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850814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专题生态工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2).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3).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2、过程与方法(1)运用所学的生态工程原理,结合当地的社会发展状况研究当地生态工程的建设方向和途径。(2)分析并评价生态工程的实例,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尝试设计简单的生态工程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生态工程建设、初步形成物质循环利用、协调与平衡、多样性、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教学难点生态工程的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生态工程的兴起,“可持续发展”的内涵:(SustainableDevelopment)经济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不危害后代人发展能力。,美国生态学家H.T.奥德姆于1962年首先提出“生态工程”概念:“Abranchofengineeringandfieldofscienceinwhichsolutionstosocietysenvironmentalproblemswouldbegroundedinthetechnologyavailablefromnaturalsystemssothatthehumanengineeringrequiredwouldbesupplementaryratherthanprimary(overhead).”即以从自然系统获得的技术为基础,解决人类社会环境问题的一门工程分支科学,它所需的人类工程技术仅仅起辅助作用,而不是起主要作用;或“人类应用主要来自自然的能源作为辅助能对环境的控制”;或“对自然的管理就是生态工程,更好的措施是与自然结成伙伴关系”。,H.T.奥德姆的学生米奇(W.J.Mitsch)继承其思想,于1989年编了世界上第一本生态工程专著(EcologicalEngineering:AnIntroductiontoEcotechnology),并于1992年主编创办了生态工程杂志。他对生态工程的定义是:Ecologicalengineeringhasbeendefinedasthedesignofecosystemsforthemutualbenefitofhumansandnature.即生态工程是为了人类和自然的相互利益而进行的一种生态系统设计。,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1979年首先倡导生态工程。他对生态工程下的定义是: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生态工程的目标就是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物质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它可以是纵向的层次结构,也可以发展为由几个纵向工艺链索横连而成的网状工程系统。,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工程的概念,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资料分析一:,1.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长江上游乱砍滥伐森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急剧降低,造成大量泥沙淤积河道;中游围湖造田、乱占河道,造成具有蓄洪作用的湖泊面积急剧减少。,直接原因:1998年度的罕见降雨。但这也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而导致的温度升高、气候异常有关。,解决长江洪水泛滥的措施有:以生物措施为主,结合工程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退耕还湖”和改革不合理耕作方式等。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要考虑到怎样解决农村(尤其是湖区或山区的迁出人员)的能源来源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2.洪灾的发生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考虑生态成本,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石油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机械的生产方式,因对石油等能源有高度的依赖性而得名。它把农业生产这一复杂的生物过程,变成了简单的机械过程和化学过程。由于其投入高,产出也高,对粮食安全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它所产生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数量也很庞大,大大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生产力,并造成日益严重的农产品污染和环境污染等问题。,1.你对“石油农业”是如何理解的?,资料分析二:,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污染物,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技术,就能够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而且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例如,对废污水中的重金属或氮、磷等养分就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因此说污染物是放错了地方没有被利用的资源。,3.如何理解“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改进措施。例如,在我国,人多地少,应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施的具体措施包括:可以根据田间作物的需要适量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多施有机肥,提高作物对水、肥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进行再利用,实现物质的多级利用,等等。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另一方面要减少农业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石油农业的生产模式应当怎样改进?,关于生态经济:,(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也是生态工程最早和最生动的一种模式。,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越丰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资料分析讨论:,1.为什么樟子松林的松毛虫会肆虐,几十亿株杨树会毁于一旦?而珊瑚礁区却能够在养分稀少的深海中,保持着很高的生物多样性?,纯樟子松林、杨树林的生物多样性低,食物链短而单调,缺少松毛虫、天牛的天敌,而成片单一的林木又为其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因而会导致了树林的毁坏。珊瑚礁区的生物多样性高,食物链复杂,不同的生物占据了不同的时间位、空间位和资源位,因而充分利用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环境。例如,氮、磷等养分就能够在该区生物体间充分地循环利用而很少流出系统外。,2.从上面正面和反面的实例,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你认为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有人为因素吗?,只有保持生态系统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有人为因素,而且往往作用巨大。,资料分析:1、从协调与平衡原理出发,想一想,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防护林建设时,应选择哪些树种?如果在该地区发展畜牧养殖业,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几种西北地区特别适宜树种的介绍(1)沙棘,俗称“酸柳”、“酸刺”、“黑刺(2)山杏,主要指西伯利亚杏,(3)刺槐,(4)锦鸡儿(又称拧条),(5)杜梨(6)沙枣(7)合欢(8)臭椿,西北畜牧养殖应该注意牲畜数量不能超过草地的承载量。针对公共草地的过度放牧问题,应该实行草地承包,调动个人的管理积极性,减少过度放牧现象;另外,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人工种植牧草,增加牧草产量。,4、整体性原理,整体指社会-经济-自然复合成的巨大系统,例:林业工程建设中的问题,一方面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农民的生活问题,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1)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运用:改善和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例:桑基鱼塘模式,(2)系统整体性原理,豆科作物和固氮菌的共生,你能举出系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例子吗?,思考与探究:,3.桑基鱼塘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水乡,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试分析桑基鱼塘的物质和能量流动途径。桑基鱼塘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相互联系的,能量的流动包含在物质的循环利用过程中,随着食物链的延伸逐级递减。,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1)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2)系统整体性原理,小结:生态工程的原理,网络知识结构,生态工程建设目的: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达到和的同步发展。(少消耗、多效益、)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1)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2)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态工程原理3)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容纳量)的限度4)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的整体影响,5)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原理:要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的效果,即“1+12”,答案:物质循环环境污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循环经济生产原料生态工程物质循环再生分层分级利用物种多样性抵抗力稳定性协调与平衡环境承载力整体性经济社会系统学和工程学功能比例关系之和,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