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928412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比较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能够在社会环境中健康的地生活,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适应社会生活变化节奏,能与人正常交往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能够预防心理障碍或异常行为前者是从宏观上要求人应该达到的可能状态,后者是指对未出现的异常行为进行防御与抵抗心理健康教育:广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一切又助于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和健全人格的教育活动,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的有关教育、学科渗透和社会影响等狭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学校范围内的、以心理健康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为目的的专门教育。一般来说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狭义的意义。与“心理健康教育”含义相近或使用范围接近的表述通常有“心理卫生”、“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特殊儿童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而言,特殊儿童则是指那些由于其生理的、心理的或社会文化的特点,使其心理较正常儿童更容易受到影响的儿童。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特征)一、 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性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都存在很多共性在心理方面,特殊儿童同样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1、 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顺序2、 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共同作用3、 心理需求是心理发展的内因二、 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殊性1、 特殊儿童的身心缺陷明显多于普通儿童2、 特殊儿童的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在差异都明显大于普通儿童3、 特殊儿童的学习和生活适应明显差于普通儿童三、 特殊儿童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关系特殊儿童的发展是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有机结合,一般发展提供了一切发展的基础,没有这一基础所有的发展都无法实现;同时,特殊儿童又需要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应的特殊发展训练。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概要(判断选择)一、特殊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对特殊儿童自身的意义1、 促进特殊儿童更好地适应环境。内容主要包括:不良适应的预防,不良适应的早期发现,对不良适应儿童进行诊断分析以及对不良适应的矫治。2、 帮助特殊儿童调整自身。主要包括:健康调整、情绪调整、社会或家庭的调整、教育或职业生涯准备上的调整。3、 帮助特殊儿童最大可能地发展。教育者帮助特殊儿童合理利用自身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帮助他们发现并参与适合个人特质与教育需求的课程与活动。4、 促进特殊儿童尽可能多方面发展。教育需要的满足,对儿童的心理至少产生两种作用:归属感和满足感。对特殊儿童家庭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建立和保持与特殊儿童家庭积极的合作关系,对特殊儿童发展社会适应能力,获得学业成功,改善亲子关系以及提高家庭生活质量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学校教育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减少儿童问题行为,完善学校教育内容,而且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对社会的意义首先,心理健康既是特殊儿童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只有这种需要被满足了,我们的社会才是人道的、文明的社会,才是和谐发展的社会。其次,对特殊儿童事实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具有激励意义。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对特殊儿童自身(主体)和特殊儿童之外的人(客体)都具有激励意义。二、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一级目标定位在注重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发展为主。二级目标定位在通过心理辅导和咨询解决心理问题,以预防为主。三级目标定位在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以矫正为主。上述目标把矫正儿童偏差行为和消除心理问题作为短期目标(三级);把培养儿童正确的自我观、自主性,学习能力和社交生活能力作为中期目标(二级);把促进儿童自我完善、使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一级)。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1、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具体教育训练的内容包括:1、智能训练2、学习心理指导3、情绪教育4、人际关系指导5、健全人格的培养6、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7、性心理教育2、特殊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针对有心理行为问题的特殊儿童开展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多属矫治范畴,具体矫治内容包括:学习适应负面情绪常见行为问题身心疾患性行为问题3、特殊儿童心理潜能的开发四、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1、针对性原则2、主体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整体性原则5、活动性原则6、成功性原则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一、特殊儿童基本观特殊儿童存在观是如何看待特殊儿童存在的客观性、一般性和特殊性,这一基本问题是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殊儿童存在的客观性特殊儿童的存在是客观的、必然的,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殊儿童存在的一般性特殊儿童首先是儿童,其次才是“特殊”儿童,这是正确认识其特殊性的基本前提。