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备课教案.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284313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106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备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备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备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神政桥乡学校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 ( 邓四喜 )(一)教学计划一 指导思想: 新学期又开始了,本人坚持“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的指导思想领导下,在认真总结自己上学期工作得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一系列教学工作计划。 1 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 2 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运用所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提高; 本人所教的九年级3、 4两个班中,3班的基础比较差,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比较弱,4他班的基础整体很好,已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并能灵活的应用。 主要是以复习为主,系统地复习八年级、九年级的物理知识。 二 工作措施: 1 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新教材是然不同于过去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 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3 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内容科学,学习的方法优秀。 4 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5 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活动。 6 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本期我在教学之余,要认真学习大学有关的物理课程,扩大自己的学识范围,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增进教学艺术。多听课,吸取他人教学之长。 三、教学进度 时 间 内 容 第一周 组织入学制定学习计划、总结上学期的不足。第二周 新课教学17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三周 复习声现象 复习物态变化第四周 复习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 第五周 九年级模拟测试(一) 第六周 复习电流和电路、电压、电阻 复习欧姆定律第七周 复习电功率、复习电与磁、信息的传递 第八周 复习多彩的物质世界、运动和力 第九周 复习力和机械、功和机械能 第十周 复习压强和浮力、热和能、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周 初三模拟测试(二) 第十二周 复习声、光、热学 第十三周 复习力学 第十四周 复习电学 第十五周 初三模拟测试(三) 第十六周 模拟测试讲评分析 第十七周 组织学生动员中考(二)教案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本章学习物质的性质和结构。从广阔的宇宙到地球上的高山、大海再到微观的原子和分子,都是本章研究对象。学习本章知识以后,你会知道: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物质的三种常见形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基本性质-质量和密度,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等。同时学会探究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会应用质量和密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第一节 宇宙和微观世界(1)(一)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 的;(2)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3)了解原子的结构;(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世界的研究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2)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认识并体验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质组成。学习物质的世界,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世界上大家看,我们的世界中有蓝天、有白云、有花朵,这么多美丽的现象都离不开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教师引导同学们观察教材中图101-1和图101-2中的两幅图)师看到这些,同学们能想到什么问题呢?生宇宙的组成是怎样的呢?生太阳系的组成呢?地球在太阳系中是怎样运动的呢?生科学界说火星上已发现了生物生存的痕迹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们来了解一下宇宙和微观世界二、新课教学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师奇妙的宇宙中,一定有许许多多的物质未被发现,大家认为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生各种各样的物质师)对,这些物质包括很多,从“小”的说,有我们人类以及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从“大”的说,有除了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地球处于太阳系中,这是同学们知道的天文知识生地球处于离太阳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此外还有若干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绕太阳运动师总结得很好,课本上的两幅图,已经很形象地给我们介绍了广阔的宇宙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生既然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想想议议师:如果我们把一个玻璃杯打碎了,碎片还是玻璃,然后我们把碎片再分割如果不断地分割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生如果能一直分割,分到最后还是玻璃吗?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老师这儿有一块冰糖(教师出示)这块冰糖能不能无限分割下去呢?