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方法1PPT.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2856138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1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1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1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内容,借鉴参考资料,结构分析,内容分析,习题分析,科学性,思想性,智力性,趣味性,如何进行教学内容的分析,二、,如何进行对学生的分析,小学数学教育必须创造一种适合所有儿童的数学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数学教育的儿童。“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分析的内容,学习基础,动机态度,方法习惯,已有知识,已有经验,已有能力,三、,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五环节教学法,历来把学生封闭在教师划定的圈子里。,创设情境,活动尝试,师生探究,巩固反思,作业质疑,导入,讲授,巩固,作业,小结,这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否成为常规?这不是一句话就能改变的,需要千万教师的共同努力。,让开放式的教学深入人心,华师大教授、中国著名数学家张奠宙,我们必须清楚,世界有很多东西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亲身经历。智慧并不完全依赖知识的多少,而依赖知识的运用、依赖经验,你只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磨练。,过程的教育不仅仅是指在授课时要讲解、或者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甚至不是指知识的呈现方式。而是,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反思的过程。因此,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必要的。,东北师大教授、中国著名数学家史宁中,能否设计学具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是否需要教师直观演示(包括演示多媒体课件)?能否让学生自行尝试、探索,是否需要教师启发、提示或方法帮助?能否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本,获取知识,是否需要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学习?能否展开小组讨论,或让学生质疑问难,是否需要教师引导,怎样组织学生相互交流?是否需要教师讲解,讲解到什么程度?是否需要教师分析,怎样启发学生理解分析的思考过程?,设计活动时,应思考下面一些问题,帮助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在实际工作中,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即书面成果,就是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即教案。这些都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从整体到局部的书面实施方案。教学是一项具有时间规定、质量标准的工作。整个教学过程,是让学生不断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逐步学会学习,并逐渐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工作的这些特点,要求教师周密地拟定好教学计划,一环紧扣一环地开展教学。,教学计划的撰写,四、,(一)学期教学计划,这是一学期教学工作的总体规划。教师撰写学期教学计划的目的在于纵观全局,从整体上合理安排全学期的教学工作,以保证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按计划实施。学期教学计划通常是在开学前,在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拟订的。一般包括:,本学期总的教学目标;,全册教材的简要分析;,本班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简要分析;,本学期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本学期教学中重点研究的课题(包括观摩课);,学期教学进度表;,在学期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撰写单元教学计划,这是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和钻研、处理教材,并将单元教学安排进一步具体化的结果。通常,单元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有:,(二)单元教学计划,此外,有时还需要写出加强相关知识内在联系的措施,以及改进本单元教学的措施。,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本单元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课时的划分;,撰写课时教学计划即教案,是教学设计工作的最后一步。它是教师精心备课的结晶。课时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三)课时教学计划,本课的教学内容或课题;,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及难点;,教具、学具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步骤)的安排;,板书的设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例题:37+12=展示方法:(1)37+12=(2)37+12=(3)37+12=30+10=4037+10=4730+12=427+2=947+2=4942+7=4940+9=49,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例题:38+25=展示方法:(1)38+25=(2)38+25=(3)38+25=30+20=5038+20=5838+2=408+5=1358+5=6340+23=6350+13=63,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P33教学目标:1.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学会正确口算。2.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口算的方法。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学会正确口算。教学难点:用凑成整十数的方法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一.引入:口算(用手势表示)20+60=45-30=40+32=49+7=34+21=(讲一讲34+21的口算方法)小结:我们可以把两个两位数分别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来算;也可以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来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出示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20+60=,80,4530=,15,40+32=,72,49+7=,56,34+21=,55,34+21=55,30+20=504+1=534+21=55,34+20=5454+1=55,30+21=5151+4=55,二探索新知:出示:38+25=问:38+25=?要想知道自己算的结果对不对,怎么办呢?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把过程写下来。交流汇报:(1)38+25=(2)38+25=(3)38+25=(4)38+25=30+20=5038+20=5830+25=5538+2=408+5=1358+5=6355+8=6340+23=6350+13=63(1)(2)(3)简单反馈小结;重点讨论(4):,看得懂吗?哪里看不懂?谁能解决他的问题?听懂了吗?有道理吗?这个算法谁再来讲一讲?板书计算过程。小结:这个算法也不错,我们可以把25拆成2和23,先把2和38凑成40,再算40加23,结果也是63。谁再来讲一讲这个方法?(同桌互相讲一讲)3、尝试练习师:刚才我们用这几种方法算出了结果,前两种方法小朋友已经学会了,对这种凑成整十数的方法,我们小朋友还有点困难,现在我们就来练一练这种方法好吗?出示:29+34=先独立思考,再同桌讲一讲,最后交流板书;,4、练一练:出示:58+26=54+19=5、小结:刚才我们用这几种方法口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和,现在你可以挑选一种方法来算一算好吗?