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构式柱、柱梁连接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932141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格构式柱、柱梁连接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格构式柱、柱梁连接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格构式柱、柱梁连接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轴心受压构件整体弯曲后,沿杆长各截面上将存在弯矩和剪力。对实腹式构件,剪力引起的附加变形很小,对临界力的影响只占31000左右。因此,在确定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的临界力时,仅仅考虑了由弯矩作用所产生的变形,而忽略了剪力所产生的变形。对于格构式柱,当绕虚轴失稳时,情况有所不同,因肢件之间并不是连续的板而只是每隔一定距离用缀条或缀板联系起来。柱的剪切变形较大,剪力造成的附加挠曲影响就不能忽略。在格构式柱的设计中,对虚轴失稳的计算,常以加大长细比的办法来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加大后的长细比称为换算长细比。钢结构设计规范对缀条柱和缀板柱采用不同的换算长细比计算公式。(1)双肢缀条柱根据弹性稳定理论,当考虑剪力的影响后,其临界力的表达为:式中 格构柱绕虚轴临界力换算为实腹柱临界力的换算长细比。 (5.25)单位剪力作用下的轴线转角(单位剪切角)。现取图516(a)的一段进行分析,以求出单位剪切角。如图516(b)所示,在单位剪力作用下一侧缀材所受剪力。设一个节间内两侧斜缀条的面积之和A1,其内力;斜缀条长,则:斜缀条的轴向变形为: A1斜缀条总面积假设变形和剪切角是有限的微小值,则由引起的水平变位为:故剪切角为: (5.26)这里,为斜缀条与柱轴线间的夹角,代入式(5.25)中得: (5.25) (5.27)一般斜缀条与柱轴线间的夹角在400700范围内,在此常用范围,的值变化不大(图5.17),我国规范加以简化取为常数27,由此得双肢缀条柱的换算长细比为: (5.28)式中 整个柱对虚轴的长细比(不计缀材); A 整个柱肢的毛截面面积; A1 一个节间内两侧斜缀条毛截面面积之和。需要注意的是,当斜缀条与柱轴线间的夹角不在400700范围内时,值将大27很多,式(528)是偏于不安全的,此时应按式(5.27)计算换算长细比。(2)双肢缀板柱双肢缀板柱中缀板与肢件的连接可视为刚接,因而分肢和缀板组成一个多层框架,假定变形时反弯点在各节点的中点图5.18(a)。若只考虑分肢和缀板在横向剪力作用下的弯曲变形,取分离体如图518(b)所示,A为分肢横截面积之和;l1分肢节间高度;a分肢轴间距;I1分肢绕弱轴的惯性矩;Ib缀板的惯性矩;可得单位剪力作用下缀板弯曲变形引起的分肢变位为:5423 缀材设计(1)轴心受压格构柱的横向剪力格构柱绕虚轴失稳发生弯曲时,缀材要承受横向剪力的作用。因此,需要首先计算出横向剪力的数值后才能进行缀材的设计。图519所示一两端铰支轴心受压柱,绕虚轴弯曲时,假定最终的挠曲线为正弦曲线,跨中最大挠度为:则沿杆长任一点的挠度为:式中按虚轴换算长细比确定的整体稳定系数。 令N,即得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最大剪力的计算式: (5.33)在设计中,将剪力V沿柱长度方向取为定值,相当于简化为图519(c)的分布图形。(2)缀条的设计缀条的布置一般采用单系缀条图520(a),也可采用交叉缀条图520(b)。缀条可视为以柱肢为弦杆的平行弦桁架的腹杆,内力与桁架腹杆的计算方法相同。