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2858278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1页,主讲程琮,泰山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zcheng,医学统计学,研究生用,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2页,ChineseTeachingPlanforMedicalStudents,MedicalStatistics,ProfessorChengCong,Dept.ofPreventiveMedicineTaishanMedicalCollege,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3页,孙振球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2版,研究生用医学统计学,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4页,一只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五天忙碌六七不休,八思九想十分用心,百般教诲千言万语,滴滴汗水浇灌桃李芳天下,祝我们的老师节日快乐!,教师节贺词(2005年9月10日),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5页,第十一章b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目录,第一节完全随机设计,第二节随机区组及拉丁方设计,第三节多因素试验设计,第四节分类资料的设计及统计分析,第五节非参数统计分析,第六节相关与回归分析,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6页,一、计量资料的单因素K水平设计1。单样本设计(K=1):只有一个样本的设计。测量指标只有一组测量值。水平数K为1。可以为计量资料或计数资料【典型实例11-1】随机抽查泰山医学院2005级研究生6名男生的身高数据(cm):168,160,158,179,173,170。问:研究生的身高与一般大学生男生身高(170cm)有无差异?【分析方法】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t检验。,第一节完全随机设计,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7页,计数资料实例【典型实例11-1b】随机抽查某地800人蛔虫感染率。阳性者为200人。试与总体水平比较。【分析方法】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较。可以使用单样本u检验,或卡方检验。,第一节完全随机设计,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8页,2。配对设计(K=2):数据成对出现。数据可以来自一个个体,也可以来自配成对的两个个体。水平数K为2。可以为计量资料或计数资料【典型实例11-2a】用中药治疗9例贫血患者。数据见表(补)11-2。,【分析方法】配对资料比较的t检验。,2。配对设计(K=2),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9页,计数资料【典型实例11-2b】配对四格表资料。使用配对卡方检验。,【分析方法】配对四格表的X2检验。,2。配对设计(K=2),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10页,3。成组设计(K=2):调查两个独立样本,测量同一个指标的2组数据。水平数K为2。可以为计量资料或计数资料【典型实例11-3a】调查泰山医学院2005级研究生男女身高(cm)数据。数据见表(补)11-3。,【分析方法】两样本资料比较的t检验。,3。成组设计(K=2),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11页,计数资料【典型实例11-3b】四格表资料。进行两样本卡方检验。,【分析方法】两样本卡方检验。,3。成组设计(K=2),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12页,4。单因素K水平设计(K3):调查三个及以上独立样本,测量同一个指标的三组或多组数据。水平数K等于或大于3。典型设计是单因素方差分析。可以为计量资料或计数资料【典型实例11-4】调查三所高校本科生男生身高(cm)数据。数据见表(补)11-4。,【分析方法】单因素方差分析,即F检验。,4。单因素K水平设计(K3),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13页,计数资料【典型实例11-4b】行列表资料。进行行列表的卡方检验。,【分析方法】进行行列表的卡方检验。,4。单因素K水平设计(K3),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14页,1。随机区组设计(K3):安排一个处理因素(水平数K3),再安排一个重要的非处理因素,称为区组因素。表面看是两个因素,但实际上只有一个真正的处理因素。调查三个及以上独立样本,测量同一个指标的三组或多组数据。水平数K等于或大于3。典型设计是双因素方差分析。【典型实例11-5】本书第4章,不同药物作用后,测量小白鼠肉瘤重量(g)。数据见表4-9。【分析方法】双因素方差分析,即F检验。,4。单因素K水平设计(K3),第二节随机区组及拉丁方设计,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15页,随机区组设计实例,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16页,2。拉丁方设计(K3):安排一个处理因素(水平数K3),再安排2个重要的非处理因素,称为行区组因素和列区组因素。表面看是3个因素,但实际上只有一个真正的处理因素。特点:三个因素水平数相同,无交互作用。实验条件要求严格。节省样本含量,试验效率较高。【典型实例11-6】本书第4章。比较6种药物给家兔注射后产生的皮肤疮疹大小(mm2)。数据见表4-11。注意:表中的字母为处理因素。【分析方法】拉丁方设计方差分析,即F检验。,2。拉丁方设计(K3),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17页,拉丁方设计实例,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18页,3。交叉设计(K=2):安排一个2水平的处理因素;安排1个区组因素为用药的时间顺序,再安排1区组因素为受试对象的个体差异。表面看为三个因素,实际只有一个真正的2水平处理因素。【特点】实验在不同的时间阶段进行,每个对象都先后接受了2种药物。要求药物没有长期的后作用。停药后药效很快消失。也要求疾病在短期内不能恢复正常。【典型实例11-7】本书第4章。两种闪烁液测定血浆中3H-cGMP的交叉试验。数据见表4-13。【分析方法】交叉设计方差分析,即F检验。也可以用非参数统计方法。,3。交叉设计(K=2),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19页,交叉试验设计实例,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20页,第三节多因素试验设计,1。概念:指示有大于或等于2个处理因素的试验设计。2。特点:1)设计复杂,实验条件严格;2)分析方法复杂,手工运算有时不可能,只能用电脑统计软件来实现;3)需要较深的数学功底,同时又需要医学专业知识。3。分析方法:多用方差分析法或非参数统计方法。