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同煤矿矸石山治理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933083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大同煤矿矸石山治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浅谈大同煤矿矸石山治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浅谈大同煤矿矸石山治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大同煤矿矸石山治理 目 录摘要. . . 11 绪论. . . .21.1课题背景及前瞻性. .21.2矸石山概况、治理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22煤矸石对环境的影响. .22.1煤矸石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22.2煤矸石对水体的影响. .32.3煤矸石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32.4煤矸石对地面环境的影响. .33 煤矸石的环境治理. .43.1 煤矸石日常治理. . .43.2 自燃矸石山治理. .43.3 微生物脱硫. . . . .54矸石山综合治理设计方案. .54.1煤矸石的化学成份、有害成份及自燃分析.54.2矸石山的养分情况. .64.3对矸石山的基础改良. .64.4矸石山的物种选择. .75 煤矸石资源化利用. . .75.1煤矸石综合利用. .76 思考和展望. . .12结束语. . . . . .13参考文献. . . . .14.浅谈大同煤矿矸石山治理摘要 矸石是煤炭开采和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介绍了煤矿矸石山对大气、地下水及土壤环境的影响和其堆放造成的滑坡、崩塌等灾害,论述了治理和综合利用矸石山的必要性及紧迫性,探讨了煤矸石综合利用的途径和治理矸石山自燃及其科学的堆放方式。本文简单介绍了煤矸石对环境的影响、对煤矸石的治理方式以及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现状,并对煤矸石利用前景进行思考和展望。煤矸石是一种在煤形成过程中与煤伴生、共生的岩石,是煤炭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煤矸石的大量堆积自燃,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如何减少污染,“变废为宝”,利用好煤矸石,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Gangue coal mining and washing of the solid waste generated in the process. It describes the influence of coal mine waste dump on the atmosphere, groundwater and soil environment and its stacking cause landslides, avalanches and other disasters, Discusses the governance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waste dump of necessity and urgency, Explored ways gangu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Waste Dump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nd scientific way of stacking.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of coal gangue, coal gangue gangue of governance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status, and gangue utilization prospects thinking and outlook. Coal is a coal formation process associated with coal, symbiotic rock, coal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 generated. Large accumulation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coal gangue, seriously affecting our living environment. How to reduce pollution, turning waste into treasure, the use of coal gangue,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关键词 协议原理,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网络安全,防火墙1 绪论1.1课题背景及前瞻性煤矸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包括岩石巷道掘进时产生的掘进矸石,采煤过程中从顶板、底板和夹在煤层中的岩石夹层里采出来的矸石,以及洗煤厂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洗矸石。