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2859574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20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关系,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神经、内分泌系统对于免疫系统的调节是通过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因素实现的。物质主要包括神经纤维、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等方面;精神主要包括情绪、行为等方面。第一节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的物质基础一免疫组织和器官上的神经支配免疫组织和器官上具有神经分布,其主要来源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纤维。这些神经纤维伴随血管穿过被膜进入淋巴组织和器官。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和淋巴管等处的机能作用,发挥受神经纤维活动的影响。例如胸腺作为中枢免疫器官受到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膈神经的支配。交感神经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T细胞的增殖、成熟和T细胞表面标志的表达,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却相反,有增强免疫器官机能的作用。神经纤维可通过突触或非典型突触方式对免疫组织和器官产生直接影响,也可通过分泌神经递质、神经肽的方式间接影响免疫组织器官及其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和成熟,并对于抗体生成和免疫应答起一定的调节作用。,二免疫细胞上的受体分布几乎所有免疫细胞上都分布着数量不等的神经递质受体和内分泌激素受体,此外,淋巴细胞上还具有胰岛素受体、卵泡刺激素受体、生长素受体等几乎所有的激素受体和神经肽受体。这些受体通过相应配体对于免疫细胞功能具有明显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此外神经递质、神经肽和激素等可借、旁分泌和自分泌途径调节免疫应答,其中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及雌激素具有促进免疫应答的作用,而糖皮质激素前列腺素、儿茶酚胺有抑制免疫应答的作用。,三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的精神和行为因素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心理和精神因素通过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影响免疫功能。平稳的情绪、饱满的精神状态、良好的行为举止和充足的睡眠使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功能正常发挥,从而对免疫系统功能有增强和促进作用。反之情绪低落、忧虑、悲伤、行为过激、失眠和神经衰弱等都会影响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功能正常发挥,从而引起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各种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均产生抑制作用。此外,心理因素对人免疫功能的影响十分显著,例如离婚、丧偶、失业、灾难性事件、考试压力及情感性应激等可降低CD4+T细胞和NK细胞的活性,减少IgA的分泌,从而引起免疫功能失调。,此外行为应激如限制性活动范围、监禁、刺耳的噪音、强烈的光照、过度运动等都能降低NK细胞的活动,减少淋巴细胞数量,削弱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产生多种免疫抑制因子如IL-2等。精神和行为因素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及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实现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作用,此外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外界各种有害刺激也是通过外周神经传入信号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及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实现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作用。,第二节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神经、内分泌组织上具有广泛分布的细胞因子受体和激素受体。免疫细胞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和激素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并促进或抑制神经递质、神经肽和激素的释放。免疫应答的发生、发展能促进或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活动;免疫系统的各种疾病如自身免疫病也能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正常发挥及其人的精神状态、情绪和行为。,第三节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间的联系和特点三大系统均通过神经递质、激素和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相互作用实现自身及其交叉方面的调节。由于三大系统共享一定数量的信息分子和受体,因此即有各自独立的作用,又有相互间重叠的二重或三重相互作用范围,从而形成多重双向交流的复杂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