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节肢动物复习题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842415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寄生虫学节肢动物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寄生虫学节肢动物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寄生虫学节肢动物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寄生虫学节肢动物复习题一、A型题:每道试题下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从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并按要求答在答卷上。每题: 0.50分01、在丝虫病流行中起重要作用的传染源为( )A.血中带有微丝蚴的病人B.中华按蚊和淡色库蚊C.血中带有丝状蚴的带虫者D.严重象皮肿病人E.以上都不是02、蛔虫生活史中( )A.只需要1个宿主B.只需要1个中间宿主C.需要2个宿主D.仅有无性生殖过程E.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方式交替进行03、线虫成虫获取能量的途径主要借助于( )A.蛋白质代谢B.脂类代谢C.糖类代谢D.糖和脂类代谢E.蛋白质和脂类代谢04、线虫成虫获取能量的途径主要是( )A.氨基酸及蛋白质代谢B.脂类代谢C.糖类代谢D.糖和脂类代谢E.蛋白质和糖代谢05、鼠疫杆菌能在蚤体内大量繁殖的部位是( )A.蚤胃上皮细胞表面B.蚤胃上皮细胞内C.蚤体腔内D.蚤唾腺内E.蚤前胃几丁质刺之间06、关于丝虫生活史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在蚊体内仅发育,而不增殖B.在蚊体内既发育又增殖C.在蚊体内仅增殖而不发育D.在人体内仅发育而不增殖E.在人体内仅增殖而不发育07、决定虫媒病呈地区性流行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变化B.雨量多少C.患者的地区分布D.储存宿主的地区分布E.媒介的地区分布08、似蚓蛔线虫对人体最严重的危害是( )A.成虫寄生导致合并症B.幼虫移行对肺部的损伤C.营养不良D.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E.成虫的机械刺激作用09、昆虫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的区别在于前者生活史必须经过( )A.卵期B.幼虫期C.蛹期D.若虫期E.成虫期10、下列哪种媒介的雄虫不传播疾病( )A.蚊B.蝇C.蚤D.虱E.蜚蠊11、丝虫的中间宿主为( )A.蚊B.蝇C.人D.蚤E.白蛉12、以经卵传递的方式传播疾病的医学节肢动物是( )A.蚊B.蝇C.恙螨D.白蛉E.虱13、钩虫丝状蚴时期的能量代谢( )A.以糖代谢为主B.以脂类代谢为主C.以蛋白质代谢为主D.以糖和脂类代谢为主E.以脂类和蛋白质代谢为主14、蠕形螨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 )A.腹部B.颜面部C.胸部D.颈部E.四肢15、生活史中幼虫需经肺部移行的寄生虫为( )A.蠕形住肠线虫B.旋毛形 线虫C.钩虫D.丝虫E.毛首鞭形线虫16、白纹伊蚊以( )A.雌蚊越冬B.雄蚊越冬C.蛹越冬D.幼虫越冬E.卵越冬17、鞭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 )A.胃B.小肠C.盲肠D.乙状结肠E.直肠18、我国偏嗜吸畜血兼吸人血的蚊种有( )A.中华按蚊B.微小按蚊C.白纹伊蚊D.大劣按蚊E.淡色库蚊19、在旋毛虫病流行中起重要作用的传染源为( )A.猪B.兔C.鸡D.病人E.蛇20、下列哪项不是防止昆虫产生抗药性的重要措施( )A.轮换药物B.添加增效剂C.寻求新的杀虫剂D.继续提高药物浓度E.避免成虫、幼虫合用同一种杀虫剂21、区别软蜱与硬蜱的主要依据之一是( )A.体色的差异B.体积大小的不同C.盾板的有无D.颚体形态区别E.以上情况均可22、班氏微丝蚴的形态特征之一为( )A.头间隙的长大于宽B.体核大小不一、重叠C.体态弯曲自然、柔和D.尾核个E.尾 核对23、人既可作为中间宿主,又可作为终宿主的线虫有( )A.旋毛形线虫B.似蚓蛔线虫C.钩虫D.蠕形住肠线虫E.毛首鞭形线虫24、钩虫的感染阶段为( )A.杆状蚴B.丝状蚴C.含蚴卵D.感染性虫卵E.微丝蚴25、丝虫病实验诊断主要靠采外周血检查( )A.