伴随着采掘机械化的发展和煤层开采条件的逐渐恶化,煤矿多年开采之后,排出的矸石堆积如山,不但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其中所含的硫化物散发后会污染大气和水源,造成严重的后果。煤矸石中所含的黄铁矿(FeS2)易被空气氧化,放出的热量可以促使煤矸石中所含煤炭风化以至自燃。煤矸石燃烧时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和有害的烟雾,使附近居民慢性气管炎和气喘病患者增多,周围树木落叶,庄稼减产。矸石山受雨水冲刷,常使附近河流的河床淤积,河水受到污染。本文针对山西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某煤矿矸石山综合治理进行详细介绍。1.2矸石山概况、治理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据不完全统计,该矿2006-2010年年均产原煤约180万吨,现有西三矸石山、主井矸石山两座矸石场。其中主井矸石山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运行生产,其尾矿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产生了近200多万吨矸石,占地面积35000m2,堆积在工业广场对面的沟壑内。该矸石山在没有治理之前,晴天风起时,黑色粉尘满天飞扬,阴雨天后黑水四处流,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的空气质量,污染了周边环境,还给矿上主井提升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根据国家、省、市有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要求和该煤矿矸石山的地理特点及物质组成,遵循“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合理布局,加快建设”的方针,考虑到煤矸石自燃、风化和淋溶的必要条件,采用黄土和石灰乳混合注浆灭火、消矸护坡、黄土覆盖,复垦种植,导排雨水,大力推广采用新型环保材料(生态垫)的应用,对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置,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实现以害治害,变害为利的目的,取得双重环境和经济效益2煤矸石对环境的影响2.1煤矸石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煤矸石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煤矸石在运输、堆放过程中会产生扬尘;二是煤矸石自燃排放的有害气体。煤矸石中含有黄铁矿、有机硫等可燃物,在自燃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SO2、CO、H2S等有害气体,其中以SO2为主。有害气体威胁矸石山正常作业,导致地面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中毒。2.2煤矸石对水体的影响(1)物理污染 雨水将煤矸石堆上的细粒冲刷下来,形成黑色淤泥细流进入河道湖泊,导致河道湖泊的淤积,使水体严重污染,直接影响生产生活。(2)化学污染 煤矸石除含有SiO2和Al2O3以及铁锰等常量元素外,还含有铅、镉、汞等有害的微量金属元素。煤矸石在露天堆放情况下,经受风吹、日晒和雨淋等风化侵蚀作用,其中的有毒重金属元素可能通过雨水淋溶进入地表水或渗入土壤,进而通过土壤渗入浅层地下水。毒性大的铅、镉、汞灯,如进入水体,将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的不良影响,会引起急、慢性中毒。2.3煤矸石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煤矸石堆积多位于井口附近,紧邻居民区,侵占大量耕地、林地、居民用地和工矿用地。煤矸石在风化过程中可分解成部分可溶盐,导致土壤盐渍化,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许多煤矸石中的有害重金属含量高于土壤的相应成分含量,部分的金属含量甚至接近土壤的2倍。这些有害重金属元素,雨水淋溶后进入土壤,破坏土壤中的有机养分。2.4煤矸石对地面环境的影响(1)泥石流、坍塌以及滑坡等重力灾害多数煤矿煤矸石的堆积未经设计,其堆放极不正规,一般采取绞车提升,自然成堆,露天堆放。矸石山堆积过高,坡度过大,就容易造成滑坡。在人为开挖、降雨淋滤、山洪冲刷作用下,容易失稳引发诸如泥石流、坍塌以及滑坡等重力灾害。(2)地面塌陷凡大面积开采过煤的地区,都存在着地面塌陷的可能性。矿区开发产生的地面塌陷,将使矿区地貌形态发生根本性改变。分布在采空区上方的建筑物,因地表下沉而出现裂缝、下沉、歪斜,甚至倒塌。地表塌陷使铁路扭曲,公路断裂、输电线路、通讯线路、输水管道、桥梁等因塌陷而受损或报废。3 煤矸石的环境治理煤矸石的环境治理要与整个煤矿区的治理结合起来,坚持预防为主,把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消除在矿区开发建设和煤炭生产过程之中,使环境保护、生态恢复与煤矿建设生产同步进行,和谐发展。3.1 煤矸石日常治理煤矸石自燃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远大于没自燃的煤矸石,所以要防止煤矸石自燃。传统的排矸石方式一般是先将矸石拉到矸石山顶部,然后倾倒并使其自然滚落,中块矸石、快煤以及部分体积相对较小的矸石则停留在矸石堆的中上部。这样形成的不同粒度物料的分层堆积,为矸石山内部供氧提供了良好的通风条件,易发生氧化燃烧。目前一般通过采用分层压实方法堆放煤矸石,控制煤矸石的压实程度,来解决矸石山自燃问题。