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灸—02胸腹、脊背穴位详解(配图)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842361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衡针灸—02胸腹、脊背穴位详解(配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平衡针灸—02胸腹、脊背穴位详解(配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平衡针灸—02胸腹、脊背穴位详解(配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atchDoc 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 更多免费医学资料点击星火医疗空间日志平衡针灸-胸腹、脊背穴位详解(配图)1.痛经穴定位:在胸骨柄正中线1/2处,相当于四肋间隙。局解:在胸骨体中段,布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支及第四类间神经前皮的内侧支。取穴原则:定位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第四类间静脉的前皮脂的内侧支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方法:一步到位针刺法,待针体进入一定要求深度后即可出针,不提插不捻转。针感:以局部酸麻胀为主,并向腹部和下腹部放射。功能:止痛退热,抑菌消炎,温中散寒,活血化淤。主治:原发通经,继发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症。临床还可用于盆腔炎,阴道炎,附件炎,非特异性结肠炎泌尿系感染。按语:痛经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妇科病。特别对经前期综合症、原发性痛经疗效更理想,但在临床中中此穴应用较少,主要是取穴不方便,第二可以胃痛穴代替。歌诀:痛经穴位与膻中,定位取穴四肋经。向下凭此三厘米,经前紧张痛经灵。(三寸毫针向下平刺二寸) 2.面瘫穴 定位:位于肩部,锁骨外1/3处斜向上二寸。局解:布有斜方肌和颈浅动静脉及锁骨上间神经。取穴原则:面瘫,乳突炎以交叉取穴为主,胆囊炎以同侧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锁骨上间动静脉出现得震感为宜。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手法,可滞针。针感:放射性针感向颈部面部放射,或局部酸麻胀。功能:缺风通络,活血化瘀,调节神经,促进神经修复,消炎止痛。主治:面神经麻痹,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还可用于治疗乳突炎,流行性腮腺炎,胆囊炎。按语:曾用于治疗早期周围性面瘫的特定穴。越是发病时间短,治疗效果更加。对发病2小时以内者,一针治愈率可达70%。发病时间长,效果越差。治疗期间应减少寒冷刺激,忌食鱼虾蟹,及辛辣之物。此穴因为位于肺尖部,为了安全,临床多以鼻炎穴,牙痛穴,明目穴代替,可以不用面瘫穴。歌诀:面瘫肩中交叉点,乳突痉挛和面瘫。交叉取穴锁神经,对侧压痛腮腺炎。(1寸毫针,针尖向颈部方向成45度角斜刺0.5-1寸)3.神衰穴定位:位于脐窝正中。局解:分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和腹壁下动静脉,深部为小肠。取穴原则:定位取穴。指针特点:以治腹点压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腹腔小肠管后产生的指感为宜。指针方法:1.采用双手并拢,掌心相对,利用中指食指无名指瞬间点压神衰穴。2.用掌心贴于此穴,另一掌心压与手背上,随腹式呼吸有节律的按压49次。针感:以局部酸胀痛感并向整个腹部及会阴部放射。功能:健胃消食益气健脾,调节神经,促进机体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主治: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临床,还可用来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糖尿病,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晕车晕船晕机。按语:此穴为中劳年人的保健学之一,每周调节一二次,可以起到预防疾病发生,延缓衰老,保健长寿的作用。对慢性疾病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穴位。歌诀:保健神衰于脐窝,指针十肋点此穴。过敏糖尿慢性病,增加免疫与调节。 4.痤疮穴定位:位于第七颈颈椎棘突下。局解:棘间韧带和颈横动脉分支,棘突间皮下静脉丛及第八颈神经后支内侧支,以及胸神经后支内侧支。特点:以针刺局部肌肉血管末梢神经为主。方法:点刺放血疗法。局部常规消毒,采用三棱针快速点刺,挤出3至5滴血后消毒棉球压迫即可。手法:1.中心点刺法,即在相对的中心点进行快速针刺或用拇指食指将部肌肉捏起,再点刺放血。2.一线三点点刺法,即在中心点两侧1厘米处各点刺一针。针感:局部针感功能:调和阴阳,解毒消热,消炎抑菌,增加机体免疫力,和机体代谢机能。主治:痤疮,脂溢性皮炎,面部疥肿,面部色素沉着,毛囊炎,湿疹,寻麻疹,急性结膜炎,口腔炎,副鼻窦炎,扁桃体炎,急性淋巴结炎,上呼吸道感染。按语:是以局部功能命名的特定穴位。治疗面部疾病为主。除点刺放血疗法外,亦可采用针罐结合治疗,留罐3至5分钟,以拔出数滴血为宜,亦可作为实证热证的辅助中医治疗。歌诀:痤疮七八椎体间,定位面疗效为先。面部疥肿色沉着,五官炎症脂皮炎。 5.疲劳穴定位:位于肩膀正中,相当于大椎至肩峰连线的中点。局解:布有斜方肌,深层为肩胛提肌与冈上肌和锁骨上神经,副神经肩胛上神经及颈横动静脉分支。治疗原则:双侧同时取穴。特点:指针疗法,以指腹按压局部分布的锁骨上神经,副神经,肩胛上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指针方法:用拇指指腹根据不同病情,年龄,性别,体质而选择轻重中手法。针感:局部酸胀沉。功能:调节神经,调节内脏,旅游综合征,老年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症,腰背部综合征,神经衰弱,植物神经紊乱,临床还可用来治疗慢性疾病。按语:保健穴之一,与醒脑穴,神衰穴并用,取穴亦可用右手放在左肩上,平排三指,取中指下第一节中即为此穴。歌诀:保健疲劳于肩中,指针锁骨上神经。调节神经于免疫,各种疲劳综合征。 6.乳腺穴 定位:位于肩胛骨中心处,肩胛内上缘与肩胛下角连线的上1/3。局解:在冈下窝中央,岗下肌中,有旋肩胛动脉静脉肌支及肩胛上神经。取穴原则:对应取穴。特点:以针刺肩胛上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主治: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产后缺乳,乳房胀痛,临床还可用与治疗胸部软组织损伤。按语:对急性乳腺炎效果最好,化脓期还需配合其它疗法。此穴临床还称通乳穴。歌诀:乳腺穴位肩中央,对应取穴肩胛经。胸部疼痛颈皮炎,乳痛乳炎腺增生。(3寸毫针针尖向下平刺1-2寸,同侧取穴)BatchDoc 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