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理10年高考地理试卷分析及2011年备考建议.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2858891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地理10年高考地理试卷分析及2011年备考建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广东地理10年高考地理试卷分析及2011年备考建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广东地理10年高考地理试卷分析及2011年备考建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高考地理试卷分析及2011年高考备考建议,2010.12、12,20:26,一、2009年高考X科地理卷与2010文综地理卷的比较分析,二、2011年复习建议,20:26,(一)继承与革新,一、2009年高考X科地理卷与2010文综地理卷的比较分析,考核的目标和要求命题的指导思想与原则,试卷的结构特点考查的内容范围,20:26,(二)2010文综地理卷的主要特点1、在试卷难度上:难度适中,体现基础2、在考查内容上:注重基础,突出主干重视区域分析与发展评价3、在能力要求上:注重理解,重视基本学科能力,典型例题,4、在题型结构上:填空题、开放性试题,读图能力、应用能力,20:26,1.以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地图为载体,以热点问题为切入口,从以下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设置3-5个问题。(1)描述区域自然地理要素的时空分布规律或表现特征(2)分析地理规律或特征的形成原因(3)分析评价区域自然环境条件(4)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及区位因素分析评价(5)分析人地关系和区域国土整治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改善或防治的措施方法,确定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等2.以填空和简答、简述、简析为主,答案的字数相对较少,答案分值较高。,地理综合题的基本特点,20:26,1、审题能力弱,未读懂题意;2、基础薄弱,基本概念不清,基本原理不明;3、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弱(文字信息、图上信息、设问信息);4、知识迁移的能力差,简单照搬复习资料的答案,不善于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5、分析、归纳问题能力欠缺,不能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6、表述能力差,答题思路不清,东拉西扯,层次不清,逻辑混乱;叙述不会使用地理术语答题,语言不规范。,学生答卷中存在问题与归因,原因,一轮进度过快,基础不扎实,重现象分析,轻原理归纳,重知识掌握,轻能力培养,20:26,地理综合题备考策略,1、良好的审题习惯(1)审文明确限制条件,确定答题方向一审主题二审材料三审题分,(2)析图提取图上的有效信息,20:26,2、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平时的复习中,一定要对文字的组织、层次的划分以及措词的准确等进行积累,从中不断地加以总结,从而真正提高思维方式的科学性、思维过程的严谨性,形成整合信息信息与答题联系试题与所学知识有效链接答案的组织和准确表达终端显示(准确、有序、严密)的解题思路和步骤。,20:26,指导学生学会合理组织答题思路,讲究答题层次性和逻辑性,准确使用地理语言答题,会答的要答具体,问什么答什么,答在点子上,书写清楚、逻辑严密、语言规范,表述科学。这样的话,阅卷教师比较容易判断考生的解题是否“踩点(意)”或“踩了哪些点(意)”。,地理综合题备考策略,3、良好的答题规范,按条理分点表述,多角度、多层次表述,规范性:关键词、学科术语,针对性,20:26,二、2011年高考备考建议,基本形势文综背景坚持过去几年行之有效的备考策略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20:26,(一)坚持一个思想:,1、无论考题如何变化,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是不变的。把“基础取胜”的思想落实到复习的每个环节。切实做好一轮复习工作,提高一轮复习的质量。一轮复习要到边到沿,不留死角。要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将地理事物一一落实到地图上。注重知识的宽度和密度,控制速度和难度。重视对地理事实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进行思考,而不是只注意结论的记忆。,落实“基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突出“主干”。,20:26,2、注重对支撑地理学科体系的主干知识的考查,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指导学生形成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学习内容如自然地理的影响因素,人文地理的区位因素,系统地梳理整合,形成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或框架,确保学生在考试中作答思维的完整性、逻辑性;狠抓地理学科主干性知识,关注学科要素的交汇点。如河流、生物这些能交集地理环境其他各要素的内容,要引导学生思考,要学会分析、综合的能力;地理主干知识:地理过程的原理和规律、地域差异的特征及成因、人地关系的协调和发展。,20:26,3、二轮专题复习要有侧重点,切忌面面俱到。,20:26,(二)突出一个中心:,1、明确各阶段的复习目标,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科学合理的安排好三轮复习的教学,努力追求复习实效。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重在理解。二轮专题复习要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体系,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透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框架,以干带枝,重在贯通;要着重解题思想和方法的迁移,重在运用。,复习效率,20:26,2、明确不同模块的知识特点和命题方向,采用针对性策略,提高复习的有效性。高中重理,初中重图,世界地理宏观控制,中国地理微观深入。自然地理重原理规律和事实,理清基本原理形成过程,并能联系实际加以运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人文地理重方法思路和案例,对人类的各种活动,从自然和人文的角度加以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区域地理重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及人地关系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规律和原理联系实际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20:26,3、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实际确定复习目标和内容找准学生的知识软肋,增强复习的针对性。立足效益进行有效训练。,以本省试题为主,20:26,4、复习方法应从“复习课”转为“复习活动”。让学生动手(绘图、列表、列关系式结构式)养成经常看图和分析图表的习惯;让学生动口(提问、答问、讨论、交流)以及阅读、查询资料;让学生动脑(分析、归纳、反思、求异、辨析、质疑等),20:26,(三)突破两个重点:,1、重视区域地理的教学,强化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是要加强空间概念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利用经纬线、河流、地区轮廓等建立地理事象的空间参照体系,进行区域的认定和区域对比训练。二是让学生学会以区域为中心,把相关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加以整合。三是要引导学生用学科专业术语概括描述一个区域整体特征或其中某一要素特征,懂得在区域大背景下认识其中某一个要素的发展变化。,区域地理、读图能力,20:26,值得注意的是,热点问题和区域更多是一个切入点,试题没有死记硬背的区域地理知识。命题只是从某个区域出发,题目都提供了充足的区域背景材料,并不要求考生记忆过多的地名、物产等识记的内容,强调的是区域分析的方法。因此,复习中不要过多、过于细致地纠缠于区域知识。