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2q.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2918601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4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2q.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2q.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2q.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第一节基本原则概述第二节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第三节辩论原则第四节处分原则第五节法院调解原则,一、概念界定(一)界定(二)立法情况二、基本原则的分类三、共有原则,第一节基本原则概述,(一)界定,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指,贯穿民事诉讼全过程,对所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各种诉讼行为,对整个程序进程起指导作用的根本性准则。,基本原则V.S一般原则,基本原则特征:内容基础性对民事诉讼实施的指导性效力的贯彻始终性,(二)立法情况:,宪法第126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134条:“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民事诉讼法,第5条第9条第11条第16条,二、基本原则的分类,按基本原则是否体现“民事诉讼”所特有的特征和规律:,1、共有原则: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反映的是三大诉讼的共有特征。2、特有原则:仅适用于民事诉讼,而不适用于行政诉讼、刑事诉讼,所反映的也是民事诉讼所特有的特征。,共有原则,(一)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二)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四)检察监督原则(五)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制定变通或补充规定原则,(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1.诉讼主权第十二条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外文书证或者外文说明资料,应当附有中文译本。2.诉讼民主,(四)检察监督原则,规范依据:含义:,规范依据:,宪法第129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宪法第131条:“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规范依据:,民诉法第14条:“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刑诉法第8条:“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行诉法第10条:“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含义:,1、监督对象:不涉及当事人、是作为审判机关的人民法院;、参与具体案件审判程序的审判人员、参与具体案件执行程序的执行人员。2、监督内容:是人民法院的审理、裁判、执行活动,监督内容:,1)对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适用法律、执行法律的具体活动进行监督,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行使和法律权益的维护。,监督内容:,2)对民事诉讼中所作出的裁判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如果发现裁判在合法性上存在问题,则可以通过“抗诉”,而引起“再审程序”,从而使当事人的诉讼和实体权益得到第二次救济。3)对人民法院执行机构的具体案件执行活动进行监督。,37.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进行法律监督。下列哪一种情形属于人民检察院进行民事检察监督的范围?A.陪审员丁某审理合同纠纷案件的过程中接受当事人礼金1000元B.证人马某接受当事人礼金2000元并提出了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C.法官周某就某仲裁案件向仲裁员提供了对该案件当事人红星公司有利的咨询意见,红星公司以咨询费名义付给周法官6000元D.法官陈某长期为某公司免费做法律顾问答案:A,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体系,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确立当事人“对审”构造的机理2.处分原则:程序的进行、权利处置的机理3.辩论原则:形成裁判基本资料的机理4.诚实信用原则均衡并促成法院与当事人协同关系的机理5.调解原则:诉讼政策的立法具体化,一、界定(一)含义(二)规范依据(三)内容二、同等、对等原则(一)诉讼权利义务同等原则(二)诉讼权利义务对等原则,第二节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一)含义:,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平等的享有和行使民事诉讼权利的原则。,(二)规范依据:,民事诉讼法第8条:“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三)内容:,1、双方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诉讼权利义务相同或对应:1)具体表现:2)根源:2、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法院平等地保护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1)立法规定相应的司法保障措施:2)审判组织恰当落实这些保障措施:,1)具体表现:,A、双方当事人享有同样的诉讼权利:如,聘请代理人、申请回避、收集、提供证据、质证、辩论等等。B、双方当事人享有对应的诉讼权利:如,起诉VS反诉、指控VS反驳、变更或放弃诉讼请求VS反驳或承认对方诉讼请求。