同学们讨论并请大家大胆发表你的看法生糖是甜的,开始分割时糖仍是甜的如果继续分割下去,当把糖粒分割到没有甜味的时候,就不再是糖了师讲得非常好我们把能保持糖这种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糖的“分子”生在分割玻璃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说能保持玻璃这种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玻璃的“分子”呢?生我觉得是可以的师组成玻璃杯的是玻璃分子,组成糖的是糖分子生也能说组成水的是水分子师非常正确现在谁可以告诉大家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生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师什么是分子呢?生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微小粒子叫做分子(molecule)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由于分子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物质就有一定的存在形态3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模型生我知道,物质的存在形态有三种,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些在小学学过师同学们能不能举例说明呢?生教室的门、黑板、桌、椅都是固态生我们喝的水、牛奶、饮料都是液态生生活中离不开的空气是气态,氢气、氧气等都是气态,师物质的不同状态各有什么特点?我们怎样来区分它们呢?演示实验师老师这儿有一个杯子,还有一些水,同学们注意观察(教师将杯子拿在手中展示给同学们)师这个杯子是液体还是固体?生固体师它有没有固定的形状呢?生有师什么形状?生圆柱体师那么它有没有一定的体积呢?生有师(把杯子倒过来)看形状变了没有?生没有,还是圆柱体师那么它的体积变了没有?生没有师同学们说固体有什么特点呢?生固体有一定的形状,也有一定的体积师总结得很好继续演示老师往杯子里加满水盖上盖子师现在我往杯子里加满水,大家看:现在杯子不动,那么水有没有一定的形状呢?生有.师什么形状?生也是圆柱体师那么这杯水有没有一定的体积呢?生有师(边讲边演示)现在,我把水倒入另一个和刚才形状不同的容器中,同学们观察,水的形状改变了吗?生改变了师水的体积改变了吗?生水还是刚才那么多,体积不变师因此,我们又可以发现液体有什么特点呢?生甲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生乙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师两位同学说得都很好同学们能不能讨论一下气体有什么特点呢?生对于气体,我们从来也没有听说过圆形的空气,也没有听说过有方形的空气,说明空气并没有固定的形状生我们也没有听过有一杯空气、一盆空气的说法,所以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生气体的特点是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师同学们归纳得非常准确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有三种状态同学们考虑,物质的状态是不是永远不能改变呢?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我们认为某一种物质的状态是可以变化的,如水在很冷时能结冰,由液态变成固态,水开了后还会变成水蒸气,由液态变成气态生我们在第一册中学过的物态变化,说明物质的三种状态之间都是可以转化的师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会怎么变化呢?想想议议师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大还是变小?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吗?生我知道液态变成气态时,体积肯定是增大的比如水沸腾时,蒸气满屋子都是生我认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是减小的点燃蜡烛时,火焰周围的液体满满地,甚至会流出来成为烛泪,但吹灭蜡烛后,液体凝固后中间会凹下去生我也在电视上看到过炼钢厂钢水凝固成钢锭时,凝固面是凹陷的,因此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时体积会变小生我觉得液态变成固态时体积不一定要减小比如水变成冰时体积是变大了师同学们讲得都有道理有一点同学们没有异议,就是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也会发生变化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内容及图101-6,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收获生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也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生固体物质的分子排列规则,就像现在上课时坐在座位上的同学们,大家周围空间很小,并且相互之间有力的作用,因此固体的形状比较固定时,体积也是固定的生液体物质的分子可以移动,就像下课后同学们的运动虽然可以活动一下,但终究不出学校的范围,这就是液体分子虽可运动,但还是有约束力的,因此液体有流动性,但总会保持一定的体积生气体的分子几乎不受力的约束,就像放学乱跑的学生,最后可跑到很远的地方,因此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生看来,分子的排列对物质的存在形态影响很大,但分子又由什么组成的呢?4原子结构(教师出示原子结构模型图)师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放录像原子的组成师物质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相信同学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会为认识世界的奥秘作出自己的贡献科学世界师请同学们在课后阅读“纳米科学技术”,了解纳米方面的知识,并收集纳米技术应用方面的资料,互相交流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宇宙基本由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等星系组成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进一步深化了物质的存在形态,并且阐述了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的特征及微观模型,了解了组成物质世界的分子及原子的结构,初步了解了微观世界五、板书设计宇宙及微观世界宇宙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微小粒子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液、气)特点微观模型六、课后练习请同学们在课后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宇宙的发展及微观世界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第二节 质量(1)一、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学会正确使用天平4、学习天平的调节和使用。5、学会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6、学会利用天平进行一些特殊测量。二、学习内容:1质量(1)物体与物质的区别环顾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如:楼房、桌椅、汽车、轮船, 所有这些东西叫做物体。物体是由空气、水、金属、木头 等材料构成的,这些材料叫做物质.因此我们通常说:由物质组成的实物叫物体.例如:桌子是物体,而桌子是木头做的,木头则称之为物质。