的有关信息。(1)顿悟实验:认知心理学家通过黑猩猩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系列实验,说明它们不是靠尝试和错误的反复学习解决了难题,而是通过顿悟抓住了它们的内部联系,知觉到了通向答案的重要关系。影响顿悟学习的变量:顿悟依靠问题情景的安排。适当的过去经验虽然必要但不能保证得到答。只有在答案的基本部分得到一定的安排使它们的关系被知觉,顿悟才会很容易地到来。答案随着顿悟出现一次,它就会很快地重复。依靠顿悟完成的答案能够被用于新的场合,在手段和目的之间存在一种认知关系。(2)潜伏学习:是指在学习期间没有行为表现的学习过程。典型的情况是,这种学习在缺乏奖赏的情况下仍能继续进行。当适当的奖赏出现时,就发生对以前学到的东西突然利用的情况。潜伏学习的实验支持了认知结构的概念。(二)记忆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来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将记忆分为:1.感觉记忆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记忆。感觉记忆的存储时间为0.252秒。其编码形式主要是图像记忆,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感觉记忆有较大的容量,其中大部分信息因为来不及加工而迅速消退,只有一部分信息由于注意而得到进一步加工,并进入短时记忆。2.短时记忆(1)定义: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一般包括二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它的容量有限,大约为7+2个单位。编码方式以言语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的编码。二是工作记忆,即输入信息经过再编码,使其容量扩大。由于长时记忆中已经存储的信息发生了意义上的联系,编码后的信息进入了长时记忆。必要时还能将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提取出来解决面临的问题。(2)短时记忆的存储: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它可以防止短时记忆中的信自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而发生遗忘。复述又分为两种:机械复述或保持性复述: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断地简单重复;精细复述: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联系。(3)短时记忆的遗忘:短时记忆的信息在得不到复述的情况下会很快遗忘。一种观点认为遗忘是由于信息痕迹自然消退,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遗忘是由于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3.长时记忆(1)定义: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储。它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到几年,甚至終身,容量没有限度,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也有由于印象深刻一次获得的。(2)长时记忆的编码:主要是语义编码和表象编码。(3)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1)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再认要比回忆简单和容易。从个体发展来看,再认比回忆出现得较早。2)回忆 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4)长时记忆的信息遗忘1)遗忘的种类不完全遗忘:能再认不能回忆; 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 临时性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永久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2)艾宾浩斯(Ebbinghaus)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研究了遗忘的发展进程,采用了自然科学的方法对记忆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减慢,“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将实验的结果绘成曲线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3)系列位置效应:人们发现在回忆系列材料时,材料的顺序对记忆效果有重要影响。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中间呈现的材料遗忘最多。4)关于遗忘的理论衰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干扰说: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并未发生任何变化。证据有二: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识记和回忆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识记和回忆的干扰作用。四、语言和思维(一)语言1.定义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语言的基本构成是词。词是一种符号 它标志着特定的事物。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结合在一起,构成短语和句子,这些为人类提供了最重要、最有效的交际工具。2.语言的表征 是指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1)语言表征的层次:词语的表征、句子的表征、课文的表征。(2)语言表征的方式:表象的方式、命题的方式、或者两者都存在。3.语言的加工 是指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编码、转化、存储、提取的过程。其方式有:(1)根据语言加工过程需要注意资源参与的程度。语言的加工可分为自动化加工:无需注意资源的参与,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加工。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加工:是一种需要运用注意资源,受人意识控制的加工。启动效应:启动的实验范式是研究语言自动加工的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在典型的启动实验中,首先给被试短暂呈现一个词语(启动词)然后呈现另一个词语(目标词),被试的任务是判断目标词是否为词,或者命名目标词。实验结果是当启动词与目标词具有某种联系(如语义相关、语音相同或字形相似)较启动词与目标词没有联系时,被试能更快或更好地识别,这种效应称为启动效应。(2)根据语言加工时,各种成分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语言的加工又可分为模块化的加工:认为语言各成分的加工是单独进行的,各成分间不存在相互作用;交互作用式的加工:认为语言各成分间的加工非单独进行的,它们存在着相互作用;大脑左半球是语言加工的优势半球,但大脑右半球也有一定的语言功能。4.语言发展的几种可能(都不足以解释语言学习)(1)模仿:儿童是由模仿成人才学会说话的。(2)条件作用:成人的奖赏或停止奖赏可以强化儿童的语言。(3)有意的训练:父母对儿童有意识地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二)思維1.思維的定义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2.思維的特征1)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概括使人们的认识活动摆脱了具体事物的局限性和对事物的直接依赖,这不仅扩大了人们的认识范围,也加深了人们对事物的理解。概括是人们形成概念的前提,也是思维活动能迅速进行迁移的基础。