首先对堆场进行密封防渗处理,然后进行分层堆放,边堆放边压实,在对方第二层的同时,对第一层的边坡进行覆土绿化,整个矸石堆形成后,整体覆土封顶,进行绿化或耕种。一般每堆放3-5米矸石,压实覆盖0.3-0.5米黄土,起到隔绝空气作用,避免大面积自燃,堆放达到顶部时及时覆土,覆土厚度0.8-1米,如需恢复植被,则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土层厚度。鉴于边坡水土容易流失,空气容易进入矸石山内部,导致大部分矸石山自燃均从边坡着火等实际情况,特别需做好边坡治理工作。建议将边坡做成台阶状,矸石堆放每增加3-5米设一台阶,台阶宽度不少于1米,每个台阶形成外高内低的自然坡度,使之既可保持水土,又不会让台阶内的水从边坡漫流,从而避免雨水对边坡覆土的冲刷和侵蚀。为了避免发生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矸石山治理时应尽可能减小矸石山堆积斜面的坡度,堆积坡度一般不得大于42,同时根据矸石山地形和排放情况构筑堤、坝、挡土墙、排洪沟或导流渠等设施。另外,在煤矸石堆放时可以掺入惰性粉状物料作为充填材料,以阻隔空气与矸石的接触。目前来看电厂排出的粉煤灰是一种较理想的充填材料,同时还可以废治废,有效降低复垦成本。3.2 自燃矸石山治理 根据国内外自燃矸石山治理经验和治理方法分析,矸石山治理有单一灭火方法和综合治理方法,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挖除火源法、覆盖法、渗灌法、注浆法、控制燃烧法等。从治理效果看单一方法治理后容易发生复燃,只能临时控制火势,难以彻底根治火灾隐患,因此只适合于火势小、火区分布少、火源浅等情况,而综合治理方法适合于火势蔓延严重、火区分布广、火源埋藏深等情况。3.3 微生物脱硫煤矸石山治理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决矸石中硫的问题,这是矸石治理的关键。能够脱去黄铁矿中无机硫的微生物有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硫硫杆菌等。采用微生物脱硫,技术简单,成本低,更符合环保新理念,是很有前途的污染治理方法。4矸石山综合治理设计方案4.1煤矸石的化学成份、有害成份及自燃分析4.1.1煤矸石的化学成份煤矸石主要的化学成份为SiO2、Al2O3、Fe2O3、CaO、MgOTiO2、P2O5、K2O和Na2O等。其中SiO2的含量一般在40%60%之间,Al2O3的含量在15%30%之间,Fe2O3的含量在10%左右。其主要的矿物组成为高岭土、石英、钠长石、白云石、硫铁矿等。4.1.2煤矸石淋溶出的有害成份对该矿煤矸石取样分析,模拟自然降水对煤矸石中的无机盐类进行渣溶试验,在1000mL分液漏斗底部铺设两层定量滤纸,装入200mm厚(约 1000g)煤 矸 石 样 品 。模拟自然降雨,采用间歇式淋溶方式,每次回去离子水500mL,液层厚度120mm,分液漏斗下用三角瓶接收溶出液,主要测定了淋溶物的硬度、SO42-、Na+、Mn5+,其中矸石硫份为1.0%,水 分 5 .06.0%, 灰 分 5%左右。这些离子含量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3050倍,使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将严重影响矸石山植被的恢复。4.1.3煤矸石的自燃分析引起煤矸石自燃的因素主要有:硫铁矿结核体是决定因素,水和氧气是必要条件,矸石中的炭元素是物质基础。根据矿区煤矸石特征,该煤矿煤矸石的硫含量虽不高,但是受煤矸石运输方式、硫铁矿局部富集、通风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煤矸石有自燃倾向。另外,煤矸石场中的其它可燃物如煤、木材等存在使燃烧扩大、蔓延。因此,对于该矸石山要控制煤矸石高度和坡度、采取表面压实、黄土覆盖结合局部注浆灭火等工程措施,可以扑灭矸石自燃现象。4.2矸石山的养分情况经对该矿矸石的实验数据分析,煤矸石中的营养元素含量极低,而无机元素含量仅为0.012%0.1.21%,而有机物含量也仅在0.4%6.2%之间,在这样的环境中,植物中为能正常生长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矸石的粒径较大,在完全风化之前无土壤结构,从而导致土壤吃水保肥能力极差。4.3对矸石山的基础改良4.3.1煤矸石山植被恢复应遵循的原则和意义煤矸石山的植被恢复和绿化是建立稳定、高效的矸石山人工植被生态系统和彻底改善生态环境的有限途径。但其必须遵循以下的生态学原则:以群落为基本单位;适地适树;生态演替;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其实际意义在于:单纯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在恢复植被的同时,建造经济林,使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4.3.2初步整形、灭火和降温及喷洒杀菌剂根据该矿煤矸石山具体的地形情况,第一种是将坡面自上而下整理成反坡倾斜梯田,这样雨水冲刷、水土流失较轻,易于停水和保水;自上而下,施工方便,而且下一个梯田台阶不影响上一个已修好的梯田台阶;梯田的田面宽度为13m、反坡倾斜角度为28,梯田隔坡的水平间距为25m;整地后坡面坡度在30以内。第二种是在煤矸石的坡体上,按行间距和坑间距各为2m,挖半径为50100cm,深50100cm的土坑,回填客土后用于种植。整地时有明显烟雾和明火的区域,采用含土壤的碱性浆液的注浆法,进行灭火和降温,使温度降至当地煤矸石的自燃临界温度,在整理好的煤矸石山表面喷洒杀菌剂,用量为每平方米治理面积喷洒14公升杀菌剂溶液,杀菌剂溶液浓度为0.3%0.5%;4.3.3覆盖惰性材料及碾压、覆土和修建水土保持工程采用惰性材料对矸石山表面进行覆盖和碾压,惰性材料由碱性材料和土壤组成;先覆碱性材料,施用量根据酸碱中和原理或试验结果进行计算使其达到ph=6.08.0的目标值,再覆510cm的土壤;再选择适宜的碾压工具及其运行参数进行碾压,使惰性材料容重达到1.32.0g/cm3;对地形地貌进一步修整并覆盖当地适种土壤作为表土层,梯田田面覆盖厚度为3050cm,同时修建水土保持和排水工程。