(2)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了质量的概念,就可以对各种不同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进行比较.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去粮店买米,告诉营业员自己要买多少米,实际上他表达的是质量的大小。(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温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例如:一块冰由于温度升高, 化成了水,它的形状、状态、体积都改变了,但它的质量不变.又例如:一副杠铃,无论是放在地球上还是带到月球上,其质量并不随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2质量的单位(1)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其它单位有吨、克、毫克等。(2)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千进位)1吨 = 1000千克1千克 = 1000克1克 = 1000毫克(3)对质量的单位要形成具体的概念.如5分硬币的质量约为2克,1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克,成人的质量约为60千克等。3质量的测量(1)测量质量的工具很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杆秤、磅秤、电子秤;学校实验室、工厂化验室常用的有托盘天平、物理天平;近代最精密的测量质量的仪器是电子天平.(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托盘天平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由左、右托盘、底座、横梁(含平衡螺母)、分度盘、指针、标尺、游码组成。如果左、右盘中物体的质量不相等时,哪个盘里质量较大,横梁就朝哪端下沉,当两盘中物体的质量相等时,横梁就能最终停在水平位置上,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根据这个道理,从右盘中放的质量已知的砝码(包括游码),就可测出左盘中被测物体的质量.(3)天平的铭牌每架天平都有一块铭牌,上面标有感量和称量各是多少。感量是表示一架天平能称出的最小质量,因此小于天平的感量,天平就感觉不出来了,天平的感量越小,它的准确度就越高,称量是表示这架天平每次最多允许称的物体质量.(4)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把被测物放在左盘边,接“先大后小”顺序选择适当砝码,用镊子向右盘里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平衡.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说明调节好的天平如果移动了位置需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后,不要更换两个托盘的位置,否则要重新调节天平的平衡.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不一定要等指针静止下来,只要指针在零刻度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即可判断天平横梁平衡.(5)使用托盘天平的注意事项防止损伤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往盘里增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用后及时将砝码放回砝码盒里.防止锈蚀要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要用手摸天平盘,不准把潮湿的东西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砝码要有镊子夹取,不准直接用手拿.(6)物理天平的使用,先调平衡调节天平底板上的螺母,使天平底板水平;调节天平横梁两端的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7)液体质量的测量用天平称出容器的质量m1.将容器灌上适量的液体后,用天平称出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2.液体的质量m液m2m1。如果先测容器与液体的总质量,倒去液体后再测容器的质量,那么由于容器内还有残留的液体,测量误差就较大,因此这种方法一般不可取.(8)微小物体质量的测量可采用“聚少成多,测多算少”的方法.如课本上提到的如何称出一张邮票的质量,则可将100张(或适量的张数)相同的邮票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上、测出这100张相同的质量m克,那么一张邮票的质量m1m/100克.三、例题分析 例1为了表示下列各物体合理的质量值,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确切的单位;(1)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_(2)一个中学生质量约为510-2_(3)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5.8103_点拨:此类题目在填写单位时要联系实际,不能盲目填写。例2利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若所用的砝码已经磨损,那么物体的实际质量比所测得的质量( )A、偏小 B、偏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例4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有如下操作步骤A、把游码移动标尺左端“零”点上B、将被测物体放入左盘中,在右盘中由小到大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C、把天平放在水平的工作台上D、调节天平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E、用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作为被测物体的质量记录下来。(1)上述步骤中,_步骤有错误,错误是_,应改为_。(2)把上述步骤的代号按照实验的合理顺序排列应是_.。例5一同学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在调节天平时,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后,忘记了移动游码,当时游码位于0.2g的位置,应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测量时,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中放入50g、10g、5g的砝码各一个,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中央的红线上,则被物体的质量为()A、65g B、65.2g C、64.8g D、无法确定。4、质量(mass)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量(m)单位及单位换算:kg、g、mg、t 1kg=103g 1mg=10-3g=10-6kg 1t=103kg 测量(天平)构造调节 (略)使用五、板书设计第三节 密度(1) 学习目标1.复述密度的定义,写出密度公式,说出公式中的各个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写出并读出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克/厘米3”,说明其含义,领会密度单位(复合单位)的确定方法。2.会推导克/厘米与千克/米的关系。3.会用公式=m/v计算物质的密度。4.认识用实验、比较的方法建立密度概念的过程,认识用比值定义密度的方法。5.