丝虫成虫B.丝状蚴C.微丝蚴D.腊肠期幼虫E.杆状蚴26、丝虫的感染阶段为( )A.微丝蚴B.丝状蚴C.杆状蚴D.囊蚴E.囊尾蚴27、在我国感染率较高的寄生虫是( )A.钩虫B.丝虫C.血吸虫D.蛔虫E.疟原虫28、某村小学生突然出现由蛔蚴引起的集体性哮喘病,其原因可能与他们集体进行的哪种活动有关( )A.池塘中游泳B.水田耕作C.田间拾麦穗D.生食菱角E.生食红薯29、寄生人体的钩虫中有迁延移行现象的是( )A.美洲钩虫B.十二指肠钩虫C.锡兰钩虫D.巴西钩虫E.犬钩虫30、美洲钩虫与十二指肠钩虫两者地域分布的差异主要取决于( )A.温度B.湿度C.雨量D.土壤E.遮荫条件31、虫媒病的季节性主要取决于( )A.温度B.湿度C.光照D.雨量E.食性32、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普氏立克次体可在( )A.虱胃上皮细胞内繁殖B.虱唾腺内繁殖C.虱体表面繁殖D.虱体腔内繁殖E.上述情况均可出现33、旋毛虫病的预防措施之一是( )A.治疗病人B.杀灭病猪C.加强肉类检疫和食品卫生管理D.提倡粪便无害化处理E.便后洗手34、传播莱姆病的硬蜱是( )A.亚东璃眼蜱B.森林革蜱C.微小牛蜱D.全沟硬蜱E.以上硬蜱均可能35、下列哪种蜱传播蜱媒回归热( )A.全沟硬蜱与亚东璃眼蜱B.全沟硬蜱与森林革蜱C.乳突钝缘蜱与特突钝缘蜱D.乳突钝缘蜱与微小牛蜱E.以上情况均可能出现36、下列哪项不是婴儿钩虫病的临床特征( )A.最常见的症状为解柏油样黑便B.贫血严重C.并发症多D.病死率高E.有异嗜症37、雌性按蚊常产卵于( )A.小型容器的积水中B.泥塘的污水中C.静止或流动的清水中D.潮湿的泥土中E.任何水体中38、在尿液中可查到的寄生虫病原体有( )A.丝虫微丝蚴B.蛲虫卵C.蛔虫卵D.钩虫卵E.鞭虫卵39、虱与传播疾病有直接关系的习性是( )A.若虫和成虫均吸血B.耐肌力较强每日只吸血1次C.很少离开宿主D.对温湿度不敏感E.边吸血边排粪40、关于蚤下列哪项不正确( )A.雌雄蚤均吸血B.耐饥力较强,通常几天吸血一次C.能传播鼠疫D.能传播鼠型斑疹伤寒E.是微小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41、口囊内有一对半月形板齿的寄生虫为( )A.十二指肠钩口线虫B.美洲板口线虫C.似蚓蛔线虫D.蠕形住肠线虫E.毛首鞭形线虫42、能引起人兽共患病的线虫为( )A.似蚓蛔线虫B.毛首鞭形线虫C.丝虫D.旋毛形线虫E.钩虫43、分布更广、危害更大的丝虫是( )A.班氏丝虫B.马来丝虫C.帝汶丝虫D.盘尾丝虫E.罗阿丝虫44、寄生人体的丝虫中,呈世界性分布的是( )A.班氏丝虫B.马来丝虫C.帝纹丝虫D.罗阿丝虫E.盘尾丝虫45、受精蛔虫卵的形态特征之一( )A.长椭圆形B.卵壳较薄C.内含1个幼虫D.卵壳无蛔甙层E.蛋白质膜呈棕黄色46、下列哪种病变不是丝虫引起的( )A.淋巴结炎B.淋巴管炎C.脉管炎D.丹毒样皮炎E.乳糜尿47、蛲虫卵的形态特征( )A.柿核状B.两侧扁平C.壳较薄D.内含1个卵细胞E.卵壳外无蛋白质膜48、在我国既可传播丝虫病,又可传播疟疾的媒介是( )A.按蚊B.库蚊C.伊蚊D.白蛉E.蜚蠊49、关于十二指肠钩虫的形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虫体前端与后端均向腹面弯曲,呈“C”B.口囊腹侧前缘有2对钩齿C.背辐肋远端分2支,每支再分3小支D.雄虫有1对交合刺,末端分开E.雌虫有1尾刺50、关于蛔虫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人体肠道寄生线虫中最大的虫种B.口孔周围有3个呈“品”字形排列的唇瓣C.雄虫尾端向腹面弯曲,雌虫则直而钝D.生殖器官雌虫为双管型,雄虫为单管型E.虫卵呈宽椭圆形,卵壳薄,内含一卵细胞51、鞭虫主要寄生在( )A.十二指肠B.空肠C.回肠D.盲肠E.直肠52、蛲虫主要寄生在( )A.十二指肠B.空肠C.回盲部D.横结肠E.脾曲53、蠕形螨的传播主要是由于( )A.粪便污染而经口感染B.经污染的注射器输血感染C.经媒介昆虫叮咬D.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E.由动物传播给人54、钩虫感染人体的主要方式及途径是( )A.经皮肤感染B.经口感染C.经媒介昆虫叮咬感染D.经胎盘感染E.自体感染55、白蛉吸血习性为( )A.仅雌蛉吸血B.仅雄蛉吸血C.雌雄蛉均吸血D.仅吸人血E.生活史各期均有可能吸血56、疥螨寄生在人体的( )A.真皮层B.角皮层C.皮下组织D.皮脂腺E.毛囊57、不能治疗线虫病的药物是( )A.丙硫咪唑B.甲苯咪唑C.噻嘧啶D.甲硝咪唑E.左旋咪唑58、对于蠕形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俗称毛囊虫B.