老师更多地应该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掌握区域定位与分析的方法。,弱化区域热点,强化思维能力,20:26,2、重视图表的训练和信息的提取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熟悉各种图表类型,把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还要让他们建立图表之间的联系,图表之间的变式,图文之间的联系。课堂上重视重要图表的解读与分析,深入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课后通过读图、填图、画图等方法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读图析图的习惯。对课本的一些基本图要熟记于心,努力构建“心理地图”。,20:26,3、注重能力培养能力培养要从一点一滴着手。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在课堂上语言严谨、思维慎密、逻辑性强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20:26,(四)协调两个关系:,立足课本,特别是二轮复习后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回归课本有利于正本清源,跳出题海。在这一阶段回归课本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原来如此,豁然开朗的感觉,从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注意检查学生思维的方向和缜密度。,课本与资料的关系,思考与做题的关系,20:26,(五)避免两个误区:,不唯“热点”而“热点”。“热点”只是个帽子,热点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角点都在主干知识点,问题的答案也基本上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应的内容。立足于地理学科去思考热点问题。训练学生学会运用教材相关知识去分析热点问题,形成正确的“地理眼”。,“热点”陷阱,“题海”战术,20:26,(五)避免两个误区:,注意训练的质与量的关系,注意选题的思维价值,着重练中的思维过程与练后反思。重视典型试题的训练与讲评。通过典型试题的变式训练,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反思解题的过程,通过典型错误分析、典型方法归纳,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审题”“思路”和“方法”“误区”“拓展”“规范”,“热点”陷阱,“题海”战术,20:26,谢谢,20:26,2.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图1),可知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C.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难度:0.56,区分度:0.43,20:26,8下列关于无霜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海拔,纬度越高无霜期越长B同一纬度,海拔越低无霜期越短C同一山地,阳坡无霜期短于阴坡D同一地段,开阔地无霜期长于低洼地,难度:.0.43,区分度:0.40,20:26,7.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3),其成因是A.侵蚀搬运作用B.搬运堆积作用C.风化侵蚀作用D.沉积固结成岩作用,难度:0.13,区分度:0.04,20:26,9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A导致气候变暖B引发草场退化C引起地表水体酸化D增加土壤肥力,难度:0.15,区分度:0.18,20:26,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图4),完成1011题。,11.可推测该市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难度:0.71,区分度:0.21,20:26,40(26分)中国是贸易大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口商品生产的碳排放问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材料一: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示意图(图9)。,平均分:15.25分,20:26,材料二: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02,排放(图10)。,20:26,(1)中国商品出口的主要地区是亚洲、洲和洲。(4分)(2)2010年5月8日21时(北京时间),一艘货轮从上海出发,沿图示航线航行,经过的甲海域洋流流向为,经过的乙海域洋流性质为。该货轮航行720小时抵达纽约(西五区)。此时,纽约的区时是2010年6月日时。航行中,可用于导航的地理信息技术为。(10分)(3)20002006年,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02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分之一(填整数),该时期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02排放量总体呈趋势。(4分)(4)中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如何减少C02排放?(8分),北美,欧,自西向东,暖流,7,8,GPS,三,上升,调整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减少高耗能产品生产和出口;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更新生产设备与工艺,节能降耗;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26,4l.(30分)E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l990-2005年E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圈11)。,平均分:13.8分,20:26,材料二:2008年E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图12)。(1)该市2005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19902005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该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是。(6分),林地,草地,温带草原带,20:26,(3)影响该市“羊”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2008年该市的支柱工业部门是。(4分)(4)该市规划了一个工业园区,拟引进图12中的三类工业部门,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应选择哪三类,为什么?(9分)(5)据报道,该市在距老城区22km的地方,建成了一个可以容纳100万人的豪华新城区,现人住人口不足3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6分),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供应业)、炼焦及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原料,煤炭开采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考虑工业部门之间的前后联系,增加产品附加值;共享技术及基础设施,降低成本。,城市规划超前;配套设施不足;交通不便;居民住房购买力不足。,20:26,1.考查知识和能力要求,20:26,20:26,说明:1.能力要求(一)指“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二)指“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三)指“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四)指“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2.高层次的能力包含低层次的能力。,20:26,2.地理能力在试题中的直接表现,20:26,09、10年高考政、史、地成绩(原始分)比较图,试卷总体难度(文科),文综平均177.1,20:26,各小题难度统计(A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