领会“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方法。教学重点1.建立、理解密度的概念。2.“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方法。3.应用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4.密度的单位。教学难点建立并理解密度的概念。教学方法 启发式综合教学方法。教具和学具教具:托盘天平一架,体积相同的铜块、铁块各一个,体积相同的铝块两个,体积不相同的木块两个,投影器材,投影片若干。学具:托盘天平一架,砝码一套,长方体蜡块(或木块)一个,刻度尺一把。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这里有两个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一个是铜块,一个是铁块,它们的体积相同,质量相等吗?怎么比较?如果是同种物质,体积相等,质量相等吗?这两个都是铝块,体积相等(出示铝块并分别放在天平两盘上),质量相等吗?如果同种物质,体积不相等,质量还相等吗?(将两个木块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盘中)这两个木块哪个质量大?同一种物质,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这仅仅是质量跟体积的粗略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准确的数量关系呢?(渗透由粗略到精确,定量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板书: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呢?新课教学实验研究设计实验:师:要研究质量跟体积的数量关系,首先要把质量、体积的数值测出来。质量和体积怎么测?生:质量用天平测量;体积可以先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宽、高,然后根据长方体体积=长宽高进行计算。师:为了便于记录和分析测得的数据,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表格,这个表格应该有哪些内容?生:质量、体积。师:当然还应标明被测物体。(投影出示表格1、2)表1体积(立方厘米)质量(克)质量/体积/(克/立方厘米)蜡块1蜡块2蜡块3蜡块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表2体积(立方厘米)质量(克)质量/体积/(克/立方厘米)木块1木块2木块3木块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结论:同一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2)学生测量师:请同学测量、计算出你桌上的蜡块或木块的质量和体积,并记录在表格中相应的空格内。(3)数据分析师:先看蜡块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有什么数量关系呢?生:体积增大,质量也增大。体积增大到几倍,质量也增加到原来的几倍,质量跟体积成正比。师:请再仔细看,三个蜡块的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有无相同之处?(稍停)刚才竖着看,发现蜡块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如果换个角度,横着看,你能发现有什么相同之处吗?(渗透“异中求同”的比较方法)生:比例相等。师:引导学生计算填表。生:质量跟体积成正比,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多少倍,分数值不变。师:(投影结论)蜡块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师:那么木块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呢?生:木块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师:对于木块1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等于多少?木块2呢?木块3呢?有什么关系?质量跟体积的比值跟质量、体积有关系吗?据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生:木块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师:木块、蜡块是不同物质,有没有共同规律?生:质量跟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渗透“异中求同”的比较方法)师:其他物质是否也有这个规律呢?那么蜡块、木块都具有的共同规律中有无不同之处?生:比值不同。(渗透“异中求同”的比较方法)师:如果换用其他物质实验会发现,物质不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物质相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相同,就是说质量/体积跟什么有关?生:物种的分类。师:所以说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征,在物理学里用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一特征。密度的概念板书课题:三、密度师:蜡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0.96,表示的意义是什么?生:1立方厘米蜡块的质量。(渗透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师:木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0.28,表示的意义是什么?生:1立方厘米木块的质量,即木块单位体积的质量。师:木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等于木块单位体积的质量,因此可以说木块的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木块的密度。师:如果是蜡块、木块以外的某种物质,就应说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板书:1、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师:现在你能找到计算密度的公式吗?生:密度=质量/体积师:密度公式可以用字母表示为p=板书: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师:根据密度的公式,就可以计算物质的密度。(投影出示例题)例题一块铁的质量是1975千克,体积是0.25立方米,铁块的密度是多大?板书:3、单位:千克/立方米。师:我们刚才求的蜡块、木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实际就是它们的密度,单位应是什么?师:克/立方厘米。师:由于物理实验中用的物质一般不多,质量单位常用克,体积单位常用立方厘米,因此密度单位常用克/立方厘米。(渗透复合单位的组成方法)师:既然两个单位都是密度的单位它们之间应该有明确的换算关系,怎么把克/立方厘米换算为千克/立方米?(学生回答,然后投影出示换算过程)1克/立方厘米=师:你能把千克/立方米换算为克/立方米吗?请课后练习。反馈总结(投影出示思考题)1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哪个大?一个小铁钉和一个大铁块的密度哪个大?2一块砖分成大小不相等的两块,则( )A小块的密度的大。 B、大块的密度大C密度一样大。 D、无法判断。3有人说,同一种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学生阅读、思考、回答,师生评析)师:这节课我们首先提出了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的问题,然后选择三个大小不等的蜡块(木块),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体积、分析数据时采用了比较方法(板书:比较),先是比较三个蜡块,质量不同,体积不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这种比较方法叫做同中求异(板书)。