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液压系统风冷却器的选用与计算方法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933098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液压系统风冷却器的选用与计算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谈液压系统风冷却器的选用与计算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谈液压系统风冷却器的选用与计算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液压系统风冷却器的选用与计算方法原创:DG_baitu机械选型与应用1周前风冷式油冷却器(简称风冷却器)是一种以空气为冷却源的铝合金板翅式热交换器,其特点是热交换器芯体的油通道和风通道均设换热翅片,同体积比换热面积大,传热效率高,以空气为介质进行热量交换。与水冷式散热器相比,不仅安装维护简便,更可避免铜管爆裂造成的油水混合,对系统造成严重的毁坏。其次,对于需要变换工作地点的设备(如工程机械)来说,不需考虑水源的供应,不存在水循环系统的拆装和重建,是应用日益广泛的环保型产品。目前,国内的风冷却器生产厂家很多,型号也不尽相同,性能参数、安装尺寸等出入较大,对用户的选型和使用造成一定的困扰。在此,结合我厂开发生产和客户使用的经验,谈几点风冷却器选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供大家参考并希望指正。任何一款产品在设计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达成其功能性,或者说功能性是第一位的,这是设计最基本的要素,风冷却器也一样,给合常用设备液压系统的油温散热要求,它的功能性着重体现在三个主要方面:一、适用压力;二、适用流量;三、换热效率。选用风冷却器时,这三个方面必须同时满足,才算基本达到你的使用要求。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谈谈。一、适用的压力通常指允许最大的工作压力,或称设计压力。风冷却器属于压力容器,在液压系统中,只适合用于回路的回油冷却,所以要根据回路的最大压力来选用风冷却器。为什么只用于回油冷却呢?暂且不论油温升高的成因,就风冷却器本身而言,其散热主体(换热芯)的耐压能力是有限度的,板翅式铝合金换热芯的耐压能力取决于其材质物理性能、结构和加工工艺。比方说,结构和加工工艺相同,材质也一样,油通道材料的厚度不同,耐压能力也不同,越厚耐压力越高。板翅式铝合金风冷却器的设计压力一般小于3.5Mpa,基于成本和实用性等原因通常是小于2.0Mpa,国外同行设计压力多为1.6 Mpa,均远小于油路的最大工作压力。显然,压力过高会导致换热芯爆裂损坏。市面上流通的风冷却器产品,设计压力一般分为三级:1,1.0Mpa(如AF系列);2,2.0Mpa(如AH系列);3, 3.5Mpa。设计压力1.0Mpa的仅适用于变量叶片泵的泄油冷却。考虑到液压系统回路压力不稳定以及回油瞬间可能产生的高压脉冲,为确保风冷却器的使用寿命,生产产商强烈推荐-优先采用独立循环的冷却方式。独立循环就是风冷却器不再接到工作液压系统的回路中,而是设置一个单独的冷却回路,即加装一个冷却泵,直接从油箱吸取高温的液压油,经风冷却器冷却后直接送回油箱,这样就可避免回油压力过高而损坏风冷却器了。独立循环冷却泵的流量通常选取小于液压油容积的三分之一。当需要接于定量泵的回油冷却时,设计人员应考虑到液压系统中回油压力的不稳性,将风冷却器联接于溢流阀的回油口,并于风冷却器的进、出油口之间并联一个开启压力0.5Mpa的背压阀,这是正确使用的方法(见下图示)。当用于变量泵的泄油冷却时,由于其压力通常小于1Mpa,只要流量合适,那么直接接于变量泵泄油口便可以了。