在横向剪力作用下,一个斜缀条的轴心力为(图5.20): (5.34)式中 V1分配到一个缀材面上的剪力; n承受剪力V1的斜缀条数。单系缀条时,n1;交叉缀条时,n2; 缀条的倾角(图5. 20)。 由于剪力的方向不定,斜缀条可能受拉也可能受压,应按轴心压杆选择截面。缀条一般采用单角钢,与柱单面连接,考虑到受力时的偏心和受压时的弯扭考虑扭转效应)时,应按钢材强度设计值乘以下列折减系数; 按轴心受力计算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时,0.85。 按轴心受压计算构件的稳定性时 等边角钢 06十000l 5A,但不大于10 短边相连的不等边角钢 05十00025,但不大于1.0长边相连的不等边角钢 070为缀条的长细比,对中间无联系的单角钢压杆、按最小回转半径计算,当20时,取20。交叉缀条体系图520(b)的横缀条按受压力NVl计算。为了减小分肢的计算长度,单系缀条图5. 20(a)也可加横缀条,其截面尺寸一般与斜缀条相同,也可按容许长细比(=150)确定。(3)缀板的设计缀板柱可视为一多层框架(肢件视为框架立柱,缀板视为横梁)。当它整体挠曲时,假定各层分肢中点和缀板中点为反弯点图518(a)。从柱中取出如图52l(b)所示脱离体,可得缀板内力为: 剪力: (5.35)弯矩(与肢件连接处): (5.36)式中 缀板中心线间的距离; a肢件轴线间的距离。缀板与肢体间用角焊缝相连,角焊缝承受剪力和扭矩的共同作用。由于角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小于钢材的强度设计值,故只需用上述M和T验算缀板与肢件间的连接焊缝。缀板应有一定的刚度。规范规定,同一截面处两侧缀板线刚度之和不得小于一个分肢线刚度的6倍。一般取宽度d2a3图 521(b),厚度ta40,并不小于6mm。5424 格构柱的设计步骤格构柱的设计需首先选择柱肢截面和缀材的形式,按下列步骤进行设计:(1)按对实轴(yy轴)的整体稳定选择柱的截面,方法与实腹柱的计算相同。(2)按对虚轴(xx轴)的整体稳定确定两分肢的距离。为了获得等稳定性,应使两方向的长细比相等,即使。缀条柱(双肢):即: (5.37)缀板柱(双肢):即: (5.38)对缀条柱应预先确定斜缀条的截面A1;对缀板柱应先假定分肢长细比。按式(537)或式(538)计算得出后,即可得到对虚轴的回转半径:根据表56,可得柱在缀材方向的宽度,亦可由已知截面的几何量直接算出柱的宽度b。(3)验算对虚轴的整体稳定性,不合适时应修改柱宽b再进行验算。(4)设计缀条或缀板(包括它们与分肢的连接)。进行以上计算时应注意:(1) 柱对实轴的长细比和对虚轴的换算长细比均不得超过容许长细比 ;(2)缀条柱的分肢长细比不得超过柱两方向长细比(对虚轴为换算长细比)较大值的07倍,否则分肢可能先于整体失稳;(3)缀板柱的分肢长细比不大于40,并不应大于柱较大长细比的0.5倍(当50时,取=50,亦是为了保证分肢不先于整体构件失去承载能力。543 柱的横隔格构柱的横截面为中部空心的矩形,抗扭刚度较差。为了提高格构柱的抗扭刚度,保证柱子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的截面形状不变,应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横隔。另外,大型实腹柱(工字型或箱型)也应设置横隔(图5.22)。横隔的间距不得大于柱子较大宽度的9倍或8m,而且每个运送单元的端部均应设置横隔。当柱身某一处受有较大水平集中力作用时,也应在该处设置横隔,以免柱肢局部受弯。横隔可用钢板图522(a)、(c)、(d)或交叉角钢图522(b)做成。工字形截面实腹柱的横隔只能用钢板制作,它与横向加劲肋的区别在于与翼缘同宽图522(c),而横向加劲肋则通常较窄。箱形截面实腹柱的横隔,有一边或两边不能预先焊接,可先焊两边或三边,装配后再在柱壁钻孔用电渣焊焊接其他边图522(d)。