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糖尿病药物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929699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糖尿病药物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抗糖尿病药物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抗糖尿病药物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教案课程名称药理学专业班级08级三年临床、药学授课教师王生杰授课类型讲授学 时1 章节题目 第三十三章 降血糖药目的与要求1.掌握胰岛素的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理解磺酰脲类和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3.了解其他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和临床应用。重点与难点 1.胰岛素的药理作用、应用、不良反应及其防治。2.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特点、应用、不良反应。方法与手段 讲授,CAI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王开贞、于肯明: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六版 王迎新、于天贵: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一版 教 案 续 页教 学 内 容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第三十三章 降血糖药概述: 1.糖尿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血糖紊乱,多饮、多食、多尿、消瘦。2.糖尿病分型:(1)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型糖尿病):青少年多发,常有酮症。 (2)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型糖尿病):40岁以上多发。 (3)其他型糖尿病:营养不良性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 3.抗糖尿病药物:(1)胰岛素:口服无效,注射;易被胰岛素水解酶或蛋白水解酶破坏。(2)口服降血糖药:磺酰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药;胰岛素增敏药;其它药物: 第一节 胰岛素 【来源】 1.胰岛素为酸性蛋白质,由胰腺细胞分泌。2.药用品:从牛、猪胰腺提取。利用大肠杆菌,重组DNA技术生产。 【分类】短效 普通胰岛素 静脉 立即显效 维持2h 适于抢救 皮下 0.51h 68h中效 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皮下 24h 1824h珠蛋白锌胰岛素 皮下 24h 1218h长效 精蛋白锌胰岛素 皮下 36h 2436h【作用】1降血糖作用(正常人、糖尿病人均可)(1)增加血糖去路: 加速葡萄糖进入细胞内;促进葡萄糖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促进糖原合成。(2)减少血糖来源: 抑制糖原异生;抑制糖原分解。2. 脂肪代谢:(1)抑制脂肪分解:使FFA,酮体, 纠正酮症酸中毒。(2)促进脂肪合成:促进血糖脂肪。3. 蛋白质代谢:(1)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内促蛋白合成;(2)抑制蛋白质分解。4促进K+内流:胰岛素激活Na+-K+-ATP酶促进K+内流。 【作用机制】 胰岛素胰岛素受体-亚单位 激活酪氨酸蛋白激酶酪氨酸磷酸化第二信使(磷脂肌醇)效应。【应用】 1.糖尿病:(1)I型糖尿病:胰岛素唯一有效,需终身用药。(2)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性昏迷等。(3)糖尿病伴合并症:合并严重感染、消耗性疾病、高热、创伤、手术、妊娠、分娩、甲亢等各型糖尿病。(4)型糖尿病:经饮食控制、口服降血糖药无效者。 (5)继发性糖尿病: 13选择普通胰岛素;45选择中、长效胰岛素。 2.纠正细胞内缺K+ 和供能: (1)心肌梗塞的心律失常: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极化液(GIK)促K+ 内流纠正细胞内缺K+ 。 (2)供应能量:胰岛素葡萄糖ATP能量合剂。【不良反应】1低血糖: 轻度低血糖:服糖水、进食。重度低血糖(昏迷、惊厥、休克):静注 50葡萄糖2040ml。2过敏:偶见休克,抗过敏治疗;改用猪胰岛素或高纯度胰岛素。 3胰岛素耐受性:(1)急性耐受性:合并感染、创伤、手术 血中抗胰岛素物质所致。增加胰岛素剂量 数千单位 诱因消除后 用常规治疗量。(2)慢型耐受性: 产生“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 ; 胰岛素受体数目下调引起。胰岛素:200U/日。改换制剂、或高纯度胰岛素。4.脂肪萎缩:改用高纯度胰岛素。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本类药:口服有效、方便;作用弱,起效慢,不能代替胰岛素;用于轻、中度病人。 一、磺酰脲类 甲磺丁脲、氯磺丙脲、格列苯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 【作用】 1. 降低血糖: (1)刺激胰岛细胞释放胰岛素: 激动胰岛细胞胰岛素受体阻滞K+通道、抑制K+外流膜电位钙通道开放钙内流胰岛素释放。 (2)降低胰岛素代谢,增强胰岛素作用; (3)胰岛素受体数目上调,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 (4)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 2.抗利尿: 氯磺丙脲:抗利尿素分泌,增强抗利尿素作用。发挥抗利尿作用。3.妨碍凝血功能:格列齐特:抑制血小板聚集;纤溶酶原生成,纤溶过程。【应用】1.型糖尿病(轻、重度糖尿病):对胰岛功能丧失和重度糖尿病者无效。 2尿崩症:氯磺丙脲 氢氯噻嗪。【不良反应】 发生率较高1.常见胃肠反应:食欲恶心、呕吐、腹痛。 2.低血糖:氯磺丙脲、格列本脲 持续低血糖 致不可逆性脑损伤或脑死亡。老年患者及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3.过敏:肝损坏,粒细胞。 二、双胍类 甲福明(二甲双胍)、苯乙福明(苯乙双胍)1.作用:(1)降血糖机制(对正常血糖无效):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 增加葡萄糖无氧酵解;抑制糖原异生,葡萄糖生成减少; (2)降低血脂:降低LDL、VLDL、TG(甘)、TC(胆)。 2.应用: (1)轻度糖尿病:丧失胰岛功能有效;(2)特适合肥胖型糖尿病及伴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血症的糖尿病。 3.不良反应:常见胃肠反应;严重者,乳酸性酸血症(无氧酵解产物乳酸,不能增强有氧氧化)。 三、-葡萄糖苷酶抑制药 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 1.作用:抑制-葡萄糖苷酶,阻止淀粉类分解成葡萄糖,减少葡萄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2.用于:葡萄糖耐量降低的轻症糖尿病。 四、胰岛素增敏药 罗格列酮、环格列酮、吡格列酮、恩格列酮1.作用:提高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2.用于:其它药物疗效不佳的型糖尿病,尤其对胰岛素耐受者。 五、其它口服降血糖药瑞格列萘1.为苯甲酸的衍生物,是新型非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2.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强于格列本脲35倍;3.用于:型糖尿病。餐前服用,降低餐后血糖。小结:教 案 末 页教学小结1.胰岛素的药理作用、应用、不良反应及其防治。2.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特点、应用、不良反应。思考题或作业题1. 口服降血糖药分哪几类?他们的作用与用途有何不同?2. 比较胰岛素、甲磺丁脲、甲福明降血糖作用和临床应用有何不同?3简述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教学后记比较各药作用、应用特点,正确选用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职业技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