(2)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人们可以超越感知觉提供的信息,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事物和属性,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3.思维的过程 思维是通过一系列比较复杂的操作来实现的。人们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就是思维过程或称为思维操作。4.思維的种类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1)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进行。1)直观动作思维: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际的动作。幼儿的思维一般都是直观动作思维,成人有时也要运用表象和动作进行思维,但比儿童的要高级。2)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表象)来解决问题。艺术家、作家、导演、设计师师等大多运用形象思维。3)逻辑思维:当人们面对理论性质的任务时,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所运用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2)经验思维: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它有时会因知识经验不足而导致片面性或错误。理论思维: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解决某个问题。(3)直觉思维:是指人们在面临新问题、新事物或新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活动。分析思维:分析思维也叫逻辑思维,是指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4)辐合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是一种有方向、有条理、有范围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和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想法。这种思给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产生多种答案。(5)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或程序直接解决问题,这种思维的创造性水平低,对原有的知识不需要进行明显的改组。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5.表象 (1)定义 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表象是物体或事件的一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人的思维不仅要借助于概念,也要借助表象。(2)种类:根据表象产生的感觉来划分: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等。根据表象的创造程度来划分知觉表象:感知事物时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记忆表象:在记忆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想象:表象在头脑中对记忆表象进行工改组后形成的新形象,这些形象可 能从未经历,或者世界上还不存在,具新颖性。(3)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4)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的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表象还能促进问题解决第四节 动机和情绪一、动机(一)定义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可以通过任务选择来判断个体行为动机的方向、对象或目标,通过努力程度和坚持性来判断个体动机强度的大小。(二)动机产生的基础需要1.定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基本动力。内部某些生理的2.种类需要主要由机体(1)生物性需要:如饮食、睡眠、性等需要,主要反映了人类机体内部某些生理的不平衡状态所引起,对有机体维持生命、延续后代有重要意义。 起社会赞许的需要 ,(2)社会性需要:是人类特有有的,如交往的需要、社会赞许的需要等,反应了人类社会的要求,对维系人类社会生活、推动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3)结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由低到到高的五个层次成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三)动机与效率 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另外,动机的最佳水平随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对于较易的任务,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对于较难的任务,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四)动机理论1.本能理论 认为特定的活动是先天内在安排好的。2.驱力降低理论:认为生理需要引起紧张或者造成驱力状态,有机体必须做某些事以满足需要才能使驱力降低,因为身体倾向于保持恒定的内部环境或体内的平衡。3.唤醒理论:认为人类活动常常不是为了减少驱力,而是要增加驱力,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感觉剥夺实验证明了该理论。4.诱因理论:强调外部条件作为动机起因的重要性,它们可以是使有机体趋近的阳性诱因,或者使有机体躲避的阴性诱因.诱因能够唤起行为并引导行为。(五)动机种类1.生物性动机:饥饿、渴、性、睡眠等。2.社会性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交往动机等(六)动机冲突1.定义 人们在进行某一行动时有时会同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的目标而这些目标不能同时实现,就形成了动机冲突2.成因 是由接近动机和回避动机造成的。3.种类(1)双趋式冲突:人们同时受两种或两种以上接近动机的吸引,又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时出现的冲突。(2)双避式冲突:人们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回避动机,但又衹能回避其中一种时出现的冲突。(3)接近-回避式冲突:人们对同一事物同时具有接近动机和回避动机时的冲突。常见的又难以解决的接近-回避式冲突通常发生在下列两种动机之间:独立与依赖、亲近与隔离,合作与竞争,冲动表达与道德标准。(3)多重接近-回避式冲突:人们同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接近-回避式冲突,人们很难进行目标的选择时发生的冲突。(七)挫折1.定义 是当趋向既定目标的进程受阻碍或者被延搁时出现的反应,环境障碍、社会约束、个人的限制都会引起挫折,但其主要来源之一是动机冲突。2.挫折后的直接反应(1)攻击行为:分直接的或移置的(即不直接对受挫折的来源进行攻击,而是转向一个无辜的对象)(2)情感淡漠:可能是一种对挫折和对没有希望逃避有害条件的“正常”反应。(3)退行:就是回复到个体较低发展阶段的一种不成熟的行为模式。二、情绪(一)定义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当客观事物或情景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反之则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可见,情绪是个体与环境间某种关系的维持和改变。(二)成分 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三)情绪研究的维度 情绪的强度、肌张力的水平、快感度、复杂度。