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学题库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837158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解剖学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口腔解剖学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口腔解剖学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解剖学题库一、名词解释第一章口腔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的口腔、颌面等部位的形态结构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第二章髁突:又称为髁状突或关节突。髁突上端膨大有关节面,与颞下颌关节盘相邻。在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0.8cm处有椭圆形的眶下孔,孔内有眶下神经、血管通过。上颌窦:位于上颌体内,上颌窦下壁由前向后盖过上颌第二前磨牙至上颌第三磨牙的根尖。翼从上颌结节:上颌体后面的下部有粗糙的圆形隆起,成为上颌结节,为翼内肌浅头的附着处。颏孔:在外斜线上方,下颌第二前磨牙下方或第一、二前磨牙之间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之间的稍上方有一骨孔,称颏孔。牙槽嵴:牙槽窝入口的边缘。下颌孔:下颌升支内侧面略偏后上方有下颌孔,开口朝向后上方,向下通入下颌管。牙槽窝:为牙槽突容纳牙根的深窝。固有牙槽骨:牙槽窝周壁成为固有牙槽骨,包被于牙周膜周围,因骨面上有许多小孔,又称筛状板。第四章前牙:切牙和尖牙位于口角之前,成为前牙。牙列:上下颌牙按一定顺序和规律紧密地排列在牙槽骨上,形成一个弓形整体,称为牙列。髓腔:牙本质内部有一容纳牙髓的腔隙称为髓腔。根干:多牙根的未分叉部分称为根干或根柱。牙本质:是构成牙的主体,其冠部表面覆盖牙釉质而根部由牙骨质而根部由牙骨质覆盖,不如牙釉质坚硬。槽生牙:有较完善的牙根位于牙槽窝内称槽生牙。临床牙冠:指牙体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龈缘为界。解剖牙冠:指牙体表面有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恒牙列期:恒牙自6岁左右开始萌出,12-13岁以后,乳牙已全部被恒牙所替代,称为恒牙列期。乳牙列期:从出生后6个月左右至6岁左右,口腔内只有乳牙,称为乳牙列期。第五章牙尖:尖牙的切端及后牙合面上的近似椎体形的显著突起成为牙尖。中线:将颅面部平分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想垂直线称为中线。横嵴:两个相对牙尖的三角嵴横过牙合 面相连,形成细长的牙釉质隆起,称为横嵴。斜嵴:牙合 面上斜行相对的两条三角嵴相连形成的长条状隆起,称为斜嵴。点隙:几条发育沟相交处或沟的末端所形成的点状凹陷,称点隙。轴嵴:为牙轴面上从牙尖顶伸向牙颈部的纵形隆起。边缘嵴:是指前牙舌面近、远中边缘及后牙牙合 面边缘的长条状牙釉质隆起。