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2856004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6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知识点1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1.壮大表现(1)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2)1950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2.存在问题:苏联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斯大林还取消了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4.勃列日涅夫改革(1)主要措施:1964年,勃列日涅夫开始执政,他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2)结果: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存在问题: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知识点1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1.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对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B)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B.成立经互会C.成立华沙条约组织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知识点2苏联的发展与改革3.苏联模式对苏联的政治经济建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严重的弊端。苏联国内最早针对苏联模式弊端推进改革的是(A)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4.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D)A.政治改革初见成效B.改革使苏联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C.改革导致苏联的解体D.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苏联模式,5.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C)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C.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知识点3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6.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国家纷纷更改国名: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改名为匈牙利共和国(1989年10月),波兰人民共和国改名为波兰共和国(1989年12月),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改名为保加利亚共和国(1990年11月)这些国家更改名称说明(A)A.社会制度的变化B.两极格局结束C.苏联解体D.戈尔巴乔夫辞职7.导致东欧剧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外部原因是(A)A.西方的“和平演变”B.国内改革失败C.国内物价不断上涨D.领导人的决策失误,8.有位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据此推断,他评论的改革是(B)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戈尔巴乔夫改革C.新经济政策D.苏联模式的形成9.1991年8月19日星期一清晨,新华社莫斯科分社社长唐修哲把全体记者从睡梦中叫醒,开“飞行集会”。新华社总社从北京来长途电话告知,苏联发生政变。“苏联发生政变”的初衷是(A)A.挽救联盟,避免解体B.篡夺政权,个人独裁C.制造事端,加速分裂D.全民动员,抗击侵略,6.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得逞的根本原因(A)A.苏联模式的弊端B.社会主义没有优越性C.西方国家策略得当D.西方经济实力雄厚7.20世纪末,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却取得了巨大成就,这说明(D)A.社会主义道路只适合中国B.资本主义制度更具有优越性C.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失败D.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8.俄罗斯总理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了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B)A.综合国力不强B.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C.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D.忽视科技文化的发展,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李克强总理曾用自己在安徽凤阳“插队”(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劳动)的经历解释“改革红利”(收益)。材料二戈尔巴乔夫高唱着“忠于十月革命的理想,忠于社会主义的选择”的口号,却在1990年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提出了修改宪法中有关党的领导地位条款的建议,并表示准备实行多党制。材料三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农民获得“改革红利”直接得益于什么政策?(2)根据材料二,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因:抛弃马克思主义,背离社会主义道路,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启示:改革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