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肺功能检查的意义及结果判定.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2917678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术前肺功能检查的意义及结果判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术前肺功能检查的意义及结果判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术前肺功能检查的意义及结果判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术前肺功能检查的意义及结果判定,廊坊市人民医院呼吸科陈晓香,肺功能检查在中国的发展,我国开展肺功能检查六十余年历史1939年(蔡翘):大学生、中学生肺活量1951年(吴秀锦):健康学生肺活量1956年(吴绍青):通气功能检测及中国人正常值1957年(汪士等):分侧肺功能1958年(吴绍青):残气测定(氮冲洗法)和时间肺活量1961年(吴绍青):肺功能测验在临床上的应用1992年(穆魁津):肺功能测定原理与临床应用2002年(何权瀛等):现代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学,Whatpulmonaryfunctiontestsdoyouneed?临床肺功能的常用检查项目QualityControlinPulmonaryFunctionTesting临床肺功能检查的质量控制InterpretationofPulmonaryFunctionTesting临床肺功能检查结果的评析,肺功能实验的包括:,肺容量-静态肺容积通气功能-动态容积弥散功能气道阻力和顺应性最大吸气压和呼气压,肺容量曲线,深吸气后肺内所含有的总气量,最大吸气后能呼出的最大气量,平静呼气后能吸入的最大气量,平静吸气后所能吸入的最大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平静呼气后能继续呼出的最大气量,平静呼气后肺内所含有的气量,补呼气后,肺内不能呼出的残留气量,肺通气功能,所谓通气是指肺泡气体与外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通气功能的测定包括每分钟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最大通气量以及时间肺活量等项目。,(一)每分钟通气量(VE),每分钟通气量(Minuteventilation,VE)是指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气量,即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VE=VTRR在静息状态时每分钟通气量正常值为5-8升,男性约6.6升,女性约5.0升。10L提示通气过度,3L提示通气不足。一般来说,限制性肺疾病患者表现为浅快呼吸,而阻塞性疾病则呼吸相对深缓,呼气时间延长。,(二)最大通气量,最大通气量(Maximalvolumtaryventilation,MVV)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以最深最快的呼吸所得到的最大通气量,通常以每分钟计算。最大通气量与肺容量、气道阻力、胸肺顺应性以及呼吸肌力都有关。,正常人最大通气量应预计值的80%以上。最大通气量损害分级标准:MVV%Pred60-79%轻度降低40-59%中度降低40%重度降低引起最大通气量减低的常见的原因有:1、气道阻力增加:如支气管哮喘等。2、胸廓畸形或神经肌肉病变:脊柱后侧凸、格林巴利综合征等。3、肺组织病变:肺水肿等。,通气储量百分比,通气储量百分比(Ventilationreserve%,VR%):此系通气储备能力大小的指标。通气储量百分比(VR%)=最大通气量-静息每分通气量最大通气量正常值为93%以上。通气储量百分比常作为能否胜任胸部手术的判定指标。75%,正常流量容积曲线,临床意义1、正常人FVC与VC接近,但在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用力呼气时由于胸腔内压增高,小气道提早闭合,可导致FVC小于VC。2、评价通气功能障碍:阻塞性疾病FEV1/FVC%减少,曲线坡度平坦,而限制性病变FEV1/FVC%正常或增高,曲线陡峭,时间肺活量通常提前完成。,通气功能障碍评价,通气功能障碍分为三种类型,即阻塞性、限制性和混合性。,阻塞性通气障碍,限制性通气障碍,混合性通气障碍,1、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系指气流受限或气道狭窄所引起的通气障碍,其改变为:(1)、肺活量早期正常,以后逐步降低;补呼气量递减;功能残气量、残气量均增高;肺总量正常或增高,严重时肺活量降低超过残气量增加而表现为肺总量降低。残气量占肺总量百分比增高。(2)、时间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率减低,最大呼气中期流速降低,最大通气量减少,最大通气基线上移,气速指数1。,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开始FEV1降低,随后FVC也降低,但是FEV1降低更明显;FEV1/FVC70岁肥胖病人胸部手术上腹部手术吸烟史任何肺部疾病史,影响术后肺功能的因素,影响术后肺功能的患者因素,内源性因素:比较稳定,但是不易在短时间内改善年龄、性别、肥胖和已经存在的呼吸系统病理状态外源性因素:可在短时间内纠正或改善吸烟、感染、可控制的心脏疾病,影响术后肺功能的手术因素,手术部位:从小到大依次为浅表或远端肢体,下腹部,上腹部,头部及颈部,心血管手术和剖胸手术其它因素:体位、切口位置、切口两侧组织损伤程度、创口清洁程度、是否急诊手术及手术时间局部麻醉和神经阻滞较为安全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对PPCs的发生均有影响,椎管内麻醉对呼吸功能的影响,蛛网膜下腔阻滞:可减少腹部及胸廓肌肉功能,使呼吸主要依赖膈肌硬膜外麻醉:具有同样危险性,但较脊麻安全,可控性更强如发生全脊麻影响巨大。如合并使用大剂量阿片类药物或镇静剂将同时抑制神经肌肉功能和呼吸中枢对肺功能减退或有潜在困难气道的患者,与全麻相比无优越之处,全麻可有效控制通气,安全控制气道,全身麻醉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使功能残气量(FRC)减少10%,用力肺活量(FVC)减少20%,可致小气道萎陷抑制气管粘膜表面的纤毛功能,增加感染可能使V/Q比例失调,增加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残余的麻醉药物可导致麻醉后低通气其它因素术前用药中的麻醉性镇痛药、安定药、有组胺释放作用的肌松药、用硫喷妥钠诱导残余的挥发性麻醉药可抑制颈动脉体的烟碱及毒蕈碱位点,降低低氧对呼吸中枢的刺激,潜在的可以增加PPCs的因素,手术部位胸腔或靠近膈肌手术时机急诊手术或限期手术手术时间3小时病员一般情况有伴随疾病心脏情况近期内心梗、慢性心衰和肺心病肺部情况有阻塞性或限制性肺病年龄70岁吸烟史戒烟时间8周,各因素对PPCs发生率的影响,上腹部手术PPCs的发生率增加1倍长期吸烟及COPD患者增加2倍膈肌周围手术与PPCs的发生密切相关,多伴有麻醉和手术导致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术后中度发生PPCs危险的指标,FVC预计值的50%DLco预计值的50%FEV1/FVC预计值的70%MVV预计值的50%或50L/minFVC15ml/kgFEV12.0或50%pred,安全MVV70%pred安全69-50%考虑49-30%避免0.8L,评估肺部手术切除范围,预计术后FEV11.0L术后FEV1术前FEV1(100切除肺)/100肺组织切除最好依据核素肺功能(通气及灌注)而定,估计功能性肺组织百分比的方法,将两肺分为42段,右肺上中下叶各有6、4、12段,左肺上下叶各有10段,目前为大家所接受的保证肺叶切除术后长期存活的最低标准,FEV1%50%,PaCO250mmH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