三角嵴:从后牙牙尖顶端斜向牙合 面中央的嵴,称为三角嵴。接触区:相邻两牙邻面接触的部位称接触区,也称邻接区、接触面或接触点。外形高点:相对于牙体长轴而言,牙冠各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称为外形高点。牙体长轴:通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称为牙体长轴。第六章楔状隙:在正常接触区周围均有向四周展开呈“V”字形的空隙,称为楔状隙。邻间隙:在龈方的楔状隙称为邻间隙。第七章髓室:髓腔朝向牙冠的一端扩大成室,称为髓室。根管:髓腔朝向牙根的一端逐渐缩小呈细管状,称为根管。髓角:髓室顶与牙尖相对应的部分突起呈角状,称为髓角。根管口:在髓室底上,髓室与根管的移形处称为根管口。第八章额外牙:正常牙数之外的牙称额外牙,多见于恒压列。缺额牙:先天性缺少一个或多个牙者,称缺额牙。阻生牙:由于邻牙、骨或软组织的阻碍而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后也不可能萌出的牙称为阻生牙。畸形中央尖:是后牙牙合 面上一个额外的圆锥形突起。二、选择题第二章1.上颌骨可分为:(A) A一体和四突 B.一体和一突 C.一体和五突 D.四体和一突 E.两体和四突2.关于腭大孔描述正确的是(B) A. 腭中神经通过B. 腭前神经通过 C.腭后神经通过 D.上颌颧突与腭骨水平部共同构成腭大孔,腭前神经通过 E.以上均不正确3.距离上颌窦底最近的牙根是(C) A.上颌第三磨牙牙根 B.上颌第一前磨牙牙根 C.上颌第一磨牙牙根 D.上颌第二磨牙牙根 E.下颌第一磨牙牙根4.在颌面骨中唯一能活动的骨为(E)A.颧骨 B.上颌骨 C.颞骨 D.蝶骨 E.下颌骨5.下颌骨喙突附着的肌肉为(C) A.颞肌和咬肌 B.翼内肌 C.颞肌 D.咬肌 E.以上均不正确6.下列结构中,不属于下颌体内侧面的有(D) A.上、下颏嵴 B.二腹肌窝 C.颌下腺窝 D.颏结节 E.舌下腺窝7.支配表情肌运动的神经为(D) A.上颌神经 B.下颌神经 C.三叉神经 D.面神经 E.以上均不正确8.颞下颌关节的负重区为(C) A.髁突顶部的横嵴与关节窝顶部 B.髁突的内侧斜面和外侧斜面 C.髁突的前斜面和外侧斜面D.髁突的前斜面和关节结节的后斜面 E.髁突的内侧斜面和关节结节的前斜面9.面横动脉属于哪个动脉的分支(E) A.甲状腺上动脉 B.上颌动脉 C.面动脉 D.舍动脉 E.颞浅动脉10.上颌神经出(E) A.茎乳孔 B.破裂孔 C.棘孔 D.卵圆孔 E.圆孔第三章1.在面侧深区内,从翼外肌下缘穿出的神经为(C) A.咬肌神经 B.翼内肌神经 C.下牙槽神经 D.颊神经 E.耳颞神经2.第-脑神经都穿过的疏松结缔组织间隙为(D) A. 咽后间隙 B.颞下颌间隙 C.咽旁间隙 D.翼下颌间隙 E.翼腭间隙3.在腮腺浅叶上缘穿出的血管神经中,最靠后的是(E) A.面神经颞支 B.面神经颧支 C.耳颞神经 D.颞浅动脉 E.颞浅静脉4.在面侧深区内,从翼外肌两头之间穿出的神经为(E)A.咬肌神经 B.下牙槽神经 C.翼内肌神经 D. 耳颞神经 E.颊神经5.腮腺乳头位于(C)A.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冠颊面相对的颊粘膜上 B.上颌第二前磨牙牙冠颊面相对的颊粘膜上C.上颌第一磨牙牙冠颊面相对的颊粘膜上 D.上颌第三磨牙牙冠颊面相对的颊粘膜上E. 