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开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课堂导学+课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2855901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季开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课堂导学+课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9年秋季开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课堂导学+课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9年秋季开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课堂导学+课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标导学,导学导练,随堂检测,课后作业,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化学用语天天练,目标导学,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导学导练,知识点1.燃烧的条件,燃烧蘸酒精的棉花燃烧,蘸水的棉花不燃烧,燃烧需要可燃物,(1)乒乓球碎片很快燃烧并产生刺激性气味和黑烟,滤纸片后燃烧;,(2)乒乓球碎片熔化后燃烧,滤纸碎片变黑后燃烧,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滤纸的着火点高于乒乓球,导学导练,知识点1.燃烧的条件,略,略,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两个棉花球会燃烧起来。原因是蘸有酒精的棉花球因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传给了棉花球,使其温度上升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引起棉花燃烧;蘸有水的棉花球当水分蒸发完之后,棉花球便暴露在酒精灯的火焰中,温度上升,且棉花球与空气接触,也达到了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引起棉花燃烧,导学导练,知识点1.燃烧的条件,现象:木屑先燃烧而煤粉后燃烧。说明着火点低的可燃物易燃烧,着火点高的可燃物不易燃烧,随堂检测,1.(2015常州)点燃的火柴棍燃烧端朝上时,其未燃尽便熄灭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氧气B火柴棍的着火点升高了C缺乏可燃物D燃烧端下方的火柴棍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D,随堂检测,2.如图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燃物在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以上时就会燃烧B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C红磷不能燃烧说明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D实验中薄铜片的作用是利用铜片的导热性给物质加热,A,随堂检测,3.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结论的是(),A,随堂检测,4.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热水温度远高于白磷着火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水为热水B中白磷燃烧C和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D和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C,随堂检测,5.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1)2013年12月广州建业大厦发生严重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大厦内存放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_。(2)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_。(3)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可燃物,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随堂检测,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_(填“合理”或“不合理”)。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利用上图装置,验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_和_(填代号)。,不合理,N,L(或M和P),课后作业,6.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课后作业,【知识回忆】从图一中观察到的现象及所得到结论正确的是。A实验中烧杯里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B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C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D实验说明可燃物燃烧时,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或与氧气接触由此可知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B,可燃物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课后作业,【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后才能对试管加热。(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减少污染(环保),擦干,氧气(空气),课后作业,【综合应用】(1)“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此时可以用灭火,原理是。(2)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油锅着火,应迅速向锅中掺水,降低温度使其熄灭C大楼里着火时,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子逃出火灾区D室内起火时,应打开门窗,避免吸入浓烟E森林失火,向逆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沙土,隔绝空气,ABD,课后作业,1.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的是(),A,课后作业,2.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能燃烧B.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C.图甲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D.图乙比图甲环保,B,课后作业,3下列关于灭火原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D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绝氧气,D,课后作业,4.实验探究燃烧条件。如右图进行实验,实验记录,课后作业,(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2)要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需要编号_和_的对比。(3)若要使编号铜片上的红磷燃烧,可采用的方法是_,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课后作业,5.下列有关燃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可燃物燃烧时,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或与氧气接触B.所有的燃烧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C.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D.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C,课后作业,6.下面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1)仪器的名称为_。,酒精灯,课后作业,(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燃烧需要可燃物,乒乓球碎片,低,课后作业,(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填序号)。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D,课后作业,7.“蜡烛一吹就灭”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根据灭火原理,针对蜡烛熄灭原因展开了探究(1)【探究一】小明依据呼出气体成分认为:吹的气流中有较多的气体,使蜡烛缺氧熄灭小聪根据用扇子也能扇灭蜡烛的现象否定了小明的想法从而认为蜡烛熄灭是因为吹的气流带走了,使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二氧化碳,热量,课后作业,(2)【探究二】小红依据灭火的原理经过进一步思考认为,也可能因为吹的气流移走了可燃物蜡蒸气,使蜡烛熄灭为此她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查阅资料:蜡烛的着火点大约是190,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在4001000;蜡烛燃烧实际是石蜡蒸气在燃烧,课后作业,实验1:如图甲,把带柄金属活塞从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右端蜡烛火焰立即熄灭实验2:如图乙,先将带柄金属活塞放到左端位置,点燃酒精灯,当温度计的示数达到280以上时,点燃右面的蜡烛,把带柄金属活塞从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出,右端蜡烛火焰立即熄灭【实验结论】蜡烛一吹就灭的原因是,移走了可燃物,课后作业,【实验分析、讨论】实验2中用两盏酒精灯的目的是【拓展应用】下列生产生活中灭火方式与上述实验灭火原理一致的是A消防用大功率风力灭火机灭火B用干冰灭火C用锅盖盖灭油锅着的火D用水灭火,保证长铁桶内气体的温度达到蜡烛的着火点,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