特殊儿童存在的特殊性特殊儿童是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具有特殊性,这也是正确认识特殊儿童的基本出发点二、特殊儿童发展观特殊儿童发展的可能性、现实性、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三、特殊儿童教育系统观主要的系统观有:教育者公正、平等对待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基本态度平等观1、教育起点平等有教无类2、教育过程实质平等因材施教3、教育终点平等人尽其才在开放视野与特质性思维下充分理解特殊儿童对教育的特殊需求需求观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2、教育环境的独特性3、教育任务的特殊性4、教育措施的特殊性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看待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并充分认识到开发特殊儿童潜能的价值潜能观1、 多元智能理论对特殊儿童的全新解读2、 杰出历史人物取得成就的现象透视3、 特殊教育理念的更新:关注智能强项、开辟替代通道、设计多元策略、挖掘儿童潜能四、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复杂系统观复杂性科学是20世纪形成的引入系统性、非线性概念的综合性科学,主要包括20世纪40年代以来形成的控制论、信息论、一般系统论(即“老三论”)和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出论(即“新三论”)以及混沌论、超循环论、自组织论等复杂性系统理论等。“老三论”的意义就在于发现了复杂系统并阐明系统功能与子系统功能,系统功能大于子系统功能之和。“新三论”及其他理论则进一步揭示了复杂系统发展规律和深层次特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史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用复杂系统观解读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1、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整体性与非线性作用2、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动态性与不确定性作用3、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开放性与主动适应性作用4、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自组织性欲协同性作用5、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突变性与连续性作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额模式论一、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概述二、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1、 指导思想2、 主题3、 目标4、 程序5、 策略6、 内容7、 评价三、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点1、 完整性2、特定性3、简明性4、操作性四、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功能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一、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与生物学、医学理论二、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学理论三、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与教育学理论四、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学理论三、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1、 医学生物学模式2、心理学模式3、教育学模式4、社会学模式5、系统模式群体调查法分为横断面调查和追踪调查两类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方法1、 心理教育法2、心理咨询法3、行为矫正法4、家庭治疗法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方法1、 游戏疗法2、箱庭疗法3、艺术疗法4、感觉统合疗法心理教育法一、 认知改变法1、 认知改变法的方式运用语言文字改变认知的方式讲解、讲座、谈话、讨论、阅读运用事实改变认知的方式参观、访问、调查2、 认知改变法的运用要求1、 针对性2、趣味性3、时机性二、 榜样示范法1、 榜样的类型:伟人的典范、教师的示范、学生中的模范2、 榜样示范法的运用要求:选好榜样、把握特点、善于指导、激发情感三、 实际锻炼法一、 锻炼的方式1、 实践活动2、 布置任务3、 纪律约束4、 心智训练二、 时间锻炼法的运用要求1、 坚持严格要求2、 唤起儿童主动3、 注意检查督促四、情感陶冶法一、情感陶冶的方式1、环境陶冶2、艺术陶冶3、人格感化二、情感陶冶的运用要求1、创设良好环境2、引导儿童参与3、注意启发引导1、 心理动力学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旨在立即处理儿童生活中的事件,运用情境(学校或家庭)协助儿童集中注意力,建立儿童的自我力量面对事实,进而事实长程治疗的目标。心理动力学疗法的具体运用包含5项策略事实擦入法症状疏远法按摩麻木的价值区新工具推销术自我界线操控法总之,心理动力学疗法属于一种谈话治疗法。当儿童显现行为危机时,治疗师立即处理儿童的行为问题。治疗师对儿童提出问题,不断地与儿童讨论,引导儿童的理性思考,帮助儿童分析问题,进而解决情绪化的行为问题。在处理儿童的情绪障碍或行为异常问题等方面,心理动力学疗法有一定的效果。一、 合理情绪疗法(案例分析) 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患者的非理性观念,帮助其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 治疗过程 第一阶段(解说阶段)首先要向当事人指出,其思维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帮助他们弄清楚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讲清楚不合理的信念与他们的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这一步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向当事人介绍ABC理论的基本原理第二阶段(证明阶段)向当事人指出,他们的情绪困扰之所以延续至今,不是由于早年生活的影响,而是由于现在他们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致。