笔者遇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客户将一台型号为AH0608TL(适用压力2.0M0pa,流量50L/min)接于一台快进-工进-快退的工作机上,结果在机械调试的过程中就发现换热芯漏油,一看油通道爆开了。该客户原来使用水冷却器,应用户要求改用风冷却器,由于风冷却器是直接接于回油路中,并没有加装背压阀,而且系统回油速度很快,回油产生的脉冲压力过高瞬间就将风冷却器击爆了。AF1025HD1861T安装示意图二适用流量 风冷却器生产商提供的性能参数表中,就有适用流量这一项,常指静压状态下低粘度液体每分钟的通过量。在液体流速0.2-0.4m/s的范围内,风冷却器油通道是不容易爆裂的,故风冷却器适用流量值是理论的计算结合实际的经验测试综合得出。对于选用产品的工程师而言,准确的回油流量计算往往较为复杂。所以,结合油路实际工况,用经验的方法,就简便得多了。经验计算如下:风冷却器的工作流量=油泵流量油缸有效面积比安全系数其中: 油缸有效面积比=无杆腔受压面积有杆腔受压面积(1) 安全系数:1.21.8,常取1.5如果是多支油缸同时回油,视具体的情况要考虑在内,流量相应要加大,乘以相应的倍数。案例一:已知系统油泵GPY-10(10.06ml/rev),电机转速1390rpm,一支工作油缸(液压缸内径50mm,活塞杆直径20mm),求风冷却器的工作流量?油泵流量=10.061390=1398.34ml14L/min 无杆腔受压面积(50/2)2=625 mm2有杆腔受压面积=(50/2)2(20/2)2=525 mm2油缸有效面积比=625 mm2/525 mm2=1.19 安全系数取1.5,则有:风冷却器的工作流量=141.191.525L/min故选用风冷却器的适用流量值大于或等于25L即可,再结合系统的发热功率的大小,选定型号。需要注意的是,静压(压力基本恒定)状态下,液压油会通过换热芯所有的油通道,但在有脉冲的情况下,液压油只会通过部分的油通道,形成瞬间压力过高是导致换热芯爆裂的常发原因,这也是调机时应多加注意的事项。因此,不能按照风冷却器的工作流量等于油泵的排量来选型。三 换热效率 通俗地说,就是风冷却器的散热效率。许多用户在选型时,往往选好适用的流量就OK了,然后根据流量值对应的型号,选用一款风冷却器,这是不全面的。因为流量满足你的使用要求,并不代表该风冷却器的散热效率也同时满足你的要求。前面讲到:一、适用压力;二、适用流量;三、换热效率。选用风冷却器时,这三个方面必须同时满足,才算基本达到你的使用要求。 常有客户打电话问,说我的主油泵才30L/min,而我选了某牌子的60L/min的风冷却器,怎么油温还降不下来啊.,我第一句话就说那可能是冷却器的散热效率不够,举个例字:同样是30L/min主油泵系统,有的电机功率是3kw,有的配5.5kw甚至更大,系统热损耗当然不同。另外,就算是电机功率也一样,你的系统工况不一样,有的保压时间长,有的保压时间短,系统的热损耗也不一样,你就要考虑使用的风冷却器的换热效率了。风冷却器的精确选型方法方法一:功率损耗计算法(最精确的方法)测算现有设备的功率损失,利用测量一定时间内油的温升,从而根据油的温升来计算功率损失。通常用如下方法求得: PV = T*C 油* 油*V/t/60KW PV 功率损耗KW T 系统的温升 C 油 当量热容量KJ/L,对于矿物油:1.88KJ/KGK 油 油的密度KG/L,对于矿物油:0.915KG/L V 油箱容量L t 工作时间min例:测量某一液压系统在20 分钟内油温从20上升到45,油箱容量为100L。产生的热功率为:PV = 25*1.88*0.915*100/20/60 = 3.58KW然后按系统正常工作的最佳期望油温来计算当量冷却功率: P01= PV /(T1-T2)*KW/ P01 当量冷却功率 T1 期望温度 T2 环境温度 安全系数,一般取1.1 假如该系统的最佳期望油温为55,当时的环境温度为35 P01 =3.58*1.1/(55-35)=1.97KW/ 最后按当量冷却功率来选择所匹配的冷却器。