上颌第二磨牙牙冠颊面相对的颊粘膜上6.咬肌间隙的感染常来自于下述哪个牙位(C) A.下颌第一磨牙 B.下颌第二磨牙 C.下颌第三磨牙 D.上颌第一磨牙 E.上颌第三磨牙7.从翼下颌间隙穿过的解剖结构中不包括(B) A.下牙槽神经 B.颊神经 C.舌神经 D.下牙槽动脉 E下牙槽静脉8.自腮腺浅叶前缘穿出的血管神经中,最靠上的一个是(C) A.面神经颧支 B.腮腺导管 C.面横动脉 D面神经上颌支 E.面神经下颌支9.下列从腮腺床穿过的神经中不包括(D)A.舌咽神经 B.迷走神经 C.舌下神经 D.三叉神经 E.副神经10.颊肌的运动由下列何神经支配(A) A.面神经 B.三叉神经 C.颊神经 D.动眼神经 E.舌下神经11.施行上颌结节阻滞麻醉时,若操作不慎,常引起血肿,其原因是注射针刺破了(D) A.上颌动脉 B.上牙槽后动脉 C.上颌动脉 D.翼丛 E.上牙槽后静脉12.下唇的主要感觉神经来自(C) A.舌下神经 B.面神经 C.下颌神经 D.上颌神经 E.舌神经第四章1.人类的牙与颌骨附着方式为 (E) A.端生牙 B.侧生牙 C.槽生牙 D.既有端生牙又有侧生牙 E.既有侧生牙又有槽生牙2.乳牙列中不包括(B)A.乳中切牙 B.乳前磨牙 C.乳侧切牙 D.乳尖牙 E.乳磨牙3.牙位记录中“”表示(B)A.右上颌区 B.左上颌区 C.右下颌区 D.左下颌区 E.上颌区4.在面侧深区内,从翼外肌两头之间穿出的神经为(D) A.咬肌神经 B.下牙槽神经 C.翼内肌神经 D.颊神经 E.耳颞神经5.腮腺乳头位于:(D) A.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冠颊面相对的颊粘膜上 B. 上颌第二前磨牙牙冠颊面相对的颊粘膜上C.上颌第一磨牙牙冠颊面相对的颊粘膜上 D. 上颌第二磨牙牙冠颊面相对的颊粘膜上E. 上颌第三磨牙牙冠颊面相对的颊粘膜上6.咬肌间隙的感染常来自于下述哪个牙位:(C) A.下颌第一磨牙 B.下颌第二磨牙 C.下颌第三磨牙 D.上颌第一磨牙 E.上颌第三磨牙7.从翼下颌间隙穿过的解剖结构中不包括:(B) A.下牙槽神经 B.颊神经 C.舌神经 D.下牙槽动脉 E.下牙槽神经8.自腮腺浅叶前缘穿出的血管神经中,最靠上的一个是(C) A.面神经颧支 B.腮腺导管 C.面横动脉 D.面神经上颌支 E.面神经下颌支9.下列从腮腺床穿过的神经中不包括:(D) A.舌咽神经 B.迷走神经 C.舌下神经 D.三叉神经 E.副神经10.颊肌的运动由下列何神经支配(A) A.面神经 B.三叉神经 C.颊神经 D.动眼神经 E.副神经11.施行上颌结节阻滞麻醉时,若操作不慎,常引起血肿,其原因是注射针刺破了(D) A.上颌动脉 B.上牙槽后动脉 C.上颌静脉 D.翼丛 E.上牙槽后静脉12.下唇的主要感觉神经来自(C) A.舌下神经 B.面神经 C.下颌神经 D.上颌神经 E.舌神经第五章1.斜嵴是下列哪个牙的解剖标志(D) A.下颌第一前磨牙 B.上颌第一前磨牙 C.下颌第一磨牙 D.上颌第一磨牙 E.尖牙2.与咀嚼功能关系密切的牙面是(D) A.远中面 B.近中面 C.唇面 D.舌面 E.牙合 面3.牙冠邻面牙合 1/3是依据哪个方向划分的(E) A.唇舌向 B.颊舌向 C.近远中向 D.切颈向 E .牙合 颈向4.牙体长轴应解释为(E) A.通过牙体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 B.通过牙冠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 C.