对于这一点,他们自己应当负责任。治疗技术 治疗师应依据当事人的情形使用各种不同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技术。最常用的技术师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其次是合理的情绪想象(理想心像)、家庭作业及决断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具体的技术包括认知、情绪、行为3方面的治疗技术。 认知技术:驳斥非理性观念、改变认知的家庭作业、改变自我告知内容、幽默的运用 情绪技术:理情心像、角色扮演、羞恶攻击演练、强而有力的自我陈述与自我对话。 行为技术:操作制约、自我管理原则、系统脱敏、松弛技术、示范及社交训练。行为矫正法又称为行为疗法或行为治疗,是指利用学习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使人的行为发生变化,解决人的不适应问题的方法。系统脱敏法利用交互抑制原理达到治疗目的,是通过逐步去除不良条件性情绪反应的技术。系统脱敏法主要适用于人际关系紧张、恐惧症、强迫症、儿童或青少年厌学症和考试焦虑等。上述不适应问题的刺激和反应之间都有明确的关系,可用此技术进行矫治,但系统脱敏法不适用于人格问题的矫治。正性强化法每当儿童出现所期望的心理与目标行为,或者符合要求的良好行为之后,采取奖励,立即强化,以增强此种行为出现的频率,故又称奖励强化法。该方法主要使用于儿童的多种行为问题如多动障碍、自闭症、神经性厌食,以及儿童新行为的塑造等。家庭治疗法即以家庭互动模式来探讨心理治疗方面的临床问题,认为当事人的心理问题是家庭功能不良的一种病症,唯有改善其家庭系统,方能有效地治疗。治疗过程1、 初期接触2、 初期会谈、治疗3、 融入家庭4、 评估家庭5、 分析家族史6、 促进家庭改变 家庭治疗尤其适用于因家庭因素倒是儿童有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如学习困难、学校恐惧症,社会性退缩等。游戏疗法是指通过游戏手段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进行矫正和治疗,是一种帮助儿童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经验。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运用1、 观察特殊儿童的问题:游戏治疗中,治疗者要让特殊儿童能自由表大全部感情及内心体验,这是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2、 理解并解释特殊儿童的行为:特殊儿童由于长期被忽略、受压抑,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的行为及内心体验,因此游戏治疗者要对儿童说过的语言或做过的动作给予适时的重复或解释,目的在于向儿童表达治疗者已充分了解他的体验,并告诉他“我能明白你非常,你很想”3、 完全接纳特殊儿童:游戏治疗的成效,并不完全依赖于治疗者所受的训练和掌握的技巧,而主要与治疗者对特殊儿童的态度有关。箱庭治疗法又称沙盘疗法、沙箱疗法、世界疗法、沙盘游戏治疗等,主要使用沙、沙盘,以及一些人或物的缩微模型来进行心理治疗与心理辅导。其方法是让来访者从玩具架上任意挑选玩具摆放在盛有细沙的箱子里,完成一个或一系列场景的箱庭作品,完成后由咨询者分析创作的作品。其独特之处在于强调创造过程本身自发和自动的特点,最大限度地给人们以想象的自由,允许人们精心构造和发展自己头脑中任意驰骋的思想,其本质是非言语和象征性的。在儿童制作箱庭时,咨询师应尽量采取允许、鼓励和理解的态度。箱庭疗法的诊断分为儿童与成人两类,儿童是指416岁。诊断以级别来划分,一般级别越高,心理问题越严重。诊断的指标分为3个方面。1、 攻击性(A)可诊断儿童的内心冲突和攻击性行为A1级:沙盘中出现军队、战争场面,说明当事人内心有攻击性A2级:沙盘中有动物撕咬的场面,尤指野生动物A3级:沙盘中有火灾、社会重大冲突,杀人、抢劫、坟墓等2、 空虚性(E)可诊断儿童的智力水平或有关外界的知识E1级:使用的玩具的种类很少,说明其概念贫乏,缺少变化,可能有自闭症倾向、强迫症倾向或性格偏执。E2:虽然使用的玩具数量较多,但种类只限于二三类。E3级:就沙盘中的人物而言,又可分成3级。 E3(1)级:整个沙盘中没有人出现 E3(2)级:整个沙盘中有儿童,却没有成人 E3(3)级:整个沙盘中出现的人物是军队或警察3、 歪曲性(CDR)包括以下3个性能指标1、 封闭性(C)C1级:沙盘中有一个领域是封闭的,表示当事人不愿让他人进入C2级:整个沙盘全部是封闭的2、无次序性(D)D1级:玩具放在不适当的位置D2级:沙盘中部分与部分之间完全不相关D3级:整个沙盘是混乱的无次序的3、机械性(R)R1级:沙盘中人物、动物等机械排列,表示当事人思考的方向性变化困难或智力异常R2级:整个沙盘机械排列成圆形,而且当事人使用的玩具很少。箱庭疗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1、 指示词2、 记录和提问3、 箱庭作品的表现及分析通常,儿童第一阶段以动物、植物的摆放为主,表现儿童自然的天性和还未分化的情感 第二阶段以斗争、冲突为主,如动物撕咬、战争等,表现儿童的心理混乱现象 第三阶段是适应集体生活阶段,儿童由一个人的游戏开始进入集体游戏箱庭疗法可使儿童逐步从游戏上的适应过渡到学习生活上的适应箱庭疗法的表现进行分析时有一定的规则1、 整合性2、 空间配置3、 主题艺术治疗通常是广义的,即通过学习美术绘画、音乐舞蹈、粘土雕塑等表达形式的课程,达到治疗的目的。音乐治疗是用音乐刺激感官、宣泄情绪、抚慰心灵,以恢复、保持及改善个体心理及生理的健康舞蹈治疗是通过肢体动作表达自我与探索内心世界,对于情绪低落、紧张及人际沟通不良等问题有显著的帮助。儿童通过舞蹈治疗可获得身心的舒解,并能提高注意力及记忆力。戏剧治疗室利用演剧及剧场上的技巧,协助个人处理内在心理及外在环境的冲突。利用角色扮演、玩偶、面具等相关的戏剧元素和设计活动的参与,让儿童在安全的环境下宣泄情绪,提升自我情绪管理、社交技巧和创造力绘画活动是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语言的工具,传达儿童的意识和潜意识,并可作为治疗性改变的因素。在绘画活动中,儿童将内在想法表现出来,治疗者依据投射理论做诊断与治疗。治疗过程1、 材料:图画纸、铅笔、蜡笔、彩色铅笔、彩色笔、签字笔、水彩笔2、 导入1、 自由画:“你可以随心所欲画你想要画的东西”、“请你现在突然想到的或现在在想的事情画出来”2、 课题画:家族画、动态家族画、分割画、树木画、房树人画等。“请你将你的家人每个人都在做什么事的情形画出来3、 创造:以40分钟时间为限。治疗师可坐在治疗对象的正对面或成90度角的位置。在不打扰治疗对象创作的原则下课与其交谈分析与解释作品分析1、 空间配置:中心在右边表示安定的、统治性的,偏左边表示冲动的、要求事事满足欲望的2、 左右对称:明显不对称表示性格不安定、统合性较低3、 分离:儿童排除自己无法认同或接纳的行为、语言,画与描述语言之间的分离表现其宣泄行为4、 色彩绘画:利用色彩诱发情感并收集儿童对情绪状态的反应及耐性,无色彩画表示以温和的方式显示其攻击性5、 顺序:从讨论绘画的过程可了解其内心矛盾与防卫的特征6、 笔触:显示儿童内在能量的稳定性,如下笔轻重不同表示畏缩或攻击7、 详细化:对自我内心世界有无危机感,如画的内容贫乏表示对自我的不确定8、 线条:人格的呈现,长线条表示统治性,短线条表示冲动性音乐疗法是运用音乐手段所进行的心理、生理及社会性活动的治疗,也是一种康复、保健、教育活动。