方法二:发热功率估算法(最简单的方法)一般取系统总功率的1/3 作为冷却器的冷却器功率。方法三:流量计算法(最实用的方法) A用于回油管路冷却 Q =L*S*S =A1/A2 B 用于泻油管路 或 独立冷却回路冷却 Q =L* 式中 Q冷却器的通过量L/min L 油泵的吐出量L/min S 有效面积比 A1 油缸无杆腔有效面积 A2 油缸有杆腔有效面积 安全系数(1.5 2),一般取1.8,液压油黏度越大则安全系数越大 。对于需要配置或改装液压冷却系统的机动车辆,计算出液压系统单位时间内的热损耗,即系统的发热功率Pv,然后结合你需要的油温期望值T1,对照风冷却器的当量冷却功率P1 曲线图,选择与之匹与的型号。这是普遍使用的计算方法。必须注意,在测定系统单位时间内油的温升时,要区分是否有冷却器在工作,该文所指的工况是系统没有冷却器时油的温升。计算公式:Pv= 油VC 油T/H, 式中:Pv:发热功率(W) 油:油的密度(常取0.85Kg/L)V:油的容积(L)C 油:液压油的比热容,常取2.15Kj/KgT:一定时间内油的温升H:温升时间(s)例:某一液压系统(无冷却器的工况下)在10 分钟内油温从30上升至45,液压油的容积为80L。发热功率计算如下:Pv=0.85802.15(45-30)/(1060)=3.655Kw已知环境温度T2=30,最佳油温期望值55,则当量冷却功率计算如下:P1= Pv/(T1 -T2), 式中:P1:当量冷却功率(w/):安全系数,一般取1.1T1:油温期望值()T2:环境温度()故:P1=3.6551.1/(55-30)=0.161Kw/=161 w/对应主泵流量,依据161 w/的当量冷却功率查曲线图,选取匹配的风冷却器。最方便的另一种散热计算法,是发热功率估算法:一般取系统总功率的1/31/2 作为冷却器的散热功率,若工况为长时间保压状态(如夹紧作业),则系数最大值推荐2/3。怎样选择及判断什么样的风冷却器是好的冷却器呢?怎样使用才能延长机器的寿命呢?今天就谈下风冷却器应该怎样选购。一般来说,选择一款好的风冷却器有以下几种方法:1.流量计算法 2.发热功率估算法 3.功率损耗计算法。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今天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方法1:最实用的方法-流量计算法A用于回油管路冷却Q =L*S*S =A1/A2B 用于泻油管路 或 独立冷却回路冷却Q =L*式中Q 风冷却器的通过量L/minL 油泵的吐出量L/minS 有效面积比A1 油缸无杆腔有效面积A2 油缸有杆腔有效面积 安全系数(1.5 2),一般取1.8,液压油黏度越大则安全系数越大方法2:最简单的方法-发热功率估算法一般取系统总功率的1/3 作为风冷却器的风冷却器功率。方法3:最精确的方法-功率损耗计算法测算现有设备的功率损失,利用测量一定时间内油的温升,从而根据油的温升来计算功率损失。通常用如下方法求得:PV = T*C油*油*V/t/60KWPV 功率损耗KWT 系统的温升C 油 当量热容量KJ/L,对于矿物油:1.88KJ/KGK 油 油的密度KG/L,对于矿物油:0.915KG/LV 油箱容量Lt 工作时间min例:测量某一液压系统在20 分钟内油温从20上升到45,油箱容量为100L。产生的热功率为:PV = 25*1.88*0.915*100/20/60 = 3.58KW然后按系统正常工作的最佳期望油温来计算当量冷却功率:P01= PV / (T1-T2)*KW/P01 当量冷却功率T1 期望温度T2 环境温度 安全系数,一般取1.1假如该系统的最佳期望油温为55,当时的环境温度为35P01 =3.58*1.1/(55-35)=1.97KW/最后按当量冷却功率来选择所匹配的风冷却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职业技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