(用手势表示)18+17=15+38=27+16=36+25=39+12=,三应用1.口算:19+=(3,12,25)+15=(13,27,45),19+,=,22,3,19+,=,36,17,19+,=,44,25,+25,=,38,13,+25,=,52,27,+25,=,73,48,2.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到玩具店,他们各自挑选了两样玩具,请你正确算出价钱。,33元,42元,25元,56元,27元,34元,28元,29元,28元,29元,33元,42元,25元,56元,27元,34元,28元,25元,34元,33元,42元,56元,27元,25元,28元,29元,34元,56元,34元,33元,42元,25元,56元,27元,34元,28元,29元,28元,29元,33元,42元,25元,56元,27元,34元,28元,29元,27元,28元,33元,42元,25元,56元,27元,34元,28元,29元,33元,42元,你们真棒!,一复习引入,直奔主题,教师直接从两位数的加法引入,通过学生分析34+21的算法,为学生探究新知作铺垫,将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迁移到进位加法上。,二动手操作,探索方法,1独立尝试例题;2交流各自算法;3补充完善方法;,三拓展运用,实践感悟,练习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根据数据特点,合理进行分拆。,一、两个转化,第一个转化指从纷乱的实际问题中,收集、观察、比较、筛选有用的信息,抽象成数学问题。,第二个转化是根据已抽象出来的数学问题,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在实践中检验,必要时还需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二、做好图画情境问题与情境文字应用问题的恰当过渡遵循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一年级可以多呈现一些图画情境图,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儿童身临其境地了解题意。根据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儿童从情境中去寻找相应的有用的信息,自己去发现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注意启发学生学会有条理地表述图意,为正式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进入二年级,教材可以逐步出现一些或半图半文、或表格式的、或直接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问题,以培养他们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图画情境在低年级是必要的,但不能只停留于此而过分迷恋。文字应用问题与图画情境题提供的都是数学情境,不同的是前者提供的情境是概括的、理性的、经过提炼的,解答这种言简意赅的数学问题是实行第二个转化的必需,同时也是数学的本意所在。,所以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会看图,还要会读题,读懂题。“读懂”,对小学生来说,并不只是能区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而是要把题目中的故事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认识,并保留清晰的印象,正如有的老师总结的“读文想图”、“观图思文”、“图文合一”,然后才有可能正确地解题。,三、画图的策略画图策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它是利用“图”的直观来对问题中的关系和结构进行表达。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同时,画图又是一个“去情境化”的过程,它把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进行提炼,并且进行直观表达。,总的来说,画图的策略作用主要体现在:画图可以帮助理解问题;画图可以帮助解决问题;画图可以促进反思和交流;鼓励学生通过画图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画图意识。事实上,不仅在解应用问题上,画图策略还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的其他内容领域中。重视学生画自己的示意图。重视画图在解决问题和反思交流中的作用。重视画图中学生的数学思维。,习题分析,在数学教学中,习题有着特殊的学习作用。习题是数学教材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习题解答是正文学习的延续。必要的、恰当的练习,对于学生理解所学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所学数学基本技能,都是不可缺少的。不仅如此,习题解答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数学知识学习进行反思的过程,可以起到纠正不正确理解,深化概念,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拓展学习空间的作用。,习题分析的三个主要任务:,一是要研究习题配备的目的性、层次性。,二是要研究习题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拓展性。,三是要研究教材中出现的一些练习形式,了解其特点和作用。,搞清每道习题的安排意图和作用,以及相关习题之间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序”。弄清哪些是巩固概念和法则的基本题,哪些是促进理解的变式题,哪些是复习已学内容的巩固题,哪些是需要用到几方面知识的综合题,哪些是引申、深化的思考题。,通过分析“可以怎样解”、“为什么可以这样解”,了解解题过程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发现习题可以如何进行拓广、延伸,是否有必要、有可能用“开放题”的思路对问题进行变化等。,不仅是因为形式为内容服务,还由于小学生的练习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更为重视习题形式和练习方式的趣味性和有效性。,1水果店运来20箱苹果,每箱15千克,每箱售价35元。(1)这些苹果一共有多少千克?(2)这些苹果一共可以卖多少元?2星期天小胖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去世纪公园,大人票每张50元,儿童票每张25元,他们每人都买票一共用去多少钱?3学校组织秋游,每辆车可乘45人,前9辆车全部乘满,第10辆车还有20个空位,一共有多少人参加秋游?,4、体育王老师为参加运动会的队员在下面服装中挑选25套款式相同的运动服。85元63元92元60元55元(1)王老师买这些服装最多要花多少元钱?(2)王老师买这些服装最少要花多少元钱?,5、联华超市一把茶壶的价钱是38元,一只茶杯的价钱是12元。(1)周阿姨买了一把茶壶和9个茶杯,需要付多少钱?(2)如果周阿姨带的都是20元一张的人民币,她应该付多少张?(3)营业员还要找她多少钱?,6、幸福村原来有一个宽24米的鱼塘(如下图)。后来因扩建公路,鱼塘的宽减少了6米,这样鱼塘的面积就减少了180平方米。现在鱼塘的面积是()平方米。7、两张相同的长方形纸,长20厘米,宽12厘米,把它放成部分重叠(如下图)。重叠后整个图形的周长是()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8.北京到郑州之间的公路长690千米,一辆客车早上10时从北京出发,经过5小时到达郑州,这辆客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9.有一面墙,长8米,宽4米,墙上有两扇面积都是2平方米的窗户,要粉刷这面墙,需要粉刷的面积是()平方米。10.下图是个大正方形,里面两个阴影部分分别是小正方形,已知这两个小正方形周长的和是60厘米,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11选择合适的速度单位“米/秒,千米/小时,米/分”填入下面括号里:一艘轮船的速度大约是500()。一辆轿车的速度大约是80()。一枚火箭的速度大约是8000()。,1.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思想与方法顾泠沅主编邵光华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学难点教会每一个学生温寒江董素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化解教3.小学数学测量与评价张远增胡耀华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小学数与代数基础理论蒋志萍汪文贤编著浙江教育出版社5.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李士錡张晓霞金成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