4.3.4绿化种植及管理因矸石山的地温较高,所以在栽植和播种前,应适量灌水,以降低地温,防止根系脱水,提高发芽和成活率。灌木应选用两年以上生的幼苗,乔木应选用胸径在5cm以下的幼苗,常青树则以带土球栽植为佳,落叶乔木在栽植前或栽植后进行平茬,强剪等修剪手段,以提高成活率。种植时间以早春为最好。苗木尤其是落叶苗木必须在四月底前完成栽植;花、草于56月份播种(下雨前撒播)。另外,对于乔、灌木来讲,晚秋季节也是一个相对好的种植期。为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强植物多样性、提升景观效果,应选择适宜煤矸石山立地条件的先锋植物种群并按照景观生态要求进行绿化;煤矸石山绿化完成后的13年时间里,对该煤矸石山进行绿化管理。4.4矸石山的物种选择4.4.1植被类的选择植被的选择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一是植物要在整理后的矸石山的长期定居,要能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以获得持久的植被。二是要求它们的生长速度快、繁殖速度快、尽量少的种间竞争、以及对病虫害的抗性问题等。4.4.2乔木类的选择乔、灌木类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其根系的固水、固土能力,适宜选择一些生物量高、根系发达的多年生耐性植物,同时还要防止有害元素的大量富集同,及观赏性花草树木的配置问题5 煤矸石资源化利用5.1煤矸石综合利用5.1.1煤矸石综合利用是一项长期的技术经济政策煤矸石是煤炭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每年的排放量相当于当年煤炭产量的10左右,目前已累计堆存30多亿吨,占地约1.2万公顷,是目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煤矸石长期堆存,占用大量土地,同时造成自燃,污染大气和地下水质。煤矸石又是可利用的资源,其综合利用是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八五”以来煤矸石综合利用有了较大的发展,利用途径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我国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装备水平还比较落后,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综合利用发展也不平衡。大力开展煤矸石综合利用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善煤矿生产结构,分流煤矿富余人员,同时又可以减少土地压占,改善环境质量。因此,煤矸石综合利用是一项长期的技术政策。煤矸石综合利用要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利用”的指导思想,实行“谁排放、谁治理”、“谁利用、谁受益”的原则。将资源化利用与企业发展相结合,资源化利用与污染治理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以巩固、推广为主,完善、开发并举。巩固已有的技术成果,推广技术成熟、经济合理、有市场前景的技术,逐步完善比较成熟的技术,研究开发新技术,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努力创新,不断提高煤矸石综合利用的技术装备水平,促进煤矸石的扩大利用。5.1.2煤矸石综合利用的主要技术原则煤矸石综合利用以大宗量利用为重点,将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建材及制品、复垦回填以及煤矸石山无害化处理等大宗量利用煤矸石技术作为主攻方向,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和产品。加强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评价工作,对煤矸石的分布、积存量、矸石类型、特性等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逐步建立煤矸石资料数据库,为合理有效利用煤矸石提供翔实可靠的基础资料。根据煤矸石的矿物特性和理化性能确定综合利用途径。煤矸石发电应向大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方向发展,逐步改造现有的煤矸石电厂,提高燃烧效率,提高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和利用水平,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煤矸石建材及制品,以发展高掺量煤矸石烧结制品为主,积极发展煤矸石承重、非承重烧结空心砖、轻骨料等新型建材,逐步替代粘土;鼓励煤矸石建材及制品向多功能、多品种、高档次方向发展。含有用元素的煤矸石,在技术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按照先加工提取、后处置的原则,分采分选;对暂时不能利用的要单独存放,不应随废渣一起弃置。鼓励利用煤矸石复垦塌陷区,发展种植业,改善生态环境。新建煤矿(厂)应在矿井建设的同时,制定煤矸石利用和处置方案,不宜设立永久性矸石山。老矿井的矸石山,应因地制宜有计划地治理和利用,让出或减少所压占土地。5.1.3煤矸石作燃料发电推广利用煤矸石、煤矸石与煤泥、煤矸石与焦炉煤气、矿井瓦斯等低热值燃料发电。