寄生人体的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两种C.成虫有4对足D.生活史分卵、幼虫、前若虫、若虫和成虫等五个时期E.可引起过敏性鼻炎59、鉴别诊断马来丝虫与班氏丝虫感染的主要依据是( )A.临床症状B.厚血片法查微丝蚴C.淋巴结活检成虫D.检测抗体E.检测抗原60、某村小学生突然发生由蛔虫蚴引起的集体性哮喘病。时值夏季,其原因可能与他们集体进行下列活动有关( )A.水田耕作B.红薯地施肥C.食生红薯D.生食菱角E.生未熟淡水鱼61、线虫卵的结构特征之一( )A.有卵盖B.含有卵细胞或幼虫C.含有毛蚴D.壳表有小棘E.卵壳外均有一层蛋白质膜62、晚期丝虫病患者下肢象皮肿的治疗主要采用( )A.大剂量海群生治疗B.海群生杀虫合并烘绑疗法C.1%硝酸银肾盂冲洗D.淋巴管血管吻合术E.海群生和呋喃嘧酮合用治疗63、欲降低城镇蝇类密度,开展综合性防制措施主要应该做到( )A.消灭村镇城市周围的废水坑B.管好人粪垃圾及特殊行业,控制蝇类孳生场所C.开展早春挖蛹活动D.做好防蝇工作,安装纱门纱窗E.发现成蝇进行拍打64、蝇可传播的寄生虫病有( )A.血吸虫病与肝吸虫病B.钩虫病与丝虫病C.蛔虫病与阿米巴痢疾D.猪带绦虫病与牛带绦虫病E.疟疾与弓形虫病65、十二指肠钩虫口囊的结构特征之一( )A.钩齿对B.钩齿对C.板齿对D.板齿对E.钩齿、板齿各对66、对虱的防制措施中,有效的是( )A.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勤洗衣被等B.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垃圾C.注意饮食卫生D.消灭鼠类保虫宿主E.以上措施均有效67、蛔虫病最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为( )A.直接涂片法B.肛门拭子法C.尼龙袋集卵法D.自然沉淀法E.饱和盐水漂浮法68、钩虫感染者是否出现明显的症状,除与宿主营养状况有关外,还取决于( )A.感染度B.感染季节C.宿主性别D.侵入部位E.寄生部位69、毛首鞭形线虫的诊断阶段为( )A.虫卵B.杆状蚴C.丝状蚴D.鞭虫幼虫E.以上都不是70、蛲虫病的主要症状是( )A.贫血B.腹泻C.肛门瘙痒D.食欲减退E.烦躁不安71、诊断蛲虫感染的首选方法是( )A.粪便直接涂片法B.粪便饱和盐水浮聚法C.粪便水洗沉淀法D.肛门拭子法E.免疫学方法72、钩虫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皮炎B.肺炎C.贫血D.柏油样便E.以上都不是73、蝇类主要的传病方式为( )A.机械性传播B.发育繁殖式C.经卵传递式D.繁殖式E.以上都不是74、通常软蜱属于( )A.单宿主蜱B.二宿主蜱C.三宿主蜱D.多宿主蜱E.以上都不是75、蛔虫对人的危害主要是( )A.排卵量大B.夺取营养C.引起并发症D.幼虫损伤肺E.肠功能紊乱76、蝇可作为下列哪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 )A.长膜壳绦虫B.短膜壳绦虫C.美丽筒线虫D.猪巨吻棘头虫E.结膜吸吮线虫77、白蛉不能传播的疾病是( )A.黑热病B.东方疖C.白蛉热D.Q热E.皮肤粘膜利什曼病78、目前常使用的有机磷杀虫剂是( )A.二二三(DDT)B.敌敌畏(DDVP)C.敌灭灵D.残杀威E.奋斗呐79、十二指肠钩虫雄性的交合伞背辐肋( )A.从远端分为支,再各分为小支B.从近端分为支,再各分为小支C.从远端分为支,再各分显 小支D.从近端分为支,再各分为小支E.从近端分为支,再各分为小支80、关于全沟硬蜱,哪一项是错误的( )A.颚体在躯体前端,从背面能见到B.雌雄蜱背面的盾板大小区别明显C.生活史可分为卵、幼虫、若虫及成虫四个阶段D.仅成虫吸血E.可传播森林脑炎81、蛔虫的生殖系统( )A.雌性为单管型,雄性为双管型B.雌性为双管型,雄性为单管型C.雌雄均为单管型D.雌雄均为双管型E.以上都不是82、硬蜱吸血产卵的特点为( )A.雌蜱吸血前将卵一次产完B.雌蜱吸血前将卵多次产完C.雌蜱吸血后将卵一次产完D.雌蜱吸血后将卵多次产完E.以上情况均可能发生83、白蛉的越冬是以( )A.雌成蛉在人房内越冬B.雌成蛉在畜舍内越冬C.幼虫在水中越冬D.卵在土表越冬E.幼虫潜藏于地表浅土内越冬84、白蛉成虫形态特点是( )A.翅脉上有鳞片组成的白斑B.触须上有白环C.腹节背面有基白带D.背面隆起,停落时两翅向后方竖起E.体型小,喙及跗节有白环85、以下哪项为蜚蠊的形态特征( )A.头部大部分被前胸背板覆盖,口器为咀嚼式B.触角细长,口器为舐吸式C.翅有一对,足有三对D.头大而明显,口器为刺吸式E.无翅,雌虫尾端钝圆86、下列哪项不是节肢动物的特征( )A.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B.虫体左右对称而分节C.成虫具有3对足D.体表骨骼化E.