,2)根源:,A、派生于宪法所确立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B、根源于民事纠纷,即民事实体法律关系的平等性特征;C、根源自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平等对抗”属性;,1)立法规定的司法保障措施:,如:A、法官释明权:如,“举证通知书”B、对于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如,民事诉讼法第十章“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举证通知书”,证据规定第33条:“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应当载明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与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的举证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一)诉讼权利义务同等原则,1、规范依据:2、含义:3、基本内容:,1、规范依据:,民事诉讼法第5条:“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中国的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同等的诉讼权利,承担同等的诉讼义务。”,2、含义:“国民待遇”,“同等”是指本国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和外国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及无国籍人在民事诉讼中享有同等的诉讼地位。,3、基本内容:,A、外国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在中国人民法院作为当事人参加民事诉讼时享有与作为当事人的中国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同等的诉讼地位;B、外国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在中国人民法院作为当事人之外的诉讼参与人参加民事诉讼时享有与作为当事人之外的诉讼参与人的中国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同等的诉讼地位。,(二)诉讼权利义务对等原则,1、规范依据:2、含义:,1、规范依据:,民事诉讼法第5条:“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2、含义:“你怎么限制我,我就怎么限制你”,“对等”指他国在民事诉讼中给予我国当事人何种待遇,我国也在民事诉讼中给予该国当事人以何种待遇。,1.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意味着:A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诉讼地位相同B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有完全相同的诉公权利和义务C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诉论地位不同,但诉讼地位平等D.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有相对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CD,同等原则V.S对等原则,二者本质上体现的都是国家主权原则。同等原则:外国人与本国人在诉讼上的平等性;对等原则:国家之间对外国人在诉讼权利上的相互限制。对等原则中的限制只针对相应的国家不涉及第三国同等原则却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下列对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的认识,哪些是正确的?()A法律赋予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可以是对等的,不必完全相同B对某外国给予最惠国待遇,是对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践踏C法院只强调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而没有措施保障,这样违背平等原则D法院对国有企业与个人之间的经济纠纷,给国有资产更多的保护,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种做法违反了民事诉讼法的平等原则。,ACD,一、界定(一)规范依据(二)含义(三)内容二、辩论原则与辩论主义(一)辩论主义(二)辩论主义VS辩论原则三、民事证据规定的突破,第三节辩论原则,(一)规范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2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二)含义,“诉讼上的辩论”指: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当事人就案件的事实或法律方面的争议,各自陈述自己主张和意见,互相进行反驳和答辩的过程。而辩论原则,就是要确保“诉讼上的辩论”顺利的展开、推进。,(三)内容,1、辩论主体:当事人2、当事人行使辩论权的范围:3、当事人行使辩论权的形式:A、言词辩论;B、书面辩论。4、当事人行使辩论权的时间:辩论权的行使贯穿程序的始终。,2、当事人行使辩论权的范围:,A、诉讼所涉及的案件事实及证据材料:a、程序性案件事实,及其证据材料;b、实体性案件事实,及其证据材料。B、诉讼所涉及的法律依据:a、程序性法律依据;b、实体性法律依据。,(一)辩论主义,定义:法官应以当事人所提出的事实及证据作为裁判的基础。(诉讼资料应由当事人提示的原则)目的:确保当事人对于法院引为裁判基础的诉讼资料,皆有在法官面前陈述意见的机会。,辩论主义内容(三原则),1.无事实证据,无裁判基础(主张责任)2.当事人所未争执的事实,法院应径采为裁判的基础(当事人自认的约束力)3.法院对案件证据的调查,原则上仅限于双方当事人在辩论过程所主张的事实(职权调查证据禁止),1.无事实证据,无裁判基础,事实必须由当事人主张(主张责任)直接决定实体法律效果发生、消灭的事实必须由当事人主张,不得将当事人未在辩论中提出的事实作为裁判依据,司考试题:,(98卷二多选)下列那些选项正确地体现了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辩论原则?A辩论权的形式,不仅是在法庭辩论阶段而且贯穿于诉讼全过程。