通过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D.贯穿牙冠与牙根的一条假想直线 E.通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5.下列哪项是外形高点所在处(C) A.边缘嵴 B.切嵴 C.舌面隆突 D.切缘结节 E.牙尖嵴第六章1.有关上颌侧切牙形态特点的叙述应除外,它是切牙中(E) A.唇面最突 B.近中切角最锐 C.远中切角最为圆钝 D.舌窝最深 E.牙根最扁2.有关下颌中切牙牙冠形态特点的叙述应除外(D) A.体积最小 B.近、远中切角最为圆钝 C近、远中缘约相等 D.唇面发育沟明显 E.舌窝浅,边缘嵴不明显3. 牙合 面 发育沟呈“H”或“Y”字形的牙是(C) A.上颌第一磨牙 B.上颌第二前磨牙 C.下颌第二前磨牙 D.下颌第一磨牙 E.下颌第二磨牙4.有关上颌第二前磨牙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A颊面的近中缘近颈部稍凹 B.颊面的近、远中缘均较突 C.近中面无近中沟 D.牙合 面为卵圆六边形E.下颌第二前磨牙5.横嵴是下面哪个牙的解剖特征(D)A.上颌第一前磨牙 B.上颌第二前磨牙 C.上颌第一前磨牙 D.下颌第一前磨牙 E.下颌第二前磨牙6.下颌第二磨牙的牙合 面形态(四尖形)呈(A) A田字型 B.大字型 C.人字型 D.X字型 E.Y字型 7.上颌第二磨牙似上颌第一磨牙,其特点不包括(B) A.牙冠较窄 B.牙根分叉度较大 C.远中颊尖明显缩小 D.近中舌尖更大 E.颊面自近中至远中向舌侧的倾斜度较大8.关于上、下颌磨牙的区别,应除外(E) A.上颌磨牙多为三根,下颌磨牙多为双根 B.上颌磨牙的牙冠较直,下颌磨牙的牙冠倾向舌侧C.上颌磨牙的颊尖尖锐而舌尖圆钝,下颌磨牙的舌尖尖锐而颊尖圆钝 D.上颌磨牙的牙冠牙合 面呈斜方形,下颌磨牙牙冠牙合 面呈长方形E.上颌磨牙牙冠合面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下颌磨牙牙冠牙合 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9.关于上颌乳尖牙形态特点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似上颌恒尖牙 B.唇、舌轴嵴较突出 C.牙尖长大,约占冠长的一半 D.牙尖偏近中 10.下颌第二乳磨牙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区别,应除外(E) A.牙冠较小,色乳白 B.颈部明显缩小,颈嵴较突 C.三个颊尖大小约相等 D.根干短,根分叉度大E.同一侧牙列上两个相似的磨牙,近中较大者为第一乳磨牙第七章1.上颌第一磨牙最高的髓角是(C)A.近中颊侧髓角 B.远中颊侧髓角 C.近中舌侧髓角 D.远中舌髓角 E.远中髓角2.根据恒前牙髓腔形态特点,开髓部位在(D) A.切端或牙尖 B.切角 C.冠中1/3 D.舌窝 E.颈1/3处3.乳牙髓腔解剖特点叙述中,正确的是(A) A.髓室壁薄 B.髓角低 C.根尖孔小 D.根管细 E.根分叉处副根管少4.根管最狭窄处距根尖孔约(B). A.0.5mm B.1.0mm C.1.5mm D.2.0mm E.3.0mm5.根管类型不包括(D) A.单管型 B.双管型 C.单双管型 D.