音乐疗法是一种系统化地介入过程,音乐治疗师运用种种医疗经验及在其间发展出来的各种关系,作为改变的动力,来帮助患者获得健康。、音乐治疗包括:一个有明确治疗需求的患者,一位受过训练的音乐治疗师,一段有目标的音乐历程、音乐素材及一份有关治疗效果的评估等。音乐疗法的过程1、 实施前的诊断:对儿童而言,主要包括家庭状况、发育史和身心发展状况日常生活的自理状况: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进食、偏食、排泄、穿脱衣服、卫生习惯、生活能力等交流能力:主要包括儿童的语言发展以及对语言的理解和阅读能力。认知能力:主要诊断项目有儿童对人、动物、植物认知程度,对乐器的结果、位置能否认知;对乐器的触摸程度,在音乐治疗法的模仿技能,有无多动现象,注意力是否集中,对治疗师的语言指导能否正确理解等运动技能行为特征已具备的音乐知识2、 音乐治疗的主要步骤1、 确定儿童的问题所在(评估)2、 制定治疗目标3、 根据治疗目标制定与儿童的生理、智力、音乐能力相适应的音乐活动计划4、 实施音乐活动并评价儿童的反应感觉统合的定义:感觉统合是人类对于自己身体与周围环境接触之后,产生的一些感觉通过“感觉系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前庭平衡觉、运动觉)传送到脑部进行分析,产生领悟、学习,或是命令运动系统做出反应。它以神经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感觉统合疗法是当儿童有感觉统合异常时实施的针对性治疗方法,必须由专业人员依照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与个别差异,有计划地设计适合儿童的活动。其中,利用悬吊、摆荡、旋转或溜滑板等器材,让儿童在多变化的活动过程中,得到丰富且适当的感觉刺激,以促进感觉统合功能的正常化。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优良品质和模范行为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榜样把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使教育有很强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儿童富有模仿性,喜欢效仿父母、师长,尤其崇拜伟人、英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得当能给儿童以正确方向和巨大力量,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一)榜样的类型1伟人的典范历史伟人、著名科学家等杰出人物,都应成为儿童学习的典范,其生平业绩、人格形象等会对儿童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激发其敬仰之情、效仿之心。例如,许多身有残疾的杰出人物(爱迪生、海伦凯勒、贝多芬、罗斯福、霍金等)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当为残疾儿童鼓起生活勇气、坚定成才信心的楷模。2教师的示范教师肩负着培养儿童的重任,其言行、举止、仪态、作风等都对儿童起着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产生深远影响。而儿童又具有向师性的特点,很自然地将自己的老师作为效仿的楷模。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儿童的影响力是诸多影响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最主动的因素。所以,教师应以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其树立可望又可及的榜样。3学生中的模范模范是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主要指学生中值得学习的人。中小学生是正在发展和成长中的人,因此,学生中的样板不可能很完美,也不可能表现得一直很稳定。但他们与其他同学朝夕相处,更真实、更亲切,容易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学习。通过评选优秀个人和优秀集体可产生有较大号召力的模范。(二)榜样示范法的运用要求为了充分有效地发挥榜样的心理教育作用,应遵循以下要求。1选好榜样选好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儿童由于年龄、知识、经验等原因,往往自己不能确立学习的好榜样,如盲目崇拜一些流行歌星和影视明星。因此,要根据时代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指导他们选择好学习的榜样,如“论学取友”,“择其善者而从之”。2把握特点儿童学习榜样,大体经历了从无意识的模仿到有意识的模仿,从游戏的模仿到生活实践的模仿,从把模仿当做目的到把模仿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从模仿榜样的外部特征而产生类似的举动到模仿榜样的内心特征而产生独创性健康行为。只有根据他们学习榜样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榜样示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3善于指导教师要指导儿童学习榜样的过程。首先,教师要帮助他们寻找并发现与其年龄、情趣、志向、条件、境遇等方面具有相似点的榜样;其次,要介绍榜样的先进事迹,使他们明确该向榜样学什么,怎么学,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第三,要对榜样进行分析,引导他们对照自己,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以实际行动学习榜样。4激发情感要使榜样对儿童产生推动力,就需要激发他们对榜样的敬慕之情。从对榜样的认知到对榜样的模仿,情感的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教师要让他们了解榜样的身世、经历、成就,特别要了解其感人至深之处,使其在心灵深处对榜样产生爱慕、敬佩之情。这样,外在的学习榜样才能转化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实际锻炼法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儿童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品质的方法。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来看,实际锻炼是一种耐挫能力的训练。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只有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才能形成、发展和完善。(一)锻炼的方式1实践活动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组织儿童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是实际锻炼最主要的形式。