低热值燃料综合利用电厂的建设要靠近燃料产地,避免燃料长途运输;凡有稳定热负荷的地方,经技术经济论证,应实行热电联产联供。推广适合燃烧煤矸石的(其应用基低位发热量不大于12550千焦千克)75吨/小时及以上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广热、电、冷联产技术和热、电、煤气联供技术。推广炉内石灰脱硫和静电除尘技术。对燃用高硫煤矸石的电厂,必须采取脱硫措施实现二氧化硫、烟尘等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对灰渣要进行综合利用,不应造成二次污染。推广煤矸石沸腾炉床下风室点火技术和红渣直接点火技术,推广利用发热量较高的煤矸石生产成型燃料技术。研究开发煤矸石等低热值燃料电厂锅炉高效除尘、脱硫设备,灰渣干法输送、存储及利用技术和设备;燃煤泥锅炉煤泥输送、给料、成型技术和设备。研究开发煤矸石电厂锅炉的耐磨材料及制造工艺,解决磨损问题,提高锅炉连续运行时间和可靠性;研究开发高效、可靠的冷渣设备和大容量循环流化床锅炉制造技术。5.1.4煤矸石生产建筑材料及制品利用煤矸石生产建筑材料及制品前,应对所用煤矸石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发热量、物理性能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并做小试;原料成分复杂、波动大时,应进行半工业性试验。利用煤矸石为原料生产的建材产品,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对用于生产建材产品的煤矸石应进行放射性测量,原料符合GB9l9688标准,制品中放射性元素含量符合GB676386标准。1、煤矸石制砖积极推广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大力发展煤矸石空心砖等新型建筑材料,在煤矸石贮存、排放的周边地区,鼓励现有粘土(页岩)烧结砖生产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与装备提高煤矸石的掺加量,限制和逐步淘汰实心粘土砖。煤矸石砖生产以烧结砖为主,重点推广全煤矸石承重多孔砖和非承重空心砖,要向高技术方向发展,主要是发展高掺量、多孔洞率、高保温性能、高强度的承重多孔砖,或带有外饰面的清水墙砖。为此要加强原料的均化处理,逐步改造软塑成型、自然干燥工艺,利用砖窑余热干燥砖坯,推广有余热利用系统的节能型轮窑和隧道窑;积极发展硬塑、半硬塑成型和隧道窑干燥与焙烧连续作业的全内燃一次码烧工艺,提高机械化和半自动化水平。鼓励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制砖技术和设备,提高利废建材的技术装备水平。改进原料的中、细碎设备,发展高挤出力、高真空度挤出机,配套完善3000一6000万块年承重多孔砖和非承重空心砖全套设备和工艺;完善开发高质量的外承重装饰砖和广场、道路砖。煤矸石烧结多孔砖执行GB1354492标准。煤矸石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执行GB1354592标准。2、煤矸石制水泥推广利用煤矸石为原料,部分或全部代替粘土配制水泥生料,烧制硅酸盐水泥熟料。推广过火矸等作水泥混合材技术,生产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用于做水泥混合材的煤矸石应符合有关水泥混合材的标准,水泥应符合有关水泥产品的国家标准。3、煤种石制其他建材产品根据煤矸石的矿物组成,可作为硅质原料或铝质原料,应用于许多烧结陶(瓷)类建材产品的生产,并充分利用其所含的发热量。在建筑陶瓷、建筑卫生陶瓷等陶瓷制品生产中,推广以煤矸石为部分原料替代材料的生产技术。煤矸石排放、贮存地附近的建筑卫生瓷生产企业,在产品质量有保证的前提下,鼓励其通过必要的技术改造利用煤矸石。推广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生产规模大于3万立米年的烧结陶粒生产技术,以煤矸石烧结陶粒为骨料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生产技术。推广以过火矸、岩巷矸等低热值煤矸石为骨料的砼空心砌块等砼制品生产技术,煤矸石物化性能应满足砼用骨料标准或自燃煤矸石轻骨料标准(JCT54194)。推广以石灰岩为主要矿物的煤矸石生产石灰技术。研究开发掺加煤矸石陶(瓷)质建材制品的新技术、新装备。研究开发掺加煤矸石的新型建材产品的新技术装备。5.1.5积极推广煤矸石复垦及回填矿井采空区技术推广利用煤矸石充填采煤塌陷区和露天矿坑复垦造地造田,复垦种植技术。对处于开发早期,尚未形成大面积沉陷区或未终止沉降形成塌陷稳定区的矿区,可采用预排矸复垦。推广利用煤矸石充填沟谷等低洼地作建筑工程用地、筑路等工程填筑技术。矸石复垦土地作为建筑用地时,应采用分层回填,分层*方法充填矸石,以获得较高的地基承载能力和稳足性。推广煤矸石矿井充填技术,采用煤矸石不出井的采煤生产工艺,充填采空区,减少矸石排放量和地表下沉量。推广在道路等工程建设中,以煤歼石代替粘土作基村技术,凡有条件利用的,必须掺用一定量的煤矸石。完善利用煤矸石充填废弃矿井技术。研究开发煤矸石回填塌陷区生物复垦、微生物复垦技术;矸石不出井和地面无矸石山综合处置利用技术和工艺。研究完善煤矸石充填建筑复垦技术、矸石堆(山)防治污染处理及植被绿化技术。5.1.6回收有益组分及制取化工产品推广利用煤矸石制取聚合氯化铝、硫酸铝、合成系列分子筛等化工产品技术,生产岩棉及制品技术。推广以高岭石质煤矸石(煤系高岭土)为原料的煅烧高岭土深加工技术。开发利用煤矸石制特种硅铝铁合金、铝合金技术,研究开发利用煤矸石生产铝系列、铁系列超细粉体的生产工艺。完善利用煤矸石提取五氧化二钒及其他稀有元素技术。5.1.7煤矸石生产复合肥料鼓励利用煤矸石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酸性和疏松度,增加土壤的肥效。使用煤矸石改良土壤,在未制定污染控制标准前,应参照GB819389标准执行。