,一、基本概念,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21页,4。学习方法:多看资料,多查阅资料,多与专家或同行讨论,多分析典型案例,多分析案例的正确与错误。5。多用功,多思考,所需要的数学知识,经常需要钻研、弥补和不断学习。6。多阅读各种国内外统计学参考书,进行比较和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观点和异同点。6。要熟练使用各种统计软件:SPSS,SAS,PEMS等。7。熟练使用办公软件Office,尤其是Excel的使用。Excel有强大的数据编辑功能和统计功能,常用的统计功能是极为方便的。,学习方法,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22页,1。析因设计:可以分析2个及2个以上处理因素多水平的作用。1)特点:这是一种各因素各水平的全面组合的效应分析,因此,当因素和水平数较多时,其组合量相当大。故一般不超过4个因素。因素再多时,可用正交设计。,二、常用多因素试验设计方法,1。析因设计,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23页,2)常用表达模式为:22:意义:有2个处理因素,每个因素各有2个水平。223:意义:有3个处理因素,前2个因素为2水平的,后1个因素为3水平的。3)分析方法:方差分析。计算复杂,多用统计软件运算。,【】,1。析因设计,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24页,2。正交设计:可以分析多个因素多个水平的效应。该设计是利用一套已经设计好的正交表来安排试验。是以最少的试验次数达到最佳试验效果。1)特点:正交设计是部分试验。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分析效率很高。节省样本含量。得到多种结论和结果。,2。正交设计(1),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25页,2)分析方法:方差分析。一般用统计软件实现统计分析。3)学习方法:掌握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不要求手工运算,但应该会分析和应用。也不要求探讨其高深的数学理论和原理。,2。正交设计(2),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26页,3。嵌套设计:也称窝设计或巢设计(nesteddesign)。也称系统分组设计。1)特点:该设计与析因设计相似,但有不同。A.析因设计的各水平是固定的,而嵌套设计的各水平,则根据上一级的因素水平而可以变化。B.嵌套设计因素之间有隶属关系:即有重要因素为一级,次重要因素为二级,再次重要因素为三级,等。2)分析方法:方差分析。一般用统计软件实现分析。3)学习方法:同析因设计与正交设计。,3。嵌套设计,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27页,4。裂区设计:1)特点:2)分析方法:方差分析。一般用统计软件实现分析。3)学习方法:同析因设计与正交设计。,4。裂区设计,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28页,1。单组设计:只调查一个样本并求出一个指标的样本率。【分析方法】样本率与总体率的u检验。小样本时,可应用二项分布法或泊松分布法直接计算概率。2。两组设计:调查2个独立样本,并分别求出2个样本率。【分析方法】两个样本率的u检验;或用四格表卡方检验。,第四节分类资料的设计及统计分析,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29页,3。多组设计:调查3个或3个以上样本并求出每个样本指标的样本率。也可以是多组构成比的比较。【分析方法】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的卡方检验。常用的方法为RC行列表的卡方检验。注意事项:行列表中的频数不能太小。4。配对设计:1)四格表资料的配对设计:用配对设计的卡方检验,也称McNemar法。2)行列表资料的配对设计:用Bowker卡方检验。,3。多组设计及4。配对设计,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30页,1)两变量属性不同的相关性分析:用四格表及行列表;2)两变量属性相同的相关性分析:用四格表及行列表;3)顺序资料的线性趋势分析:行列表卡方分析。,5。计数资料的相关性分析的设计,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31页,1。卡方分析的资料表面看很简单,其实各种资料的应用条件及分组要求各不相同,有时是十分复杂的。2。要首先理解资料的设计类型及设计方法,才能根据研究目的,选用正确的卡方检验方法。,卡方分析注意事项(1),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32页,3。卡方检验的条件要求较高,要理解每一种卡方检验的检验条件,以得到正确的检验结果。4。卡方的相关性分析:可以求出多个相关性指标,一般常用的有2-3个。统计软件中也有5-6个。这些指标大同小异,比较相近,选取常用的就可以。,卡方分析注意事项(2),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33页,概念:等级资料也称为有序分类资料。在临床疗效分析中,十分常见。【设计方法】:完全随机设计,也称为单向、单方式或单因素设计。可以是独立的两组或多组比较。1。两组独立样本的等级设计:等级3,组数=2。特点:一般不能用卡方检验。可以用Wilcoxon两样本法。或Ridit分析。2。多组独立样本的等级设计:等级3,组数2。可以用Kruskal-Wallis法(H检验)或Ridit分析。若P0.05,则可以继续进行多个样本的两两比较。,第五节非参数统计设计,一、独立样本的设计,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34页,【设计方法】:随机区组设计,也称为双向、双方式或双因素设计。可以是相关的两组或多组样本的比较。1。多组相关样本的等级设计:用Friedman法分析,也称为M检验。若P0.05,则可以继续进行多个样本的两两比较。【注意】:两种设计的多样本的两两比较方法是不完全相同的。,二、相关样本的设计,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35页,1。两变量的相关与回归分析:一个自变量X和一个因变量Y。1)正态分布: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和直线回归。2)非正态分布:用非参数的Spearman法秩相关及单调回归。2。一个因变量Y和多个X的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3。其它:,第六节相关与回归分析,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36页,1。将实验设计的各种方法认真复习2-3遍;2。自己根据已有的医学专业知识,作2-3个比较简单的科研设计并写出分析方法。3。阅读各种医学杂志,尽可能多的找出各种类型的科研设计,并进行分析和讨论。努力找出有错误的科研设计并加以纠正。4。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摘录至少5个论著的有特色的科研设计。,作业及思考题,第27章常用实验设计方法(补充)第37页,TheEnd,Bestwishestoyou.Thankyouforlisten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