双根双管型 E.三管型第八章1.额外牙最多见于(A) A.两中切牙之间 B.侧切牙与中切牙之间 C.第三磨牙远中 D.第一、二磨牙之间 E.前磨牙与磨牙之间2.畸形中央尖最多见于(B) A.下颌第一前磨牙 B.下颌第二前磨牙 C.上颌第一前磨牙 D.上颌第二前磨牙 E.上颌第一磨牙3.畸形舌侧窝多见于(C) A.下颌中切牙 B.下颌侧切牙 C.上颌侧切牙 D.上颌尖牙 E.上颌中切牙三、填空题第二章1.颌面部的骨性支架由(14)块组成,其中除(下颌骨)及犁骨以外,成对的骨有(颧骨)(上颌骨)(鼻骨)(下鼻甲)(泪骨)(腭骨)。2.上颌骨形态不规则,可以分为(一体)和(四突)。3.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下方(0.5-08)cm处。4.上颌骨四个突起分别是(腭突)(颧突)(额突)(牙槽突)。5.距离上颌窦最近的牙根是(上颌第一磨牙)的牙根。6.为了分散咀嚼压力,颅面部形成三对支柱分别是:(尖牙支柱)(颧突支柱)(翼突支柱)。7.下颌骨分为(水平部)和(垂直部)两大部分。第四章1.恒牙的数目为(28-32)颗,乳牙的数目为(20)颗。2.用部位记录法,如何书写右上颌第一恒磨牙(6 )3.牙位记录法的种类(部位记录法)(通用编号)(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4.从外部观察,牙齿可分为(牙冠)(牙颈)(牙根)。5.从剖面观察,牙齿可分为(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硬组织和一种软组织(牙髓)组成。第五章1.牙冠由(唇颊面)(舌腭面)(近中面)(远中面)四个轴面和一个(合面)组成。2.下颌第一前磨牙牙合 面的特有解剖标志是(横嵴),上颌第一磨牙牙合 面 的解剖标志是(斜嵴)。第六章1.尖牙中牙尖偏向远中的是(上颌乳中切牙)。2.前磨牙中颊尖偏远中的是(上颌第一前磨牙)。3.上颌第一磨牙牙尖大小顺序是(近中舌尖)(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远中舌尖)。4.从邻面看,有(近中沟)跨过(近中边缘嵴)到达(近中面)是区分左右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标志。四、简答题第二章1.简述下颌骨在结构上易于发生骨折的部位?答: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突颈部2.简述切牙孔、切牙管的解剖结构?答:腭突下面在上颌中切牙的腭侧,腭中缝与两侧尖牙连线的交点上有切牙孔,向上、向后通入切牙管,管内有鼻腭神经、血管经过。3.简述上颌骨尖牙窝解剖结构?答:眶下孔下方的骨面上有一浅窝,称尖牙窝。提口角肌在此处起始,尖牙窝与上颌窦仅有薄骨板相隔,故行上颌窦手术常由此开窗进入窦内。第四章1.牙的演化特点有哪些?答:A牙形由同形牙向异形牙演化。B牙数由多变少。C牙替换次数由多牙列向双牙列演化。D牙根从无到有。E牙的分布由广泛至集中于上、下颌骨。F牙附着于颌骨的方式由端生牙至侧生牙,最后向槽生牙演化。2.牙的功能有哪些?答:A咀嚼;B发音和言语;C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3.说出临床牙冠与解剖牙冠的区别?答:临床牙冠是指牙体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龈缘为界。