这些活动包括学习活动、课外活动、劳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些实践活动,使他们加深认识,丰富体验,锻炼意志,培养习惯。由于各种实践活动在培养儿童心理品质方面的作用不尽相同,应根据其年龄特点合理运用。如组织“穿衣脱衣比赛”、“看谁扫地扫得最好”、“摘菜表演”等竞赛活动就有利于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2布置任务教育者事先布置儿童完成一定的任务,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培养其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如可布置关注社会问题的调研任务,此时儿童需要学会与他人交往和合作,面对挫折要克服焦躁、气馁,学会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这不仅能提高他们做事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心理品质。3纪律约束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求儿童自觉地遵守规定的纪律,这对于培养其纪律性和良好的意志品质非常重要。首先,纪律是从自觉行动中产生的,遵守纪律有助于培养他们意志的自觉性。其次,纪律不是单纯地服从和遵守秩序、规则和要求,遵守纪律有助于培养他们意志的坚持性。第三,纪律是能够愉快地去做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要求有较强的自控能力,遵守纪律有助于培养他们意志的自制性。4心智训练心智训练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儿童掌握某种特长和技能,主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训练。训练方法主要有:个人头脑风暴法。通过一种快速的联想作用,引出新颖而具有创造性的观点。在进行联想时,只需思维飞转,将涌现出的任何想法,不论好坏,即刻记下来。例如,反复呈现“河流”、“海水”、“铅笔”等词语,每次呈现都要求儿童对同一词语作出不同的联想。群体智力激励法。运用开会的方式,将所有参与者对某一问题的见解汇集起来以解决问题。每次会议让参与者围绕议题畅所欲言,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极迅速的联想,产生大量的见解。一般而言,个体在小组中能充分发挥才智和创造力。摆脱常规。为打破思维定式,可以用一些必须摆脱常规思维才能解决的问题(即“脑筋急转弯”)训练儿童。例如,什么海无边?苦海无边。什么情况下56 +3=86?错误情况下。用6根火柴摆成4个等边三角形,要求三角形每边都由一根火柴棒构成。假想推测。设想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如果发生了会怎么样。此法可训练儿童无限丰富的联想,大大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设想有一天世界上没有水会怎么样。列举缺点。通过列举事物存在的缺点而训练儿童发散思维。例如,尽可能列举玻璃杯的缺点。图形想像。向儿童出示某一简单图形(如一个圆),要求他们尽可能多地说出(写出)什么东西与之相似。(二)实际锻炼法的运用要求1坚持严格要求有效的训练有赖于严格要求。严格要求不仅能达到预期的训练目的;还能使儿童形成许多良好的个性特征,如进取心、自尊心、关心集体、尊重他人、自制、负责等;否则,不仅不能达到训练目的,还会使他们形成诸如自私、自卑、任性、马虎、不思进取等不良个性特征。2唤起儿童主动实际锻炼法主要是儿童的活动,只有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到训练是必要的、有益的,他们才能自强不息,自觉严格要求,从而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3注意检查督促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必须经历长期反复的训练。前紧后松、一曝十寒,不仅无助于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而且会造成拖拉散漫的习惯,严重影响实际锻炼的成效。对他们进行心理训练,既要强调自觉自愿,又不能放松检查督促,要引导他们长期坚持。情感陶冶法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儿童心理素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利用情境的暗示和感染作用,将理与情、情与境融为一体,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情境之中,通过预先设置的教育情境来熏陶儿童,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情感陶冶的方式1环境陶冶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陶冶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应为他们创设良好的环境,既包括社会、学校、家庭等物质环境,也包括社会风气、校风、班风、家风等文化环境。2艺术陶冶借助于音乐、美术、诗歌、小说、影视等艺术手段创造的生动形象感染儿童,在欣赏、评论、创作及演出过程中陶冶儿童青少年。艺术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仅能给儿童以美的享受,而且能熏陶他们的心理。教师应重视组织他们阅读文学作品、聆听音乐、参观画展观赏影视,引导他们去创作、表演,从中获得启示,受到陶冶与教育。3人格感化人格感化是教师以自身的心理素质为情境对儿童青少年进行陶冶。教师不是通过说理来教育儿童,而是以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真诚的关心爱护及高尚的人格来触动、感化、熏陶他们。教师的威望越高,对他们的关怀越真挚,人格感化的力量就越大。(二)情感陶冶法的运用要求1创设良好环境要有效地陶冶儿童青少年,行不言之教,必先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学校教室为例,教室布置是对教育环境的人为优化,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对儿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窗明几净、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和谐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使其心旷神怡,陶冶情操,激发热情。2引导儿童参与良好的环境不是自然存在的,需要人为地创设。但这决不能只靠教师去做,应当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创设。如把布置教室的过程,变为培养他们自治、自理能力的过程,变为对他们进行教育的过程,鼓励自行设计,择优采纳。在具体布置中,不仅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而且也使他们体验到美感、自豪感、成就感和集体感。3注意启发引导为了更有效地发挥环境的陶冶作用,不能只让创设的环境自发地影响儿童,还需要教育者的启发儿童认识、接受、喜爱学习与生活环境。