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6.3 物质的溶解性(1)课件 沪教版.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2852382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6.3 物质的溶解性(1)课件 沪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6.3 物质的溶解性(1)课件 沪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6.3 物质的溶解性(1)课件 沪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章溶解现象,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老爸,我要喝最甜的糖水,还要加,一直加,儿子,已经最甜了,再加也不会再变甜了,思考、讨论:是儿子还是老爸正确?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嘿,别吵了,我给个建议吧:学学化学!,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溶解性与温度有关,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相同,相同,不同,相同,相同,不同,相同,相同,不同,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法),实验3:取1支试管,加入3g硝酸钾,然后加入5mL水,充分振荡,硝酸钾是否能完全溶解?如不能完全溶解,将试管加热,观察实验现象。,固体没有全部溶解,固体全部溶解,溶解性与温度有关,.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如,硝酸钾.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如,消石灰,胡萝卜如果生吃,其中的-胡萝卜素只有25%被吸收,如果用食用油烹调后,则能吸收95%,你知道吸收效率高低的道理吗?,-胡萝卜素在水和油中的溶解性不同,-胡萝卜素在水中溶解性小,在食用油中的溶解性大。,资料,呢绒、毛、丝绸等高级衣料用水洗会引起皱缩、变形和损伤,或不易洗净,故常采用干洗的方法。干洗剂是由易挥发的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和少量水(或不加水)及乳化剂组成的。有机溶剂的作用是溶解衣物上的油污(常用的有轻石油烃和氯代烃),表面活性剂能防止溶于溶剂的污垢微粒再沉积。干洗剂尽管对清洁油性污渍非常有效,但对水溶性污渍的去污效果却不明显。,干洗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它只是用溶剂来去除油垢或污渍。由于溶剂中几乎不含任何水分,所以称之为干洗。干洗的溶液可以溶解及去除衣物上的油垢,例如羊毛及丝类的天然纤维,水洗后很可能会缩水、变形及褪色,但是干洗就可以处理得很好。所谓“干洗”是指衣物洗涤之前是干的,干洗后从干洗机取出的衣物也是干的,但在干洗过程中,衣物在干洗机滚筒内是用化学溶剂浸泡、洗涤、脱干,再经过烘干,把衣物上含有的化学溶剂回收,并将衣物干燥就完成了全部干洗过程。干洗是近百年才出现的洗涤方法。经过干洗后的服装不变形、不退色、不损伤面料。还有消毒、灭菌的特殊功效。,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升温或增加溶剂,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对绝大多数固体而言,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练习: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2)装有饱和溶液的瓶底,一定有这种溶质的固体。(3)含有未溶溶质的溶液,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4)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倒出一些溶液。(5)在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会比不饱和溶液含有的溶质多。(6)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7)在相同温度下,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8)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到20时,其它条件不变,该溶液还是饱和溶液。,2、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A.浓溶液B.不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C.稀溶液D.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1、下列因素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是()A.溶质的性质B.溶剂的质量C.溶剂的性质D.温度,3.下列措施不能使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是()A.蒸发溶剂B.增加溶质C.改变温度D.加速搅拌,5.两支试管中盛装的都是硝酸钾溶液,其中一支为饱和溶液,另一支为不饱和溶液,请用实验的方法加以鉴别。,分别取样,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若能继续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若不能溶解,则是饱和溶液。,6、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只知道其中一瓶是氯化钠,另一瓶是碳酸钙,为了区别这两瓶白色固体,我们可采用什么物理方法?,分别取样,加入适量水,若能溶解,则是氯化钠,若不能溶解,则是碳酸钙。,4、现有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100克,能使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A.恒温蒸发掉20克水B.温度不变,加入20克硝酸钾C.降低温度到10D.升高温度到30,课堂小结:,一、溶解性:,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溶质性质,溶剂性质,温度,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能力。,4、浓溶液和稀溶液:,3、检验饱和溶液方法:,取样,加入少量该溶质,观察能否继续溶解。,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相同温度,同一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