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3节 能量转化的量度 第1课时 功课件(新版)浙教版.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2855103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6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3节 能量转化的量度 第1课时 功课件(新版)浙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年秋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3节 能量转化的量度 第1课时 功课件(新版)浙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年秋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3节 能量转化的量度 第1课时 功课件(新版)浙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时功,新知学习,互动探究,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课堂小结,第1课时功,考纲要求:1理解功的概念。2知道功的单位。3能运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重要提示: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缺一不可。2求哪个力做的功就找哪个力及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新知学习,新知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_;(2)物体在_方向上通过_。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物体受力,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距离,此种情况叫作“劳而无功”。,力,一段距离,力,第1课时功,(2)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在此运动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例如物体因惯性而运动),此种情况叫作“不劳无功”。(3)物体既受到力的作用,又通过一定距离,但二者方向互相垂直(例如提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此种情况叫作“垂直无功”。3做功过程的实质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_的过程,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能量转化,第1课时功,互动探究,探究点一功的概念,情景展示,第1课时功,问题探究,分析图中力做功和力不做功的实例,总结一下力学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思考交流,_,第1课时功,归纳提升,叉车提升的货物和人所推的小车都受到了力的作用,并且都在力的方向上运动了一段距离。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课堂速记,_,第1课时功,继续探究,比较图中力做功和力不做功的实例,总结做功的必要因素是什么?,思考交流,_,第1课时功,图中石头虽然受到人对它向上搬的力的作用,但并没有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因此这个力没有做功;箱子受到人的提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而箱子是在水平方向通过一段距离,在提力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因此提力也没有做功。科学上,做功必须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归纳提升,第1课时功,物体受力,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属“劳而无功”;物体运动了一段距离,但在运动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属于“不劳而无功”;物体既受力,又通过了一定距离,但二者方向互相垂直,属于“垂直无功”。,课堂速记,_,第1课时功,新知学习,新知二功的计算,1功的计算:科学上规定,功等于_跟物体_的乘积。2表达式:_,其中力用_表示,s表示_,W表示_。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距离的单位是_,则功的单位是_,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是_,简称为_,符号为_。,力,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WFs,F,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功,牛,米,牛米,焦耳,焦,J,第1课时功,互动探究,探究点二功的计算,情景展示,第1课时功,问题探究,怎样计算做功的多少?,思考交流,_,第1课时功,归纳提升,科学上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应用功的计算公式时应注意:分清是哪个力对物体做了功,计算功时F就是这个力;距离s是否是沿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力F在使物体沿着它的方向移动距离s的过程中,其大小和方向不变。,课堂速记,_,第1课时功,课堂小结,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计算公式:W=Fs,单位:焦耳(J),简称“焦”,1J1Nm,做功的实质:能量的转化,第1课时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