例如,许多学校都布置了名人画像、名言条幅等,但如果这些没有引起儿童的注意和了解,那么这些画像、条幅并没有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环境的组成部分。用爱涂抹那一片绿对“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与维护 来源:堰桥中心幼儿园 朱华艳 | 作者:本站原创 | 日期:2010年10月11日 | 浏览403 次 字体:大 中 小 我不是诗人,不能用美丽的诗句来讴歌我的职业;也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来思考我的价值。然而,我是教师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我要在知识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要用深深的思索,推演我心中最奥秘的哲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的赞歌用爱涂抹那一片“绿”。绿,代表着希冀,代表着健康,代表着无限。我们面对的那群孩童,也是充满着无限希望,无限可能的。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香满园。走进堰幼,你会看到许许多多平凡普通,却灵魂高贵的老师。她们俯首甘为孺子牛,默默奉献自己的爱心和智慧;她们润物无声似清泉,灌溉着孩子们稚嫩的心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无怨无悔的道路上,我们会始终带着一如既往的微笑,去迎接繁花绿草,去倾听鸟语花香,去拥抱颗颗童心,伴随他们一路欢唱。因为在我们心中,永远有一颗最明最亮的太阳。“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爱着,奉献着,美丽着,漫漫幼教路,我们成长,我们快乐!尽管我们的物质获得很少,但我们的心灵是无比充盈的,无比幸福的!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人世间,拥有最多热爱别人孩子机会的职业,就是教师。温家宝总理说:“没有对孩子的爱,就没有教育。可以说,老师是蜡烛,在孩子们心里点燃希望,并且照亮他们的一生”。是啊,关心、爱护孩子是教师的天职,爱为师德之本,无爱则无教育。也就像爱的教育中说的那样:“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这应该就是这个时代教育的真谛所在,是时代发展到今天的必然产物,是人性化的再现,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闪光点。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无不感受到爱的力量的宏大。对幼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情景教育,与他们感同身受,通过活动的方式传递爱的教育。作为一所体育特色的幼儿园,我园始终把幼儿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一部分。近些年,父母离异、单亲家庭;过分溺爱型和暴力型家庭;隔辈带孩子的家庭等出来的一些孩子便成了心理上的“特殊”儿童。这些孩子往往出现胆小退缩、自我中心、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不能与人合作等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有的心理健康问题还令老师们极为震惊。大家深深感到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我们有责任改变这种现状,使幼儿身心健康地成长。为此在我们的教师团队里,大家都在为这部分“心理特殊儿童”而不断努力,力图为他们抹上那份健康永恒的绿色以下,我想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来诠释我们堰幼教师团队在对“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与维护中,付出的努力和获得的幸福!案例一:孔子说:“仁者爱人,”“智者知人。”(论语颜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人是不能离开集体环境的,在集体中人既需要别人爱自己,又需要自己爱别人。我园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仁者爱人之人。而她们班的LL就是那样一位需要他人更多爱来维护的心理特殊儿童。LL是一个动作、语言、智力及心理发展都相对滞后于同龄孩子一大段距离的小男孩。小班,他以插班生的身份来到李老师的班级,由于语言能力和智能发展的欠缺,常常闹出许多笑话,还由于他懵懂的破坏性行为习惯,不但搞坏活动室内的好多东西,而且常常影响别的小朋友的游戏和学习,他只要一个念想,就要去破坏别人正在构建的积木作品,或者给别人的绘画作品上去乱画乱涂,或撕掉别人的画纸,等等。尤其在小朋友午睡时,他总是喜欢大声地自言自语。这样一来,其他小朋友都不喜欢他,都不想和他一起玩。而偏偏有时,他认定要和一个小朋友玩,他不管人家的态度,愣愣地抱着人家或拽着人家直至弄疼人家,人家说不愿意和他玩,他就来一句:“不和我玩,我也要玩。”林林总总,老师虽然也通过提醒、鼓励、说理教育,心理暗示等,都是收效甚微。于是,李老师通过LL外显的异常行为,对于他的“特殊”心理展开了调查、分析和研究。然而,调查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孩子从家庭中走来,李老师的调查当然是从家庭开始,但是,LL的主要带护人是他外婆,外婆是个十分溺爱和固执的人,经过两次家访,LL的外婆总是护着他,说“我们家孩子很好的,没什么问题,问题是他还小,他是早产儿,小孩子不懂事是正常的,你们谅解他不就可以了吗?”外婆根本听不进老师的任何言语,并催促着老师离开。两次家访,李老师都是利用下班后的时间,丢下了自己要辅导作业的女儿而去的,但是两次下来,李老师有些心灰意冷,但想想LL,她必须用最短的时间调整好这个孩子的心理,让他尽快地从各方面都有进步,争取跟上大家的步伐。于是,李老师又电话联系想约LL的爷爷奶奶,但是他爷爷奶奶都是在菜场卖鸡、杀鸡做生意的,每天起早贪黑,也没个时间。没办法,李老师只能专门到菜场,跟在做生意的爷爷奶奶聊聊,试图了解LL的成长背景和在家里的一些行为习惯。从他们那儿得知,LL从小就是请人代养的,后来就到他外婆家养了,外婆性格是很固执和孤僻的人,LL也难得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偶尔有时到菜场,陪着他们,看看他们杀鸡、卖鸡做生意。他做记者的爸爸妈妈也不在身边终于获得了一些信息,李老师很兴奋,回家后马上把这些做了整理,再翻阅一些儿童心理的实用手册类书籍,进行分析研究。同时,马上制作了对于LL的专项案例研究录,以便记录接下来观察到和再次家访到的每一个信息。后来,李老师又好不容易和他的爸爸妈妈碰上了面,大家共同交换了意见,彻底分析了LL的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李老师通过做了好多“功课”以后,终于拿出了一个非常切合LL本身的,非常详尽的心理及行为辅导方案,与LL的父母联系和商讨以后,开始展开实施,实施的过程也是非常艰辛和细致的,一种方法作用于LL身上,往往要反复几次,才能更进一点点。李老师本着滴水穿石之精神,一点一点的努力着、坚持着早晨七点,你总能看到李老师带着LL在晨练的身影,她说“我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让LL每天比别人多一点动作练习的机会,以增进他的动作能力,也增强体质。