用同样的方法发现木块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然后比较不同物质组成的蜡块、木块发现有一个共同的规律:质量都跟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这也是异中求同。不同物质虽然都有着个规律,但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各不相同,这种方法叫做同中求异(板书),由此我们认识到质量跟体积的比值跟物质有关,它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我们用密度来表示它并进一步得到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师:密度跟前面学过的哪个物理量很相似?生:速度。师:有哪些方面相似?(投影出示表格3)密 度速 度定义公式单位生:定义:叙述方式相似。公式:物理学中常常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第一新的物理量,这种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板书:比值定义法。单位组成方法相似,以后遇到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确定它的单位。布置作业课本第82页练习第1、3题。【板书设计】多彩的物质世界密度一、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同种物质,m与V比值相同。不同种物质,m与V比值一般不同。二、密度物理意义:反映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相同。公式:=mV密度表单位第四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1)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1、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2、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3、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二、量筒的使用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平,与刻度线垂直。1、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2、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3、尝试测量一个塑料块的体积。4、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5、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烹块的体积。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三、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 ,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达标自查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 和 。然后利用公式 ,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 (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 (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平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 .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 ,体积是 ,密度是 。4、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制造飞机时,应该选用密度较 的材料。5、下列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小明同学要测量出密度是0.8g/cm3的酒精100g ,则应选择( )A、50mL,5 mL B、100 mL,2 mL C、250 mL,5 mL D、400 mL,10 mL 第五节 复习和总结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和换算 2会调节天平平衡,会使用砝码,会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掌握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灵活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4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 5会使用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能力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质量的概念 2密度 3天平的使用教学难点 1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2密度的应用和计算 3公式=的正确理解 4判断空心还是实心的问题教学方法 1观察法:会观察天平的构造及其作用,观察游码的初始位置,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和最小称量,观察砝码(每个砝码的质量) 2实验法:会正确使用天平进行简单实验教具准备 投影仪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知识网络(板书)宇宙及其微观世界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液、气微观模型概念: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m)单位:kg g mg t测量:天平结构调节使用质量多彩的物质世界定义:单位体积内某种物质的质量()公式:=m/V单位:kg/m3 g/cm3测量规则固体:天平、刻度尺不规则固体液体天平、量筒应用求质量求体积鉴别物质密度 二、典型例题 例1:某仓库有一捆铁丝,其质量为79 kg,测得直径为1 mm问这捆铁丝有多长? 分析:铁丝的长度可用刻度尺量,但是一捆铁丝,用刻度尺量很不方便,利用密度公式间接求出就方便了解法如下: 已知:m79 kg,铁=79103kgm3,r05 mm=0510-3m 求:L 解:根据得V=10-3m3 又因为铁丝可视为圆柱体,可由公式V=r2L得: L=V/r2=1274m 答:这捆铁丝长1274 m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1)素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过程与方法(1)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了;(2) 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运动的世界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体验到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们就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能否用一句话加以概括?