循环系统开放式87、关于毛囊蠕形螨的形态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螨体细长呈蠕虫状B.虫体分颚体、足体、末体三部分C.口器刺吸式D.足粗短呈套筒状E.末体后端尖细呈锥状88、昆虫纲的成虫形态特征为( )A.成虫有三对足,一对翅B.成虫有四对足,无翅C.成虫每一体节上有足一对D.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E.可分为头胸部,腹部两部分89、蠕形住肠线虫致病的主要机制为( )A.夺取宿主营养B.成虫寄生导致局部粘膜损害C.成虫特殊的产卵习性和产卵部位D.虫体代谢产物和崩解物的作用E.成虫的机械刺激作用90、预防旋毛虫病,首先应做到( )A.不吃未熟猪肉B.不吃未熟蛙肉C.不吃未熟鸡肉D.不吃未熟鱼、虾E.不吃未熟溪蟹91、我国森林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蜱的种类是( )A.乳突钝缘蜱B.波斯锐缘蜱C.全沟硬蜱D.嗜群血蜱E.森林革蜱92、患者便后不洗手可能引起自体感染的寄生虫病是( )A.蛔虫病B.鞭虫病C.血吸虫病D.钩虫病E.蛲虫病93、主要以幼虫期对人致病的线虫是( )A.蛔虫B.鞭虫C.蛲虫D.钩虫E.旋毛虫94、蛲虫病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 )A.直接涂片法B.饱和盐水浮聚法C.透明胶纸法D.水洗沉淀法E.肛周查成虫95、可传播疟疾的蚊种是( )A.淡色库蚊与三带喙库蚊B.白纹伊蚊与埃及伊蚊C.中华按蚊与嗜人按蚊D.白纹伊蚊与淡色库蚊E.微小按蚊与致倦库蚊96、白纹伊蚊的活动时间主要在( )A.黎明前后B.白天C.黄昏D.午夜前后E.不分昼夜97、美洲钩虫口囊的腹侧有( )A.对板齿B.对板齿C.对钩齿D.对钩齿E.对钩齿和对板齿98、蛔虫产卵量大,雌虫每天产卵约( )A.万个B.万个C.万个D.万个E.万个99、一条雌蛔虫日产卵量可多达( )A.万个B.万个C.万个D.万个E.万个100、从误食感染性蛔虫卵到雌虫发育成熟并产卵需要( )A.1个月B.1.5个月C.22.5个月D.33.5个月E.6个月二、X型题:每道试题下有5个备选答案,可选出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相互之间无固定组合,凡正确者均应选出,并按要求答在答卷上。每题: 0.50分101、蠕形住肠线虫异位寄生引起的损害有( )A.阴道炎B.子宫内膜炎C.输卵管炎D.胆囊炎E.腹膜炎102、蝇与传播疾病有关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有( )A.全身密布鬃毛B.爪垫分泌粘液C.取食时边吃、边吐、边排粪D.飞翔能力强,活动范围广E.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103、蝇对人类的危害有( )A.机械性传播疾病B.幼虫寄生于人体组织器官C.叮刺吸血D.传播地方性斑疹伤寒E.传播睡眠病104、疥螨的形态特征有( )A.虫体小,类圆形B.有眼1对C.雌雄虫前二对足末端均具吸盘D.第四对足末端雄螨具吸盘,雌螨为长刚毛E.躯体背面有波状横纹、皮刺及刚毛105、马来丝虫病的实验诊断方法有( )A.厚血膜染色法B.新鲜血滴法C.静脉血浓集法D.尿液离心沉淀法E.海群生白天诱出法106、蜚蠊的生态习性为( )A.食性杂,常饮水B.喜群居,昼伏夜出C.飞翔能力差D.雌虫腹部末端常可见到卵荚E.成虫及若虫均吸血107、制约钩蚴在外界生长发育的因素有( )A.温度B.土壤C.湿度D.遮荫E.氧气108、人体虱的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有( )A.身体狭长,背腹扁平B.头部菱形,口器刺吸式C.有一对膜质翅D.生活史为全变态E.雌雄成虫及若虫均吸血109、可以引起胆道蛔虫症的诱因有( )A.麻醉B.食入辛辣食物C.不适当的驱蛔治疗D.体温升高E.胃肠病变110、蠕形蠕的形态特征为( )A.虫体细长呈蠕虫状B.躯体分为足体和末体C.末体有环状细纹D.虫体乳白色,半透明E.颚体位于躯体腹面,背面看不见111、旋毛虫病发病的轻重取决于( )A.食入旋毛虫囊包的数目B.囊包的生活力C.幼虫侵犯的部位D.肌肉中囊包的大小E.宿主对旋毛虫免疫力112、蝇幼虫可寄生的组织和器官有( )A.肠道B.泌尿生殖道C.眼D.口腔、耳、鼻咽E.皮肤113、钩虫卵的形态特征有( )A.椭圆形B.卵壳薄,无色透明C.新鲜粪便中的卵内含48个卵细胞D.卵壳与卵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空隙E.卵两端各有一个塞状突起114、虱传播的疾病有( )A.地方性斑疹伤寒B.流行性斑疹伤寒C.流行性出血热D.回归热E.战壕热115、在我国蚊传播的疾病有( )A.