另一个,人在运动时,心怀是敞开式的,最容易进行心理安抚和辅导。”每一天,当阳光还没有普照大地的时候,李老师日复一日地做着心理辅导工作。在班级环境中,李老师也通过改变LL的不良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通过积极有效地班集体教育,使班级的氛围又唱出了和谐之音,班内的小朋友也个个像哥哥姐姐似地关心和爱护LL,LL在大家(也包括其他老师、阿姨们)的关爱下,一步步积极地、茁壮的成长着。这学期,LL已升大班了,他的进步几乎是幼儿园内每个成人,和他们班内每个小朋友有目共睹的。继续努力吧,孩子!你会成功的!继续努力吧,老师,您的努力一定会结出灿烂果实的!案例二:在堰幼,对“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与维护是自上而下的,通过领导的以身示范,下面的老师也个个干得非常热衷与精彩。园长鲍老师是一个感情非常细腻的人。中四班FF的奶奶却似一个“钉子户”莽撞之人。在家,婆媳关系总是不和,她对孙子FF又是万般溺爱,导致FF非常任性、自私、多动而调皮又有些自闭。一次,正值手足口病高发期,他们班有好几位小朋友都有患该病,上级卫生防爆部门就建议对于他们班停课一周,而就在这一周当中,由于FF奶奶在家照顾不周,导致FF右手骨折。于是,又掀起了家庭矛盾。奶奶一气之下,又找到了幼儿园,说“如果不是手足口病,如果学校不放假,我们FF就不会发生骨折,也不用看病花费这么多钱,也不要弄得媳妇跟我吵架”鲍老师通过耐心的解释,进行对其家庭的进一步调节,并跟他们细细分析家庭影响对孩子健康心理发展,良好性格形成的重要性。分析孩子的自闭就是来由于婆媳经常吵架而形成的等等。终于,FF奶奶被鲍老师的娓娓细语和良苦用心所感动,觉得鲍老师说的句句在理。于是,对鲍老师产生了初步的信任之感。后来,FF在心理上的自闭、自私等问题通过园长鲍老师、班主任老师和家长的三方合力,终于一步步地迈向健康,开朗。FF奶奶只要家里一有情况就来找鲍老师沟通、聊天。紧张的婆媳关系在鲍老师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中也在变的越来越好,家庭关系变得越来越和谐。后来,FF奶奶和妈妈还特意由衷地到园向鲍老师深深地鞠了一个躬,深情地说:“您真是我们生活中的柏万青啊!现在我们婆媳关系好了,FF也变的乖巧可爱懂事了,我们真的不知怎么感谢您,您不仅改变了一个孩子,还救了我们这个家庭啊!”园长,您的爱会延续,延续到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身上,延续到每一个幼儿身上,延续到每一个家庭案例三: 在人本教育的今天,在大力倡导赏识教育的今天,教育手段是否积极直接影响班内孩子们的心理氛围和班级氛围。对于毕业班的孩子,他们的心理需要更敏感,他们需要更积极有效地心理氛围的维护。一不小心听到的关于老师对自己的非正面评价,可能就会导致他们一段时间的情绪波动,从而影响学习。居于此,大班的朱老师在对孩子的积极正面评价和鼓励表扬的策略上,形成良好、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心理氛围作了一番努力与尝试,并受到了很好的效果。她细心观察,精心地关心、爱护每一颗敏感的心灵。始终以同伴的目光,以赞赏和发展性的目光去面对和评价每一个孩子。一味的精神鼓励与表扬,对于孩子来说不免会产生枯燥和乏味。于是,有很多个星期天,朱老师总会穿插在无锡的儿童天地,帮他们选积极有意义的奖品。孩子们对于老师精心挑选的奖品总是非常喜爱,为了赢得那份垂涎的奖品,孩子们总会付出一定的努力与坚持。一段时间,老师的奖品可能是比较物质的,满足孩子们的物质欲望;一段时间,老师的奖品又是比较精神层面,又特殊的,孩子们也乐此不彼。在充满鼓励、表扬与赞赏的环境中,孩子们敏感的心灵被保护得非常健康向上,班级内也总是乐意融融。班内纵然有个别父母已离异或正在吵着离婚的孩子,每天只要他们来到这个班集体中,他们就会感到这个群体无限爱的力量。他们会暂时忘却父母离异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和孤独。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伟大的众爱可以感化其中的每一个个体,在充满爱的世界里,相信你我都会变得更幸福!在堰幼,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我们始终如一地是用爱去面对孩子用尊重表达爱;用真诚去表达爱;用信任去表达爱;用理解去表达爱;用宽容去表达爱。老师们,让我们带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走进孩子的世界,去播种期待,播种灵感,播种真情!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让我们用爱心践行新世纪的师德,去创造教育的奇迹吧。众所周知,羚羊是草原上跑得最快的动物,但它们却常常成为狼群捕食的对象,而速度比它们慢的马群却很少被狼当作捕食的目标。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羚羊遇到危险便会四散而逃,而马则是群居动物,它们有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每当有食肉动物来袭击时,成年而强壮的马就会自觉地挺身而出,头朝里、尾巴朝外,自动围成一圈,把弱小和衰老的马围在中间。只要天敌一靠近,外围的马就会扬起后蹄去踢,因此很少有食肉动物愿意去袭击马群。正因为拥有这样的团队,使得马成为草原上最自由自在的动物。从马群身上,我们深深感受到:独木不成林,滴水难成海。一项事业的成功依赖的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力量,而是一个团队,一个和谐的合作的团队。相信,在我们堰幼的幼儿心理健康与维护的征途中,通过我们堰幼人的共同努力,我们会把这片绿抹得更加绚烂,更加辉煌!般科学方法是指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如特殊儿童心理问题的诊断与评估以及各种信息资料的收集等。这类方法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论体系中居第三层次。 心理问题的诊断与评估需要收集特殊儿童状况的资料,评估是心理异常干预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对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也是极为有利的。 1心理测验法 心理测验法包括心理测验和评定量表两类,它们对儿童心理异常的表现能够定性和定量,简单易行。测验法的特点是用统一标准的刺激,在标准的情景中对心理状况作出标准化的计量。在解释测验结果时,需要结合临床方面的资料作出正确评估。 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理测验常用于智力、记忆、人格和神经生理方面的测评,评定量表的临床运用越来越广泛,常常用来评定情绪和行为问题。评估是心理干预(包括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第一步,通过观察、交谈、心理测试等,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综合,确定问题的实质。 常用的相关量表除了智力量表外,还有一些适用于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量表,如36岁幼儿心理健康问卷、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阿肯巴克儿童行为量表、拉特儿童行为问卷、儿童多动症调查问卷、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等。