例53 设计一缀板柱,柱高6m,两端铰接,轴心压力为l000kN(设计值),钢材为Q235钢,截面无孔眼削弱。解55 柱头和柱脚单个构件必须通过相互连接才能形成结构整体,轴心受压柱通过柱头直接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同时通过柱脚将柱身的内力可靠地传给基础。最常见的上部结构是梁格系统。梁与柱的连接节点设计必须遵循传力可靠、构造简单和便于安装的原则。551梁与柱的连接梁与轴心受压柱的连接只能是铰接,若为刚接,则柱将承受较大弯矩成为受压受弯柱。梁与柱铰接时,梁可支承在柱顶上图525(a)、(b)、(c)。亦可连于柱的侧面图5 25(d)、(e)。梁支于柱顶时,梁的支座反力通过柱顶板传给柱身。顶板与柱用焊缝连接,顶板厚度一般取1620mm。为了便于安装定位,梁与顶板用普通螺栓连接。图525(b)的构造方案,将梁的反力通过支承加劲肋直接传给柱的翼缘。两相邻梁之间留一空隙,以便于安装,最后用夹板和构造螺栓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构造简单,对梁长度尺寸的制作要求不高。缺点是当柱顶两侧梁的反力不等时将使柱偏心受压。图525(b)的构造方案,梁的反力通过端部加劲肋的突出部分传结柱的轴线附近,因此即使两相邻梁的反力不等,柱仍接近于轴心受压。梁端加劲肋的底面应刨平顶紧于柱顶板。由于梁的反力大部分传给柱的腹板,因而腹板不能太薄且必须用加劲肋加强。两相邻梁之间可留一些空隙,安装时嵌入合适尺寸的填板并用普通螺拴连接。对于格构柱图525(c),为了保证传力均匀并托住顶板,应在两柱肢之间设置竖向隔板。在多层框架的中间梁柱中,横梁只能在柱侧相连。图525(d)、(e)是梁连接于柱侧面的铰接构造。梁的反力由端加劲肋传给支托,支托可采用T形图525(e),也可用厚钢板做成图525(d),支托与柱翼缘间用角焊缝相连。用厚钢板做支托的方案适用于承受较大的压力,但制作与安装的精度要求较高。支托的端面必须刨平并与梁的端加劲肋顶紧以便直接传递压力。考虑到荷载偏心的不利影响,支托与柱的连接焊缝按梁支座反力的125倍计算。为方便安装,梁端与柱间应留空隙加填板并设置构造螺栓。当两侧梁的支座反力相差较大时,应考虑偏心,按压弯柱计算。图5.25 梁与柱的铰接连接552柱脚柱脚的构造应使柱身的内力可靠地传给基础,并和基础有牢固的连接。轴心受压柱的柱脚主要传递轴心压力,与基础的连接一般采用铰接(图526)。图526是几种常用的平板式铰接柱脚。由于基础混凝土强度远比钢材低,所以必须把柱的底部放大,以增加其与基础顶部的接触面积。图526 (a)是一种最简单的柱脚构造形式,在柱下端仅焊一块底板,柱中压力由焊缝传至底板,再传给基础。这种柱脚只能用于小型柱,如果用于大型柱,底板会太厚。一般的铰接柱脚常采用图526(b)、(c)、(d)的形式,在柱端部与底板之间增设一些中间传力零件,如靴梁、隔板和肋板等,以增加柱与底板的连接焊缝长度,并且将底板分隔成几个区格,使底板的弯矩减小,厚度减薄。图526(b)中,靴梁焊于柱的两侧,在靴梁之间用隔板加强,以减小底板的弯矩,并提高靴梁的稳定性。图526(c)是格构柱的柱脚构造。图526(d)中,在靴梁外侧设置肋板,底板做成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布置柱脚中的连接焊缝时,应考虑施焊的方便与可能。例如图526(b)隔板的里侧,图526(c)、(d)中靴梁中央部分的里侧,都不宜布置焊缝。柱脚是利用预埋在基础中的锚栓来固定其位置的。铰接柱脚只沿着一条轴线设立两个连接于底板上的锚栓,见图526。底板的抗弯刚度较小,锚栓受拉时,底板会产生弯曲变形,阻止柱端转动的抗力不大,因而此种柱脚仍视为铰接。如果用完全符合力学图形的铰,将给安装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而且构造复杂,一般情况没有此种必要。