积极推广煤矸石生产生物肥料和有机复合肥料技术,完善利用煤矸石生产农用肥料活化处理技术,生产质量稳定的合格产品。综合利用煤矸石生产的生物肥料、复合肥料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6 思考和展望为了治理污染,改善环境,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治理煤矸石和利用煤矸石的重大意义,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1)转变观念,树立煤矸石是“资源”的思想。坚决克服把煤矸石作为“废弃物”而进行“堆放”的消极思想,从“以堆存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利用为主”,变废为宝,化害为利。(2)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尽快立法。完善资源综合利用法规体系,用法律这一强大武器来加速人们的挂念转变,引导人们加快煤矸石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3)加强煤矸石综合利用的基础研究工作。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体系迄今没有全面形成,煤矸石综合利用产品的技术含量低,规模利用主要集中于制砖和水泥生产。研究开发一批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如简易高效烟气脱硫、生态复垦微生物副科技术以及地面煤矸石山综合处置利用技术和工艺的开发。逐步建立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开发的技术创新机制。(4)推进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的开发着重进行大型燃煤矸石循环流化床锅炉及成套发电设备,用先进的工艺装备改造落后污染环境的工艺装备,如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改造电厂的沸腾炉,从根本上解决矸石山电厂的污染问题;用现代的制砖设备和硬塑、半硬塑成型技术改造落后的技术装备,使煤矸石制砖上规模、上水平。结 束 语煤矸石是一种在煤形成过程中与煤伴生、共生的岩石,是煤炭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煤矸石的大量堆积自燃,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如何减少污染,“变废为宝”,利用好煤矸石,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我通过这次的毕业论文设计更加对网络的原理有了很深入的了解,也感谢帮助我的范智华老师。参考文献:姜振泉,李雷. 煤矸石的环境问题及其资源化利用【J】. 环境科学研究,1998.谢宏全,张光灿. 煤矸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治理对策【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刘迪. 煤矸石的环境危害及综合利用 【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06.张平萍,孙传敏. 我国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4.Briefly Talks about Control Ways of Coal Gangue and Resource RecyclingWang BenqingAbstract: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d th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f coal gangue, the control ways of coal gangue as well as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ource recycling, and the thinking and outlook about recycling of coal gangue in the future.Key words: Coal gangu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Control way; Resource recycling 致 谢 感谢学校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为我们组织这次毕业设计以及毕业论文答辩。你们的严格把关,对我们来说有很大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促使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软件软件开发理论的应用中去,通过这次煅炼,我们的学习水平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此积累经验将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很大帮助。我通过浅谈矸石山治理的设计,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应用能力;借此机会,深深地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范智华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职业技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