其中,肌张力的水平是指想要动作的冲动强,情绪的强度与肌张力的水平常常是相关的,高度的肌张力(如想摔东西)有时意味着情感的强度较大(如暴怒)),但极大的情绪强度也可能在肌张力很小的情绪中出现,如抑郁。(四)分类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可分为原始情绪和复合情绪。(1)原始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在发生上有着共同的模式,是先天的,每一种原始情绪都具有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外部表现和不同的适应功能。有愤怒、快乐、恐惧、悲哀等。(2)复合情绪:是由原始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如内疚、羞耻和敌意等。2、情绪状态的升类(1)心境是指人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内所保持的一种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情绪体验,而是以一种同样的态度体验一切事物。持续时间从几个小时到几个月,甚至几年。(2)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的、为时短暂的情绪状态,往往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并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即认识活动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减弱。(3)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的反应,此时会引起机体一系列生理反应,如肌肉紧张度、血压及腺体等活动的明显变化,这些变化是适应性的,但若持续时间太长,会导致心理或生理疾病。(五)情绪的神经机制1.脑中枢机制 主要与下丘脑、网状结构、边缘系统、大脑皮质等部位关系密切。其中边缘系统在情绪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正情绪时大脑左半球出现较多的脑电位活动,而负情绪时右半球出现较多的脑电位活动。2.外周神经机制 主要与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躯体神经系统关系密切。(六)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1.表情可以从面部、身体姿势、手势、语音语调等方面表现出来。2.表情的基本方式是先天的,或在成熟过程中自发发展的,但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抑制或者获得某些表情。(七)情绪理论1.情绪的早期学说(1)詹姆斯-兰格理论:前者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如恐惧由战栗引起,后者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后人称他们的理论为外周理论。(2)坎农-巴德理论:前者认为为情绪的中枢不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并有强调大脑对丘脑抑制的解除,使自主神经神经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的生理反应而产生情绪。其理论得到巴德的支持和发展。2.情绪的认知理论(1)阿诺德评定-兴奋学说:认为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价不同,产生的情绪反应就不同。(2)沙赫特和辛格理论:(两因素情绪理论)特定的情绪产生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手出汗、胃收缩、呼吸急促等)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评价。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3)拉扎勒斯的理论: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情绪活动中,人不仅接受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情绪活动必须有认知活动的指导,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了解环境中刺激事件的意义,作出选择适当的、有价值的动作组合,即动作反应。3.伊扎德的动机分化理论 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情绪系统与认知、行为等人格子系统建立联系,实现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第五节 能力与人格一、能力 (一)定义 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在英语中能力通常用两个意义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的词来表示:ability和capacity,ability是指对某项任务或活动的现有成就水平,人们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代表着他们的能力;capacity是指容纳接受或保留事物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 能力不是指现有的成就,而是指个体具有的潜力和可能性。心理学上的能力实际上包含了以上两方面的内容。(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只有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技能,才能转化成为能力。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也是知识技能的结果,它们之间相互促进、转化。(三)种类1.一般能力 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均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等。智力就是属于所说的一般能力。2.特殊能力 是指在某种特定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对色彩的辨别能力。能力是发展的,而且发展是有一定趋势的;能力的发展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发展水平的差异、表现早晚的差异以及性别的差异上。二、人格(一)定义及特性 人格是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即人格的多种成分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功能性(每个人因自己独特的人格,以独特的方式在环境中生存)。(二)人格的结构1.气质 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气质是先天的,受神经系统活动特性的制约,无好坏之分。一种常见的按照神经类型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来分的气质类别有:多血质(稳定而灵活)、胆汁质 (不稳定而灵活)、黏液质 (稳定而不灵活)、抑郁质(不稳定且不灵活)。2.性格 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态度是指个体对社会、对自己、对他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包括对事物的评价、好恶、趋避等,这些态度以及表现不同态度的不同行为方式,构成了不同的性格。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有好坏之分。(三)人格差异和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社会文化、家庭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职业技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