疟疾B.淋巴丝虫病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黄热病E.登革热116、引起胆道蛔虫症的诱因( )A.发热B.局部麻醉C.恶心呕吐D.食入辛辣食物E.不适当的驱虫治疗117、蠕形住肠线虫感染人体的方式有( )A.经口B.经吸入咽下C.幼虫从肛门钻入D.幼虫从皮肤钻入E.经蚊叮咬118、蛲虫病的感染途径和方式( )A.经口感染B.经皮肤感染C.逆行感染D.吸入感染E.自体内感染119、毛首鞭形线虫严重感染时,成虫可寄生于( )A.盲肠B.结肠C.阑尾D.直肠E.回肠下段120、蚊属于( )A.专性寄生虫B.兼性寄生虫C.暂时寄生虫D.偶然寄生虫E.体外寄生虫121、蝇能传播的寄生虫有( )A.肝吸虫病B.蛔虫病C.钩虫病D.牛带绦虫病E.贾第虫病122、婴儿钩虫病的特征性表现有( )A.贫血严重B.合并症多C.预后差D.诊断困难E.异嗜症123、蛔虫病可能引起并发症有( )A.蛔虫性阑尾炎B.胆道蛔虫症C.肠梗阻D.肠穿孔E.蛔虫性肉芽肿124、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A.具有几丁质的外骨骼B.虫体左右对称而分节C.无体腔D.消化道不完整E.具有开放式的循环系统125、与钩虫产卵量多少有关的因素有( )A.虫种B.虫数C.虫龄D.宿主的营养状况E.宿主的感染方式126、乳糜尿的产生是由于下列哪些部位阻塞?( )A.主动脉前淋巴结B.肠淋巴干C.腹股沟淋巴结D.精索淋巴管E.睾丸淋巴管127、虱与传播疾病有关的生活习性有( )A.雌雄成虫及若虫均嗜吸人血B.不耐饥饿C.常边吸血、边排粪D.对温、湿度敏感E.体温升高、出汗即离开人体三、判断题:若试题陈述的内容正确,选A,否则选B,并按要求答在答卷上。每题: 0.50分128.蜚蠊生活史为全变态。食性杂,主要通过机械性方式传播疾病。( )129.蜚蠊可作为美丽筒线虫的中间宿主。( )130.孕妇体内移行的钩虫的丝状蚴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 )131.节肢动物属无脊椎动物,它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门。( )132.生物性传播疾病是指病原体通过生物体内或体表在宿主之间传送疾病。( )133.在环境因素中,温度是对节肢动物影响最显著的因素。( )134.人疥螨是寄生在人体皮下组织,引起皮肤剧烈瘙痒的一种节肢动物。( )135.昆虫的蛹自蛹壳(皮)脱出,长出翅的过程称为羽化。( )136.有翅昆虫生活史中必须经过羽化过程。( )137.三宿主蜱是指该蜱只寄生在三种宿主体上。( )138.软蜱的颚体在躯体前端,从背面能看见,躯体背面无盾板。( )139.硬蜱的颚体在躯体腹面,从背面看不见,躯体背面有盾板。( )140.莱姆病是一种由硬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141.在人体寄生于毛囊中的蠕形螨称为毛囊蠕形螨;寄生于皮脂腺内的蠕形螨称为皮脂蠕形螨。( )142.毛囊蠕形螨寄生于毛囊内,亦可进入皮脂腺内。( )143.由于人虱嗜吸人和动物的血液,因此它可以传播人兽共患病。( )144.虱传回归热是通过虱粪污染皮肤伤口或由于虱体压破后体液中的病原体经伤口进入人体。( )145.人是班氏丝虫唯一的终宿主。( )146.人是马来丝虫唯一的终宿主。( )147.输血可使受血者感染丝虫病。( )148.丝虫病人外周血液中微丝蚴的密度具有季节性的变化。( )149.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有关。( )150.人感染蛔虫是由于误食了被新鲜受精蛔虫卵污染的食物。( )151.临床上常用直接涂片法诊断蛔虫病,这是由于该法比其它方法检出率高。( )152.蚊生理龄期次数越多,说明蚊传播疾病的机会也越多。( )153.按蚊的幼虫和蛹无呼吸管,而库蚊和伊蚊则有呼吸管。( )154.肌肉活检是旋毛虫病确诊的方法。( )155.蝇类的口器均为舐吸式,可通过其末端的唇瓣舐吸食物。( )156.蚤是传播鼠疫的重要媒介。( )157.蛛形纲虫体的特征是躯体分头胸部及腹部或头胸腹愈合为一体,无触角、无翅,成虫有足4对,幼虫与若虫有足3对。( )四、填空题:按空格出现的先后,在答卷上顺序列出答案。每格: 0.50分158.蜚蠊口器为_,生活史属于_变态,它_传播疾病,还可作为美丽筒线虫的_。159.钩虫成虫细小,虫体前端稍向背侧_,有一发达的角质_。内有_齿或_齿160.判断病媒节肢动物的证据有:_、_、_和_。161.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的直接危害包括_ 、_ 、_ 和_ 。162.疥螨生活史分为_、_、_、_和成虫五个时期。163.疥螨雄虫第4对足末端具有_,而雌螨第4对足末端则是_。