在特殊儿童的心理测试和评估中,所选的测验应适用于特殊儿童。但是,目前研究者用得最多的还是为无肢体或感官障碍儿童编制的标准化测验。因此,这些测验用在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心理测试和评估时,其内容或测验方式应精心选择或适当调整。 一般而言,对于智力水平较低的特殊儿童,如中、重度智碍或年幼的特殊儿童,应尽量使用评定量表,即通过家长、教师或他人的观察来了解被试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对于听障儿童、多动症、自闭症、智障儿童等,应少用文字测验,多用一些图片、积木、拼板之类的非言语测验。对于肢障儿童,尽量用应答方式简单的测验。对于视障儿童,可以用盲文或有声测验。常见的做法有:改变测验的呈现方式或程序。例如,对听障儿童用手语说明题意及应答要求,视障儿童则将题目念给其听。改变被试的应答方式。例如,对听障及言语障碍儿童,只要求他们指出选择题中哪个选项正确;对于视障儿童,只要求他们口头回答问题。 测验方式的改变提高了特殊儿童心理测量和评估的可行性,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呈现方式、程序及应答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测验情境的改变。测验情境的改变,会使测验难以符合原来的标准化。这时,如果用原来的常模解释测验分数就不准确,最好用其他方法来解释,诸如同类儿童之间的比较,被试本人前测与后测分数的比较等。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收集个体心理活动、行为表现及群体状态资料的重要途径,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对个体的活动进行深入地观察以收集资料。借助此法可以获得许多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而这些资料是运用其他方法难以得到的。 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观察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很多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尤其是对于年幼儿童和由于身心障碍而表达能力有限的儿童(如智障儿童),观察是了解问题的主要手段。观察儿童的面部表情、下意识动作等,如嘴角肌肉的微小活动可以反映出快乐、轻视、思索、下定决心等心理内容;身体坐不稳、不停转动手里的东西、摆弄衣服可以反映出紧张、烦躁等。 3访谈法 访谈法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与来访者进行交谈收集资料。它与一般交谈有本质差别,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收集患者的有关资料对其进行诊断和评估。可通过录音、录像或访谈后回忆进行资料记录,如必须在访谈中进行记录,应尽可能简洁,不影响访谈进行。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中往往都要使用访谈。 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通过访谈法可以收集大量有用的资料。特殊儿童背景资料的来源主要是父母、儿童本人、教师和同学。根据这些资料,大致可以初步确定其行为就年龄阶段和所处环境而言,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异常的。 与其父母交谈。多数情况下,总是父母首先发现孩子的问题,父母能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了解孩子。通过与父母交谈,教育者应了解的问题包括:儿童问题行为的特殊性质,行为的持续时间,突发事件的性质,问题行为发生时的情境,他人对其行为的反应,对问题的处理及儿童的发育史。通过谈话确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孩子的成长环境、家庭气氛、父母的态度和行为等。 与儿童本人交谈。交谈应选择在不受干扰的场所进行,若是年幼儿童,最好在面积不太大的活动室或娱乐室。儿童可以一面与教育者交谈,一面从事各种活动。教育者则可以一面交谈,一面通过儿童的活动观察其行为。另外也可以设置一定的游戏情境,通过游戏活动初步鉴别儿童是否心理失调。若是年龄较大的儿童,主要通过谈话了解其对问题的认识,对学校和家庭的看法。交谈除了可以了解问题本身外,还能间接了解学生的言语、思维、性格等基本心理特征。通过交谈可以大致地对儿童的心理问题作出较可靠的判断。 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同学交谈主要可以了解儿童在学校的表现、人际关系等。 4群体调查法 群体调查法是通过书面形式向被调查者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从而获取信息。该调查法主要针对群体对象,分为横断面调查和追踪调查两类。横断面调查是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对群体的多数项目进行较大规模调查,一般要有周密的调查方案和明确的调查目的,要选择科学的调查项目和方法,调查对象要有代表性(如随机抽样),并注意正常和异常人群之间的对照。横断面调查调查工具要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测并作标准化处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对于多数变量难以直接控制的实验研究,可对少数目标变量进行群体调查测量,通过统计学上的相关分析和因素分析等,确定变量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探讨心理异常的因果关系。 , 追踪调查是在较长时期内对群体少数项目进行连续、多次地调查,往往要结合观察、病史描述、会谈和测量等多种技术,特别是在了解内心体验和思想观念上,有更特殊的用途。 5个案调查法 个案研究是教育者经常采用的方法,即把被试看作一个单一的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系统和详细的调查 。个案材料来源于被试自述或他人报告,可以通过观察、交谈、问卷、活动和“产品”分析等方法获取资料。一般而言,被试会有意或无意将自己的情绪和体验投射到作业、日记、信件和绘画等中,分析这些“产品”,可间接了解其内心世界和心理状态。个案内容除了被试的个人史、既往史和现病史等一般资料外,还需要详细了解个人的生活经验、家庭生活与人际关系、学习与工作情况、心理发展与教育经历、对人与事的态度与风格、在集体生活中的表现、兴趣爱好与病前性格特点、重要的生活事件与精神刺激以及近期病情变化等。 个案调查是一种追踪性质的研究,它既可用回忆以往事件和查阅有关记录的方法重新组织信息,也可长期追踪描述病程的变化。个案调查一般要用到观察、家族及病史描述、会谈和测量等多种技术。专业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个案有针对性地做好调查记录。个案调查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研究。本文标签: 特殊儿童 心理健康教育 科学方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职业技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