解剖牙冠是指牙体表面有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4.牙是如何分类的?答:按照牙的形态及功能分类: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按照牙在口腔中存在时间:乳牙和恒牙。第六章1.简述乳牙、恒牙鉴别点?答:1、乳牙体积小,但乳磨牙体积依次增大,即第二乳磨牙大于第一乳磨牙;恒牙的体积较大,但恒磨牙的体积却依次减小,即第一磨牙最大,第二磨牙次之,第三磨牙最小。2、乳牙牙冠表面釉质层薄,钙化程度低,呈乳白色;恒牙牙冠釉质层较厚,钙化程度高,呈淡黄色。3、乳牙牙颈显著缩窄,冠根分界非常明显;恒牙牙颈略为狭窄,冠根分界不很明显。4、乳牙的颈嵴明显突起,且偏近中侧尤为突出;恒牙的颈嵴则略为突起。5、由于乳牙牙根方有恒牙牙胚,故如前牙根尖部向唇侧弯曲,乳磨牙根干短、根分叉度大;恒牙则无此特征,后牙根干较长,根分叉度较小。2.上下颌切牙的区别点是哪些?答:1、上颌切牙体积较大;下颌切牙体积较小。2、上颌切牙牙冠较大,唇面发育沟明显;下颌切牙牙冠细长,唇面发育沟不明显。3、上颌切牙舌面边缘嵴明显,舌窝较深;下颌切牙舌面边缘嵴不明显,舌窝较浅。4、侧面观,上颌切牙切端位于牙体长轴之唇侧;下颌切牙切端位于牙体长轴上或稍偏舌侧。5、上颌切牙牙根较粗而圆;下颌切牙牙根较扁而长,且根的近远中面均有纵形凹陷。3.上下颌尖牙的区别点是哪些?答:1、上颌尖牙体积较大,牙冠短而宽;下颌尖牙体积较小,牙冠窄而长。2、上颌尖牙牙冠的唇轴嵴、唇颈嵴、舌轴嵴、舌面隆突等显著,舌窝较深;下颌尖牙牙冠的唇轴嵴、唇颈嵴、舌轴嵴、舌面隆突等不很显著,舌窝较浅。3、上颌尖牙牙冠表面近中缘长而外展,下颌尖牙牙冠唇面近中缘更长且与牙根近中缘几乎呈直线。4、上颌尖牙牙尖尖锐且略偏近中;下颌尖牙牙尖圆钝且明显偏近中。5、侧面观,上颌尖牙牙尖顶位于牙体长轴之唇侧;下颌尖牙牙尖顶位于牙体长轴上或稍偏舌侧。6、上颌尖牙牙根粗壮而长,根颈部横断面呈卵圆三角形;下颌尖牙牙根较细长,根颈部横断面呈扁圆形。4.上下颌前磨牙的区别点是哪些?答:1、上颌前磨牙体积较大;下颌前磨牙体积较小。2、上颌前磨牙的牙冠较直,颊尖顶位于牙体长轴之颊侧;下颌前磨牙的牙冠向舌侧倾斜,颊尖顶明显靠近牙体长轴。3、上颌前磨牙牙冠的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牙冠较窄长;下颌前磨牙牙冠颊舌径和近远中径约相等,牙冠较方圆。5.简述上颌中切牙的解剖形态特征?答:为切牙中体积最大,近远中径最宽,上牙弓中位置最靠前的牙。1.牙冠 A 唇面:梯形,颈部窄而切端宽。切1/3处有两条浅的发育沟,外形高点在颈1/3的唇颈嵴处。B舌面:似唇面但较小。舌窝较宽而深,由位于近中缘的近中边缘嵴、远中缘的远中边缘嵴、切缘的切嵴及颈1/3处的舌面隆突共同围成。C 邻面:似三角形,三角形的底为“V”字形牙颈线,三角形的顶为切端。近中面宽大而平坦,牙颈线曲度较大,接触区位于切1/3靠近切角;远中面较小而圆突,牙颈线曲度较小,接触区位于切1/3距切角稍远。D 切端:唇侧较平为切缘,舌侧圆突形成切嵴,与下颌切牙切端相接触,发挥切割功能。从侧面观,牙冠较直,切端位于牙长轴之唇侧。2.牙根单根,粗壮而直,唇侧宽于舌侧,字根中1/3处向根尖部逐渐缩小变细,根尖部略弯向远中。根长大多数稍大于冠长,少数可见冠根等长或根长小于冠长。根颈1/3处横剖面呈圆三角形。6.简述牙冠切端及合面形态的生理意义。