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第6节 透镜和视觉(第2课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课件 浙教版.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2858863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第6节 透镜和视觉(第2课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课件 浙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第6节 透镜和视觉(第2课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课件 浙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第6节 透镜和视觉(第2课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课件 浙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节透镜和视觉,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2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提出问题:物体经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跟物体的_有什么关系?2建立猜想: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大小、正倒可能跟物体与_有关。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选择1块凸透镜,在阳光下或利用平行光源测出凸透镜的焦距f。用1支蜡烛作物体;用1块白色硬纸板作光屏。(2)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处于_。,位置,凸透镜的距离,同一高度,4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5.分析与论证: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归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6实验结论:(1)当u2f时,成_、_的_像;(2)当u2f时,成_、_的_像;(3)当fuf丙Bf乙f丙f甲Cf乙f甲f丙Df丙f乙f甲,A,B,8(武汉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A,9(成都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15cm和20cm的凸透镜L1和L2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若凸透镜是L1,小明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B若凸透镜是L1,小明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C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60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D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70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10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填“上”或“下”)调整。(2)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填“远离”或“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缩小,靠近,变小,11(北京中考)小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65cm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中凸透镜的成像特点是_(填像的性质)。(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_。(填选项前的字母)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倒立缩小的实像,D,(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_(填选项前的字母)的像。A倒立、放大B倒立、缩小C正立、放大,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