B未经法庭辩论和质证的证据,通常情况下不得作为法庭裁判的根据;C当事人可以就案件的实体问题进行辩论,也可以就案件的程序问题进行辩论。D当事人提交的书面答辩状也属于辩论的一种形式。,辩论原则v.s法庭辩论,1.法庭辩论仅仅是当事人行使辩论权的一个集中体现,2.在开庭审理之前当事人之间通过书面的形式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或反驳对方的观点,都属于辩论的范畴。,(二)辩论主义VS辩论原则,核心差异:约束性VS非约束性辩论主义核心:当事人的辩论内容对法院裁判的制约,从法院裁判依据的事实来源角度规定法院与当事人之间基本关系的原则“辩论原则”的非约束性:(表现),“辩论原则”的非约束性:,1、民事诉讼法未明文规定当事人事实主张的范围对法院的约束力。2、民事诉讼法赋予人民法院以极强的证据收集职权:民事诉讼法64条第2款规定,三、民事证据规定的突破,1、明确确立了自认规则:2、大大缩小了法院调查取证职权的范围:3、改变了法院调查取证职权的启动方式:15条、16、17条,突破项目:,1、明确确立了自认规则:2、大大缩小了法院调查取证职权的范围:3、改变了法院调查取证职权的启动方式:15条、16、17条,1、明确确立了自认规则:,证据规定第8条,2、缩小法院职权调查取证范围:,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民事证据规定第15条,3、改变法院调查取证的启动方式:,启动方式:、职权启动:、当事人申请而启动:,、职权启动:,民事证据规定第15条,、当事人申请而启动:,证据规定第16条:申请调查启动证据规定第17条:依申请调查范围证据规定第19条:申请时间(举证期限界满前七日),关于辩论原则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9/3/82)A.当事人辩论权的行使仅局限于一审程序中开庭审理的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阶段B.当事人向法院提出起诉状和答辩状是其行使辩论权的一种表现C.证人出庭陈述证言是证人行使辩论权的一种表现D.督促程序不适用辩论原则,一、规范依据与法理依据二、处分原则的内容(一)处分的主体:(二)处分的内容:(三)处分的时间:(四)处分的范围:,第四节处分原则,一、规范依据与法理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3条:“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处分原则法理:宪法:国民主权原理与国民之法主体性实体法:民事权利的私权性质;诉讼法:程序保障,诉讼资料的提出自由,处分原则:,处分原则规定了当事人与法院在诉讼程序方面的作用界定,(一)处分的主体:,只能是民事诉讼当事人。特别说明:法定代理人和经过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也只是代替当事人行使这种处分。,(二)处分的内容:,1、程序事项:程序的启动、发展、结束原则上由当事人控制。2、实体事项:审理、裁判的对象、范围原则上由当事人决定。,1、程序事项:,A、程序的启动:“不告不理”。如,起诉一审程序;上诉二审B、程序的推进:具体诉讼程序环节原则上由当事人控制。如,“举证期限”当事人协商确定C、程序的结束:当事人对诉讼程序的结束形式有选择权。,C、程序的结束:当事人对程序结束形式有相当的选择权。,法院作出判决是诉讼程序结束的正常形式其他形式结束诉讼程序:a、原告的撤回起诉;b、上诉人的撤回上诉;c、原、被告双方达成“调解协议”。,2、实体事项:,A、审理、裁判的对象:诉讼只能以当事人提出的诉讼标的为审判对象;B、审理、裁判的范围:a、诉讼审理和裁判的事项以当事人提出的“诉讼(上诉)请求”事项为限;b、诉讼判决“义务量”不得超过当事人提出“诉讼(上诉)请求”的“义务量”。,(三)处分的时间:,处分原则的适用贯穿诉讼程序的始终:一审二审执行再审,(四)处分的范围:,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即,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如,民诉法第131条:“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受人民法院的干预,下列哪些体现了民事诉讼法的处分原则?()A案件审理过程中,原告撤回诉讼B被告在一审中败诉,却没有依法提出上诉C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被告不执行判决,原告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D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生效民事判决提起再审处分原则:诉讼标的自由特定;争讼事实自由承认(自认、不争执事实);诉讼资料自由提出,ABC,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确立当事人“对审”构造的机理2.处分原则:程序的进行、权利处置的机理3.辩论原则:形成裁判基本资料的机理4.诚实信用原则均衡并促成法院与当事人协同关系的机理5.调解原则:诉讼政策的立法具体化,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体系,甲向法院起诉,要求判决乙返还借款本金2万元。在案件审理中,借款事实得以认定,同时,法院还查明乙逾期履行还款义务近一年,法院遂根据银行同期定期存款利息,判决乙还甲借款本金2万元,利息520元。关于法院对该案判决的评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08/3/38),A该判决符合法律规定,实事求是,全面保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B该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民事诉讼的处分原则C该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民事诉讼的辩论原则D该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民事诉讼的平等原则,某市法院为了提高法院的案件受理总数,从而降低二审改判率,让法院干警主动下乡动员乡镇企业起诉债务人,这种做法违反了民事诉讼法的什么原则?()A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B自愿、合法调解原则C辩论原则D处分原则,思考题:,简述平等原则的含义及内容如何理解处分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如何理解我国辩论原则与辩论主义的区别论处分权与审判权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