164.寄生于人体表的两种虱是_和_。165.虱对温度和湿度_,其寄生最适温度为_,相对湿度为_。166.人虱不仅可以_,还能传播_、 _、_等疾病。167.晚期丝虫病的主要表现为_ 、_ 和_ 。168.根据生活史中有无中间宿主将线虫分为_ 和_ 两型。169.治疗旋毛形线虫病疗效最好的药物是_,它既可杀死肠内的_,又可杀死肌肉中的_。170.能传播锥虫病的蝇是舌蝇(采采蝇);可作为结膜吸吮吸虫中间宿主的蝇是_ 。五、名词解释:按要求将答案写在答卷上。每题: 0.50分171.虫媒病172.医学节肢动物173.越冬174.孳生地175.不全变态176.孵化177.完全变态178.多宿主蜱179.三宿主蜱180.丹毒样皮炎181.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182.丝虫热183.象皮肿184.隐性丝虫病185.生殖营养周期186.家栖性187.野栖性188.生物源性线虫189.土源性线虫190.螨岛六、问答题:按要求将答案写在答卷上。每题: 0.50分191.婴幼儿怎么会感染钩虫病的?婴儿钩虫病的特点怎样?192.举例说明医学节肢动物生物性传播疾病的方式。193.虱可传播哪些疾病?简述传病过程。194.虱与传播疾病有关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哪些?195.试述班氏吴策线虫与马来布鲁线虫生活史及致病作用的异同点。196.叙述丝虫病的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及检查时的注意事项。197.阐述蛔虫病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的原因。198.蛔虫与钩虫的生活史及致病作用有何差异?199.线虫卵壳分几层,各有何功能?200.蚤与传播疾病有关的生活习性有哪些?标准答案一、A型题:每小题 0.50分01.A 02.A 03.C 04.C 05.E 06.A 07.E 08.A 09.C 10.A 11.A 12.C 13.B 14.B 15.C 16.E 17.C 18.A 19.A 20.D 21.C 22.C 23.A 24.B 25.C 26.B 27.D 28.E 29.B 30.A 31.A 32.A 33.C 34.D 35.C 36.E 37.C 38.A 39.E 40.B 41.B 42.D 43.A 44.A 45.E 46.C 47.A 48.A 49.A 50.E 51.D 52.C 53.D 54.A 55.A 56.B 57.D 58.E 59.B 60.C 61.B 62.B 63.B 64.C 65.B 66.A 67.A 68.A 69.A 70.C 71.D 72.C 73.A 74.D 75.C 76.E 77.D 78.B 79.A 80.D 81.B 82.C 83.E 84.D 85.A 86.C 87.E 88.D 89.C 90.A 91.C 92.E 93.E 94.C 95.C 96.B 97.A 98.C 99.D 100.C 二、X型题:每小题 0.50分101.A、B、C、E、 102.A、B、C、D、 103.A、B、C、E、 104.A、C、D、E、 105.A、B、C、E、 106.A、B、C、D、 107.A、B、C、D、E、 108.A、B、E、 109.A、B、C、D、E、 110.A、B、C、D、 111.A、B、C、E、 112.A、B、C、D、E、 113.A、B、C、D、 114.B、D、E、 115.A、B、E、 116.A、D、E、 117.A、B、C、 118.A、C、D、 119.A、B、C、D、E、 120.C、E、 121.B、E、 122.A、B、C、 123.A、B、C、D、E、 124.A、B、E、 125.A、B、C、D、 126.A、B、 127.A、B、C、D、E、 三、判断题:每小题 0.50分128.B.错误 129.A.正确 130.A.正确 131.A.正确 132.B.错误 133.A.正确 134.B.错误 135.B.错误 136.B.错误 137.B.错误 138.B.错误 139.B.错误 140.A.正确 141.B.错误 142.A.正确 143.B.错误 144.B.错误 145.A.正确 146.B.错误 147.B.错误 148.A.正确 149.A.正确 150.B.错误 151.B.错误 152.A.正确 153.B.错误 154.A.正确 155.B.错误 156.A.正确 157.B.错误 四、填空题:每小题 0.50分158.咀嚼式、不全、机械性地、中间宿主、 159.弯曲、口囊、钩、板、 160.生物学的证据、流行病学的证据、自然感染的证据、实验室的证据、 161.吸血骚扰、螫刺毒害、致敏作用(变态反应)、寄生、 162.卵、幼虫、前若虫、后若虫、 163.吸垫、长刚毛、 164.人虱、耻阴虱、 165.