铰接柱脚不承受弯矩,只承受轴向压力和剪力。剪力通常由底扳与基础表面的摩擦力传递。当此摩擦力不足以承受水平剪力时,应在柱脚底板下设置抗剪键(图527),抗剪键可用方钢、短T字钢或H型钢做成。铰接柱脚通常仅按承受轴向压力计算,轴向压力N一部分由柱身传给靴梁、肋板等,再传给底板,最后传给基础;另一部分是经柱身与底扳间的连接焊缝传给底板,再传给基础。然而实际工程中,柱端难于做到齐平,而且为了便于控制柱长的准确性,柱端可能比靴梁缩进一些图5.26(c)。(1)底板的计算底板的面积底板的平面尺寸决定于基础材料的抗压能力,基础对底板的压应力可近似认为是均匀分布的,这样,所需要的底板净面积An(底板宽乘长,减去锚栓孔面积)应按下式确定: (5.39)基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基础混凝土局部承压时的强度提高系数。和均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取值。底板的厚度底板的厚度由板的抗弯强度决定。底板可视为一支承在靴梁、隔板和柱端的平板,它承受基础传来的均匀反力。靴梁、肋板、隔板和柱的端面均可视为底板的支承边,并将底板分隔成不同的区格,其中有四边支承、三边支承、两相邻边支承和一边支承等区格。在均匀分布的基础反力作用下,各区格板单位宽度上的最大弯矩为:a四边支承区格: (5.40)式中 q作用于底板单位面积上的压应力,qNAn; a四边支承区格的短边长度; 系数,根据长边b与短边a之比按表57取用b三边支承区格和两相邻边支承区格: (541)式中 al对三边支承区格为自由边长度,对两相邻边支承区格为对角线长度见图526(b)、(d); 系数,根据b1al值由表58查得。对三边支承区格b1为垂直于自由边的宽度;对两相邻边支承区格,b1为内角顶点至对角线的垂直距离见图526(b)、(d)。c.一边支承区格(即悬臂板): (5.42)式中 c悬臂长度。这几部分板承受的弯矩一般不相同,取各区格板中的最大弯矩Mmax来确定板的厚度t: (5.43)设计时要注意到靴梁和隔板的布置应尽可能使各区格板中的弯矩相差不要太大,以免所需的底板过厚。在这种情况下,应调整底板尺寸和重新划分区格。底板的厚度通常为2040mm,最薄一般不得小于14mm,以保证底板具有必要的刚度,从而满足反力是均布的假设。(2)靴梁的计算靴梁的高度由其与柱边连接所需要的焊缝长度决定,此连接焊缝承受柱身传来的压力N。靴梁的厚度比柱翼缘厚度略小。靴梁按支承于柱边的双悬臂梁计算,根据所承受的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值,验算靴梁的抗弯和抗剪强度。(3)隔板与肋板的计算为了支承底板,隔板应具有一定刚度,因此隔板的厚度不得小于其宽度b的l50,一般比靴梁略薄些,高度略小些。隔板可视为支承于靴梁上的简支梁,荷载可按承受图526(b)中阴影面积的底板反力计算,按此荷载所产生的内力验算隔板与靴梁的连接焊缝以及隔板本身的强度。注意隔板内侧的焊缝不易施焊,计算时不能考虑受力。肋板按悬臂梁计算,承受的荷载为图526(b)所示的阴影部分的底板反力。肋板与靴梁间的连接焊缝以及肋板本身的强度均应按其承受的弯矩和剪力来计算。例5. 4 根据例52所选择的焊接工字形截面柱设计其柱脚。轴心压力的设计值为1700kN,柱脚钢材为Q235钢,焊条E43型。基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c75Nmm2。解采用图5. 26(b)的柱脚形式。1底板尺寸需要的底板净面积: 采用宽为450mm,长为600mm的底板(图5.28),毛面积为450 600270000mm2,减去锚拴孔面积(约为4000mm2),大于所需净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职业技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