结论: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二、机械运动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下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前面所举的例子中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进行归纳。用科学的语言对这些运动进行描述。问题:1、在同学们眼里,球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1、 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前面所举例子中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是运动时,它们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它们进行的是机械运动。三、参照物1、 问题:小明在路边看见路上汽车飞快的从他面前驶过,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看小明,却觉得小明在身后运动。司机为什么会这样感觉呢?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乘坐在公共汽车上时,看路边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觉得它们都在向后退。再看看同车的乘客都觉得他们没有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要确定一个标准,与这个标准比较,描述物体怎样运动。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人们把它叫做参照物。2、 学生自己举例描述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看看各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3、 让学生做下面的实验:把课本平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个笔盒,推动课本使它沿桌面缓缓移动,让学生思考问题:(1) 选取课桌作标准,笔盒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运动)(2) 选取课本作标准,笔盒、课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笔盒是静止的,课桌是运动的)(3) 选取笔盒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课桌是运动的,课本是静止的)讨论:描述物体的是运动和静止,与所选择的参照物有关。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也不一样。由以上讨论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为了方便,我们常用地面作参照物。4、 让学生阅读课文第27页第四自然段,然后讨论为什么会产生“错觉”。(产生错觉的原因是以行驶的火车作为参照物,观察者所乘坐的火车与作为参照物的火车的位置关系随作为参照物的火车的行驶而发生变化,觉得观察者所乘坐的火车发生了运动。)5、 让学生回答前面所提出的问题:(1) 行人看路上行驶的汽车,通常是以路面或路边不动的建筑物为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汽车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所以观察者就觉得汽车在运动;(2) 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相对于汽车,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觉得乘客不动。(3) 在行驶的汽车上看路边的行人和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观察者往往习惯于以汽车为参照物,相对于汽车,路边的行人和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与汽车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观察者就觉得行人和自行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6、 让学生看课本第21页图11.13。问题: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什么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以什么为参照物,卡车或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为什么?讨论:以田野或(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在运动,卡车和联合收割机相对于以田野或(地面)的位置关系不断变化;卡车以联合收割机、联合收割机以卡车为参照物它们是相对静止的,它们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时相对位置关系不发生变化。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物体以它们中任何一个为参照物,则另一个相对静止。7、 让学生看课文第22页图11.14。想想,图中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各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讨论交流:宇航员在舱外工作时,宇航员相对于航天飞机和航天飞机相对于宇航员(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是静止的,以地球为参照物,宇航员是运动的;加油机向战斗机加油时,加油机相对于战斗机和战斗机相对于加油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是静止的,战斗机和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乘坐观景电梯向外观看时,乘客随电梯升降,电梯上升时与地面及附近景物的距离增大,以电梯为参照物,觉得地面及附近景物在下降;电梯下降时与地面及附近景物的距离减小,以电梯为参照物,觉得地面及附近景物在上升。四、知识应用1、成语故事:有一次,一个楚国人坐船 过江,船 到江心时一不小心,他失手把心爱的宝剑掉到了水里。好心的船夫愿意帮他捞剑,可是这个楚国人不慌不忙,把掉剑的位置刻在船身上,说:“不用了,等船靠岸后再说吧!”船靠岸以后,他才请船夫从他刻了记号的船边下水,替他打捞宝剑。 问船夫可能找到剑吗?从物理的角度解释为什么?(船夫不可能找到剑。这个楚国人选定的船作参照物,行驶的船相对于剑是运动的。)2、行车,顺风时有时会感觉到无风;有时虽然没有风,但骑在摩托车上却感觉到风很大。(风是空气的流动形成的。骑自行车时,顺风时若车速与风速相同,则骑车人与流动的空气保持相对静止,会感觉到无风;摩托车行驶时骑在车上的人与空气相对运动,而且摩托车行驶很快,所以觉得风很大。) 五、板书设计机械运动: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mechanical motion)参照物概念:在研究机械运动时,所选的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mechanical motion)参照物的选择:(1)不要将研究物体的本身选作参照物(2)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3)一般选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作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时,物体的运动或静止的情况不同第二节 运动的快慢(1)素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教学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教学难点1、 建立速度的概念2、 “频闪摄影“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实际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如: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谁得冠军;人们外出旅行时,总是希望选择便捷的交通工具尽快到达目的地;军事上总是希望导弹、作战飞机能够飞得快些 。