特别敏感、2932、76%、 166.叮刺吸血、流行性斑疹伤寒、战壕热、回归热、 167.象皮肿、鞘膜积液、乳糜尿、 168.直接发育型、间接发育型、 169.丙硫咪唑、成虫、幼虫、 170.变色纵果蝇、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 0.50分171.由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称为虫媒病。 172.凡能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健康的节肢动物称为医学节肢动物。 173.越冬是节肢动物对冬季气候季节性变化产生的一种生理适应现象。在温寒带,当气候寒冷(10),对节肢动物生存不利时,节肢动物寻找隐蔽的场所,不食不动,代谢速率降低,处于滞育状态,以某种形式度过冬天。越冬方式因种而异。如有的蚊虫以成蚊越冬,有的以幼虫或卵越冬。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全年各月平均温度均达10以上,适于蚊发育,故无越冬现象。 174.节肢动物幼期的生活场所称为孳生地。 175.不全变态是指昆虫幼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所不同,因其程度不同又分为渐变态、半变态和过渐变态。渐变态幼虫与成虫之形态和生活习性相似,但体积小,性器官尚未发育,经数次蜕皮后,性器官逐渐发育成熟,此类幼体称为若虫。如虱、蜚蠊等属于此种变态。 176.所有昆虫的幼体(幼虫、若虫)破卵而出的过程称为孵化。 177.全变态是指昆虫生活史阶段在卵之后有幼虫、蛹和成虫等期,各期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等差别显著。其特点是要经历一个蛹期。如蚊、蝇等属于全变态。 178.蜱在生活史中有更换宿主的现象,蜱的幼虫、各龄若虫和成虫,以及雌蜱每次产卵前都需要寻找宿主寄生吸血,每次饱血后离去。由于这类蜱寄生的宿主在3个以上,所以称为多宿主蜱。 179.蜱在生活史中有更换宿主的现象。蜱的幼虫、若虫和成虫分别在3个宿主体上寄生吸血。这类蜱称为三宿主蜱。 180.在丝虫病的急性期,当皮肤浅表微细淋巴管发炎时,局部出现弥漫性红肿,表面光亮,有压痛及烧灼感,状似丹毒,故称为丹毒样皮炎。病变部位常见于小腿中下部。 181.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也称隐性丝虫病。临床表现为夜间发作性哮喘或咳嗽,伴疲乏和低热,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IgE水平显著升高,胸部X线检查可见中下肺弥漫性粟粒样阴影。外周血中查不到微丝蚴,但肺或淋巴结活检可查到微丝蚴。该症主要是微丝蚴抗原引起宿主产生的I型变态反应所致。 182.丝虫病急性期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淋巴管炎、淋巴结炎或精索炎、附睾炎、睾丸炎等。在出现局部症状的同时,患者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关节酸痛及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此称为丝虫热。 183.在丝虫病慢性期,由于漏出的淋巴液内蛋白含量高,不断刺激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引起纤维组织增生,使局部肿胀,皮肤增粗、增厚、变硬,弹性差。严重时可出现皮肤皱折,形似象的皮肤,故称象皮肿(elephantiasis)。 184.隐性丝虫病即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为夜间发作性哮喘或咳嗽,伴疲乏和低热,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IgE水平显著升高,胸部X线检查可见中下肺弥漫性粟粒样阴影。外周血中查不到微丝蚴,但肺或淋巴结活检可查到微丝蚴。该症主要是微丝蚴抗原引起宿主产生的I型变态反应所致。 185.蚊每次从吸血到产卵的周期,称为生殖营养周期(gonotrophiccycle)。周期分三个阶段:寻找宿主吸血;胃血消化和卵巢发育;寻找滋生地产卵。 186.雌蚊吸饱血后需寻找阴暗、潮湿、避风的场所栖息,消化胃血准备产卵。吸血和栖息均在室内进行,称为家栖性,如淡色库蚊等。 187.雌蚊吸血和栖息均在野外进行称为野栖性,如大劣按蚊。 188.生物源性线虫是指这类线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其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阶段,然后再感染人,亦称为间接发育型。