答:1.有利于提高咀嚼效能。2.有利于建立正常的合关系。3.有利于保持合关系稳定。7.简述牙冠轴面突度生理意义。答:使牙与牙之间互相支持、互相依靠,便于分散合力,保持牙及和关系的稳定;防止食物嵌塞,同时在食物通过楔状隙时,可摩擦牙面,利于保持牙面清洁,防止龈炎及龋病的发生;在咀嚼食物时有部分食物通过楔状隙而排溢,也可减轻牙的负担,并增大了咀嚼面积,提高咀嚼效能;有利于发音和美观。8雕刻石膏牙的注意事项?答:1)熟悉牙齿解剖形态,严格按照比例进行雕刻,每一步均应用游标卡尺进行数据的检测。2)颈线最凸点、唇舌面外形高点、近远中曲度、切端或牙尖丁点要求清楚标示并保留到牙体雕刻完成。3)使用雕刀时注意支点的掌握,只有稳定的支点才能有节制的用力,以防雕刀滑脱误伤手和石膏牙。4)雕刻过程均应在垫板上操作,以免损坏桌面,并养成不用口吹粉末的好习惯,可用牙刷去除。5)桌面及各种工具应保持清洁,雕刻下来的碎屑,应放在固定位置,实验结束应将桌面、工具擦净。五、论述题1.简述上颌第一磨牙的牙冠解剖形态特征。答:A颊面:似梯形,近远中径大于合颈径,合缘宽于颈缘,近中缘长而直,远中缘稍短而突。合缘由2个牙尖的4个牙尖嵴组成。近中颊尖略宽于远中颊尖,近中颊尖的颊轴嵴较远中颊尖的颊轴嵴突出,颊轴嵴两侧的颊斜面平整光滑。两颊轴嵴之间有一条来自合面的发育沟,称为颊沟,与牙体长轴平行且略偏远中达颊面中部,末端形成点隙。B舌面:大小与颊面相似或稍小,圆滑而圆突。合缘由2个舌尖的4条牙尖嵴组成。近中舌尖明显宽于远中舌尖,约占舌面的2/3,两舌尖之间有来自合面的发育沟,称远中舌沟,延伸到舌面中部,末端无点隙。舌轴嵴不明显,牙颈线较平,外形高点在舌面中1/3处。C邻面:似四边形,颊舌径大于合径高度。颈部平坦,颊缘较直,舌缘圆突,牙颈线曲度较小。近中面较宽大而平坦,接触区在颊1/3与中1/3交界处,且紧靠合缘;远中面较小而圆突,接触区在中1/3处,位于合缘稍下。D合面:斜方形,结构复杂1) 边缘嵴:4条,颊合边缘嵴、舌合边缘嵴、近中边缘嵴、远中边缘嵴共同围成合面的斜方形。2) 牙尖:一般4个牙尖,按大小顺序依次为近中舌尖、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远中舌尖。颊尖较高而尖锐,舌尖较低而圆钝。3) 三角嵴:每个牙尖都有一条三角嵴。近中颊尖三角嵴由牙尖顶斜向舌侧偏远中至合面中部;远中颊尖三角嵴由其牙尖顶端斜向舌侧偏近中至合面中部;近中舌尖三角嵴由其牙尖顶端斜向颊侧偏远中至合面中部;远中舌尖三角嵴较小,由其牙尖顶端向颊侧偏近中至合面中部。近中舌尖三角嵴与远中颊尖三角嵴在合面中央斜行相连,形成斜嵴,为上颌第一磨牙特有解剖标志。4) 窝、点隙与发育沟:其牙尖顶端斜向舌侧偏近中至合面中部;近中舌尖三角嵴由其牙尖顶端斜向颊侧偏远中至合面中部;远中舌尖三角嵴较小,由其牙尖顶端向颊侧偏近中至合面中部。近中舌尖三角嵴与远中颊尖三角嵴在合面其牙尖顶端斜向舌侧偏近中至合面中部;近中舌尖三角嵴由其牙尖顶端斜向颊侧偏远中至合面中部;远中舌尖三角嵴较小,由其牙尖顶端向颊侧偏近中至合面中部。近中舌尖三角嵴与远中颊尖三角嵴在合面。5) 斜面:每个牙尖都有4个斜面。其中颊尖的颊侧近、远中斜面与对颌牙无咬合关系。其余颊尖的舌侧近、远中斜面,舌尖的颊侧近、远中斜面及舌尖的舌侧近、远中斜面都与对颌牙有咬合接触关系。2.简述下颌第一磨牙的解剖牙冠形态特征。3.简述上颌第一前磨牙的解剖形态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