问题: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二、速度1、 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1) 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问题:请同学们说说看,观众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观众的方法是:比赛中看谁游在最前面;裁判的方法是看谁先到达终点,用的时间短。)归纳: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2)学生实验:“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体验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取两张16开纸,其中一张对折一次,另一张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猜一猜):哪一张纸片下落的较快?(试一试):结果与你的猜测一致吗?(议一议):怎样比较纸片运动的快慢?还有其他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吗?(3)再举例让学生讨论: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12s,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28min,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启发:有两个小球各自的运动的快慢都不变,其中一个小球沿直线运动30m,用了1min;另一个小球沿直线运动40m用了50s。图11-2-1是两个小球运动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两个小球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由图11-2-1,你能否判断哪一球运动得更快?(由图可以看出在每1s的时间内,率二个小球通过的路程长,可以确定第二个小球运动更快。)学生受到启发:在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情况下,每一个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这样就将问题转化为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进行比较。2、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以人们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实践为基础,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经过的时间 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由前面的计算知道,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可用公式:v=s/t表示。介绍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和单位:s-路程-米(m) t-时间-秒(s) v- 速度-米每秒(m/s或m.s-1)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千米每小时做单位,符号是km/h或km.h-1。 1m/s=3.6km/h 1km/h=1/3.6m/s=0.28m/s3、阅读课文第23页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说明第一宇宙速度是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4、速度计算(1) 学生阅读课文第23页例题,理解题意,根据速度公式计算运动员和摩托车速度。(2) 学生阅读课文第24页例题,分析题意: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长度和火车运营速度求火车从北京到上海运行时间,可以用公式v=s/t求解,将公式v=s/t变形得到t=s/v,将数据代入求解。三、“频闪摄影”-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四、匀速直线运动1、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第25页的内容:(1) 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 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3) 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应该是一个定值,与路程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无关,所以不能将v=s/t理解为v与 s成正比,与t成反比。)2、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变速运动可以用v=s/t来计算,s是物体通过的某一段路程,t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求出的v就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3、 计算生活中的平均速度(1) 学生尝试说明列车时刻表。(2) 根据列车时刻表查询从襄樊到丹江的行程、运行时间。计算列车从襄樊到丹江运行的平均速度。(3) 查列车时刻表计算列车从朱坡到老河口行程、运行时间。计算列车从朱坡到老河口运行的平均速度。五、指导学生课后阅读科学世界达标自查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 120m,则它的速度为 m/s,其物理意义为 。3、一个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 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A、80m/s B、10 m/s C、5 m/s D、无法判断4、善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B、 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C、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 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5、下列速度,按大小排列的顺序是( )(1)运行中的火车的速度是72km/h (2)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轿车的速度是1.8km/min (3)草原上狂奔的猎豹的速度是28m/sA、(1) (2) (3) B、(3 ) (2) (1) C、 (2) (3) (1) D、(1) (3) (2)五、板书设计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速度 单位:米/秒(m/s,ms-1)千米/时(km/h)(veiocity) s=vt 计算: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