如丝虫和旋毛虫等。 189.是指这类线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发育为感染阶段,直接感染人体,亦称为直接发育型。如蛔虫、鞭虫、蛲虫和钩虫等。 190.恙螨的孳生地常孤立、分散,呈点状分布,称为螨岛。 六、问答题:每小题 0.50分191.婴幼儿感染钩虫主要因使用了被钩蚴污染的尿布,或因穿了“土裤子”,或睡沙袋等方式,另外,也可能经胎盘或通过母乳感染。婴儿钩虫病的主要特征是:解黑便、腹泻、食欲减退;贫血严重;合并症多;死亡率高。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贫血及急性肠出血。 192.医学节肢动物生物性传播疾病的方式如下:发育式,蚊传播丝虫病;增殖式,蚤传播鼠疫;发育增殖式,按蚊传播疟疾;经卵传递式,恙螨传播恙虫病。 193.虱可传播的疾病有:流行性斑疹伤寒:虱粪污染伤口,或虱体压破后病原体经伤口侵入人体;战壕热:虱粪污染伤口,病原体经伤口侵入人体;回归热:虱体被压破后体液中的病原体经伤口侵入人体而感染。 194.虱与传播疾病有关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虫体足末端具有特殊的攫握器,因而可紧紧抓握住宿主的毛发或内衣的纤维;虱的若虫、雌雄虫均嗜吸人血;虱不耐饥饿,吸血频繁,常边吸血边排粪;虱对温度、湿度非常敏感,当宿主体温升高、出汗或死亡后体温下降时,虱爬离原宿主,寻找新宿主。 195.(1)生活史异同点:相同点:两者均可寄生在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不同点:班氏丝虫多寄生于深部淋巴系统,马来丝虫只寄生于浅表淋巴系统;马来丝虫的媒介比班氏丝虫的复杂;班氏丝虫主要为淡色库蚊、致倦库蚊,马来丝虫主要为嗜人按蚊、中华按蚊;周期型马来微丝蚴在外周血液出现的高峰时间为晚8时至次晨4时,班氏微丝蚴为晚10时至次晨2时;亚周期型马来丝虫在自然界有保虫宿主。如黑叶猴、银叶猴、家猫、野猫等。班氏丝虫无保虫宿主。(2)致病作用的异同点:相同点为两者均可引起急性期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丹毒样皮炎,均可引起上下肢象皮肿,都可出现丝虫热。不同点有:班氏丝虫可引起精索炎、睾丸炎、附睾炎、阴囊象皮肿、鞘膜积液和乳糜尿等症状,而马来丝虫感染者却没有这些症状。 196.丝虫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有新鲜血滴法;厚血膜法;微丝蚴浓集法;海群生诱虫法。由于微丝蚴有夜现周期性,故采血时间以夜间10时至次晨2时为宜。 197.原因:蛔虫产卵量大,每条雌虫每天可产卵24万个,对外界环境污染严重。生活史简单,在外界发育的自然条件最为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直接发育为感染期卵,经口感染的机会多。虫卵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与卵壳的蛔甙层结构有关。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198.生活史差异:感染阶段不。蛔虫感染阶段是感染期卵,虫卵污染机会多,所以感染的机会较钩虫多,感染率高;感染途径不同。钩虫经肤感染,可引起钩蚴性皮炎;幼虫在体内移行途径不同。蛔虫幼虫在体内经过肝脏移行,可引起肝脏损伤,钩虫则否;成虫寄生方式不同,蛔虫多游离于肠腔,对肠粘膜的机械性损伤较钩虫小,钩虫以钩齿、板齿咬附于肠粘膜,造成机械性损伤较严重;蛔虫有钻孔习性,可引起胆蛔等并发症。营养来源不同。蛔虫以肠道半消化食物为食,可引起营养不良。钩虫成虫吸血,引起患者慢性失血,导致贫血。 199.线虫卵的卵壳由三层组成。外层较薄,来源于受精卵母细胞的卵膜,称为卵黄膜或受精膜,由脂蛋白构成,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见。中层较厚,称为壳质层,含壳质和蛋白质,具有一定的硬度,能抵抗外界的机械压力,是卵壳的主要组成部分。内层薄,称为脂层或蛔甙层,含脂蛋白和蛔甙,具有调节渗透压作用的重要功能。有些虫种,如蛔虫,当虫卵通过子宫时,卵壳外附加一层由子宫分泌的酸性粘多糖-鞣化蛋白复合物,称为蛋白质膜,在肠内被胆汁染成棕黄色。此层有保护水分,防止虫卵干燥的功能。 200.蚤与传播疾病有关的生活习性是:雌雄性均吸血,吸血频繁,常边吸血边排粪;对宿主的选择性不强,可吸人及多种哺乳类动物的血,尤以啮齿类为多;对宿主的体温变化敏感,当宿主体温升高或死亡后体温下降时,蚤常离去寻找新的宿主;足发达,善跳,可宿主携带扩散。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